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展展ya
-
2 # 學學嗷
我初中的時候就是那個考不好就哭的孩子……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把書撕掉…現在想想實在是有點病態……
不過上了高中之後就好了,可能也是意識到自己不能這樣子吧。回頭想了一下,初中的時候為啥那個樣子呢?我覺得和環境以及學校的管理制度有很大關係。
我初中就離開家去市裡最好的中學上學了,被迫獨立。其實超級懷念小學的時候,每天上完課就可以回家的,可以聽爸爸媽媽講他們的事情,偶爾老爸會買水果回家吃,我回家還能看看電視劇做點喜歡的事情。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覺得,學習很重要,是的我需要努力,但是學習不是最重要的。
而在初中,學校全封閉管理,我過上了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每週都有至少3次小測,多則10次(真的不騙你,雖然我也難以置信),更加變態的是每週班主任都要編排一張分數統計表,統計你這周所有小測的分數,還有所有人的排名。而期中期末考之後,所有人的成績和排名會公佈在學校的成績查詢系統裡面……哪一次排名掉了一點,就會非常緊張;而且難免要看到別人的成績,心裡也會默默地比較……而生活也就基本是上課,去食堂,回宿舍,週末回一趟家,但是感覺和父母的交流變少了好多好多。就這樣我的整個精神都要被考試和成績控制了。
/《銀河補習班》劇照
後來就好了,因為上了高中學習的氛圍沒有那麼緊張,大家也都努力學習,但是學校不會給你每個人排名,或者說不會公佈得那麼明白。所以考差了的話,我就傷心一下下,但是更多的是思考下次怎麼考好。另外也重新開始和家人一起住了,家人會偶爾帶我出去玩,然後談心,這給了我莫大的慰藉。
說了這麼多,我最終的結論是,人在不同的環境下表現是不同的。你的孩子如果恐懼分數的話,希望你能:
一,多點和他談心,不要談學習,就談點生活上有趣的事情。
二,可以週末帶他出去放輕鬆,不要讓孩子整天埋頭學習!放鬆之後心態調整好了自然學得好。我見過的很多學霸都是又會學又能玩,絕對不是悶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三,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可以看出他已經很重視自己的學業了,你再施壓只會壓垮他;也不要拿他和同學比較,明的暗的都不要,他想說其他同學的成績就讓他說,但你別問這麼多。
這不是不管教,這是給他的學習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氛圍。
-
3 # 凌空一顰
我是教師,我也有分數恐懼症,何況是孩子。
每一次考試過後,我對於學生的考試結果是既期待知道,又害怕知道。尤其是老師們改卷總分時,會情不自禁地對一些高分和低分進行評價,在一邊改卷的我心裡就再也平靜不了了,總是想:是我班的嗎?這個不會是我們班的吧?這個高分是我們班那個最優秀的學生的嗎?
每一次考試無論對於老師還是對於孩子都是一種煎熬。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可我們都期待著進步,害怕退步。只要有所求,就一定會患得患失。只有那些完全沒有希望的人才不會在乎,也就不會恐懼了。
由上可見,恐懼是一種上進的表現,是值得我們家長欣慰的事。考不好心裡難受,“哭”也很正常,孩子必須有一個情感發洩的渠道。
但凡事都有個“度”,過分恐懼,造成心理病態就很糟糕了。所以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心裡,適時進行疏導。孩子苦惱或痛苦時一定要給以關愛,讓孩子在無助時能感覺到你的溫暖,這樣孩子就不會崩潰。
一個健康的孩子,不僅指身體的健康,更指心理的健康。孩子在生活中承受一定的壓力,並學會自己化解,漸漸養成強大的心理承受力,更有利於他們走向社會。
-
4 # 沉浮1583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而且有些影響有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有些孩子患分數恐懼症,病雖然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卻在家長身上,這一點都不誇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做家長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為了孩子的學習,所有家長擠破腦袋託關係,找人送禮不擇手段,對孩子的付出傾其所有,當然期望孩子用好成績回報,使孩子一直處於誠慌誠恐之中,每逢考試更是提心吊膽,考好了在父母面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相反要是考砸了,劈頭蓋臉訓斥還算輕的,捱揍體罰家常便飯,久而久之,孩子幼小心靈籠罩著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壓力山大,哭還算好的,逃學離家出走,基至走上輕生的絕路……
孩子好像一張白紙,家庭父母,學校老師同學就是他的“調色盤”,能否繪就人生最美藍圖,靠孩子自已努力固然重要,但身邊人和父母正確引導更加重要。我們不能唯分數論,一棍子打死,想想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和分數能相提並論?
別等到自己親手毀了孩子的那天,後悔已經晚矣。
回覆列表
孩子有分數恐懼症家長要反向思考自己對於孩子學業的期許度;
家長從小教育孩子分數是學生的命根的思想,孩子自然覺得分數是最重要的。這種情況孩子哭很正常,他得不到自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分數,是一件失落的事情,就如同大人得不到自己心中所想一樣的體會。
一種這種現象會在家庭氛圍嚴肅,孩子高自尊的家庭中出現。在學業期間,把學業當成重要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是很多事情過猶不及。孩子小的時候還好,學業不是很難,考得好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但是,隨著年級升高,高分數就不會很容易了。對分數的過分要求,忽略了過程會造成考試焦慮,嚴重者會爆發心理問題,抑鬱症等,從此再無學習能力。
家裡如果有這種小朋友建議家長要自我反思,學習的意義是為了孩子更好適應高速發展時代下的生活。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心理素質生活將變成痛苦的事情,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