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法中醫堂主
-
2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首先來說,只要不是早期的結腸癌,都是有一定的機率發生肝轉移。只是區域性分期越嚴重的發生的風險相對越高。
肝臟是結腸癌最容易發生轉移的臟器。這和解剖結構有直接關係。胃腸道的靜脈血迴流首先透過門靜脈系統進入肝臟,經過肝臟的代謝後再透過下腔靜脈迴流進入心臟。因此,如果癌細胞經過血液迴圈轉移的話,首先進入的臟器就是肝臟,再加上肝臟的環境適合結腸癌細胞的定居,因此容易發生肝臟轉移。
尤其是腫瘤浸潤腸壁全層,淋巴結轉移較多,甚至合併脈管癌栓的患者,發生肝轉移的風險較高。另外,右半結腸發生肝轉移比左半結腸和直腸的機率高。因此,升結腸癌患者,尤其是3期患者,定期複查一定要了解肝臟情況。
對於中期結腸癌患者,如果根據治療指南需要做術後輔助化療的,建議要做輔助化療,可以降低復發風險。由於腫瘤的異質性,個體之間差異較大,同樣的分期和治療方案,有的治癒,但是有的會復發轉移。因此,除了規範的手術和標準的化療外,定期複查很重要,就是為了早發現異常,早治療,可以再次獲得治癒機會。定期複查一切正常,這是最好的結果,不是浪費功夫和金錢。
-
3 # 中醫腫瘤專家張明zm
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很簡單。這是因為,這位腸癌患者有很大的治癒機會,可能剛確診的時候是早期。如果手術切除後馬上進行後續的中醫藥治療,防止復發和轉移。這樣長期存活的機會就很大,也是治癒。出現了轉移。而且轉移到重要的臟器肝臟,如果轉移的比較嚴重,肝臟的腫瘤比較大,比較多的話,治癒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
4 # 純鈞LHGR
結腸癌目前主要使用TNM分期:T是指腫瘤大小,N是指淋巴結轉移,M是指遠處轉移情況。結腸癌總共分為四期,分期越晚,病情越嚴重,治療難度越大。
結腸癌不止一類,它有多個分型。
從大體分型上來說,有:
潰瘍型:是最常見的型別,約佔50%以上,分化程度較低,轉移較早。
腫塊型:預後較好,好發於右半結腸。
浸潤型:轉移較早,預後差,好發於左半結腸。
而從組織學分型來說,分為腺癌、腺鱗癌、印戒細胞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
最重要的是,在一個結腸癌腫瘤中,可以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型別,且分化程度並非完全一致。
所以,之前已經診斷出來的結腸癌,很可能不是患者的全部情況。換句話說,還有更嚴重的問題,在診斷時沒有被發現。也正是這部分沒有被發現的問題,出現了進行性的病變,產生轉移。
事實上,結腸癌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常被漏診。而結腸癌它又是這樣一個可以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型別、且分化程度不一致的癌瘤,出現漏診,就會導致治療上的盲點,另一個“漏網之魚”趁機病變,出現轉移了。
一般情況下結腸癌的預後較好,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約為50%-70%;II期無高危因素的患者,經過合理的治療,5年生存率在80%以上;肝、肺轉移患者經過綜合治療,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30%左右。
出現肝轉移,目前來講,一般是胃腸外科聯合超聲科,進行超聲微波介入熱療術,然後再根據新進展的病情進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預後還是很可觀的。
-
5 # 藍天9856079199319
這很簡單。首先快速控制腸癌,隨即也可快速向淋巴癌猛攻。最後大掃除就完成全部治好過程了。一句話,還是中草藥是唯一選擇!
