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沈老頭13
-
2 # 在真實的歷史面前駐足
古代漢語和現在一樣,各地的語音相差極大,怎麼可能各地語音相似!古代的官員任命有一條規則,原則上必須異地任命,正因為官員一般很難聽懂各地方言,所以到任後必須請當地的文化人做幕僚,否則很難和當地人溝通。但是,在文化人圈子和官場中,往往可以相互溝通,這是因為各朝都有自己的官話,這個官話類似於今天普通話的功能,只不過能說官話的圈子很小,限於文化人,官員和商人,一般百姓是不會說官話的。古時作詩的平仄發音是以當時流通的官話為基準的,漢語口語的演變也非常大,先秦時期的漢語,隋唐時期的官話,明代的官話,以及今天的普通話,彼此之間都有明顯差別。今天我們說的普通話,和滿清之前以往各代的官話差別更大,這是因為韃靼人征服中國之後,將大量的滿語發音習慣帶入北京,我們今天普通話裡的四聲音調,兒話音,其實都是來源於滿語,滿清剛入關時,北京內城滿州人所說的漢話和外城漢人的語言差別很大,後來雙方不斷融合,才形成了北京話,而今天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話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今天我們所說的普通話,其實是高度滿化的漢語,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古詩用閩南語,客家話這些接近古漢語的語音念起來平仄對仗,但用普通話念出來卻往往平仄對不起來的原因所在。
-
3 # 寫詩兔
我是寫詩的,對這有一點了解。
古詩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平仄合律,它是有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不是一開始就很嚴格的。
比如說,在詩的萌芽階段,春秋戰國,北方的詩,代表是《詩經》,都是四言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南方的詩,屬雜言,代表是《離騷》。
這個階段,詩的平仄壓韻,都是本能習慣,詩的格式都不是嚴謹,寫作的主力,也不是專業詩人,而是廣大群眾,群體創作的民歌,唯二詩人叫屈原,宋玉。
漢代,也都是民歌,不過有了官方採集民歌的機構樂府,詩叫《漢樂府》,代表作《古詩十九首》。它在格式上的唯一進步是出現了五言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三國,在曹操父子的帶領下,興起了文人參與創作詩歌,有四言,有五言,有雜言。
文化人參與進來,成為創作主體,詩的格式才開始規範。
南北朝,格律詩開始萌芽,到唐代杜甫手上,才成熟。
也就是說,如果你穿越唐代之前,寫詩平仄壓韻,沒人逼你一定怎樣,詩叫古體詩。
到唐代之初,寫詩的人多了,大家都這麼做,你就得跟風,有嚴謹的平仄壓韻限制,詩叫格律詩。不跟風,詩叫仿古體詩。
大家都規範了,唐朝政府,就官方出面出版了韻書,追認這個規範。
以後,每個朝代,都自專門韻書供人參考,其中的變化不大。
上下五千年,我們的語言文化是一脈相承。
-
4 # 吳季玄
古代沒有普通話和拼音。錯。
古代的普通話——雅言/官話。官話作為漢語標準語,早期稱為雅言、雅音、通語、正音,明清稱為官話,清末又開始稱為國語,1956年大陸改稱普通話。而官話一詞演變為官話方言的含義。中國的官方語言早期以中原雅音為正音,即中古漢語時期(主要是唐、宋)流行於中原(時汴、洛一帶)的全國通用的語言。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漢語正音分為南北兩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為正統。晉代遷都南京,漢族政權第一次轉移到南方,而以中原雅音為基礎的金陵雅言則以正統身份成為中國的官方語言。東晉以後又有南北朝的對立,南朝治下的江東崛然而起,趕超中原地區,南京成為古漢語的孑遺地帶。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唐朝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元代法定蒙古語為國語(主要為蒙古族使用),後以元大都(北平)漢語語音——北平音為標準音,稱為“天下通語”。明以中原雅音為正,明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南京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官話為基礎,南京官話為國家標準漢語語音。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話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話。周邊國家如日本、北韓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長久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錯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清初名義上以滿語為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為國語。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詞彙而成。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其中,平翹、前後鼻、尖團區分、部分音調按照北京話,而部分韻母、入聲音調按照南京話,成為一個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符合普通話。後來改為以北京話為國音,並且去除了北京話裡的尖團區分。古代的拼音——反切
