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G小貳

      樹木盆景造型技法是樹木造景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們可透過各種造型技法來完成理想的樹木盆景造型。在這裡將主要介紹主幹造型技法、枝片造型技法、根部造型技法、整體造型法與選盆。

    1 . 主幹造型技法

    主幹造型可以透過傳統的蟠扎( 棕絲和金屬絲)、修剪和主幹的人工快速造型處理及栽植時主幹的傾斜等方法進行。這裡只介紹主幹的快速造型法。

    (1) 樹幹雕飾

    透過人工措施造成樹幹老態, 方法很多, 如雕刻樹幹、錘擊樹幹、撬樹皮、撒樹皮、朽蝕法等都是有效的。

    1) 雕刻樹幹

    在樹木盆景製作中, 往往需要藉助雕刻來表現一種雖死猶生的殘缺美, 即所謂枯乾式,又稱舍利幹。這種殘缺美並不是幹身空洞, 木質腐朽脫落, 而是經雕刻後的樹幹造型, 其雖由人做, 卻宛如天成, 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中國及日本的盆景藝術家常用松柏類樹種做成舍利幹, 把大自然中樹木枯榮並存的景觀, 濃縮在伸手可觸的盆景中, 顯示了極高的藝術造詣。

    雕刻樹種的木質部應具有緊密、堅硬、耐腐朽、不易老化剝落、儲存時間長等特點。可雕刻的樹種最好是真柏、刺柏、側柏, 其次是黑松、日本五針松, 再就是雜木類的木、雀梅、枸骨、三角楓、柞木及觀果類的石榴、觀花類的梅樁等。雕刻的樹幹要有一定的年齡。

    既可在枯死的幹上雕刻, 也可在活的幹上進行雕刻。雕刻時要把握好觀賞面的選擇, 枯與榮的對比, 水路( 樹木的吸水線) 的取捨, 形體的刻畫, 線脈的轉折銜接, 粗細的對比, 截面的處理, 等等。

    ①雕刻要領

    雕刻前先準備好工具, 常用的雕刻工具有劃線筆、電鑽、不同型號的雕刻刀, 榔頭、鋸, 粗細木砂紙、防腐劑等。

    先截去多餘枝幹, 然後確定最佳觀賞面。一般最佳觀賞面的確立應具備下列特徵: 主幹宜左右彎曲, 而不是前後彎曲, 且變化最為明顯, 裸露較多, 頂冠的重心略向前面傾斜, 而不是向後倒。

    當最佳觀賞面確立後, 應構思雕刻畫面。可用鉛筆勾畫構思草圖。處理好枯榮比例。一般情況下, 活體大於枯體, 如因原材料限制或個性特色的需要, 也可以枯為主, 枯面要相對集中, 主要在冠下、冠內或冠外, 其他處略有點綴作呼應。操作時要大膽細心, 避免雕刻失誤。

    構思好後即可雕刻。雕刻時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係: 其一是舍利干與水線的關係處理。柏樹舍利乾的製作首先要考慮吸水線的位置、寬度及走向問題。吸水線是生命線, 它是一棵樹生長供養的通道, 處理是否合理是一件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水線的位置要在正面能看見, 不能完全位於樹幹的背面。水線的寬窄因視具體的樹形而定, 樹大則水線寬, 樹小則相應窄些。在切割水線時, 一般先要留得寬一些, 水線隆起後再行邊沿的修飾。

