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電競百感瞳

    認真評一下這部個人很有感情的劇。事先宣告,就我個人來說,為這部劇寫這麼多字完全是值得的。這也是本ID第一次在知乎上碼這麼多字。首先,《家有兒女》這部劇的定位,是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情景喜劇,所以視角重點當然是家庭教育,探討其他社會問題,暗諷之類的實際上很少。如果說《我愛我家》是將視角對準整個中國社會的家庭生活,那麼《家有兒女》則是將視角對準了中國家庭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幽默技法上來說,也許《家有兒女》的包袱沒有那麼精雕細琢,但總體能做到一種“自然的搞笑"。比如有第一季第13集《借鞋風波》中,劉梅指責劉星“幸好沒把小雪摔著,這要是摔著了,”小雨馬上接話茬“那我姐姐不就成瘸子了?”不但不傷心還一臉調皮的樣子,這就已經很好笑了,劉星馬上跟進一句“那有啥,現在多少殘疾人上大學了呢。”徹底噴飯有木有,當時我和爸媽一起看的,他們都笑了。還有一集,劉梅把劉星的零食沒收了,劉星最後一盒餅乾是藏在球鞋裡的,哈哈這就是很多男孩兒躲避搜查藏東西的地方。只是劉星藏的是一盒餅乾,還拿給老爸吃,夏東海反胃的樣子更讓人忍俊不禁。可以看出,《加油兒女》的笑料不是“有意為之”的,他就是把孩子們最正常的表現呈現出來,用最純正的可愛和幽默讓人發笑,而沒有故意套包袱、找梗,光這點就蓋過一大票喜劇了。情節方面,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家有兒女》的編劇是很考究的,是認真考察過中國國情(中國那時候還沒開放二胎,所以大多數人家是獨生子女家庭,故安排劉梅和夏東海是重組家庭以構建多子女家庭的環境)的。同時,該劇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家庭狀況的孩子們及他們的家長都很有研究,研究他們的心理、生活、學習狀態。所以,《家有兒女》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很真實,很熟悉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劇裡面塑造的多個家庭,都是最真實的中國家庭的縮影。第一季播出的時候,答主比劉星大一點,比小雪小一點。所以代入感和共鳴性很強。你不能因為人家先有個《成長的煩惱》就說我們學人家,如果非要說模仿,也許是主創們覺得是時候給中國創作一部屬於咱自己的家庭教育喜劇了吧。然而,本劇絕不僅僅只是博你一笑而已。有時候,你看這個劇,哭都來不及,別說笑了。下面來評價劇中答主很有感觸的幾個家庭和人物夏東海一家這一家是本劇的主角,子女最多,年齡分化明顯,丈夫留洋海歸,妻子傳統工作,家庭屬於再婚重組家庭。這種設定提供了足夠多的戲劇衝突,包括父母、子女間的衝突,不同性別、年齡段子女間衝突、夏東海開明式教育觀和劉梅傳統教育觀之間的衝突。本劇又以夏家為中心將情節像周邊展開同其他家庭的家長和孩子們聯絡在一起。很讚許的一點是劇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甚至有些“不正常”的家庭裡展開,經歷了種種孩子們的大事小情,也經歷了一些挑戰(如夏東海失業,前妻marry試圖帶走姓夏的一個孩子),一切的一切,都拿捏地很穩,並不讓人感到牽強違和。總體上來說,夏東海的教育觀念和劉梅的教育觀念形成互補,而三個孩子相互也都有一定的理解、共情能力。夏家是幸福的一家,而且三個孩子的性格發展也都很健全。能給觀眾帶來的參考最多。滑鼠家這個家庭則側重反映了中國家庭教育衝突的一方面,夫妻文化水平較低,對子女期望較高,教育方法嚴格、簡單粗暴。而偏偏滑鼠是一個成績不突出,又時常惹點小麻煩的孩子,有一集滑鼠考差了,被爸爸媽媽拿著拖鞋打那場景很讓小朋友後怕啊。有一集滑鼠做了個手工卻得不到爸爸理解認同,滑鼠他爸又是抬手就打,滑鼠忍不住終於向爸爸又急又氣地說明情況,滑鼠的爸爸在後知後覺中又氣沖沖地向劉星討說法。這種種的一切實際上說明滑鼠的家庭代表著現今中國很有一部分家庭的現實狀況。可以看得出滑鼠的爸爸林大飛從心裡是很盼望教育好兒子,但無奈自身文化水平低,不太懂教育知識,對孩子經常是非打即罵。這也反映了很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在改變命運這方面對下一代急切地希望,但往往這種教育下的孩子會像滑鼠一樣,有些懦弱,缺乏自主性。說實在的,剛開始覺得滑鼠爸真的很混蛋,但當藏拖鞋那集最後林大飛喊出那一句“滑鼠你回來,爸爸再也不打你了”時,我的眼睛竟有些溼潤。戴明明一家這個家庭則反映了中國家庭的另一種情況,也認為是後作對於情節延伸和問題探討的補充,所以設計了一個父親事業非常成功但是對待感情狀況不佳導致婚姻失敗的單親家庭,雖然這類家庭在數量上不如前兩種那麼多,但代表的問題卻很為突出、顯著。戴天高作為一個成功人士,經常應酬,跑生意,對女兒戴明明的教育並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往往是出了問題再來解決。最終造成了戴明明表面叛逆,內心孤獨渴望關心的性格特徵。這個家庭的情況也是非常真實的,無論因為什麼原因離異,離異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撫慰他們因父母離異造成的心靈創傷,一直是他們盼望解決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子女,戴天高作為離異後成年男性,如何面對人生也是他的課題。