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後排沒座位,我認為可以坐,等有需要的人上車再讓位就行,但是車上很多空位的時候,去坐愛心專座,這樣使得老人,孕婦得坐到車廂後面,上下車都不方便(下車要提早去車門的話怕摔倒,畢竟有臺階,距離相對較遠,愛心專座就可以等車停再下,不用擔心來不及下車)。
大家覺得,空車的時候能不能坐愛心專座?
回覆列表
-
1 # Prussia
-
2 # 強歌1122
設立愛心座位就是為了方便年令大腿腳活動不便及孕婦使用的,更加突顯了人性化。現在車上的乘客基本都很自覺。空車時的愛心座椅應該能坐,沒人的情況下坐哪都可以坐,不能浪費有限的資源,和公交專用車道是一個道理,沒公交時可以借道而行。
-
3 # C5Z2L0
謝邀,愛心專座的目的是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座位,關於空車時能不能坐的問題,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需要,應該空出來,給需要的人去坐,但是如果自己感覺不舒服或者工作太累的話,而離自己目的地遠的話,這樣應該去休息一下,我們應該要互相理解,比如有些老人吧,身體很硬朗,比有些年輕人還要健康,可是他就是非要你讓座,愛心專座沒有硬性的規定,誰更有需要就給誰坐,能不坐就不坐
-
4 # 風行無賴
主要是如果後排還有座位,當腿腳不便的人上車,坐在愛心專座的人會想,“反正後面有座位,我不需要讓”還是會想“我應該讓出這個位置,坐到後面去”?
根據標題描述,即便是空車時,愛心專座也應該留給行動不方便的乘客。而作為行動方便的自己最好做後面的座位,這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心。所謂公德心即事事為他人考慮著想,記得前些年在《讀者》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件事情:某媒體一位記者因公赴歐洲某國採訪。某日晚間採訪工作結束乘電車回寓所時,發現車廂裡除一攜子婦人外空空蕩蕩。記者發現儘管座位很多,但不知何故婦人居然抱著孩子而不讓孩子坐座位,記者出於好奇於是便就此進行了隨機採訪。婦人的回答令記者肅然起敬:‘’因為我只買了大人的票‘’。這短短一句聽起來似乎很漫不經心的淡然回答,著實使記者感觸頗深而思緒良久:如此高度的自我約束和自律,這就是維繫一個社會溫馨和諧的道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