    切割後的水線邊沿最好用癒合劑塗擦, 以防皮層水分散失, 並可促進癒合, 如是春季還可以防止天牛的危害。水線切割的時機應在氣溫20~25℃ 的春秋季節為好。其二是舍利幹不同部位的線條變化。舍利幹是木質化的結果, 所顯示的是木質紋理的變化, 包括深與淺、粗與細、凹凸的對比, 線條的屈曲轉折、走勢的流暢。製作時要抓住直線條變化的特點, 重點是具有扭曲特點的木質紋理; 樹幹與樹枝交結處的紋理。其三是不同情況的斷面處理。舍利乾製作過程中往往遇到的斷面較多, 難度較大, 初學雕刻者一般不熟練, 造型時心中無數, 會將斷面處理成凹陷的圓形洞穴, 或隆起的平滑圓頭甚至炮彈頭狀。平滑圓潤則顯匠氣無味,實不可取。正確的製作方法是將斷面設於主幹頂端, 製作時根據木質纖維的走勢特點, 以破平立異為原則, 製造長與短, 收與放, 虛與實的參差效果。如是扭曲的樹幹一定要營造出旋轉的動勢; 如斷面有斷枝杈或結節之類, 造型時可借形、借勢, 創造出富有變化的舍利幹形象( 圖5—16 )。總之要根據具體的條件來決定造型。

    旋轉與舍利幹

    ②製作順序

    a. 根據構思的草圖, 用彩色筆將需雕刻的部位描出來。

    b . 用切割刀將表皮剝掉, 將需要雕刻的木質裸露, 其水路部分切線要平整、光滑、流暢、利於水線的癒合隆起和美觀。

    c. 用雕刻工具把大的塊面刻畫出來, 用筆勾畫主要溝槽流動的方向, 再進行規劃。大的型體確立後, 再進行區域性的精雕細刻, 削除粗加工遺留的人工痕跡。雕刻完畢後, 用不同型號的砂皮紙沿溝槽上下摩擦。摩擦結束後, 還需擠壓磨光。如雕刻部位較溼, 可晾數日,等表面乾燥後再打磨。一個月後, 雕刻的木質基本乾透, 再塗刷石硫合劑數次。

    2) 劈幹

    對一些型體臃腫的黃楊、梅、三角楓等, 可根據需要進行對劈、斜劈造型。例如, 一株瓜子黃楊較粗壯, 上下過渡或鋸口較大, 顯得笨拙呆板, 可用鋸刀將其一分為二做成兩株(圖5—17) , 也可用斜劈方法砍去13。又如生命力強的刺柏, 先栽植, 在生長季節用棍劈打枝杈, 使其裂開, 任其生長, 3~5 年後效果甚佳。

    3) 錘擊樹幹

    劈幹

    當樹木的某一段粗細過渡不理想, 為了使年輕的樹木變得疤痕累累、歷盡滄桑, 可用木棒在適當位置上間隔錘擊, 錘擊容易促使傷口上的樹木細胞增長、膨大, 這種方法最好在樹木生長旺盛的初夏進行, 有益於傷口的癒合。但錘擊的方法應慎用或儘量不用。

    4) 撬樹皮

    在樹樁或苗木生長旺季( 5~6 月) , 在樹幹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樹幹的樹皮內, 順韌皮部輕輕撬動, 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離開, 注意用力不可過猛, 撬皮面積也不要過大。這樣經過一個生長季節的癒合生長, 樹幹便長出高低不平的瘤疤。

    (2) 彎曲

    將一棵直立樹幹或直伸主幹, 透過加工造型進行彎曲, 是增加藝術內涵和欣賞效果的一種有效方法。常用的有垂吊、鋸折、刺干等方法。

    1) 垂吊法

    是一種常用的彎曲方法, 較簡便, 一般多用於小樹幹彎曲加工。具體操作是用繩索或鉛絲拴住一塊重物, 吊縛在欲彎曲樹幹的某一部位, 經1 ~ 2 年, 即能彎曲定型( 圖5—18)。吊扎時, 吊垂的彎度, 一定要大於原定的彎曲度。

    因彎垂樹幹拆去垂物後, 有向上回升的習性。

    垂吊法

    2) 鋸折法

    這種方法, 常用於較粗的樹幹, 此時垂吊法往往不能解決問題, 可用此法。一般在春天, 樹木開始萌芽, 樹木內的液體已正常流動, 這時鋸折有利於鋸口的癒合。鋸折的方式一般有單鋸口彎折和多鋸口彎折兩種。

