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杭州第一人民醫院徐芳
-
2 # Lyinglover385
矮小的孩子如何追趕身高是很多家長的煩惱,大多數小朋友的生長髮育過程其實都是正常的,是不需要醫學干預的,透過改善營養、運動、睡眠等身高管理方法,使孩子發揮出最大的生長潛能,是可以達到理想的成年身高的。但對於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矮小兒童,只有經過專業的專科醫生規範診療,嚴格按照適應症,明確病因後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例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納綜合徵等疾病,目前主要透過生長激素的治療來幫助患兒達到理想身高。
生長激素對於兒童青少年的生長髮育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那麼這種激素是什麼?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多為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這種藥物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致癌?有什麼樣的副作用……這幾乎是每位初次接觸生長激素的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今天,就請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慧來給大家講一講生長激素吧。
此激素非彼激素,不能混淆張冠李戴
聽到“激素”,很多人會立刻想到身體發胖、骨質疏鬆、肝腎毒性等一連串副作用,在他們看來“生長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其實激素有很多種,通常人們概念裡的“激素”一般都是指糖皮質激素或者是性激素。
生長激素是人體腦垂體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透過刺激肝臟等器官產生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作用於骨骺板中的軟骨細胞,直接刺激骨骼的生長。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藥品,與人體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化學結構、生理、藥理作用基本一致,所以給孩子使用並不會像糖皮質激素一樣導致身體迅速發胖或者嚴重的骨質疏鬆,目前也沒有證據支援會加快骨齡增長、促進骨骺閉合。
副作用=危害大?莫要誤解誇大其詞
人們口中所謂的副作用只是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不良反應是在藥物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由於藥品質量問題或用藥不當所引起的有害反應,如藥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過敏反應以及致癌致畸作用等,這些不良反應有些是在藥品質量有問題或者用藥不當時才會出現,有些在質量檢驗合格、臨床上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況下即可發生
據統計,生長激素臨床應用三十多年,整體使用很安全,臨床上偶發的副作用主要為頭痛、血糖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關節水腫疼痛,多在短期內或停藥後可自行緩解。目前積累的大資料提示,這些副作用並不會對孩子造成終生傷害。另外,來源於國內外的臨床研究資料顯示重組人生長激素藥品治療並不會增加無腫瘤患者新發惡性腫瘤的風險,沒有資料顯示會導致糖尿病和不孕不育等。
長期注射產生依賴?不要急於武斷下結論
一般臨床醫生推薦矮身材孩子使用生長激素,往往因其自身不能分泌生長激素或分泌不足,一些性早熟的孩子則需要使用生長激素聯合治療。用藥需要經過專業醫生對患兒進行詳細檢查、明確診斷,按照嚴格的適應症進行規範治療,才會外源性地給予補充生長激素,劑量也經過醫生嚴格控制,長期隨診,監測生長情況與安全性,長個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堅持一、兩年甚至更久時間。一旦停藥,體內生長激素水平在3—6個月會恢復到用藥前的狀態,相比治療期間,生長速度短期內有所下降,家長難免會產生孩子停藥不長個的錯覺。
胰島素和生長激素都是人體自身分泌的蛋白質激素,需要長期用藥的原因是疾病治療需要而非藥物依賴,不能因為生長激素需要較長時間用藥,而簡單地認為會產生藥物依賴,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如果孩子在生長激素停藥後生長速度短期內減慢,只是因為其遵循自身原有的分泌狀態,需要繼續用藥幫助才能達到滿意身高。另外有的孩子實現追趕生長停藥後,經過青春期,因其自身的生長激素並不缺乏,還會有相對比較滿意的生長速度,這種情況需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判斷病情要有合理的醫學根據,同樣,醫生給孩子用藥也需要經過嚴謹全面的臨床醫學檢查和隨訪,結合診斷才能確定綜合的治療方案,所以對待一種藥品要理性、辯證地看待,不能因過度擔心副作用而對生長激素藥品使用產生懷疑,甚至堅決牴觸、拒絕治療等。潘慧教授再次提醒:使用生長激素,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嚴格地根據適應症進行規範治療,孩子生長髮育的時間段就只有短短几年,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很難再有改變。
-
3 # 涪陵中心醫院肖蓉
部分家長之所以對生長激素安全性存有疑慮,主要是將生長激素與糖皮質激素、性激素“混為一談”,認為是激素就會產生身體發胖、骨質疏鬆、肝腎毒性等副作用,不能給小孩子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生長激素雖然也叫“激素”,但無論從來源、化學結構,還是從生理、藥理作用上來說,都與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並不會產生糖皮質激素或性激素樣的副作用。
當然,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不論選擇哪種劑型,一年下來治療的費用,對於家長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單純從價格上來比較,長效生長激素金賽增確實要比短效的生長激素要高一些,但是它給孩子帶來的價值也更大。提高用藥依從性是生長激素治療的關鍵,依從性越高,療效越有保障;依從性越高,孩子才能堅持長期治療直至達到終身高。所以,從提升注射方便性、用藥依從性、確保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長效生長激素給患兒帶來的價值遠遠高於藥品本身的價格。
-
4 # 車聞君
影響生長激素安全性的相關因素對比圖
敲黑板:生長激素臨床應用已經多年,家長可以放心給孩子使用;作為處方藥,生長激素使用需遵醫囑;生長激素日常儲存溫度要求嚴格,溫度關乎藥品安全和療效,目前市面上藥品多為2-8℃冷藏儲存,全程冷鏈更推薦;注射過程要規範,可以選擇適合兒童的注射裝置,方便操作;生長激素用藥劑量需要經常調整,單支藥品往往需要多次使用,為降低感染風險,建議選擇有抑菌成分的藥品。
-
5 # 內分泌科醫生趙玉立
生長激素沒有副作用,不過生長激素產品在初次使用時會發生好轉的反應,是因為生長激素幫助身體排毒活絡,整件和提升免疫力所致。可能會出現頭暈、興奮、心跳加快、腹瀉、低熱、面板過敏等短期的症狀。好轉反應大約會持續1周,或者是1個月左右,再要想發揮長高的潛能,就要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含鈣豐富的食物和含鋅豐富的食物。
-
6 # 內分泌科醫生趙玉立
生長激素沒有副作用,不過生長激素產品在初次使用時會發生好轉的反應,是因為生長激素幫助身體排毒活絡,整件和提升免疫力所致。可能會出現頭暈、興奮、心跳加快、腹瀉、低熱、面板過敏等短期的症狀。好轉反應大約會持續1周,或者是1個月左右,再要想發揮長高的潛能,就要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含鈣豐富的食物和含鋅豐富的食物。
回覆列表
生長激素臨床應用至今已有30餘年,全球有超過20萬人透過使用生長激素而獲益。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生長激素的使用總體上是非常安全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極低,並且不良反應多是短期一過性的,諸如注射部位區域性的疼痛、發麻、紅腫等,以及因體液瀦留而引起的關節水腫等。這些不良反應大多數在治療開始後不久即出現,通常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症狀逐漸降低,罕見影響到日常生活。部分家長之所以對生長激素安全性存有疑慮,主要是將生長激素與糖皮質激素、性激素“混為一談”,認為是激素就會產生身體發胖、骨質疏鬆、肝腎毒性等副作用,不能給小孩子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生長激素雖然也叫“激素”,但無論從來源、化學結構,還是從生理、藥理作用上來說,都與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並不會產生糖皮質激素或性激素樣的副作用。
生長激素治療一般至少1-2年,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能夠堅持,現在中國產長效生長激素金賽增可以解決,一週一次,可以提高依從性,從而獲得更理想的長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