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靜月下獨酌
-
2 # 我想靜靜靜靜靜c
水簾洞原來的主人極有可能是太上老君!
這個在《西遊記》裡很重要,但卻一直若隱若現的人物,真的是他乾的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水簾洞所在的地方是東勝神州傲來國的花果山上,這座山之所以會成為書中最著名的一座山,皆因它孕育了本書的主角——石猴。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寫到它時說: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很有年頭了。
那麼,石猴是怎麼從這座山上化育出來的呢?原文寫到: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不管是這座山還是這塊化育石猴的石頭都是混沌初開就有的,不是後來人工建造的。所以,如果石猴是被人刻意安排好了猴生的話,那麼這個人必須是先於天地而出現的,這個人會是誰呢?
一出場都是自帶光環的
那群妖紮下營盤,將一面錦繡花旗閃一閃,老怪持鐵杵,應聲高呼道:“那潑和尚,你認不得我?我乃南山大王,數百年放蕩於此。你唐僧已是我拿吃了,你敢如何?”行者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你這個孽畜,敢稱什麼南山大王,數百年之放蕩!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爺一棒!”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這裡特別點眀了這行字是楷書。很多人都說,作者寫糊塗了。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
好看,最重要是好認
這樣看來,作者還真是有點糊塗。悟空是什麼時候出生的?肯定比漢要早很多年,因為悟空被壓五行山的時間書中是明確說了的。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獵戶劉伯欽護送唐僧到達兩界山,忽聽有人大喊:“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眾人都猜定是那山中老猿喊叫,唐僧問他們“老猿”是誰?劉伯欽說:
“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徵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這叫必定是他。長老莫怕,我們下山去看來。”
王莽篡漢的時候,五行山從天而降。悟空被壓五行山是出生之後多少年?至少三四百年,因為悟空陽壽生死簿上寫的342歲,後來被地府勾去魂魄,才大鬧地府勾了生死簿,被閻君告上天庭,有了第一次招安。王莽篡漢往前推三百多年的話,漢朝還沒出現呢,何來楷書的寫法?
哦,這是五指山,又記錯了
作者是寫糊塗了嗎?還真有可能不是,因為按照書中的說法,天地是輪迴變化的,早在天地出現之前,太上老君就已經出現了。這行字如果是他留下的,那就不存在年代問題了。
再加上,那一行字的內容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確實是道家的說法,因為同樣的說法也出現在了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的門前,寫的是“萬壽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能夠讓鎮元子學習和COS的人不多,太上老君絕對算是一個。
再有,我們已經知道水簾洞裡的鐵板橋下,水通東海龍宮。所以,有很多人說東海龍王是水簾洞的主人。但是,這也有可能是太上老君給自己留下的一個密道。我們知道,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在遇到猴子之前都是放在東洋大海的,多少年來一直是一條黑鐵棍。但是,悟空一出現就熠熠發光。所以,我們一直說金箍棒就是給悟空準備的,那麼,是誰為他準備的呢?
好大聖,就把身摟上來,打個滾,依然一個身子,掣棒劈頭就打,那老魔舉刀架住道:“潑猴無禮!什麼樣個哭喪棒,敢上門打人?”大聖喝道:“你若問我這條棍,天上地下,都有名聲。”老魔道:“怎見名聲?”他道: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
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
這就說出了棍子的來歷,雖然是大禹治水用來定江河深淺的一枚定子,但是,卻是太上老君做的,大禹用完之後一直放在東洋海底。難道一切都是巧合?會不會是太上老君做的定子,借給大禹用完之後,就被他放在了海底。然後,老君留下了水簾洞給悟空居住,還專門留了一個暗道通往海底,這樣,後來發生的一切才會順理成章。
-
3 # 南方有顆青稞
水簾洞之前的主人不是太上老君
而且太白金星,根據原著和其他書記載,太白金星是最符合的,想知道內容,就去優酷看《蝸牛看西遊2017》
-
4 # 酒肆茶坊
應該是老君的地方,因為老君煉石補天,而猴子又是補天靈石,那麼可以得出結論,當時老君在花果山煉石補天,水簾洞就是補天時老君居住之地。
-
5 # 海洋377791
水簾洞為天庭勢力範圍,其洞中有一條暗河通向東海,要我說為東海龍王奉天庭之命建造。其原因複雜。要從女媧補天說起,祝融和共工在上古時期打了一架,共工敗,發怒頭撞不周山,使天河之水瀉向人間,人間瞬間被淹,老君化身女媧煉石補天!補天時故意多煉一石,(因補天要當時玉帝配合),故把多餘一石扔在東勝神洲。並降伏祝融共工二神!為避免在有類似情況出現,決定執行淨世計劃,(淨世計劃是為了防止在有祝融共工之妖出現毀天滅地)。在淨世計劃中,所有有能力或可能將來有能力之妖全要被降伏或殺死。可惜玉帝任期已到,化作西天佛主。新玉帝接班,先急於擴充自己勢力,已免被取代,淨世計劃暫時中斷!佛主派出大鵬把世間所有的妖怪集中在獅駝國,又派了二員驍將幫忙鎮壓,剩下的妖怪比大鵬本事大,大鵬管不了,最後只能讓取經團隊收拾!在新玉帝把自己的勢力鞏固以後,才想起來還有這個計劃,立即命令龍王修建水簾洞,以讓小孫暫時居住之用。所以,水簾洞原來的主人就是小孫!