    ①單鋸彎折方法是在樹幹彎折處的外側, 鋸一道切口, 深達樹幹直徑的23 , 再將樹幹向內側彎折, 僅以少許木質與皮層連線, 用鉛絲或棕絲綁紮固定, 不使動搖。然後, 另行鋸削一個性狀與鋸口相吻合的木楔, 緊緊塞在樹幹彎折外側V 形缺口中, 外面包以較薄的苔蘚或草泥, 並保持溼度。2~3 年後, 斷處可癒合定型。

    ②多鋸口彎折方 法是在樹幹彎曲處的外側, 鋸5 ~10 道切口, 深度達樹幹直徑的13~12 , 然後將樹幹向內側彎曲, 用鉛絲或棕繩綁紮固定。這時, 鋸口也呈張開狀, 但比單鋸口的張開度小得多, 可以不加木楔, 直接包上潮溼苔蘚或草泥即可。

    3) 刺干法

    一般在冬末春初, 樹液開始正常流動前, 或芽的萌動即將開始前為宜。常用方法有槽刺和穿刺。

    ①槽刺製作時在樹幹彎曲部位鑿一條較長的縱向深槽, 然後強行彎扎。

    ②穿刺是常見的方法。製作時用尖利的刺刀, 縱向刺透樹幹, 並從上至下劈裂, 使彎曲部位出現一條長縫, 然後再彎扎, 如圖5—19 所示。此外, 還可以圍著樹幹, 由下向上進行轉刺, 每轉120°刺一刀, 轉一週刺三刀, 而第四刀的方位剛好與第一刀相同。轉刺時, 各刀的上下間距, 越往上越縮短, 各相鄰的劈縫, 可以上下交錯。按照這種方法刺過的樹幹,用手將其豎直扭轉, 成扭旋狀, 然後緊靠樹幹釘一根木樁, 將扭旋樁樹幹緊紮在木樁上, 固定好, 使其不能自行回覆原狀。1~2 年後, 樹幹的扭旋縫完全癒合, 即可拆去木樁。

    穿刺法

    2 . 枝片造型技法

    枝片造型技法是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 使枝託成形的一定規範和章法。這裡以嶺南盆景的枝片造型技法為物件, 重點研究枝託的形態、出託的位置、角度以及枝的氣質和神韻。一件盆景作品成功與否與其枝片造型技法運用的好壞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事實上自然形成的上佳樁頭很少見, 大多數屬普通樁頭。因此, 要把一件普通樁頭培育成精品盆景, 就要合理地運用枝片造型技法和各種技藝去補充其先天的不足。一託好的精華枝片能起“ 一好遮百醜” 的作用。有經驗的盆景製作者往往會善用枝片技法, 從而使作品增色不少。

    (1) 枝片造型技法在構圖中的作用

    樹木枝條的生長多屬外展形, 只有向外擴展才能求取足夠的生長空間。外展枝片的長短決定了樹形的構圖形式。左右均長, 呈等腰三角形構圖, 給人的感覺穩重、堅固。一邊枝片長, 一邊枝片短, 呈不等邊三角形構圖者, 則形成靈活、險峻的態勢, 具有動感。上、下、左、右枝片的長短不一, 形成多邊形構圖, 給人的感覺是變化多樣, 構圖新穎。樹形外輪廓的幾何形狀變化會形成不同的構圖形式。

    (2) 枝片的起點和出片角度

    枝片的起託位置和出片角度是由製作者根據成型後的樁高和造型要求決定的。在確定枝片位置前,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要考慮到作品成型後的高度, 一般以符合黃金分割定律為第一枝片的起點位置為好。

    自然萌芽的枝片與幹身的夾角多為向上的45°角。盆景造型枝片一般都要求與幹身成角大於45°, 這就要人為地在枝條未老前將其彎曲, 形成合乎造型的枝角, 才能適合造型美的要求。

