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推薦我看天行者這部電影,之前有走馬觀花的看過,但是不深,這次我認真的看了一遍,透了,也糊塗了,可能今天我走的路和葉秋之前的路一樣但是和鬼仔不同,有莫名的傷感,更多一絲失落,不知道是因為看清了現實,還是可憐自己走的這一路。各位你對天行者這部電影有何看法,或則有什麼不同角度的思考?
7
回覆列表
  • 1 # 王家二姐電影院

    這部港味十足的警匪片,似乎標明一個時代的結束。在記憶中,鄭依健總是那個古惑仔的打扮,都是那個冷峻的“浩南”。多年過去,當額頭眼角已經多了幾許皺紋的鄭依健,出現在螢幕上,他似乎想向那個過去的古惑仔形象徹底告別,向那個時代告別——別了,古惑的年代。

    這部電影講述一個曾經的古惑仔,在渡過幾年牢獄後重回社會,並期望成為新人的故事。雖然他有金錢的支援,有昔日兄弟的幫助,但他也不得不面對既往黑社會給他的烙印,需要在警察與新生代黑社會勢力的壓力中周旋。類似的影片香港也有過許多,鄭依健也曾演過,但這部不同。不同在於這個古惑仔不僅僅是從內心中厭惡“江湖”,期望平靜的生活;而且具有現代社會意識與技能,已經由街頭只知道爭兇鬥狠的低知識者轉變得像受過多年教育成熟幹練的社會精英。

    電影雖然沒有太深刻的主題,也缺乏撼動人心的元素,但比時下的中國產大片則多了一股凜然的陽剛之氣。大陸的名導們熱衷於宮廷紛爭的題材,迷戀於豪華場面的鋪排,滿眼的虛假繁榮,怎麼看都像是燒錢似的顯擺,怎麼看都有假、大、空的感覺。

    是熱中於所謂大片的觀眾們寵壞了這些名不副實的導演們,還是所謂的體制束縛了他們的創造力成為自己的江郎才盡的藉口?再爛的港片也有讓人回味的地方,可去掉譁眾取寵的大製作,這些所謂的大片還剩下什麼?這些所謂的大片怎麼越看越是小氣,越看越像鬧劇,越看越沒有希望。

    當我們不再盲信大製作的時候,也許就是我們不再被愚弄的時候,對待這些糜爛的大片,我想比較好的選擇,要麼看看幾塊錢的盜版碟,要麼網上下載,就可以了。

    影片中反覆地體現著這樣一個觀念——即人在經過生活的磨練與自我學習後是會變好的,會改掉不良的習慣(如抽菸的習慣)、會幫助別人(如樂於助人,將陌生人的遺物交換給親人)、會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如開辦公司,建立慈善基金)。從某種方面說,本片主人公在八年的監獄時光中自我反省與教育,學習了現代社會成功的規則,並努力在困難面前遵循這些規則獲取成功。

    就像片中他所說的那樣“人的路不是僅有一條”。現代社會環境,即便出身貧寒的人也可透過自身奮鬥來獲取成功,而不是進入黑社會。 雖然本片的教育意味濃厚,但由於情節精彩、剪輯緊湊,保留了港式警匪電影的視覺衝擊力,所以仍具娛樂性,值得一看。

  • 2 # 半日喜劇

    比較早的一部電影了,一晃十年過去了,再看天行者貌似也不怎麼難看,影片講述了古惑仔鄭伊健到泰國做生意,因為在砍人的時候,被雷電擊中,而幡然醒悟,決心做個好人,由此引出了一連串故事。

    因為有了雷電阻止葉秋殺人的橋段,導致葉秋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也讓電影多了一層禪意。

    讓我們用倒敘的方式講講這部電影。首先解答幾個不算疑點的疑點,影片結尾,葉秋到底死沒死?

    很明顯沒死,報社主編收到泰國發來的傳真,配著葉秋假死的照片和葉秋已死四個字,但請注意那個秋字,在影片中有過介紹,秋字最後“捺”往上寫,是葉秋本人獨特固有的寫法。另外盲女最後的鏡頭畫面上也出現了葉秋模糊的身影。

    那麼葉秋為什麼讓博士的弟弟狙擊自己?

    在與馮德倫的較量中,葉秋有兩個選擇,一是殺掉馮德倫飾演的鬼仔。另外一個就是狙擊自己,為假死退隱做好鋪墊。

    那麼鄭伊健飾演的葉秋究竟為什麼從泰國回到香港呢?

    正常邏輯來講還是黑社會從良。借了博士三千萬美金,透過自己的兄弟之手,幹出一番事業,可能是他最初的夢想。

    然而事與願違,警察也好,自己幫派內部也好,尤其是老大楚雄均都不希望葉秋回來,因為他是一個很有威脅的人物。

    另外電影中的博士,後來成了人民的高小琴,令人驚歎的是容貌幾乎沒變。

  • 3 # 網際網路的扒皮王

    《天行者》----有點意思,還不錯的港片。我覺得比那些什麼黑社會阿殺破狼啊之類吹出來的好看。首先這是一部勵志的影片。影片教人回頭是岸改邪歸正。主題健康,加分。

    影片去到一半的時候,我也還以為鄭伊麵是回來做單大野,東山再起的。到最後才發覺原來不是,他一開始擺名態度要做回一個好人,原來就真是想做一個好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被別人設定和給別人設定的面具太多了,凡事總是想得很複雜。太簡單的東西反而不敢相信。這就是城市人現代人的悲哀。於我個人而言,又增添了一個主題---教人迴歸純真。符合我近期的心態,呵呵。

    影片開始和結局的呼應,展示了一種人生的迴圈。記得我在大學時曾經的一句口頭禪:人生就是在兜圈,最終總是會回到起點。那次好像是因為找不到路的方向反覆兜圈的情況下說出的,呵。不過我真的是這樣認為,出生和死亡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所以我堅信人終有一天要回歸到赤裸裸不穿任何衣服的原始狀態來。

    張智霖扮演的大律師是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做事可以不擇手段,但對兄弟情深義重,為勸阻伊麵卻又陰差陽錯把花王弄成了植物人。世事往往就是這樣難以預測,不以人的意志力轉移。張智霖很好地表現了那種文質彬彬中凌厲狠辣的氣質,很吸引人。

    很感動片中那種相互信任無怨無悔的兄弟情義。對我來說,遠比愛情更加吸引。

    影片還有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比如教導人要多讀書,《人性的弱點》是故意讓觀眾看到的其中一本,也許導演很喜歡這本書。還有,導演也許是一個很討厭抽菸的人,無論是上司、下屬、同事,方中信處處都被要求不能抽菸。現實中的菸民一定有過這種無奈。哈哈,表現得很有意思,令我也不自覺地放下了手中的香菸。

    為什麼叫天行者?鄭伊麵當年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道雷劈中他手中的刀而沒把他自己劈死,也許是上天要把他悟出的道理帶給世人帶給重複走他老路的馮德倫一樣的年輕人。這就是片名的意義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狼2》在國外的票房為什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