本劇並沒有給出答案,但至少給出了真實狀況。當時答主的同學父母離異,看到戴家情狀,也是感慨萬千。-下面是人物部分夏東海其實很多人說老夏的教育就是美國教育,真的是夠了,答主實在看不慣見到開明的教育方式就說是美國式,夏東海作為兒童劇院編劇的確比很多家長更加理解少年兒童心理,他更注重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命令。高亞麟確實把一個略有點中年發福,談教育頭頭是道說起別的事又糊里糊塗的成年老爺們兒形象塑造地很好,也許楊立新能塑造一個“開明”的家長形象,但高亞麟演出來的是一個真正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成年好朋友。他搞笑起來走得是明快的路線說笑就笑。也許不是一個喜劇老手,但一定夠味兒,一定讓你想擁有這樣一個老爸。但夏東海面對劉星有很多情況下選擇理解保護的立場但面對夏雪談戀愛等問題卻十分急切粗暴地阻止,這讓人看到了在重組家庭中微妙的一面。劉梅劉梅是那種很典型的中國母親,答主的媽媽就和劉梅很像,說一不二,要求嚴格,深知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對待孩子則不會採取主動更換角度的行為而是從自己訂立的原則出發。這就讓劉星這種淘氣的小子倒了大黴。說真的,如果你的孩子面臨的是中國的應試教育,那麼劉梅這種家長顯然才是最能適應中國現行教育制度的。儘管她經常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劉星,也搞了很多冤假錯案。甚至不只是對劉星,對夏雪冒犯自己的原則的行為,劉梅也是不留情面的。而平時劉梅對夏雪的理解關心答主認為一方面是出於應試教育評價目光下對夏雪這樣孩子的認可,一方面是出於自身在重組家庭中身份的考慮。這就是夏家微妙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不是親生的,不好意思總翻臉(劉梅在劇中提到過),倘使夏東海對劉星嚴厲為主,劉梅對夏雨夏雪嚴厲為主,答主替這個重組家庭捏一把汗啊還有,劉梅那句“就是硬邦邦的分”讓答主認識到,與其恨你媽,不如恨這個殺千刀的中國教育。三個孩子答主看第一季時和劉星差不多大,雖然平時成績過得去,但經常被老媽教訓,總也滿足不了家長的要求。所以當時看劇的最大感受就是和劉星統一戰線。對劇中老師家長總以偏見的心態對待劉星十分憤憤不平,也很渴望有夏東海那麼一個開明的父親。劉星這樣的孩子也反映出中國教育的窘境,就是有創造力有頭腦卻缺乏紀律性的孩子,中國的學校、家長是缺乏耐心和寬容的。而學校應試教育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刻不容緩的要求也不允許家長和學校對這樣的孩子給予時間。其實當年很多同齡的淘氣小子都有共鳴,哥們兒義氣,不講理的老師和家長,總拿過來和你比較的優秀的孩子,很多我們成長中的要素都在劉星身上出現了。然而有些細思極恐的是,劉星這樣的孩子,在一系列誤會、打擊後是破罐破摔還是奮發圖強,這是個問題。答主最後走上了好好學習的道路(說真的,理解老媽了),不知道劉星後來怎麼樣了。那麼,就不得不提到所有淘氣男生的公敵,就是站在應試教育評價體系頂端俯視眾生的小雪。本劇也呈現出人前懂事好學的女生生活中的心理動態,作為優生,夏雪也面臨著除學習成績外很多方面的困擾。包括青春期情感萌動,父母離異的陰影。夏雪這個人物的展現是很全面的。同學家長面前的自得和麵臨破碎家庭的無助、叛逆使得夏雪這個人物內在人格衝突很飽滿。同時,劇中人物的經歷也告訴我們對於學生除了學習成績,還有很多維度的問題需要我們關注。而現實往往是一個學生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的教育、引導就很容易被輕視和忽略。而作為學生,我們也時常以為,學習好了就萬事大吉。然而人的發展,真的太複雜了。小雨的戲份就沒那麼重,或者說,那時候和小雨同齡的孩子還不具備共鳴的能力,所以答主也是在勉強回憶自己小時候來理解這個人物,所以感覺並沒有哥哥姐姐深。除了有感於小雨的天真可愛外,也由衷地關切小雨面臨著的長大的點點滴滴,和朵朵之間小孩兒式最單純的感情,和習慣性的善良讓小雨這個孩子很是討喜。這也就使得小雨生活中消極面呈現出來的時候更加令觀眾心疼。尤其是親媽marry來用物質與夏東海搶奪小雨的時候,答主看到的是一個夾在父母和兩個家中間的可憐小孩兒。夏東海的心在滴血,小雨的心也是迷茫慌張的。父母離異給家庭、子女帶來的傷害是深遠沉重的。孩子,卻是無辜的。我也不知道劇中小雨現在怎麼樣了,也快上高中了吧。胡一統和marry這兩個人經濟水平、社會地位可謂是天差地別。但這兩個人最為相似的,就是皆為單親分離後的獨居一方,都與前配偶和親生子女保持著重要的生活、情感聯絡。胡一統作為一個loser,他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在證明劉梅離開他是對的,思維大條,溺愛孩子的他確實不如夏東海更有當好爸爸的能力。他好面子,卻又沒有足夠的硬實力。這讓他在兒子面前樹立高大形象的目標屢屢受挫。marry正好相反,她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女強人,深諳西方精英社會那一套,自認為比劉梅甚至絕大多數中國家長更能培養一個成功子女,比如她給小雨填鴨式的“精英教育”就證明了這一點。