    (3) 枝片的長短跨度

    枝片的長短跨度, 習慣上是第二節比第一節長, 粗度比第一節細, 這樣才合乎收尖過渡自然的造型美感。但這不是一成不變的, 要在枝片的成型過程中加以節律性的互換, 才能使枝片出現節奏變化, 成為優美的造型枝片。一些長度特別的外展枝片, 如飄枝, 就要運用長、短跨度相結合的辦法, 加速枝片的到位, 以便縮短樁景的成型時間。相反一些已長到一定高度的枝片, 就要有目的地進行制約, 透過短截措施, 減緩枝片的成型高度, 使全樁成型時達到統一。

    (4) 枝片的脈絡

    枝條有主脈和次脈, 也稱主枝與側枝(圖5—20) 。主脈要求變化強勁, 變化的節奏明顯, 過渡自然, 長、短跨度互用。橫角枝, 即是側枝的分枝, 相對主枝和側枝而言就要適當密集, 特別是成型階段, 橫角枝要成簇, 方能顯出樹相的老勁( 圖5—20 )。

    (5) 枝片的類別

    1) 雞爪枝枝形剛勁虯曲, 枝脈曲節、角度大、變化強勁、方向多變、形似雞爪, 如圖5—21 所示。一些互生葉片的樹種屬此範疇。適用於蒼古、雄渾、厚重的樹形。

    枝片的脈絡

    雞爪枝

    2) 鹿角枝枝形輕盈、流暢、瀟灑、自然, 葉片對生的樹種屬此範疇, 適用於高聳、清秀、飄逸、灑脫的樹形, 對生枝下剪時, 要一長一短打破規律, 以求變化, 如圖5—22 所示。

    鹿角枝

    3) 回頭枝枝形回頭, 次脈與主脈方向相反, 其作用能起到補充枝託空膛的效果, 同時有逆勢, 增強枝的力度和動感, 如圖5—23 所示。

    4) 自然枝與自然界中樹木生長的枝條相仿, 出枝多成45°角, 一般用修剪等方法改變其生長形態, 多用於高聳的斜幹樹形, 如圖5—24 所示。

    回頭枝

    自然枝

    5) 攤手枝也稱平行枝, 枝與枝之間基本平行, 次脈與主脈均沿水平方向生長, 形成雲片狀枝形, 多用於雲片式和迎客松式的造型, 如圖5—25 所示。

    6) 飄枝枝的主脈在平行中稍向下飄, 以求得最佳的曲線美, 節與節之間互換出枝角度, 加強節奏感, 但不偏離主脈中軸線, 此法在造型中最為常用, 如圖5—26 所示。

    攤手枝

    飄枝

    7) 探枝主脈曲折起伏, 與飄枝有相似的地方。最大的特點是在眾多比較統一的造型枝中異軍突起, 打破原有構圖曲線, 成為多邊形的構圖, 常用於大樹型、古榕型、懸崖型,如圖5—27 所示。

    8) 拖枝主脈圓轉流動, 與幹身走向相同, 多用於曲乾式的造型, 如圖5—28 所示。

    探枝

    拖枝

    9) 跌枝主脈在前景中突然向下曲折跌宕, 變化強烈, 下跌後流暢自然, 多用於高聳的樹型, 如圖5—29 所示。

    10) 瀉枝主脈一出枝即彎曲成流動下瀉狀, 其間少曲節變化, 有如江河直下, 一瀉千里, 多用於高腳高聳形樁中, 如圖5—30 所示。

    跌枝

    瀉枝

    11) 垂枝主脈、次脈都呈軟弧狀下垂, 枝條流暢自然, 少有曲折變化。多用於自然界垂枝式的樹種, 如圖5—31 所示。

    12) 風吹枝受定向風的吹襲, 枝條的主脈、次脈的流向、氣勢統一, 風動感強烈。幹勢、枝勢與風的流向相同的稱順風式, 反之, 則稱為逆風式, 如圖5—32 所示。