-
6 # 神仙也瘋狂
書中雖然說這間洞府是“天造地設”,其實,人為加工的痕跡相當明顯。
首先,在進入洞府前,有一塊石碑,上面用楷書書寫了十個大字,叫做“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天地造化再怎麼巧妙,也不可能在石碑上形成這十個構造複雜,邏輯嚴密的文字。

經過一座鐵板橋,進入洞府,裡面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很明顯這是修仙者在其中生活過的痕跡。
那麼,水簾洞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誰呢?
水簾洞的原主人是東海龍王,但是東海龍王有龍宮,為什麼要弄這麼一個洞府去居住,而且還是藏在瀑布後面這麼隱蔽,如果孫悟空不跳進去,恐怕也沒人知道這樣的秘處。那麼龍王造這個洞府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偏偏這樣的洞府被孫悟空佔了,等龍王再去水簾洞的時候發現裡面多了一群猴子,龍王一定心慌,這些猴子會不會知道了什麼不該知道的?有人說,在孫悟空剛佔了水簾洞就派兵把他們全殺了不就又奪回來了嗎?而且神不知鬼不覺。但是我覺得這樣做風險太大!一、花果山有四萬七千個猴子,一時半會殺的完嗎?萬一殺不完走漏了風聲,不但讓人知道我龍王的秘密,還冠上一個濫殺無辜的罪名,玉帝天條能饒過嗎?二、就算全部都殺完了,一個不剩,死去的猴子靈魂會下地府,地府一下來了四萬七千個猴子的靈魂,而且還是枉死的,會不會有猴子在閻王面前告龍王一狀,那麼閻王一調查,事情恐怕更不好收手。所以,龍王只好眼睜睜的看著孫悟空奪走水簾洞,吃啞巴虧。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一開始龍王就很敬畏孫悟空,一聽到“花果山”和“孫悟空”馬上出宮迎道,生怕孫悟空說了什麼不該說的,本是主人的他反而反主為客首先對孫悟空發問。而對孫悟空提出的要求,龍王也逐一滿足。我認為,他並不是怕孫悟空的本事,而是怕孫悟空知道他不可告人的秘密。那麼孫悟空對其索要兵器在龍王看來也不過就是對等條件下被勒索了一把。
-
7 # 紫方軒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福地、洞天,是道家名詞。只有具有地脈、並且地脈直通崑崙山的地方,才能叫福地,因為中國修道人的身體的脈,要能跟崑崙山的脈接起來,他才能修上去。洞天,是直通天的洞,雖在山洞,但其實在天上。修道人,修哪一個派別的道,就尋找那一派別的山、尋找其洞天,前往修道,才修的快,才可修成嘛。那裡的山上,有他們那一派的神靈、以及鬼怪、禽獸。當然了,進山人家是有規矩的,而且是大規矩。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從這個石碣上的字來判斷,你看,福地、洞天,這兩個字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原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這個水簾洞明明有名有號,有家當,分明是一個別人的家。“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裡面不但有齊全的家當,還有修竹梅花。不但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而且小說沒有提到有什麼灰塵、苔癬。假如被人廢置時間長了,應該有灰塵吧,猴子們得先打掃一下。當然,有可能在如此水源充沛的地方,起不了灰塵也很有可能。如果沒有灰塵,在如此水氣氤氳的地段,長長苔癬應該算是正常的嘛。如果廢置時間久了,應該這個水簾洞內苔癬也隨處可見吧。從小說的描寫中找不到這方面的痕跡。原主人是誰呢?他們一家人怎麼消失了,去了哪裡?