而marry的致命缺點簡而言之就是“除了錢什麼都沒有”,除了金錢,她實在拿不出什麼有力的武器,給小雪買國外奢侈服裝不符合中國國情也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這兩個人無論經濟能力強弱,在愛孩子的能力這方面,他們都是弱者,你可以指責胡一統浮誇不穩重、沒有什麼可以教孩子的。也可以看不慣marry一副美分情調,拿錢當棒子。可不要忘了,作為離異且獨居的一方,他們對於孩子的需求,其實更為迫切,他們的愛,不應該因為能力的缺失而被否認。正如marry首次上線那集說的“請對一個失敗的母親寬容一點/(ㄒoㄒ)/~”夏東海、劉梅以及孩子們對於這兩位有些尷尬親人時不常流露的關心(如春節那一集),讓人心裡一暖。爺爺和姥姥真是巧啊,答主的爺爺和文興宇爺爺塑造的老人形象也很相似啊。其實無論是《我愛我家》中的付明老爺子還是夏爺爺,文興宇老先生對於這類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同是保守落後,文興宇能把保守落後演出《我愛我家》那個時代的感覺,也能演出21世紀的感覺,這可不是僅僅把付明老人的身份換成老夏再把同樣的詞說一遍那麼簡單。其實眾多家庭的老爺子都這樣:明明從心底不認同後輩的思想作為,也不願意理解,但是他們就是努力地想做出自己都懂的樣子,領導欲很強,時不時宣傳點舊思想,耍個老脾氣,簡直比小孩子還不好對付。文興宇爺爺完成本劇的前兩部後就不幸去世了,這也是後作明顯爛尾的重要原因。我愛文興宇爺爺。有一個老頑固的爺爺,就肯定有一個認老理兒護短的姥姥,答主必需要說的是,從小到大面對父輩的武力脅迫,姥姥那就是觀音菩薩般的存在啊。嬌慣孩子,實惠過日子,動不動就把“我們那時候啊-----”掛在嘴邊。姥姥就是我們的姥姥,就是你我的姥姥,不管她懂不懂教育,但是少了她孩子就是過不好。哈哈,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下老吳頭兒這個角色,簡直把人笑岔氣。一句“薅哇油”魔性的英語實在讓人憋不住,還有硬是要下棋賭氣,答主敢說你們生活中絕對見過這種老爺子。---------------------------------------------------------終於到總結了----------------------------------------------------------------說真的,無論是搞笑還是感動的情節,我能舉出的真是太多太多。小雨和二胖拉著老爸決鬥,最後兩個爸爸抱著自己睡著的兒子,"爸,誰贏了?"兩個爸爸不約而同地說“當然是我啊”簡直淚奔,這兩個孩子多幸福啊。夏東海帶著劉星和編輯先生還有他的女兒在一起畫畫,劉星把自己的媽媽打人時的樣子畫得又醜又兇,是夏東海加了一副媽媽打完人以後躲在房間裡哭的畫。鍵盤氣嘟嘟地說“她媽對我有偏見”小雨大聲喊“朵朵,i love you!”儘管他並不懂什麼是愛。我知道,我沒辦法完全脫離自己同為子女的立場,我的爸爸媽媽也同樣不能脫離自己為人父母的立場,所以,我們看這個劇,是投入了感情的,是有更深層次的感受的。額外說一句,那些冷冷地說《家有兒女》不如《我愛我家》不如《成長的煩惱》的劇評家,我不想再爭論了,喜劇水平確實有差距,切入點更小,且文興宇老人去世後,夏雪換角後,續篇爛尾也是事實。《家有兒女》也許不是最好的家庭情景喜劇,但是劇組滿滿的誠意是不容否認的,這在現今中國喜劇不是把一個梗炒得死去活來,或者就是找一票小丑作跳梁之態的所謂喜劇世界裡,簡直完爆眾生啊。再者,這部劇的情感價值,在當年同齡的我們中,是不可估量的。真不理解這樣的劇還貶低,我看不慣,相信真正看過的,都說這是一部不錯的喜劇,不說冠絕天下,至少,它是優秀的。上一句戲劇的諺語:喜劇讓人發笑,但好的喜劇,是讓觀眾笑了以後,有思考的。《家有兒女》並沒有《愛情公寓》或者《跑男》讓我那麼樂不可支,但我肯定在我的腦海裡《家有》的印象肯定比後兩個深。《家有兒女》不僅僅是讓你笑一下而已。主創們是帶著責任感來創作的。它引發了我們對於中國家庭教育,父母之道,兒女之道的思考,既不封建專治,也不下跪西洋。說真的,我覺得美帝的教育理念是可以借鑑的,傳統的中式教育確實存在著偏頗,缺乏理解共情的硬傷。但中國又不可能完全照搬那一套東西,夏東海是一個很棒的實踐者,理解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時,也在努力地同中國國情結合起來。那些說夏東海就是照搬美國教育的不是紅衛兵癌晚期就是沒好好看劇。再說。當年,我很討厭劉梅,很同情劉星,覺得中國家長壞,中國教育壞。但現在長大了,回頭再看,我覺得作為一個兒子,劉星應該用自己的表現替母親在一個重組家庭中拔份而不是惹麻煩。應試教育好不好關我屁事,我只知道如果自己不好好學習,受傷的是我媽媽。一個男孩或者是一個男人,只要你腦袋上有“男”這個字,就不能允許你愛的人受傷害。同時,答主的老媽在看了劇中劉星的遭遇後,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慢慢地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站在答主的角度想問題,言語的攻擊性幾乎消失了。然而我爺爺還是老樣子哈哈,年紀大了變不過來了。答主和父母都在這部劇裡找到了更好的自己。父母終歸是善良的,即使是滑鼠爸那樣的混蛋暴力狂。我相信大多數父母是不贊成那樣毆打孩子的。《家有兒女》讓我真正理解了那句被說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話。爸爸媽媽是為你好。