    垂枝

    風吹枝

    (6) 枝的起承迴旋、相承相破中國書法講究的是線條的起承轉合, 行筆的圓轉流暢、抑揚頓挫, 字與字之間的爭讓、顧盼。盆景中枝的造型也就是線的造型, 盆景與書法有著密切的聯絡, 書法的理論往往適用於盆景的創作。樹木盆景造型講究枝條造型的力度和美感, 順、逆、落、起、展、折、制、頓、伸、屈等運用到枝條的造型中就產生了力的變化, 其間的起承轉合, 蘊藏著線條節奏變化的無窮魅力, 如圖5—33 所示。

    承與破在國畫畫理中是對立統一的。花鳥畫中的平行相破法, 女字小三角法, 三筆破鳳眼法, 四筆破井字、破十字法, 在盆景製作中既可用為枝條的破法, 也可用為構圖的破法。

    在雙幹、多幹、叢林的造型中, 可以合理地運用上面的枝、幹相破法, 使造型有所突破, 從而給人清新脫俗的感覺。

    3 . 根部造型枝法

    樹木盆景中的根是樹木賴以生存的主要組成部分, 很大程度上決定樹木生長的優劣。從造景角度來講, 根的造型也是表現樹木盆景美的重要部分。因此, 養好根, 除有利樹木生長外, 更能增強樹木盆景造型藝術的感染力, 使之更加完美。可以說沒有好的根形, 就稱不上盆景佳作。

    上一節已介紹了透過嫁接技術培育根系的方法。本節在根部造型枝法中, 主要介紹懸根法、墊根法、盤根法、擠壓法、圍套法。

    (1) 墊根法

    選擇健壯的盆景樹根, 將全部根系掘起, 洗掉泥土, 剪去所有向下根系( 注意保留四周側根) , 清理成放射型, 用扁形物體, 如木板、瓦片等, 墊在根部下端, 再用棕絲或易腐繩帶將根系均勻地縛紮在墊物上。在培養過程中應儘量保留樹冠, 促使根系生長, 數年內即可培養成理想的平展根形。

    (2) 盤根法

    選用根部柔軟易於盤曲的盆景材料, 如榕樹、榆樹等。春季挖起全部根系, 洗去泥土,保留適於盤曲的長根, 將錐形棕( 錐形體) 塞入根部中間, 把根沿棕外圍分開, 再編排盤曲長根, 注意粗細有別, 自然得體, 使根型呈喇叭狀, 再用易爛繩帶縛扎。將盤曲處理的樹木素材植於地下, 或植於稍大的泥盆中。經過盤根培養, 並逐漸提根, 若干年後, 即可培養出奇特而美觀的盤曲根型。

    (3) 擠壓法

    在樹木生長過程中, 不斷採取物理方法, 對根基主根進行抑制擠壓, 使其形成板根狀。

    選用生長快、根系發達的樹材, 如三角楓、榕樹、朴樹等, 掘起後, 洗去泥土, 保留側向主根, 將側根向四周分成5~7 根, 根底呈“喇叭狀”, 並將錐形物體塞入根下養護。成活後,扒出主根, 用自制刀形鐵板和螺釘, 分別將分開的側根夾持擰緊, 兩年後拆卸夾板, 即可塑

    造成別具風格的板狀根。

    (4) 圍套法

    用圍套的方法, 控制根的擴張, 迫使根系向下生長, 培養不同形式的懸垂根。春季掘起健壯的樹材, 洗去根部泥土, 剪除短側根, 保留下垂根系。向四周擴散的根, 可用易腐爛繩綁紮一下, 選用高筒泥盆栽植, 上部再用厚塑膠或油氈將根部圍起來, 進行培養。兩年後,枝的起承迴轉拆除圍套物, 即可形成風致獨特的懸垂根。在以後翻盆過程中, 可逐漸把懸根裸露於盆面,提高觀賞價值。