但是猴子們就堂而皇之的進駐了。而且似乎在隨後的千百年中,沒有發生過產權糾紛。這可是奇了怪了,怎麼就這麼天大的好事兒,讓一群猴子給撞上了。
書中有答案呀。“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歷朝歷代的人們都是這樣,因為看不到自己的思想念頭、沒有形狀、很虛無,因而不知道應該內察自省。而當人的思想觀念一變,那麼外面的周圍環境,馬上就會跟著變化,產生人能看到、感覺到的有形的變化。其實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應該是可以這樣主宰自己與環境,等於是一方之王。
這石猴,有了為眾擔當的意願和勇氣,並且果斷的付諸了行動,這就是首領氣質。如果當初跳水簾瀑布那一剎那,石猴猶豫了、放棄了,這近在咫尺的洞天福地它可能永遠也不會再發現了。因為還有一個秘密,就是說,這洞天不一定是一直在那裡存在的。就跟那些名山一樣,裡面有若干的修道人的洞,但是咱們幾乎永遠沒有機會見到,只是在很特殊的時候,才會出現在我們這個空間。對了,就像海市蜃樓一樣的存在。
還有,小說中有一句詩“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這首詩說得明白,是因緣際會、猴子該當進駐此洞;這是仙洞,不是平日人們貫見的山洞,裡面以前居住的就是仙人,今天能進去的,也仍然當是神仙;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水簾洞出現、老猴子腦袋中忽然浮現的奇想,都是“王遣”,也就是上面還有一個看不見的“王”在運作、在安排、透過往猴子腦袋裡放置一個念頭,驅動他們去發現、去入駐。
於是石猴成了美猴王,有了王的猴子們,“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脫離了低階鳥獸的行列。美猴王,開始走上醒悟的路途。
-
8 # 蟲二文化
在《西遊記》的故事中,花果山水簾洞的主人有且只有一位那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而問題中所提到的原來主人,在整部《西遊記》中吳老爺子並未正式提及,至於網上流傳的太上老君、菩提祖師、太白金星等等也都是經不起推敲的,那水簾洞在孫悟空之前的主人究竟是誰呢?這我們還是得從原著中來尋找答案。
花果山是何福地在《西遊記》的故事世界裡,盤古開天,三皇治世,五帝定論,世界之間,分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四大部洲,花果山是東勝神洲一個叫做傲來國附近的海島,這個島可不簡單,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按道教的解釋來說呢,就是風水極好的意思,按字面意思解釋來說呢,就是花果山這個地方是整個大陸所有山川河流的發源的地方,也是仙靈之氣最旺盛的地方,而在吳老爺子的原著中更是讚美之至: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綵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潤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由此來看,花果山卻是一福地,而福地洞天通常都是修仙飛昇的必備條件之一,那這樣全天下找不出第二個的仙靈福地會是何人曾在此修煉居住呢?
水簾洞是何洞天在水簾洞還未正式登場時,吳老爺子就先寫了這樣一句話,雖然指的是孫猴,但還是值得朋友們品品: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譴入仙宮。
看罷這句妙筆,不禁深思不已,孫猴真是得了一個大運通啊,竟然能在未進水簾洞之前就已然註定會入天宮,不知這是吳老爺子故意設伏後文,還是暗寓水簾洞前主之超然決絕。接下來我們一起到水簾洞裡參觀一下: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
如果說水簾洞是個洞天,那真是一點沒錯,瀑布之後藏有石洞,石洞之中別有天地,渾然像個尋常人家,但這真的像是一個“人家”嗎?洞中石器暫且不談,單說這洞中的“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我們都知道古代文人騷客最喜竹梅,而且常常以此自比,那水簾洞中的竹梅是不是也有此作用呢?我們再反觀整部《西遊記》中又有幾人敢自詡“竹梅”呢?
福地洞天是何人的飛昇之所花果山確是一處福地,水簾洞實為一處洞天,此福地洞天看似渾然天成,卻又暗藏玄機,若不反覆品讀,深思琢磨,當真看不清它的真實身份。如果非要從《西遊記》中找出花果山水簾洞的一代主人的話,蟲二認為只有一人最有可能——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畢竟他才是天上地下第一大主宰,如果說《西遊記》中所有仙佛都是修煉飛昇來的,那麼玉皇大帝絕對是第一人,而花果山這個修煉聖地,玉皇大帝也絕對不會不知道的,而在玉皇大帝飛昇之後,花果山上還是會留有他的氣息,以至於後世修煉之人不曾再到此地修仙,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敢觸犯“天威”。
如果可以跳出《西遊記》的人物設定,但不跳出《西遊記》的時間限定來尋找最符合的人選,那也只有一人——禹。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理天下水患,而西遊記開篇就提到三皇五帝,自然其中就包含了禹,而花果山又是十洲之祖脈,地處東海之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禹在治理東勝神洲水患之時,曾在花果山居住並測量東海之深淺也是極有可能的,這也符合為什麼孫悟空水簾洞之下直達東海和東海之中藏有定海柛珍鐵一節,何況東海龍王更是親口承認金箍棒的真正主人是大禹。以上就是針對問題的所有內容,歡迎朋友們評論品鑑!