反切最早在漢朝稱為反語。反切漢代已經發展成熟並非魏晉時期受到外來佛教影響,梵語只是字母並無反切之功能,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以上文章明確表示了反切是漢朝時期產生的。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據歷史學家范文瀾研究,音韻學開始於東漢末年,當時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啟示,創反切法來注字音。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一般認為孫炎是反切的創始人。唐代時,僧人守溫取漢字為三十聲母,宋人又補充為三十六字母,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反切法益為精密,成為最通行的注音法。除此之外,國家還會整理、修訂「韻書」
文字數量的增多,聲律論在文人創作中的廣泛推行,反切注音方法的產生,以及在隋唐時期對科舉的舉子撰寫詩賦的嚴格要求,是韻書發生的條件。漢魏以後,篆書、古文變為隸書、草書,字形變化很大,諧聲字的聲旁漸漸不能準確表達字音,這樣,文字的正確讀音便無一定的標準,不但寫作韻文發生困難,人們的社會交際也多障礙。這就要求有規定文字正確讀音的韻書出現。可能受了翻譯梵文佛經的影響,漢魏之間產生了使用反切標註字音的方法,並且逐漸盛行起來。到了六朝,四聲的現象被人發現,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學創作特別講究聲律。這都為韻書的產生、盛行準備了條件。但是魏晉六朝的韻書大都依據方音編寫,直至隋代統一南北朝以後,才出現了適應當時政治統一形勢需要,便利各地人士應用的《切韻》。此後,唐宋明清各有“官韻”。目的在於為全國各地計程車子讀書寫詩規定一種標準的字音。
最早的韻書,大概是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亡佚。
現存比較著名的韻書有:唐代的《切韻》,宋代的《廣韻》、《集韻》,明代的《洪武正韻》。這都是官修韻書。
還有文人為了創作方便,整理前人用韻規律,自修的韻書有:寫近體詩的《平水韻》、填詞的《詞林正韻》、寫曲的《中原音韻》等。
-
5 # 古詩今詞
前面回答的好像只回答了一半,這裡問的還有古人怎麼把握平仄規律的,而不是隻問用什麼話去把握的。除了古代語言的平上去入四調之外,寫詩詞的平仄是有規律方式的。其實,這種方式我們如今也經常用,就是平常中多用到的成語。
如果你仔細留意的話就會發現,除卻有一些字古代的平仄跟現代不同之外,(比如“竹”,“國”等)大多數成語都有這種規律,那就是第二個字跟第四個字平仄是相反的。比如“天南地北”、“百聽不厭”、“玉樹臨風”等等,每逢雙數字,平仄就會變化,寫詩詞也是如此。
這條規律來自於音樂旋律變化的原理,使我們吟誦詩詞的時候,可以抑揚頓挫,產生美感。不信你可以全用平或者仄寫幾句試試。我們讀詩詞的時候,重心都在偶數字上,所以在詩當中是兩個字、兩個字為一個節奏的,你可以引用一首詩試試。
因為這個節奏的關係,所以格律詩中,七言的格式就是上4下3,五言詩就是上2下3。意思就是“上”部每兩字為一個節奏,“下”部則是2加1,或者1加2,又或者1+1+1。我這麼說你可能不明白,我舉個例子,“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上句“寒雨”、“連江”就是2+2,“夜入吳”就是“1+1+1”;下句“平明”,“送客”是2+2,“楚山”,“孤”是2+1,統稱上4下3,五言就是去掉前兩個字,所以就是上2下3。
如果顛倒了會怎樣呢?隨便寫個反面例子,“新文化有新風貌”,按照我們格律的原理,是“新文”、“化有”、“新風貌”,2+2+3,這樣念起來有旋律的美感,但是意義跟節奏不統一,他的節奏是“新文化”、“有”、“新風貌”,這樣重心就落在第三個字,成了上3下4,讀起來就沒有詩的美感,好像念一個句子。你也可以嘗試其他的,舉一反三。
大致上就是如此,我以前寫了一篇“這樣學詩詞格律就不覺得難”,有興趣你可以看一下。
-
6 # 春水長天
古人寫詩很複雜嗎?還要抱個書查音韻、格律,然後再故作姿態,搖頭晃腦?根本不是,格律是對說話、語言韻律感的一種規律性總結,讀詩、背詩讀多了,自然知道詩的音調、節奏,況且古代詩、詞、曲都是入樂的,說白了就是歌詞,要唱的。詩是吟唱的,詞曲有曲譜,往裡填歌詞,啥地方應該是什麼聲調,用多少字,用不用韻,用拿書去死學嗎?所以,詩詞曲古代並不是文人的專利,而是大眾化的,沒啥文化也能寫,所以《敦煌曲子詞》裡那麼多一般下層人的詩、詞,元雜劇、崑曲,一般老百姓都喜聞樂見,並且民間創作繁榮。離開音樂和語言韻律美,空談格律應不應該遵守是個非常外行的話題。你背一千首唐詩在肚子裡,寫詩的時候哪裡用考慮格律,自然我寫我口,而處處和于格律,你把詞曲的音樂會唱了,自然明白詞曲的格律是咋回事。古詩詞曲音韻音樂美的要求,規律化了,就是格律。沒有格律,哪裡體現漢語詩詞曲的音樂、韻律之美。格律是古人總結的寫詩音韻美的基本規律,沒有規矩,何來方圓,隨意寫的不符合格律的東西,那不叫詩,因為最起碼的念出來就難聽。
-
7 # djh19550017
我覺的是憑藉唸詩格調起伏,爽口而定,過去人們念文章和詩詞帶有唱的味道,上下句格式韻味到位就好了,故有的詞顛倒來用也是根據念時押韻
-
8 # 天地伊人1
周朝的普通話叫官話,雅言,這都是後人定下的稱謂。從詩經,易,史記考證,關中(西歧)為主,至今民間以口語留存。漢時反切已很成熟,通俗說就是古代的漢語拼音,人們用反切拼音識字。《聲類》和《韻集》在三國和晉朝就產生了,是最早韻書。其餘韻書不在煩言。
-
9 # 使用者1234126472
上古音就是!苗語!侗語!藏語!這種腔調!原始音是自然界原物聲擬音!比如嘀嘀快車的嘀!就是汽車的鳴笛聲!是自然界原音!雅言是土粵語兼客家話的口頭語文寫!明清官話及雅言無關係!明清官話即普通話!
回覆列表
謝邀:本人因平仄,韻律很難學。從小不大喜歡,只時在看(清)李汝珍著《鏡花緣》一書中有: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話說,唐敖與多九公,來到歧舌國,揭了皇榜,治好了王妃的病。皇帝給謝儀千兩,九公不要,只求韻書一部。皇帝寧給厚贈,也不肯傳給韻學。九公情願分文不取,皇帝沒法,與群臣協商三天,寫了幾個字母密封,再三丁囑不得外傳。看到後來見到有:張真中珠招齋知遮詀氈專十一個字。熟讀若到商字,照張真中珠讀,可出商申樁書。若香字,可出香欣胸虛。因對韻律不懂,正好藉此請教那位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