    4 . 整體造型法

    樹木盆景整體造型內容包括總體造型設計, 即樹幹、樹型的設計, 枝條或枝片佈局, 結頂形式, 露根處理, 盆面裝飾以及景、盆、架的配置等。整體造型也可稱樁景設計, 它是一個想像過程或叫形象思維過程, 歸納為觀察—構思—靈感—繪圖四個階段。

    (1) 設計過程

    1) 觀察即感性認識。我們常看到, 有經驗的盆景製作者在給大家做示範時, 面對一棵苗木或老樁, 不急於動手, 往往先來回反覆觀察, 熟悉這棵樹的整體形狀、體量大小、樹幹趨向、枝條分佈等, 以獲得對這棵樹的感性認識或第一印象。

    2) 構思也叫形象思維, 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 製作者開始根據自己的審美觀想像將製作的盆景的圖案: 這棵樹怎樣造形好? 是懸崖還是曲乾式? 自然型還是規則型? 表現什麼意境, 如何來表現? 幹該怎麼處理, 枝片如何取捨? 枝片如何佈局, 放在什麼盆裡好看? 配什麼架子最美觀、協調? 這是一個腦力勞動過程。

    3) 靈感這是一個突變過程。製作者在經過反覆觀察、構思的基礎上, 終於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理想的藝術造型, 這就是所謂靈感的出現。製作者的“ 腹稿” 完成了, 便會胸有成竹。餘下的就是將頭腦中的藝術造型透過動手操作, 以實際的形式表現出來( 物化成藝術作品) 的過程了。

    4) 繪圖

    有繪圖能力的製作者或盆景大師, 常常將腹稿繪在紙上, 以便按圖施藝。

    (2) 兩種途徑

    1) 以形賦意野外挖來的樹樁, 大多數是枝幹現成, 需在原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造, 來達到所設想的意境, 謂之因材設計。有的改造小一些, 有的改造大一些。

    2) 意在筆先人工培育的苗木, 主幹細軟, 枝條豐滿, 一般情況下, 宜於進行各種姿態的整形加工, 就像白紙一樣, 隨意勾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其中觀葉樹種側重造型, 觀花觀果樹種則主要在於花豔果美。

    (3) 樁景造型的特點

    連續性、穿插性、可變性和靈活性是樁景造型的特點。從選樁開始, 到挖樁、養胚、修剪、蟠扎、上盆、展前養護等始終都貫穿著造型工作, 只不過這項工作在製作前和製作中更明顯集中罷了。假如一棵老樁或苗木, 原本設計懸崖式, 但懸崖枝條不慎在搬動中碰斷或平時因蟲蛀而枯死了, 而靠近上端的枝幹又有些可取的姿態, 不妨改成斜乾式、曲乾式或臥幹

    式。因此, 樁景造型有很大的靈活性。即使腹稿打成了, 動手製作中隨時改變造型和立意也未嘗不可。面對一棵活苗, 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方案, 同一個人也可以有幾套方案。

    這其中就有造型方案選優的問題。下面以一例項, 談談整體造型的設計方案。

    例項分析: 如圖5—34 所示, 此樁是一較為普通的朴樹樁材, 其主、副幹較直且變化不大, 幹身健壯光直, 無過渡枝, 但坡腳順暢有力, 形與勢較理想, 只要精心打造, 可成為較理想的作品。根據該樁特點, 可設計幾套造型方案。

    方案一: 曲幹樹型

    欲使兩幹走勢略有變化, 應將原樁小幹截去, 主、副幹及根同時短截, 加強此樁的養護__管理, 特別是第一枝幹的培養, 充分利用主、副乾的依託, 展現粗壯挺拔、莊重伸展之勢,