-
9 # 自說文史
孫悟空是天產石猴,因為他的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而且,蹦出孫悟空的那塊石頭,乃是一塊靈石,吸收了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所以才能孕育仙胞,誕生孫悟空。由於這塊石頭位於傲來國花果山上,於是孫悟空出來後,就在花果山生活。後來,因為孫悟空進了水簾洞,被群猴尊為美猴王。
從原著來看,花果山水簾洞很不一般,似乎有人曾經住過。
有人說是女媧,有人說是須菩提祖師,還有說是東海龍王,有人說是通天教主,甚至還有人說是鎮元子……總之答案五花八門,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看似也都有道理。
在我看來,花果上之前肯定有人住過,而且一定是神仙。
水簾洞裡的石碣,上面的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就是在說有神仙在此住過。所謂“洞天福地”,其實就是道教中神仙所住之地,大概在晉代就已經有了。唐代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記》中,還詳細記錄了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正因如此,所以五莊觀也有類似的文字。
五莊觀有一副對聯,即“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很多人據此,說鎮元子曾經在花果山住過,因為兩處對聯很像。這推論很武斷,因為後面還有幾處地方,也都提到是“洞天”“福地”。比如玉兔精所在的毛穎山,“亙古至今沒甚妖精,乃五環之福地也”。
另外,即便天地有大造化,但是也不可能在水簾洞內造出石碗、石床,更不可能造出十個大字。所以,水簾洞這些東西,絕非天為之,必然是有人為之。
從這一點來看,花果山之前肯定有人住過,而且一定是神仙。但是,到底是哪個神仙所住?我們不必細究。
一方面,原著中沒有相關文字,能夠找到答案;另一方面,文學作品中適當留白很正常,作者不必把所有事情或者人物的來龍去脈,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原著中,從來沒有說過花果山之前有誰來住過,所以找不到答案。如果從其他書中推測,那又不合原著了。
從文學角度來看,吳承恩只需要把花果山說成是神仙曾住之地,那就足夠了。至於神仙是誰,為何不現身,又去了哪裡等,根本不必去細寫,這些於劇情而言無關緊要,寫出來對故事沒有任何幫助,反而顯得累贅。
事實上,如果一定要細究,只會發現很多矛盾之處。
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字出於什麼階段呢?金文或者小篆,再以後也是隸書。而水簾洞石碣上的字,原著又明確說了是“一行楷書”。這樣一來,豈不是矛盾?
所以說,有些問題,不必細究,作者當時都未必想到。
我始終覺著,如果一個問題能分析出無數種各不相同的結果,那麼只有兩種情況:其一,忽略已知事實;其二,屬於過度分析。兩種情況下,分析的所有結果也都是錯的。
比如須菩提祖師身份。有人說是如來佛,有人說是太上老君,還有人說是燃燈古佛等等。這就是忽略已知事實,須菩提祖師就是須菩提祖師,他不是別人,這就是他本來身份。
還有花果山的前主人。從文字來看,花果山的確有神仙住過,但是不必過度分析其人是誰,作者也沒想過是誰,他寫花果山之奇妙,無非就是要證明花果山是個好地方。
-
10 # 稼軒與詞
一、花果山的地理位置
花果山位於東海,而東海又是四海之首,並且花果山地位之高,是十州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是天地剛形成時就存在的。
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並且山有鎮海之勢,山上還有鳳、錦雞、麒麟、龍、壽鹿仙狐、靈禽玄鶴,奇花異草等等。
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還有是百川匯聚處的擎天之柱,大地之根。這樣一個仙山福地,沒有神仙佔據,有點奇怪吧?
我們推測一下,這處福地可能是開天闢地的地方,天地從此處開闢,此處形成之早,所以為祖脈。
行者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
可見太上老君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盤古是太上老君變化的。
二、神奇的水簾洞
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
鍋灶傍崖存火跡,樽杯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
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看看,鍋灶旁還有火跡,桌案上還有食物的殘渣,更證明之前水簾洞有主人。
《西遊記》中類似“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道場還有是鎮元大仙的五莊觀,門口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和水簾洞多麼相似,這也側面說明了水簾洞的原來主人是道家之人。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從這些描寫看,似乎的確不是天生,而是有人故意製造了誕生石猴的那塊石頭。
這塊石頭的一些尺寸資料是根據一些自然刻度來的,而且作者又特意說是按八卦排列的九竅,並且石頭好像是被放在山頂的,並且把樹木去除,讓其吸收天地靈氣。
這裡的確比較明顯地指示,仙石是有人刻意製造,石頭的來歷和以八卦為標誌的道教有關係。
西遊記中女媧也是太上老君解化而來,銀角大王曾經說過:
“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央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所以說西遊世界中女媧就是太上老君。
四、總結
花果山作為大地祖脈,大地之根,先是太上老君解化盤古開天闢地之後,選擇花果山水簾洞作為自己的臨時住所。
補天過後,太上老君又回到了離恨天兜率宮居住,而花果山水簾洞因為太上老君住過,也就沒有人敢佔據。
綜上所述,太上老君就是花果山水簾洞的真正主人。
-
11 # 熊貓看西遊
在進入洞府前,有一塊碑,上面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十個字肯定不是自然形成,一定是這個洞府的主人所寫,進入洞府後也可以看見一些石床石凳一些人為活動過的痕跡,所以那麼在孫悟空來之前到底是誰在裡面居住過呢? 不少人認為,孕育出孫悟空的那塊石頭是當初女媧補天時遺留下來的石頭之一,但是在《西遊記》中石頭的來歷是:
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也就是說這塊石頭在開天闢地的時候就出現了,所以跟女媧是沒有關係的。而那塊碑上寫的字是道家言辭,而如來他們佛教的地盤在西方,所以也不是如來佛祖他們,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道教之首的太上老君了,太上老君也一直和孫悟空保持著一些說不清的關係——不知道多少年前,太上老君回到昔日洞府,回到花果山。他用莫大神通尋找到一塊奇石,將其雕琢煉化,直到可以自行吸收天地靈氣才悄悄離開。
-
12 # 楊角風發作
關於這個問題,楊角風苦苦思考多天,終於得出了結論,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
眾猴拍手稱讚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二、
首先肯定一點,孫悟空之前的花果山肯定是存在猴王的,只是這隻猴王因為某些原因放棄了猴王位置。在放棄位置之前,猴王夥同眾猴導演了一場戲,就是為了把孫悟空引到水簾洞中,並且給他一個當猴王的機會。要知道在水簾洞前,眾猴可是連呼三聲,誰進去就能當猴王,所謂的連呼三聲,肯定是喊了一遍以後,見沒人應答,再喊一遍,直到孫悟空舉手為止。
而其餘的猴子沒有一個搗亂的,只有一種可能,要不是前一任猴王餘威仍在,要不就是花果山還有一個未知的大神在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洞的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這句話中疑點就太多了,首先洞裡面有燒火做飯的痕跡,甚至火都沒熄滅,案板上還有吃飯後的殘渣,水簾洞像是一個人家,還有題字!
關鍵是,這個水簾洞剛剛好能裝下這麼多猴子,這是巧合嗎?
當然有很多人解讀過,什麼菩提祖師的分校啊,太上老君的秘密會所啊,東海龍王養小三的地方啊等等,因為篇幅原因,楊角風就不一一反駁了,總之這些猜想只能是猜想,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如果真是這樣,為何菩提祖師不直接在這裡教孫悟空?為何太上老君取經路上阻攔孫悟空?東海龍王就更不可能了,東海那麼大,他為何偏偏選擇這麼個是非之地?
三、
其實這個水簾洞真正的主人是太白金星!
“金星領了旨,出南天門外,按下祥雲,直至花果山水簾洞。”
可見太白金星曾在水簾洞長期居住,因為他的居住,外來的妖魔鬼怪不敢過來侵犯,而通臂猿猴曾經也到達過水簾洞,見到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給他許的諾,才聯合演了這麼一場戲!不然的話,為什麼孫悟空外出學藝才短短十幾年,花果山就來了妖怪了呢?還叫什麼混世魔王,還住在跟水簾洞相反的水髒洞?
-
13 # 葉之秋
書中雖然說這間洞府是“天造地設”,其實,人為加工的痕跡相當明顯。
首先,在進入洞府前,有一塊石碑,上面用楷書書寫了十個大字,叫做“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天地造化再怎麼巧妙,也不可能在石碑上形成這十個構造複雜,邏輯嚴密的文字。
經過一座鐵板橋,進入洞府,裡面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很明顯,必定有其他修仙者在其中生活過。
那麼,水簾洞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誰呢?
有這樣幾種說法,流傳頗廣:
1、女媧
其實,這個印象是錯誤的。
關於石頭來歷,書中這麼寫: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也就是說,這塊石頭是天地開闢以來就已經存在,是花果山本土石頭,並非女媧遺石。
2、如來佛
支援這個觀點的朋友,主要是覺得如來是菩提祖師,是他策劃了整場取經運動,藉此機會把佛派勢力東擴。
這個看法貌似有理,但依然有不通之處。
看洞府碑文“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明顯是道家言辭。更重要的,如來乃在西方(西牛賀州——不能簡單等同現實的印度)得道成佛。東勝神州乃是東方崇恩聖帝的地盤,向來崇奉道法。兩家風馬牛不相及。
至於菩提祖師是誰,容我先賣個關子。
3、東海龍王
書中寫孫悟空來到東海,遇上巡海夜叉。夜叉攔住盤問:“那推水來的,是何神聖?說個明白,好通報迎接。”從此話可以推知,巡海夜叉並不知道水簾洞可以直通東海。之後孫悟空自報家門,說自己是花果山天生聖人孫悟空,是東海龍王的鄰居。夜叉聽孫悟空自稱“天生聖人”,連忙回稟。龍王一聽,立刻率領蝦兵蟹將迎接。
這就有點奇怪了。按照常理,一個陌生人來到東海,自封聖人,東海龍王本當大怒,派人懲罰一二才對。龍王沒有,他不但以禮相待,還親自迎接,口中稱呼:“上仙,請進請進!”
