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品侍衛
-
2 # 瘋狗的輕武
你就看著幾十年的步槍,只要是鐵瞄基本都是覘孔就知道這貨方不方便了。
一般來說,我們把機械瞄具分為缺口式和覘孔式,一般來說缺口的優點在於視野開闊,且瞄準速度快。而覘孔的優點在於精準。但現代新的軍用步槍幾乎只有覘孔。
首先一點,缺口式瞄具不能離眼睛太近,否則的話照門會失焦,沒法對準準心,這樣就肯定打不準。所以我們看到缺口式瞄具的照門一般都是在槍管節套那個位置。
但這樣一來,整個瞄準基線就比較短,而基線越短,瞄準時的視線誤差越大,也會導致更不準。
比方下邊的M1903,它早期版本是用缺口照門,擺在槍身中間。而後期的M1903A3則是覘孔,擺在機匣後邊,更貼近射手眼睛
雖然覘孔貼近眼睛依舊會出現虛化問題,但由於一個圓圈即便是虛化了也能方便射手找到位置,並將準心擺到圓心正中,所以覘孔無論在精度還是上手難度上,都比缺口優秀不少。
再者,原本覘孔主要缺點是視野不夠開闊,瞄準速度不夠快。但現代一般都是用翻轉或者滾轉式的可調照門,在近距離需要快速索敵射擊的場景下用大覘孔(也可以叫鬼環Ghost ring),遠距離打精度用小覘孔。這麼一來對不同作戰環境的適應性更好。
-
3 # 紅色手電筒
覘孔瞄準具屬於照準器式瞄準具,這種瞄準具是透過一個小孔進行觀察。覘孔瞄準具的優點是,準星頂端和覘孔的視角比較小,覘孔中心很容易就可以對準準星,同時由於覘孔要靠近眼睛,這樣瞄準基線會比較長,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
缺口非常容易被衣服磨白,然後在Sunny下產生虛光,這個可是非常討厭的東西。尤其是瞄準目標的時候。
81式步槍的缺口護翼反響很好,而這樣就像是一個大的觀察孔,可以看作一種變形的覘孔。
在使用中,覘孔瞄準和缺口準心都是要求目標-準星-瞄準具三點成一線,但是透過覘孔觀察目標,經常就是兩點一線,這樣就是不用在十分費力的去找缺口和準星的位置關係,而缺口準心的瞄具要花費很大精力去找缺口準心的位置關係。
覘孔的視角,實際上很多時候目標-準心兩點成一線就可以,覘孔的邊緣用不著分散注意力。
不過,覘孔畢竟只是一個小孔,很容易被泥沙雪等雜物堵塞。而這幾年新研製的步槍中,大量使用覘孔瞄準具,看來是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
4 # mr71227451754
我個人認為,砧孔瞄具特別不方便,目標遠了準星就會擋上目標區域。眼睛也要離砧孔很近才行。同樣是機械瞄具,標尺和豁口照門就更有利於一邊有更寬的視界快速捕獲目標,一邊儘快進入瞄準。但是對於沒有訓練過的人來講,總比單筒光學瞄準鏡強。真的講實戰場景,我覺得步槍戰在100米內的戶外會比較有意義。有鐳射內綠為首選,標尺機械瞄為優,有個大拇指拽光彈也能對付,然後才選砧孔機械瞄,單筒光學瞄完全沒啥意義(除非在有微光夜視功能並恰巧在晚上用)。當然最後還是看訓練程度,砧孔瞄練上五千發,打個80到200米的,稍微有精度優勢。
-
5 # 啤酒_飄香
八一槓的瞄準具還是十分好用的!既有利於快速捕獲目標,又有利於精度射擊!我曾用這一型號打出預備役06年度一次小範圍的競賽的第二名!就是槍托截面積太小了!不是很舒服!
