-
1 # 情感日誌隨筆
-
2 # 古月之舌
不引用原文的回答都是自說自語。
高家林首次知道巧珍結婚,心裡不愉快:“咱村和我們家裡沒什麼事吧?”他隨便問。 “沒……就是……巧珍前不久結婚了……” “和誰?”高加林感到頭“嗡”地響了一聲。 “和馬拴……你在!我還忙著哩!”三星一看他臉色變得很難看,就趕忙走了。高加林聽到這個訊息,心裡一下子湧起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滋味。他在馬路上若有所失地站了好一陣。他想不到巧珍這樣快就結婚了。聽到一個愛過自己的姑娘和別人結了婚,這總叫人心裡不美氣。他馬上意識到,這樣呆立在馬路當中也不合適,就又提著包往縣委走。不過,他走得很慢,腳步也有點沉重起來。他感到街上的人也都似乎有點怪眉怪眼地看他,就像他們知道他心裡有什麼不愉快似的。
高家林丟了在城市的工作,又想到巧珍,絕望砸拳:事情馬上變得單純極了:他不就是又要回到他們村,回到土地上去當社員嗎?緊接著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巧珍。他在桌子上狠狠砸了一拳,絕望地叫道:“晚了!我這個混蛋……”
高家林決定和黃亞萍斷絕關係,念及巧珍萬般的好,悔恨流淚:實際上,這件事他已經在心裡決定了:他要主動找黃亞萍斷絕關係!他洗了一把臉,把那雙三接頭皮鞋脫掉,扔在床底下,拿出了巧珍給他做的那雙布鞋。布鞋啊,一針針,一線線,那裡面縫著多少柔情蜜意!他一下子把這雙已經落滿塵土的補口鞋捂在胸口上,淚水止不住從眼睛裡湧出來了……
高家林回到家鄉,明白是巧珍解救了自己,沉痛呻吟噢,我倒忘了給你說了!我剛才去明樓家,正碰見巧珍央求明樓,讓他去公社做做工作,讓你再教書哩!巧珍說得鼻子一把淚一把!明樓當下也應承了。不知為什麼,他兒媳婦巧英也幫巧珍說話哩。你不要擔心,書教成教不成沒什麼,好好重新開始活你的人吧……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樣……金子一樣啊……”德順老漢淚水奪眶而出,頓時哽咽得說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撲倒在德順爺爺的腳下,兩隻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沉痛地呻吟著,喊叫了一聲: “我的親人哪……”
情緒從心裡不愉快—絕望砸拳—悔恨流淚—沉痛呻吟,高家林的處境依次下滑:立足城市—丟掉工作—分手亞萍—回到鄉村。
可以看見,隨著高家林處境的下滑,他對巧珍的感情就越悔恨、越痛苦。
高家林在思想上無疑是個理想主義者,但在生活選擇上卻是不折不扣的現實派。
與其說,他的痛苦因為錯過巧珍而一步步加深,倒不如說是他在為自己跌宕的命運哀鳴。
倒是最後一句“我的親人”,耐人尋味。高家林自詡知識分子,只是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在他內心,他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區分開的,他和他們不一樣(參見前期為了適應農民身份他有多發蠻,巧珍示好開始絕不接受)。直到這時,他手抓泥土,沉痛呻吟:“我的親人哪……”,正是一份對身份的重新反思,巧珍以德報怨,村民不提他的傷疤一心安慰,他們的品品正如生人養人的黃土一般淳樸敦厚。
高家林在回農村前夕,已進行一系列的反思:
這一切怨誰呢?想來想去,他現在誰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為了虛榮而拋棄了生活的原則,落了今天這個下場!他漸漸明白,如果他就這樣下去,他躲過了生活的這一次懲罰,也躲不過去下一次懲罰——那時候,他也許就被徹底毀滅了……
嚴峻的現實生活最能教育人,它使高加林此刻減少了一些狂熱,而增強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他進一步想:假如他跟黃亞萍去了南京,他這一輩子就會真的幸福嗎?他能不能就和他幻想的那樣在生活中平步青雲?亞萍會不會永遠愛地?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誰知有多少,以後根本無法保證她不再去愛其他男人,而把他甩到一邊,就像甩張克南一樣。可是,如果他和巧珍結了婚,她就敢保證巧珍永遠會愛他。他們一輩子在農村生活苦一點,但會活得很幸福的……現在,他把生活中最寶貴的東西輕易地丟棄了!他做了昧良心的事!爸爸和德順爺的話應驗了,他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他攪亂了許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攪了個一塌糊塗……
這種情緒在最後的一句“我的親人哪……”的呻吟中,達到極其並且爆發出來。
題目問:路遙的《人生》裡,最後高加林錯過劉巧珍的心理是怎麼樣的?全文雖然總寫悔恨,但真真正正為感情悔恨的卻少之又少,要麼是哀嘆自己的命運,要麼是愧對巧珍的淳樸品格。
我覺得吧,這兩個人根本就不適合,即使巧珍沒有嫁人,兩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回覆列表
高加林從遇見劉巧珍到最後失去劉巧珍的整個心理變化是: 保持距離-困惑-孤獨-接受當下-虛榮心作祟-想念劉巧珍-悔恨失去。
高加林這一形象表現的就是一個青年努力改變生活現狀,即是傳統農民兒子的出身,又是收到正規教育的知識青年。
在面對農村的劉巧珍和城市裡的黃亞萍,其實是一種文化的較量,高加林對於這兩人的愛情完全是結合自己的處境,潛意識抉擇的結果,所以他既不愛劉巧珍也不愛黃亞萍。
劉巧珍只是在高加林受打擊後一種心靈上的寄託,被打擊後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有人安慰自己。而劉巧珍剛好是這樣一個載體,用溫柔、細心、體貼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但在有機會進入城市後,他卻選擇了黃亞萍。
雖然他和黃亞萍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話題,在社會地位很接近時,高加林註定會靠向黃亞萍。黃亞萍接受的是現代文明教育,具有獨立人格,不僅不會屈服於高加林,而且還要支配他。由此看出他與黃亞萍的感情也難以長久。
"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條件和共同理想,在各自內心中,形成對對方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強烈的、穩定的、專一的情感。"
高加林一開始就沒有用心去體會感情,任由環境支配自己。當最後劉巧珍嫁人後,他也失去了城市裡的工作,才醒悟過來。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勤勞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想著走捷徑,更不要捨棄最珍貴的東西去實現目標,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