-
6 # 健康是福55150011
嘆,真是無語。都是無知惹的禍,都以為在醫院治癒了。那知還會復發。所以我在此奉勸各位病友,找個好中醫調理。千萬別有饒幸心理。復發了就更難治療。搞不好就玩完了。我就是這樣的,不過不幸中的大幸,有個好中醫在給我治療中。
我就是在復發前以為治癒了。藥也停了二年多了,檢查也是一年一次腫瘤指標。都是正常。就連復發病情都嚴重了,指標都是正常的。
現在的我也是轉移肝和肺。一直和癌症在抗爭。所以只能寄希望在中藥上了,現在是穩固在正常下,也沒有向惡化發展,這樣就已經謝天謝地啦。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在此向各位病友說一下,千萬別走我的老路。好了,不多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
7 # 普外科曾醫生
總的來說,結腸癌的治癒率是很高的,可以達到60%左右。
腫瘤分期是決定結腸癌治癒率最重要的因素,結腸癌可以分為一二三四期,一期是早期結腸癌,治癒率超過90%,二期為中期大腸癌,治癒率可以達到70至80%;三期的大腸癌,已經有淋巴結轉移,治療效果要差一些,治癒率50%至60%;四期的大腸癌,已經轉移到了身體的遠處,例如肝臟,肺臟,大腦等器官,四期大腸癌治癒率很差,5年生存率只有10%至20%。
很大治癒機會的結腸癌,為什麼出現了肝轉移?
很大治癒機會,一般指的是一期或者二期的結腸癌,治癒率很高,有很大的機會被治癒。但是,治癒率高,並不是100%會治癒,也是有一定機會出現復發和轉移的。為了降低複發率和轉移率,提高生存率,高危的患者,手術後需要做化療,降低複發率。
手術後還需要定期複查,早期發現復發或者轉移,可以及早做出處理。手術後不要過度勞累,保持好心情,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可以預防癌症復發。
結腸的靜脈迴流進入肝臟,所以,癌細胞也容易透過血液迴圈進入肝臟,在肝臟裡面生根發芽,所以,結腸癌肝轉移是非常常見的,是最容易轉移的器官。
結腸癌肝轉移應該怎麼辦?
結腸癌肝轉移的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是單發的轉移或者少量的轉移,可以做手術切除,那麼治療效果很好,手術後有機會治癒。
如果多發轉移,沒有手術機會,那隻能做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可以延長壽命,減緩腫瘤的發展。
-
8 # 劉永毅醫生
為什麼結腸癌會轉移到肝臟上呢?結腸癌源於結腸粘膜上皮層,浸潤逐漸擴大、向深部發展,依次為粘膜層、粘膜下層、固有肌層、漿膜層,在粘膜下層時即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為結腸癌轉移提供了客觀條件。
癌細胞浸潤至血管、或淋巴管後向遠處漂流,結腸周圍的淋巴結、腸繫膜根部淋巴結都是淋巴轉移最常見的部位。
左半結腸血液迴流至左結腸靜脈、至脾靜脈、至門靜脈、至肝臟,右半結腸靜脈最終匯聚至門靜脈、至肝臟,所以說結腸所有的靜脈血最後都流至肝臟!
迴流至肝臟的靜脈血在此“解毒”後在入肝靜脈,因此有毛細血管網的交換,癌細胞、或小的腫瘤在此可能被“濾”住了,肝轉移瘤形成。還有說法是肝臟的微環境適宜於肝轉移瘤生存。一般情況下轉移瘤為多發,肝轉移瘤肝內轉移也是多發的原因之一。
結腸癌肝轉移發生率很高,大約是50%-70%,有些是手術後發現的,或許是以前就有。原發灶小而轉移灶多、大的情況並不鮮見。
腫瘤直徑很小時,一般1-2mm即可能有轉移,若腫瘤很小沒有肝臟轉移,以TNM分期很可能就是Ⅰ期病人,單純手術即可獲得90%以上的5年生存率,完全治癒也就很有可能,但是若發生肝臟轉移,情況就變得糟糕了。
-
9 # 小影大夫
為什麼結腸癌會出現肝臟轉移?
