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容悠然
-
2 # 豪諾媽媽育兒記
1.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最初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裡,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長應該離職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2.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當然,有時忙來忙去什麼也沒幹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劃。
3.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一年紀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長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長卻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4.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每個孩子都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但是問題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愛不愛提問題,是關係到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創造了艱苦鍛鍊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順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6.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走向成功,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是隻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孩子在一起難免有矛盾,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如在排黑板報、排練節目時,自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孩子平等的爭論和探索當中,得出的最後的正確結論,必然是十分寶貴的。
8.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有一個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長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作為成功之母,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在孩子進取勝利之後,家長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競爭
-
3 # 痴夢58
家長先要給孩子灌輸自力的意識,要時而不時地督促孩子一下,給孩子灌輸一些正確的生活做人的道理,漸漸的孩子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後孩子就會慢慢的懂得了,讓孩子從小開始。最簡單的叢家務開始,還要對孩子所做的一切以肯定,鼓勵為主
-
4 # 雲朵下的村莊
第一:儘可能地讓兒童從經驗中學習。
第二:儘可能讓兒童看到所學的用處。
第三:語言的學習不要超過兒童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第四:不要讓他面臨超越其能力的問題。
第五:不要命令兒童,更不要以威脅來命令兒童。
第六:不要讓他認為他可以隨意役使你,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才去幫助他。
第七:認可他以自我為中心,不要因此而責備他。
第八:不要懲罰他,讓他自己承受,做錯事的後果。
第九:不要求他流露她不理解的感情,如感恩。
第十:不要讓他為了成為你所希望的人而犧牲了他自己。
第十一:儘可能的延遲性慾的出現,儘可能的延遲與性相關的激情的出現。
-
5 # 珍視映畫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包括輔助教育者,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在於撫育者的言傳身教,也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下面是和孩子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採用的一些小技巧。
①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真誠的而非威脅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提供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讓孩子形成自己的喜好。
※ 比如:“今天你是想要穿灰褲子還是紅褲子?今天是想喝蘋果汁還是橙汁?”
也可以培養孩子果斷乾脆的選擇取向。
※ 比如:“你想要買奧特曼還是玩具汽車?””我們5分鐘後要離開,你是繼續在這裡玩還是去玩一會鞦韆?”
當孩子因為倔強而一定要做一件事情,而在那個時間你剛好有其他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時候,很多的父母可能會沒有耐心的直接拒絕孩子,會給孩子帶來被拒絕感。可以嘗試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父母給出的選擇項必須父母自己可以接受的,真誠的讓孩子選擇而不是用於威脅。假如孩子生氣不吃飯,父親給予選擇說:“你是想出來和我們一起吃還是一個人在房間吃?”孩子回答:“我想一個人在房間吃。”父親大怒,什麼,竟然不和我們一起吃飯。額…是你讓孩子選的好不好…
②別急著告訴答案,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孩子總是有很多的好奇,問父母很多的問題。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媽媽的困擾:誰能告訴我怎麼和一個六歲的孩子解釋什麼叫“難怪”?我想很多的父母也有類似的困擾吧,孩子對身邊的事情總是要為一個為什麼,父母通常會直接的告訴孩子答案,有的問題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釋,只能語塞了。在鼓勵孩子自立的小技巧裡,建議不過多的直接給到孩子問題的答案,而是鼓勵孩子善用外部的資源自給去尋找答案或者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結果。