  • 2 # 電影爛番茄

    我很喜歡看這部電視劇,而且覺得很好看。

    作為中國版的《成長的煩惱》,它是陪伴90後成長的最重要的情景喜劇了,每當回憶劇情時候就能想起好多梗,尤其是張一山扮演的劉星,簡直承包了《家有兒女》的笑點,是個金句頻出的段子手。

    比如,有一次劉星的爸爸夏東海教育受挫的小雪時,告訴女兒要鎮定堅強團結,尤其是得樂觀,而此時的劉星聽到後就冒出了金句:“愁是咱們成熟男人的標誌,看人梁朝偉了沒有,他是怎麼當上影帝的呀,就是靠他那雙憂鬱的眼神。”

    另外還有一段表現出來劉星是個機智boy,會變相誇自己,有一次一個男孩問他是不是那個可愛的夏雪的弟弟?而劉星來個腦筋急轉彎,立馬說對啊,我真是夏雪可愛的弟弟。諸如此類的幽默段子很多很多,這幾部讓劉星搶盡了風頭。

    喜歡它,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劉星、小雪、小雨代表了那個年齡階段的我們,他們的父母也像極了我們的父母,略有些命令式的教育方式。

    看這部電視劇讓人感同身受,像在演我們自己的故事,十分接地氣。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了重組家庭的幸福,非常正能量。

    有一集小雪帶朋友來家裡玩,朋友說自己父母離婚了,然後劉星接了一句:“切,誰的父母沒離婚啊。”

    這句話說明這家子已經相處得其樂融融了,無論多煩躁多鬱悶,當看到這部情景喜劇,我就覺得心裡很溫暖,並且真的是一集接一集追地停不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萬左右,新能源或者suv的5座、7座車,有什麼能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