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公孫策和展昭一文一武被稱作包拯的“左膀右臂”,民間故事和《三俠五義》小說中包青天美名流傳,離不開公孫策和展昭的輔佐。

    其實包拯並沒有斬公孫策,這個故事來自“揮淚斬公孫”,最後皇上降下聖旨饒恕了公孫策,那公孫策究竟犯了什麼錯誤,我們且看來:

    故事要從一個楊子蛟的俠士說起,楊子蛟為人俠義,為名除害,連殺十八名貪官汙吏,可是這最後一次動手的時候,卻誤殺了一個偶遇的小孩鼕鼕,鼕鼕無父無母和姐姐相依為命。楊子蛟懊惱不已,向包拯投案自首,甘願受罰。包拯查明真相,依照聖旨判他流放。楊子蛟流放時,去向鼕鼕懺悔,卻發現鼕鼕姐姐無依無靠自殺了,楊子蛟無法原諒自己自殺了,並留下遺書要包拯在自己死後判自己鍘刀之刑。

    楊子蛟的哥哥混江龍楊子龍聽說弟弟被殺了,不明真相的他執意為弟弟報仇。策劃多年,在包拯到公孫策故里湖州的時候,他和養女集結太湖幫眾提前刺殺了大貪官按察使劉巡以及隨行的二十個人,自己冒名頂替並且以冒認身份在湖州殺死了湖州魚肉百姓的知府。包拯識破其身份,楊子龍也從包拯處明白了事情原委。知道真相的楊子龍解散了幫眾,一人擔下了所有罪責,卻被養女救出。但是沒想到親手殺掉劉巡的養女居然是公孫策失散多年的女兒孫小雅。孫小雅放走楊子龍後,被展昭擒拿一人畫押招供承認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所為。

    公孫策為了救女兒放走了背叛死刑的孫小雅,連夜私房死刑犯,並且替女兒擔下罪名。。孫小雅逃走後,親眼目睹了養父楊子龍為二十一條人命的懺悔自爆。她有一次返回湖州府衙救下被執行死刑的公孫策並且自盡於公孫策懷裡。

    公孫策生無可戀,一心求死,再加上私放死刑犯罪責,希望包拯斬了自己。問斬當日在太湖邊上,天降雷電,不準行刑,展昭及時帶來聖旨赦免了公孫策的罪責。

    這個故事在由狄龍,黃日華版的包青天系列中第一個故事就講了這個事情。孫小雅則是有皇后娘娘蔡少芬扮演,當時的娘娘正值顏值巔峰十分漂亮。

  • 2 # 胡桃話匣子

    包拯南巡太湖時,被混江龍及養女孟如憶屢次刺殺,而公孫策無意中發現孟如憶竟是失散多年的女兒。後來公孫策私放已犯死刑的女兒,併為其承擔所有罪責,領鍘刑前,卻見孟如憶堂下投案證明公孫無罪,然而沒想到她的一個舉動竟讓公孫策淚灑當場,重陳罪責,請包拯再把自己鍘了。

    這日舟行太湖,包拯正與公孫策下旗,展昭但見成群游魚,竟是不住跳出水面,驚奇不已,道:"這是什麼魚,為何如此活躍?"

    公孫策說:"此魚名為牢哀,素以腐肉為食。"

    包拯聽罷,心下便是一驚,速喊:"王朝、馬漢、張龍、趙斧,爾等速下水檢視!"

    果不其然,他們於湖底發現多具浮屍,展昭一番檢視後,說:"稟包大人,從體格來看,當中除卻一名老者,餘下皆為習武之人。"

    包拯捋了捋鬍子說:"此人既有隨從保護,想必非富即貴,若是失蹤,定有家人報官。只須前往湖州府衙,便知究竟。"

    包拯一眾去到湖州府,便聽聞湖州知府唐全因貪贓枉法而被判入獄,此案乃是按察使劉巡所辦。

    包拯立即拜會劉巡,言談間發現劉巡不僅對水賊頗為了解,還對自己十分熱情。

    面對劉巡的盛情挽留,包拯正不知如何推辭時,公孫道:"包大人,學生出身太湖,大人何不先屈身於我府中?"