    如圖5—35 所示。

    朴樹樁材

    曲幹樹型

    方案二: 臨水式

    將此樁直立栽入深盆之中, 主幹為延伸飄長枝, 副幹為結頂枝, 重點加強主、副乾的培養, 使主、副幹過渡自然、曲折多變, 有起有伏、動靜結合。如能使此樁向右自然延伸, 調整樹木重心, 達到整體構圖的均衡, 則更為自然飄逸, 如圖3—36 所示。

    方案三: 半懸崖式

    將原樁順時針放至半懸崖狀, 將主幹、副幹、小幹, 以“蓄枝截幹” 方式逐段進行剪裁。幹身與主幹交界處的“ 鼓肚” 作節疤處理。然後地栽養胚, 待培養成型後截斷過長粗根, 配以深盆或中深盆即可, 如圖3—37 所示。

    臨水式

    半懸崖式

    5 . 選盆

    盆景, 即盆中之景。盆是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不但是栽種樹木的容器, 也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品。盆景用盆十分講究, 有一景、二盆、三幾架之說。中國有著悠久的制盆歷史, 所制的盆, 造型優美、色彩斑斕、風格古雅。因此, 能否正確選盆, 對增加樹木盆景的藝術內涵有著重要作用。

    (1) 樹木盆景用盆款式

    1) 以盆口的形態分

    常見的有圓形盆、方形盆、長方形盆、橢圓形盆、六角形盆、八角形盆以及異形盆等。

    2) 以盆的深度分

    ①深盆( 又稱籤筒盆) 凡盆深為盆口直徑1 . 5 倍以上的盆均屬此類。

    ②次深盆盆的高度大於盆口直徑, 但又達不到1 . 5 倍者或盆的高度略小於盆口直徑者, 統稱次深盆。

    ④淺盆盆高是盆最大直徑13 左右者。

    ⑤特淺盆盆高達不到盆口最大直徑14 者統稱特淺盆。

    (2) 樹木盆景用盆質地

    樹木盆景用盆按製作材料的質地來分, 可分為: 紫砂陶盆、釉陶盆、石盆、雲盆、素燒盆等。

    (3) 盆與景物的相配

    盆是樹木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件樹木盆景選用什麼樣的盆, 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樹木形式一件樹木盆景選用什麼盆, 首先要考慮樹木造型形式, 懸崖式要選籤筒盆。因為枝幹大部分伸出盆外, 樹根扎入泥土深些樹木才能穩定。用深盆不但有利樹木生長, 而且還能襯托造型, 樹木猶如生長在峭壁懸崖上, 有臨危不懼之感, 若用普通深度的盆, 就沒有用籤筒盆這樣的效果好。直乾式樹木盆景用淺盆比用深盆更能襯托出樹形的優美, 樹冠左右寬度要大於盆長, 其比例在1 . 2∶1 左右為好。

    2) 樹木的色澤給樹木盆景選盆時, 還要考慮景物與盆的色澤是否協調。如樹木葉片、花朵是紅色的, 就不能用紅色盆, 以避免景物與盆靠色而不美。但反差也不要過大, 一般用中間色較好, 所以栗色紫砂盆最為常用。

    3) 樹木的習性樹木盆景選盆, 除上面兩點以外, 還要考慮樹木生長習性。如梅花喜生長在較深的盆中, 如用淺盆常造成梅樁生長不良。榕樹、榆樹、松樹等樹木根系發達, 適應性強, 只要管理得當, 栽種在淺盆中仍能枝繁葉茂。

  • 2 # 設琅創意

    簡單的說吧,力度需年份養技越久越能體現力度,不管是蟠扎法還是蓄枝節截杆法,主杆或分枝不能平行拿彎,對稱枝/交叉枝/平行枝不可留,多看些大家的樁材圖片模仿或去花鳥市場觀看借鑑就行了沒那麼難/難在堅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彈唱,之前那把是“燒火棍”,想換一把好吉他然而沒太多錢,1000左右可以接受,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