※ 比如孩子看到天上的彩虹,問媽媽:“媽媽,彩虹是什麼?”媽媽可以說:“你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覺得彩虹是什麼呢?”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自己本身就已經在思考了,孩子可能會給到你很多奇思妙想的答案,也許會說:”彩虹是有人掛在天上的綵帶。’這時候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想象力了,然後可以引導孩子去哪裡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者去問誰可以更好的給予孩子解決。讓自己形成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自立思想
你發現了嗎?孩子本身很願意幫大人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幫大人拿一些生活用品,當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表揚的時候會特別開心,會幫大人做更多的事情,當然,這其中也有可能會是他拿著一把菜刀,顛顛簸簸的奔著拿給你,把你嚇的半死。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會集中精力去自己解決問題,。對於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是如此。
※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繫鞋帶,一直在嘗試,但就是系不起來。有的家長可能就會直接的和孩子說:“怎麼這麼長時間?我來給你係,這點事都做不好。”孩子的鞋帶是系的很漂亮了,但孩子喪失了一次學習和自立的機會。鼓勵孩子自立的小技巧建議你可以說:“繫鞋帶是考驗你手指靈活性的事,你一直在嘗試沒有放棄,這就叫有耐心。”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尊重,也會更加耐心努力自信的去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摸索或者演示給孩子看一遍再讓他自己完成。
-
6 # 育兒網
備受關注的維密秀落下帷幕,奚夢瑤的驚天一摔連上好幾天熱搜,從各種鼓勵、讚揚到群嘲、狂噴,一時間也是夠熱鬧的。現在,這事已經翻篇了,但達媽要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學那些明星,動不動就說“你是最棒的”“你做得很好”。
有人說奚夢瑤故意摔跤,想摔進娛樂圈,達媽不贊同。維密秀是一場全球性的時裝秀,關注度很高,特別是這次又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行。能走維密秀是很多模特的夢想,實現了是對專業身份的肯定,身價也會大大提升。有這麼一個資歷進娛樂圈不是更有競爭力嗎?所以,她應該不至於故意摔跤。
原本,她很興奮,還和臺下觀眾互動,但走著走著突然摔倒了。看動圖,應該是踩到薄紗,再加上舞臺有些滑的緣故。
說實話,作為一個專業模特,出現這麼大的失誤確實不應該,特別是在這麼重大的舞臺。這一摔可以說這是維密史上最大的一次失誤了。之後,她完全懵了,10多秒以後才重新站起來。之後,更是自信全無,彎腰駝背,努力保持微笑。
這個時候,她的內心一定非常沮喪,但事情已經發生只好儘量用笑臉要掩飾。一邊走一邊大笑,體態全無,表現大失水準。如果是故意的那不會沒有準備,而應更專業應對來贏得更多的掌聲和稱讚。
正因為摔得太慘,應對太不機智,奚夢瑤團隊事後立即進行危機公關,不然她以後可能就會像之前節目裡說的那樣直接退休。
下場後,奚夢瑤很快發了一條微博。
如果是你,原本想大顯身手露一手廚藝,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天發揮失常,不僅菜太鹹,米飯還沒熟……總之,狀況百出。你感到很抱歉,但朋友們卻對你說“你是最棒的!”“我們幾個中你廚藝最好了!”你會怎麼想。估計不會釋懷,而是更沮喪吧。
並不是什麼時候“你最棒”“你真好”都能帶給人鼓勵,濫用的話只會適得其反。而當事人也不好迴應“嗯,我是最棒的”。奚夢瑤也是如此,所以借朋友之口進行解釋。
陳學冬曬了受傷照,而謝娜更是強行解釋一番。
可能這樣奚夢瑤能好過一點吧。但,不得不說這裡的鼓勵、稱讚並不能讓她真正感到到自己被鼓勵、肯定。
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在他怎麼樣學都不會從1數到20時,你卻說“你是最棒的!”他只會更沮喪,並感到不安。你經常這樣做的話,孩子慢慢會懷疑你說話的誠意開始質疑你,迫使他不斷否定自己,甚至感到被你操縱。
建議大家用讚賞的語氣,來具體描述自己所看到或所感到的內容。比如孩子在你要求下收拾好玩具,你可以說“嗯,看來你做了不少工作。小汽車都停在了車庫裡,而機器人也都回家了。這下我們家也整潔了。”聽了你的話,孩子會很驕傲很自豪。
大家想用“你真棒”等來稱讚孩子也可以,但別忘了加上具體的描述。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你可以說“太棒了!你這幅畫畫得很認真,每一處都有認真塗好,沒有跑到框外去,真不錯。”
或者孩子練字,雖然很努力但成效不是很好。你可以說“你已經練了半小時的字,這就是持之以恆。如果再控制下大小就更好了。”或者“這幾個字寫得不錯,大小適中,一橫一豎都很舒展有氣勢。如果其他字都能這樣就更棒啦~”這樣孩子的努力受到肯定,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裡,哪裡不足,以後會更認真。
剛開始,這麼鼓勵孩子大家可能會不習慣,沒關係慢慢來,用心去做你會越來越熟練,和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回覆列表
很多育兒書裡都提到,家長培養孩子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孩子與我們保持獨立,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當有一天離開我們時,他們能獨當一面。我們希望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我有幾個小的技巧,供大家參考:
1.讓孩子自己選擇。比如,今天穿紫外套還是穿白外套?今天穿小熊上衣還是超人上衣?你要半杯果汁還是一杯果汁?我們五分鐘後離開,你是接著在這玩,還是去玩盪鞦韆?
2.尊重孩子的努力。反例:把瓶子給我,媽媽容易開。尊重孩子的努力:瓶子不容易開啟。有時候,用勺子撬可能有用。(遞給孩子勺子)反例:繫個鞋帶怎麼那麼久?尊重孩子的努力:繫鞋帶很考驗你手指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