其實,東海龍王早就知道水簾洞可以直通東海,但這屬於高度機密。巡海夜叉雖是龍宮大將,但還不到知道這個機密的級別。
我的猜測是:當初那位水簾洞洞主曾經由那條密道來到東海,展示了莫大法力,讓東海龍王完全臣服。或者,東海龍王本就是水簾洞真正洞主的下屬,他早就被告知,有一天,下一任水簾洞洞主會來,你要好好接待。
那麼,水簾洞的真正主人是誰呢?
我以為,非太上老君莫屬。
在《西遊記》的世界,太上老君是三界第一仙。別提鴻鈞老祖,更別提什麼創世元靈,那都和《西遊記》無關。在《西遊記》中明確提到,天地人三界中,最高的仙就是天仙,達到天仙級別的分別是三清、四帝、五老。
這三清之中,號稱道祖的,就是太上老君。
西遊原著中說,老君是先天地而生,在鴻蒙初開前就已經得道。
老君在人間的修煉地極有可能就是靈氣最為充裕的花果山水簾洞。
——不知道多少年前,太上老君回到昔日洞府,回到花果山。他用莫大神通尋找到一塊奇石,將其雕琢煉化,直到可以自行吸收天地靈氣才悄悄離開。
或許,他曾經從密道來到東海,秘密囑託東海龍王,好好看守“定海神針”,等候有緣人到來,再把神針相送。
-
14 # 孟珍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是水簾洞原來的主人是誰?這本是西遊記中的事兒,而西遊記又是神佛妖怪的事兒,一切都是虛無縹緲,卻硬要去較真兒,各位大侃還引經據典地說在了前頭,把能想的能說得都說了。我只好說些不能說的了。我這不是來自書上,而是民間的道聽途說。據說吳老先生就是根據民間傳說整理的西遊記,不知為何落下了這段?傳說中這個花果山是太上老君鍊金箍棒的所在,那個時候老君已經修煉成神,只是還沒有上天,既不是太上,也不是老君,他只被人稱之為老子。只因他的朋友大禹治水時需要一個定海的器物,他便在東海邊花果山上為其打造,因為打造那定海神針也不是一天半天功夫,於是就開鑿了這個洞存身。本來這個洞是沒有水簾的。等老子煉成了這一萬三千五百斤的神針後,卻沒有人能將之弄下海去,只好讓大禹引來天水將之送下海去。後來這水就一直留在了花果山,遮住了那個洞口。這一切本來沒什麼特別之處,只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這裡的一切。這一天老子發現一群猴圍著一個女子在戲嬉,他一算乃是上天玉帝之女,因思凡下界誤入花果山內,遭到了群猴戲嬉。因此趕快上前轟走了群猴,將公主救下。又將其安置在一塊特殊的仙石之上,將身體調理,並將身體內的凡俗之氣洩入山石之中。然後將公主送回天庭。玉帝和玉母念其救女之恩,才將其封為太上老君。後來若干年後,那塊仙石受日月精華,成就了石猴。這一切太上老君門兒清,知之有這一個石猴出世,就把花果山水簾洞題上字給他留了下來。因有老君的策封,其他人任誰都不可能進去,只等石猴去開封。並且太上老君知道這個石猴的源緣,就去化身菩提打造這個石猴,並按其真實的輩份,取孫為性。因其遺傳基因裡孫悟空是玉帝的外孫,他的潛意識裡總是外公(玉帝)最大,所以總是跟人以外公自據。
-
15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關於水簾洞原來的主人,有很多猜測,因為“洞天福地”是道教用語,於是讀者們把西遊中出現的道教神仙猜了個遍。比較多的猜測是太上老君,認為這裡是太上老君和鐵扇公主幽會的地方。甚至因為紅孩兒會使用三昧真火,而猜測他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孫悟空被關進煉丹爐,則被解讀為太上老君報私仇。我想,這個腦洞就太大了,而且這樣聯想的話,西遊基本上沒辦法看了,陰謀太多。
我比較傾向於水簾洞的原主人是避戰禍的流民,因為只有人類才需要用到這些日常生活的物品,如果真的是太上老君這樣的神仙,他們難道還親自燒火做飯嗎?他們本身就不食人間煙火啊。而且如果神仙需要偷情,他們需要在這麼個場所嗎?一個障眼法就行,還不留痕跡,留下這麼多日常用品不怕穿幫嗎?再者,鐵扇公主又稱為羅剎女,她和太上老君的地位相差太遠,仙家等級森嚴,有相見的可能性嗎?
-
16 # 唐風宋月
話說石猴出生後,帶著群猴進了花果山水簾洞,但見: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鍋灶傍崖有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鍋灶旁邊還有燒火的痕跡,案板上還有剩飯殘渣,可見主人離開不久。洞中有翠竹梅花青松,可見是個高冷修道之士,渾然像個人家,就是說這位大神吃的是人間煙火,不像許多神仙一樣不食人間煙火,辟穀清修。那麼他是誰呢?