不是說結腸癌可以治癒嗎,為什麼還會轉移?很多患者有疑問,為什麼別人可以不復發而自己的就復發了。早期結腸癌可以治癒,大機率90%來說可以治癒,中期有50-60%可以治癒,但是依然有那麼10-40%的人會復發。哪個醫生都不能保證是誰不復發,只能說發現得越早,越有可能治癒。醫生不是神仙,醫生不能對每一個人都100%打包票說可以治癒。手術切除後,需要做化療,就是為了儘可能的減少那些可能隱藏在血液中癌細胞,減少復發和轉移的風險。
目前發現的很多晚期結腸癌都出現了肝臟轉移。結腸癌最容易出現肝臟轉移,這是因為最基本的解剖結構。
胃腸道和肝臟的解剖結構是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經過胃腸道的消化,透過腸繫膜靜脈吸收入血,這些被吸收的組織可能有毒,然後匯入門靜脈,進去肝臟去"解毒"。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工廠,透過胃腸道吸收的有害物質就回流到肝臟過濾掉。
那麼得了結腸癌,狡猾的癌細胞也有可能靜悄悄的跑到了腸繫膜靜脈,跟著吸收的物質一起進入了肝臟,最後在肝臟定植生長,這就是結腸癌的肝臟轉移過程。
早期結腸癌悄無聲息,即便是轉移到肝臟也可能沒有症狀。要定期腸鏡檢查,有息肉的該切的切。如果是結腸癌術後的,要謹準醫囑定期隨診複查。
-
10 # 深藍醫生
確實,肝轉移是結腸癌患者最常出現的一種轉移。
結腸癌能不能治癒,會不會轉移,和治療時的分期關係最大,也就是說和發現的早晚關係最大,一旦發現時偏晚,已經出現了局部的淋巴結轉移,這時,即使檢查沒有出現遠處的器官轉移,後續復發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其中,肝轉移就是最結腸癌最常出現的器官轉移。
以前,對於出現肝轉移的結腸癌,就認為是晚期患者了,治療首選保守治療,以姑息控制為主。但是在目前的醫學技術條件下,對於出現肝轉移的患者,仍然有希望透過二次手術及綜合治療達到完全緩解。也就是說,只要臨床評估,肝內的病灶預期可以透過手術完全切除,而殘餘的肝臟能夠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情況,仍然首選手術切除,手術後(或手術前)再透過化療聯合靶向治療,仍然有望使病情得到長期控制,達到臨床痊癒。
總之,任何癌症要想達到治癒,分期最關鍵,發現越早,術後復發的機率越低,而發現時偏晚,就有了較高的復發轉移風險,結腸癌也不例外。
-
11 # 復康養生小課堂
你好,我是李繼臣主任,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我們的身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的,雖然這些細胞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但是它們有規律地排列著,並有秩序地生長分裂,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但是一旦某一個細胞失去了控制,不斷地進行分裂,就會形成細胞腫塊,就算所謂的癌細胞。癌細胞會破壞正常組織,還會跑到身體其他部位繁殖,癌症其實就是身體內異常細胞組成的腫塊。
而癌細胞擴散就算癌症中特別可怕的事情,癌細胞轉移擴散首先是在病灶部位慢慢的往周圍擴散,再往鄰近器官擴散,癌細胞擴散透過直接蔓延、血液、淋巴等擴散至鄰近器官及全身,而患者一旦出現擴散和轉移,基本上是無力迴天了,一旦患者確診癌症,一定要積極的去治療,避免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能在剛開始轉移時候能及時發現,也就能控制癌細胞,就能穩定病情,挽救癌症病人。