    包大人說:"如此甚好,便不用過多地打擾劉大人了,我們先告辭了。"

    一行人入住公孫府,公孫觸景生情,滿面憂傷,心有難言之苦,包拯是知道的。

    且說15年前,公孫策本姓孫,原本有一幸福美滿家庭,後因妻子遭知府衙內凌辱致死而家破人亡,憤而報仇之後,抱著女兒跳崖求生,幸為包拯所救,後追隨左右。

    然而其女兒孫小雅卻是被河水沖走,下落不明,未免觸及傷心往事,包拯安慰說:"公孫先生多年來不曾故地重遊,此番當屬為破太湖血案,本府不得已而為之。真是難為你了。"

    談話期間,便見一黑衣刺客殺入府中,只見她目若秋水,招式凌厲,與展昭鬥在一處,正當展昭被女刺客引開之時,一群蒙面刺客隨後殺至,從刺客首領口中,包拯得知他便是太湖血案的始作俑者混江龍,此番入府行刺,乃是為報殺弟之仇。

    包拯再欲發問,對方已是冷冷一笑,直襲其要害,便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幸得展昭擊退女刺客,趕來相救,方化險為夷。

    纏鬥期間,展昭雖未能生擒女刺客,卻奪得其貼身手鐲。展昭說:"此物雖非無價,那刺客卻待若珍寶,可從此線索查起。"

    不知何故,公孫策見得手鐲,竟是神情恍惚,心下悲慟。

    而另一方面,女刺客實為混江龍的養女孟如憶,她為尋回手鐲,化名阿香,混入公孫府做工。

    阿香見手鐲在公孫策手中,便欲殺而奪之,但不知為何,自打見面以來,兩人便有一見如故之感,心道:"只要公孫策能夠割愛,我便手下留情。"

    然而手鐲乃是本案關鍵物證,公孫策又怎肯為這些許好感便不辨是非。

    既遭拒絕,阿香便將心一橫,推其入井,便在這天人交戰之際,終是心懷不忍,暫棄手鐲,另想他法。

    為達兩全,她於湯中下藥,欲趁公孫策昏迷之時,尋回手鐲,然而正待湯水入口之時,恰逢包拯傳見,是故放置湯碗,奔赴前廳。

    原來剛劉巡到訪,據包拯和展昭適才觀察所得,劉府衙所穿衣物皆有破洞,而太湖沉屍不僅傷手利器,更是身無寸縷,沉屍中有一名約五十之老者,正好與劉巡年紀相仿。

    由此可見,如今高坐府衙之劉巡極有可能便是偷樑換柱之混江龍。

    經包拯再三查證,混江龍原名楊子龍,其弟楊子蛟曾斬殺十八名貪官,實乃俠士所為。

    然而楊子蛟便在這鋤強扶弱之間,不想竟誤殺孩童,悲痛之下特來開封府投案,包拯憐其英雄氣概,判以流放邊疆。

    不想孩童之姐自盡之後,楊子蛟心懷愧疚,便追隨而去,並留有遺書,望死後以鍘刀之刑贖生前之罪。

    理清思路後,包拯道:"若混江龍不知內情,定會將其弟之死歸咎於本官,處心積慮挾怨報復不無可能。"

    為探劉巡虛實,包拯特以揚子蛟之事,設宴試探,雖說劉巡聽罷楊子蛟之事,情緒激動,眼中含淚,卻並不能以此將其定罪。

    然而混江龍刺殺包拯之時,左臂曾為展昭所傷,卻是不爭的事實,不想展昭欲查劉巡左臂之時,孟如憶凌空殺至,與展昭戰至一處,纏鬥其間,不想孟如憶竟會深諳府內暗格機關。

    公孫策心想:"若非曾在此處生活,又怎會在危急關頭施展所能,而她被展昭奪去之手鐲,正是我送與女兒之物,想來若女兒在世,便如她這般年紀。"

    公孫策驚異之下,遂令孟如憶挾持自己,以作脫身。

    脫身後,公孫策把內心的想法告訴孟如憶,她聽罷此言,面上雖極力否認,心中不免信了幾分,後來再去查證,終於證明了公孫策正是自己的生父孫正陽!

    再說公孫府,展昭回稟包大人說:"稟大人,據張龍趙虎所查資料,劉巡身上處處透著古怪,其一,此人在京期間,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怎會到達湖州,便改頭換面,成為人人稱道的劉青天呢?

    其二,劉巡乃是舉人出身,詩詞畫皆精,然而據在下觀察,湖州劉巡下盤穩健,中氣十足,絕非文弱書生,更似綠林高手。"

    包拯聽罷說:"爾等速去包圍湖州府衙,免其脫逃。我隨後拜會。"

    包拯抱楊子蛟的遺書交與混江龍,當他看過遺書之後,已再無報仇之念,只求全身而退。最後還是被展昭所擒,公堂之上,混江龍對其所犯之罪供認不諱,他本想一力承擔所有罪狀,不想其手下竟將孟如憶供出。

    聽罷此處,包拯遂下令:"公孫先生,有勞你下令緝捕,待其歸案之後,再作審理!"

    孟如憶為救養父,夜闖府衙,天牢內有重兵把守,她此番雖救得混江龍,自己卻被展昭所擒。

    府衙之內,公孫策思緒萬千,心想:"我身為人夫,十五年前無力保護妻子,身為人父,十五年後又救不得親生女兒。我實在是難容天地!"