多年之後,取經團一行來到了萬壽山五莊觀,見那: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樓臺縹緲丹霞墮。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孫悟空偷人參果時候去後院看見一座 菜園,只見:布種四時蔬菜,菠芹莙薘姜苔。筍瓜瓠茭白,蔥蒜芫荽韭薤。窩蕖童蒿苦藚,葫蘆茄子須栽。蔓菁蘿蔔羊頭埋,紅莧青菘紫芥。 行者笑道: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
大家比比看,水簾洞和五莊觀有沒有共同之處?一樣的青松浮雲,一樣的清幽雅靜,一樣的福地洞天。一樣的人間煙火。有人說,這難道不是巧合嗎。吳承恩無非用了相同的幾個修飾語而已,有點雷同之處不足為奇吧。用語雷同那是某新銳文豪,不是吳承恩。吳承恩作為不世出的大文豪,難道連幾個不重複的形容詞都想不出來,還得一味自己抄自己?尤其“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和“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咋就那麼長得像呢。只能說,水簾洞和五莊觀都是同一人營建的,此人就是地仙之祖鎮元大仙。
於是一條線索出來了。在孫悟空沒有破石而出之前,花果山水簾洞一直是鎮元大仙的散仙培訓基地,裡面有無數桌椅板凳,能夠容納上千人。後面也說了,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不計其數。這和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有一拼,辦的都是神仙培訓班。孫悟空破石而出之後,大仙感覺到了悟空的能量巨大,而且悟空是動達天聽的人,東西天的大拿們都在密切關注,鎮元大仙怕跟悟空扯上關係惹火燒身,眼看悟空就要衝進水簾洞,只好匆匆搬家麻利溜了,連鍋碗瓢盆都沒來得及收拾。
鎮元大仙搬走之後,一時間沒有落腳之地。因為花果山是盤古開闢時的神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乃得天獨厚的修行之所。鎮元大仙為何能夠修成地仙之祖,和天上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大神平起平坐,就是因為佔了地利。後來唐僧一行見五莊觀只供養天地不供養諸神,很納悶,清風明月吹牛逼說,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家師元始天尊降簡請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這話扯的孫悟空開始打死不信,被鎮元大仙幾次秒殺後信了,的確牛逼。太上老君不出金剛圈這樣的大殺器都未必能夠秒殺猴哥,但是鎮元大仙可以。鎮元大仙就相當於射鵰英雄傳中的裘千仞,當五絕在哪裡華山論劍吹牛逼時裘千仞一直苦練鐵砂掌,直到武功已經高到五絕不得不請他上山論劍的地步,但是裘千仞拒絕了。
那麼鎮元大仙后來為何去了萬壽山五莊觀,要知道這裡可是如來佛的地盤,人家能容得下他一個道教人士嗎。其實萬壽山五莊觀和菩提祖師的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一樣,都是東西天的結合部,屬於三不管地帶。悟空學藝到了西牛賀洲第一站就是三星洞,取經團收了沙僧後第一站就是五莊觀。鎮元大仙離開花果山之後失去了地利優勢,沒有了根據地的他為了能在神仙界立足,於是在東西天的結合部用從花果山帶出來的種子種了一棵人參果樹。用這棵樹結的果子交接各路神仙。因此為何鎮元大仙后來一直跟悟空較勁,就是因為悟空佔了他的地盤,內心不憤,報仇呢。但是悟空還真有兩把刷子,鎮元大仙多次奈何不了他,二人不打不相識,遂成八拜之交。
-
17 # 豆子人民藝術家
水簾洞裡頭到底是什麼樣子?原先的主人是何方神聖呢?
有人說是女媧,有人說是如來。但這兩位似乎都不大可能在水簾洞中生活過,因為水簾洞中是有石頭做的鍋、碗、瓢、盆、桌、椅、床、凳的。起鍋做飯,那是普通人所為。而水簾洞中,“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餚渣”,鍋灶旁邊還有人以前生火做飯留下的痕跡,案前還有剩下的佳餚渣。石頭座位石頭盆石頭碗,一邊還有裝飾,“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這至少證明,這戶人家即便是離開了,也沒有離開很久。這個人看起來像是有修為的人,可能是個道士,也可能是普通人想要隱居,找到了這麼一出幽靜的地方,他將水簾洞裝點得很優雅,“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水簾洞原主人去哪裡了?說實話,水簾洞原主人可能被猴子們給吃了。
我們看一連串的證據。
首先第一個是《西遊記》第八十回:
三藏喝道;“你這潑猴,又來胡說了!怎麼這等一個女子,就認得他是個妖怪!”行者道:“師父原來不知。這都是老孫幹過的買賣,想人肉吃的法兒,你哪裡認得?!”