-
6 # 代號鐮刀
如果你問一個打過八一槓或者56式的老兵,該怎麼瞄準,他會告訴你三點一線。
這就是缺口式準星的瞄準方式,我們已經習慣蘇式武器對缺口式瞄準器的熱愛。曾經也有節目尋訪抗戰老兵,打的最準的步槍是哪一款,他們告訴記者,是捷克造。這裡的捷克造是捷克斯洛伐克仿製的德國毛瑟98步槍,後來少量流入中國戰場。它的最大特點是V型缺口、三角準星,比起U型缺口和圓柱準星精度更好。
可是這些都是建立在一戰塹壕戰之上的產物,隨著二戰爆發,戰鬥節奏變得緊密急促,老式缺口式瞄準器已經不能滿足戰場快速尋敵的需求了。而且隨著半自動步槍、速射步槍的普及,一種名為覘孔式照門的步槍瞄準器開始統治輕武器世界。
在二戰中期以後,老式栓動步槍也完成了覘孔照門的改造,比如二戰最有名的春田M1903式,在A3版本開始使用覘孔照門而不再是以前的缺口照門了。
覘孔照門的原理是在瞄準基線尾部設定一個瞄準孔,由於人眼的對焦始終保持在前端,覘孔會被放大並且虛化成一個定圓。人對圓形的圓心位置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把準星拉到虛化圓心位置,對準的就是彈著點。
而且覘孔照門為了匹配更多戰場環境,還有可變的標尺裝置,它能透過設定覘孔的上下位置來標定此時的覘孔最遠射擊距離。但是你可以放心,覘孔照門的射擊距離肯定是不如缺口照門的。比如像蘇聯的莫辛納甘、日本的三八大蓋標尺射擊距離都非常遠都破了1000米大關,而覘孔照門一般最大射程也就被限制在600米以內。
隨著二戰結束,老式栓動步槍徹底告別歷史舞臺,各國開始大力發展自動武器。這時的步槍已經再也不用去打一槍拉一次栓了,射手的眼睛可以一直盯著目標瞄準。這時缺口照門的缺點就被無限放大了,瞄準視野特別侷促,缺口內只能看到一丁點目標,其餘被缺口照門本身阻擋了。覘孔照門的好處就是透過覘孔,你只能看到步槍的準星,目標周圍的視野並沒有被過多阻擋,可以實現快速射擊多個目標而不需要脫離瞄具去勘察目標周圍資訊。而且因為有覘孔照門的包裹,視野可以更集中在目標本身,而不存在像缺口式照門使用過多磨的發亮導致反光的情況。
而且覘孔照門與缺口照門最大區別就是瞄準基線的位置不同,覘孔照門更貼近射手眼睛這一邊才有好的瞄準視野,而缺口照門要離目標更近一些才有更好的精準度。所以你看手槍的照門到什麼時候都得是用缺口照門,而現在多大步槍都是使用機械式覘孔照門。
現在的步槍設計理念,還是保證火力的前提下,儘可能提高連射精準度。覘孔照門就是為了持續射擊而生的,在近距離交火中使用起來還是要比缺口照門方便許多的,因為使用覘孔照門你不用去精確的不停修正準星與照門之間的位置關係,只要準星套住目標摟火就完事了。
題外引申一個話題,傳統的覘孔照門也沒能擺脫三點一線的瞄準方式,隨著步槍的抖動而劇烈抖動。那麼就有沒有一種辦法能解決劇烈抖動帶給射手體感上的不適應呢?