    念及此處,是故拼卻性命不保,他走進大牢私放孟如憶,孟如憶聞風一刀把兩個趕來探個究竟的衙差殺了,公孫策看罷難過地說:"你已是死囚,斷然不能再回來了,你去罷!"

    孟如憶脫身後在太湖邊找到混江龍,而他正跪在墳前懺悔:"貪官固然該死,然而我們楊家兄弟懲惡揚善途中,亦殃及池魚,也難辭其疚。"

    思及此處,混江龍覺今是而昨非,向孟如憶道出自己曾逼迫公孫策莫要相認之真相後,隨著一陣轟然巨響,已是船毀人亡。

    公堂之上,公孫策為護女兒周全,已是甘願領罪,包大人問:"私放死囚,知法犯法,當如何處置?"

    公孫策答:"即堂鍘死!在下死不足惜。"

    包拯難過地問:"公孫策你為何一心求死?"

    公孫策含淚拱手道:"大人,我知法犯法,禍及無辜慘死,鑄成大錯,愧對聖上、愧對大人,屬下萬死不足贖罪。大人,法不可改,律不可移,您一世英明不可毀於一旦,請大人秉公執法。"

    包大人聽罷道:"虎頭鍘侍候!"

    展昭和四大護衛當即跪下為他求情,勸他說出實情,他卻一意孤行,執意求一死,誓死護女兒周全。

    然而正當虎頭鍘即將落下之時,卻見孟如憶飛身接住包拯拋下的"斬"字火籤,跪在堂下投案道:"民女孫小雅叩見包大人。"

    公孫策見到女兒激動地說:"包大人鐵面無私,你速速離去!"

    包大人驚訝地說:"你就是公孫先生失散多年的女兒?"

    孟如憶說:"正是!包大人,民女現在自動投案,那我爹是不是可以無罪釋放?"

    包大人點點頭:"對,公孫先生,本官現判你無罪。"

    公孫策說:"可是小女的死罪?"

    公孫策由悲轉喜說:"謝大人。"

    然而養父之死已令孟如憶心灰意冷,孟如憶卻說:"不必了,民女的養父已經自盡,十五年養育之恩,民女不能夠讓他孤身一人獨付黃泉,爹,你好生珍重。"

    說完便在公孫策的懷抱自盡而亡。

    包拯看到此情此景也十分難過,他對公孫策說:"公孫先生,本府現已判你無罪,你回去辦理後事吧。"

    此番公孫策已再無生念,說:"大人,私放人犯之罪雖已豁免,然而期間不幸害死了兩個衙差,我願一死為二人償命!更何況公孫獨話就活世上,了無生趣,求大人成全。"

    包拯無奈地搖頭說:"公孫策你又何苦要如此執著?"

    公孫策早已淚灑滿面,激動地說:"學生不死有損大人的威名,倘若學生不死,大人是出爾反爾,徇私枉法,為天下人所詬病,也有負聖上之期望,學生之求一死,倘若大人不允,學生只好自刎當場!"

    包拯說:"且慢,你既此意已決,本府姑且成全你,兩日之後,太湖之畔執行!"

    兩日後,雖說公孫策一心求死,然而天不從其願,連降驚雷阻其前往刑臺,隨後展昭更是請得免罪詔書。

    接旨後,包拯說:"公孫先生,天命王命兩難為,你好好活著吧。"終令其打消求死的念頭,勢要努力活下去,繼續跟著包大人警惡懲奸,鋤強扶弱。

    我們回到題主的提問"公孫策是誰?為何最後還要被包拯給斬了?"公孫策原名孫正陽,其妻子被惡霸凌辱至死,以至於家破人亡,他帶著女兒跳湖後被包拯所救,從此化名公孫策一直追隨包拯。

    至於"為何最後還要被包拯給斬了?"其實開鍘兩次都木有鍘成,第一次公孫的女兒來救,第二次行刑那天萬里晴空,但卻電閃雷鳴阻其開鍘,展昭奉旨來救,結果沒鍘成,真天命皇命不可違啊。那麼重點來了,為何包拯要揮淚斬公孫?

    第一、形勢所迫,其實包拯並不想把公孫斬了。

    公孫策和展昭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幫助他破過許多大案,是包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然而公孫策私放女兒,依法與逃犯同罪,包拯雖悲痛萬分,但法律就是鐵打的,自己更不可徇私,只好揮淚斬公孫。

    第二、公孫策抱著必死的決心,在仁義和親情中只能選一個,他最後選擇自己替女兒受過上刑臺,包拯不得不秉公執法。

    第三、公孫策看著自己的女兒剛失而復得,卻頃刻間香消玉殞,他已悲痛欲絕,生無可戀,唯有求包拯成全自己,甘願死在虎頭鍘下。

    可見事實並不是包拯非要斬公孫,而是公孫父女二人被往事所牽,女兒已死,他實在不想獨活,包拯揮淚斬公孫,實在無奈之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喜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