肝轉移癌說明原發癌已經屬於晚期,大部分不能進行手術切除了,但是若不進行治療,患者的生存時間也就10個月左右。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法、清熱解毒法、扶正培本法、軟堅散結法、利溼逐水法等。“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區域性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有效緩解,消除症狀體徵,消減瘤體區域性病灶,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監視系統正常執行,以使機體主動消滅轉移的癌細胞,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肝轉移癌和肝癌並不是一個概念,千萬不能混淆。只有積極的治療原發疾病,才能夠讓病情得到康復。另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不能盲目的使用保肝和護肝的藥物,不然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
12 # 普外科李家大夫
如下圖所示,結腸癌是有很大的治癒機會,從Ⅰ期到Ⅲ期結腸癌的治癒率分別達到了94%、84%、67%。即使是發生肝轉移、肺轉移的臨床病理分期Ⅳ期患者,雖然療效很差,但五年生存率仍然可以達到11%。可以說結腸癌的療效,是被稱“新癌王”的胰腺癌與被稱為“舊癌王”的肝癌所望塵莫及的惡性腫瘤。並且,近年來,隨著各種對結腸療效比較好的靶向藥物與免疫藥物的研發上市加速,相信未來結腸癌的治癒率還會更高。
正如,網友提的問題一樣,有很大治癒機會的結腸癌患者,為何會出現多發肝轉移?導致結腸癌預後不好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結腸癌有一定認識的人都知道,在解剖上,結腸的靜脈血是透過腸繫膜上下靜脈匯合成門靜脈迴流到肝臟,再進入全身各處的。這種解剖上特點,也讓原發於結腸的癌細胞,非常容易能夠比較早期透過腸繫膜上下靜脈轉移進入肝臟。因此, 先天解剖學特點,讓肝臟成為了結腸癌最容易發生的血行轉移的器官。
當然,從本文第一張圖表顯示的結腸癌發展程序中,也給了我們答案,就是患者結腸癌發現得越晚,患者的預後就越差,其關鍵問題在於越是晚期有結腸癌的患者,發生區域性浸潤轉移、淋巴轉移與血行遠期轉移的風險就越高,相對而言,企圖透過手術根治切除結腸癌的希望就越來越小了。
如果大家能夠在結腸癌早期就發現它的話,幾乎94%的結腸癌是可以治癒的。如果我們還能夠在結腸腺瘤未進展到腸癌階段,能夠及時切除治療的話,患者的治癒率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100%。當然,這些患者自然而然也都基本上是沒有任何肝轉移風險的患者。由此可知,能夠治癒的結腸癌,出現多發肝轉移的關鍵是結腸癌未做好癌症的早篩查與早診治。
目前,結腸癌的早期篩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在臨床診斷意義比較好的方法,如上圖所示,就是內鏡檢查、影像檢查、大便潛血與糞便腸癌DNA檢測。其中,內鏡+病理檢查是目前結腸癌篩查的金標準,而大便潛血試驗免疫法(FIT)或糞便大腸癌DNA篩查是非常理想的兩種無創大腸癌的篩查方法。
總之,能夠治癒結腸癌,容易出現肝轉移的情況,與它自身的解剖學特點有關,但關鍵問題在於未及時進行結腸癌的早期篩查、早診治。才導致了結腸癌進展至多發肝轉移。
-
13 # 煙雨長卿
感謝提問。
胃腸道的血流經腸繫膜上靜脈和腸繫膜下靜脈匯入門靜脈,門靜脈的血流入肝臟,是髒髒的主要營養血管,因此,胃腸道的腫瘤透過血行途徑轉移首先進入肝臟,被充斥在肝臟的血竇截獲,形成肝轉移,腸癌總體來說發生轉移比較晚,隨著腸癌篩查的開展,腸鏡檢查的普及,目前很多結腸腺瘤早期被發現並切除,顯著降低了腸癌的發生,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不重視體檢和篩查,等到出現便血、消瘦、貧血、食慾不振等症狀才去醫院就診,此時往往為腸癌的中晚期,腫瘤細胞已經發生了血行轉移,即使接受了外科手術,仍需要靜脈化療來處理遠處轉移的問題,顯著降低了5年生存率。
回覆列表
手術只是切除了可見的瘤子,而不可見生長瘤子的根,西醫看不見摸不到,無能為力,任其復發再長,沒有任何辦法。
中醫透過摸脈把握生瘤子失衡的氣機,扶正祛邪,連根拔掉瘤子,才能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