還真有,那就是採用兩點一線的各種戰術瞄準鏡,比如全息瞄準鏡。簡單說全息瞄準鏡的設計思路就是把彈著點透過鏡頭成像的方式投射到目標點上,你可以把全息瞄準鏡看作是一個機械瞄具,它的框框就是覘孔,準星就是全息投影點。使用以前必須根據槍械彈著點位置進行校準,校準以後的投影點就不會再變了,這時不管槍身怎麼動,它可以保證在瞄準視野內點的位置不會發生很大變化。使用全息瞄準鏡連射需要配合握把拉住槍身上跳後坐力,使投影點始終保持在目標點位置即可。
到今天,機械瞄具已經變得不再那麼受歡迎了。各國軍隊已經開始全面列裝瞄準鏡作為標準戰術配件使用,精兵衛國的時代,再去讓士兵強調艱苦奮鬥那也有點不合實情了。畢竟一個強大的後勤才是保障士兵能夠戰無不勝的基礎,一味的強調讓士兵自己想辦法的軍隊,培養不出真正的榮譽感。
-
7 # 當年春水
聽上過戰場的父親和哥哥說過,打槍打到老兵階段,就不會瞄準了,一切都憑感覺,抬手一槍,八九不離十,要是靠瞄準打槍,早死一百回了。父親剛開始用的是三八大蓋,在戰壕裡用右手持槍抵住肩窩,左手負責拉栓(很難操作熟能生巧),靠身體的扭動讓槍對準目標,打三槍換一個地方,美軍炮火的準頭不是蓋的。衝鋒時槍頭朝前,看見目標下蹲射擊,然後把槍樹在地上,迅速拉栓上彈。哥哥用的是八一槓,把兩個彈匣反方向捆在一起,方便更換 。打完一組就把槍扔下,開始甩手榴彈,否則槍管容易過熱。
-
8 # 國平軍史
使用步槍時,能夠有效擊中百米內的目標,別扯有效射程400米,步槍100米臥姿射擊,心平氣和地瞄準了打胸靶,還經常有人會脫靶的。
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打中400米步槍有效射程內的活動有生目標,一般只有狙擊槍能做到,對於步槍射手僅憑藉槍上的機械瞄具,一般是打不中的。
因此,步槍射手在戰時能否有效擊不間斷移動的目標,槍上的機械瞄具就顯得非常重要,AK-47、81槓等老式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步槍,基本上採用的是傳統的缺口準星式照門,M-16、95式等小口徑步槍,則大都採用覘孔式照門。
之所以當代步槍在設計時,會捨棄傳統的缺口準星式照門,儘管視野比覘孔式和大部分光學瞄準具都寬,有利於捕捉運動目標和概略射擊,在實戰中反應速度快。
但缺口準星式照門,在Sunny下會產生虛光,如果持槍姿勢不正,瞄準動作有偏差,準星或缺口偏差1毫米,100米外彈著點就會偏差20釐米或以上,因此,射擊精度遠不如覘孔式照門。
覘孔式照門,由於瞄準基線加長,比如M-16A1步槍的瞄準基線長達501mm,而81槓步槍的瞄準基線卻只有315mm,因此,使用M-16A1射手的瞄準誤差會更小些。
美國曾發生過一次高速公路恐怖狙擊事件,槍手使用一支未裝備瞄準鏡的AR-15民用步槍,在100餘米的距離上射擊路人,幾乎達到了每發必中的程度,覘孔式瞄準具的高射擊精度,由此可見一斑。
槍械上有覘孔式照門,射手就不必將注意力,放在標尺缺口與準星的平正關係上,眼睛對準覘孔之後,只需要用準星去壓目標即可,此時,扣動擊發扳機,射出去的子彈,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非常可能擊中目標。
當然,覘孔式瞄準具,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視野較窄的缺點,這點正好與使用缺口式照門相反,在光線差的條件下瞄準困難等,因此,兩者可各有所長,但也各有所短。
-
9 # 大井小市
發生戰爭基本上不可能瞄準人(別被電視劇騙了),不可能看著對方瞄準(對方也喵準)同樣危險,除非狙擊手,否則根本無時間喵準,基本對著對方位置不斷子彈對朾,真正誰子彈多誰贏,練槍時就瞄準十環,九環。所以瞄準非常難。
回覆列表
如果使用起來真的方便的話,那為何還需要出現紅點或是全息瞄準鏡呢?由於這類機械瞄準具都是利用覘孔對準位於槍口位置的準星,所以你必須要平心靜氣的來進行瞄準才可以。雖然只要準星在覘孔裡面就算是瞄準了,但其內部的餘量還是很大的,即便是準星在覘孔裡面偏離一點點,子彈都會偏離目標好遠,而且再加上覘孔較小,在集中瞄準的時候眼中的視野大大受到限制,所以基本上都是單眼瞄準火力輸出。
正是因為機械瞄準具的不方便,後來才會出現紅點瞄準鏡或是全息瞄準鏡,這類瞄準鏡只要將準星或是紅點對準了目標,無論多麼偏移都是能夠瞄準了,除了此類瞄準鏡需要使用電池之外,幾乎沒有缺點。也正是因為這兩種瞄準鏡的方便,所以現代步槍的機械瞄準鏡都是可以收起或是去掉的,因為機械瞄準具在現代步槍中已經成為了備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