第二個《西遊記》第二十七回: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裡肯信,只說是個好人。
孫悟空當猴王的時候,常常騙人上鉤,然後“或蒸或煮”,把人吃了受用。吃不了的,還要曬乾了以後收起來,以防陰天腐臭。那在孫悟空進水簾洞之前,這群猴子以及悟空,就不吃人肉了麼?水簾洞主人住在這麼一個地方,本來是想隱居於此,過神仙般的日子。猴子們來了,一直沒有往水簾上去探尋,到他們想起來要找一找水的源頭,才發現這麼一個洞穴(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等它們爬到洞裡,卻發現裡頭的主人沒了,而且是剛沒的。
你猜這是為什麼?
對於修仙練道的人來說,普通猴子都不是他的對手,但你耐不住裡頭有個“通天徹地”“無所不能”的石猴啊。
-
18 # 徐徐落
哈,這個問題很是天馬行空,我就立刻浮想連翩.想出了三個主人!
一,根據水簾洞通海,我大膽推測裡面住了玉嬌龍,即東海長公主,三太子之長姐,此龍女乃是弟控,相傳哪吒對龍三太子剝皮抽筋之時,她尚在崑崙墟學藝,無奈鞭長莫及,趕回時,弟弟已經歸了混沌.傷心欲絕.意欲找哪吒報仇,但哪吒已經剔骨還血,沒有人形!失去至親仇未報心魔纏身,幾欲成魔,還好戰神墨淵,將她鎖入水簾洞,並親自刻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讓玉嬌龍好生修身養性,除卻心魔.寫的這裡不知為何又想起了白素貞,其實她也挺適合在這裡修行.
二,根據大話西遊中,至尊寶與紫霞的愛情.我再次大膽推測裡面住著紫霞仙子與青霞仙子,自從她們從日月神燈裡逃脫,就誤打誤撞來到了這裡.發現這既裡既幽靜又神密,風光又好,就立即決定在這開心快樂的過日子,這也為紫霞最後為什麼會愛上臭猴子打下伏筆,實在是青梅竹馬啊!
三,根據書裡對洞中佈置擺投,我又一次大膽推測,水簾洞原來的主人最有可能是楊過小龍女夫婦.為什麼,看那裡面的擺設,石座,石床,石盆石碗,還有鍋灶傍涯,種的植物也都喜寒,修竹梅花,青松帶雨.真的和龍女性情審美大大吻合.
再說,十六年相遇後,楊過與龍女徹夜相談,當中龍女只是說病情靠白魚壓制不發作了,並未說痊癒,所以極有可能,龍女和楊過歸隱江湖後,龍女復發,楊過只好尋了個既可通海捕魚,又安靜生活的地方.楊過龍女尋到此洞後,真是開心至極,隨用玄鐵重劍刻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在此洞與龍女安度殘生!這也是郭襄為什麼怎麼找也找不到的原因.
-
19 # 可食中國
其實,原來這個地方是我住的,足足住了幾千年,後來我成仙了,就留了下來,什麼石制傢俱,生活器物都一應俱全,不曾想被一群猴子佔了去。這群猴子在我的洞里拉屎撒尿,生小猴子,搞造反,整革命,一片清淨修仙的洞府,被搞得烏煙瘴氣,我都無語了。
都怪我產權意識不強,以為成了仙,到天上就能住大大的房子了,沒想到天上的房產價錢簡直貴的離譜,耗盡了幾千年修行收集來的寶貝,也才整出一片雲那麼大點的地方,什麼洞天福地,仙山瑤池,蓬萊瀛洲,早就神滿為患。其實還不如我在花果山水簾洞來的痛快,自在。
本來我想下凡去奪回這水簾洞的,可是沒想到這個猴子還挺厲害,四大天王,二郎神,太白金星,太上老君都搞不定,我去了還不被打成個仙人泥泥。再者我在天上已經跟王母娘娘身邊的一位小仙女好上了,之前修行清苦,現在有機會享受仙人之樂了,傻瓜才回去呢。我要造一堆小仙,讓他們做仙二代,以後再也不用跑去修行那麼久了。
你要問我是那麼大神,嘿嘿我都不好意思說了,我就是千里眼啊,我一天到晚看著猴子們在我的洞裡胡作非為,具體情況不可描述,再這樣下去,可能都要自殘雙眼了。唯一稍覺安慰的是,猴子大鬧天宮,被鎮壓五百年,出來後他就成了無業遊民,還得去取經幹苦力,而我是天庭公務員,大小是個官,有天庭編制的,我有優越感,可以鄙視那群猴子,所以想想,也就覺得沒什麼了。
回覆列表
其他我不曉得,四大名著養活的一批又一批人去解讀一段子虛烏有的故事。況且讓這些人名利雙收,我覺得這個就是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