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
2 # 藝32627532
有利有弊吧,適當的獎勵,給孩子養成自立的習慣,靠自己的勞動贏取利益,讓他(她)們知道有付出有回報,不把父母當搖錢樹。但換個角度看,如果孩子因為有了金錢的誘惑而去做個別事情的話,會讓他(她)們因為有了鋪墊才去完成某件事,一種僥倖的獲取。久而久之怕會變成壞習慣,沒有回報就沒有責任。父母的引導、教育是最關鍵的,要常常跟孩子溝通,要成為好朋友,瞭解孩子的習性,做好伯樂。
-
3 # 公正永生
做為父母都想望子成龍,給孩子留有不良習慣,給他們金錢的獎勵或要啥給啥。久而久之給孩子們養下習慣,不給就不給你學不給你幹,特別是幼小兒童。這樣不但不起太大作用反而起副作用。做父母的一定要把一系列教育和獎勵結合起來才能奏效。
-
4 # 長春尚修堂綜合門診
看到前面說的那麼多,我總結一句吧,是否有幫助,不害還是看父母的三觀正不正嗎?三觀正的父母,不管怎麼教育孩子,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都會成功,父母的做法就是孩子的鏡子,以身作則
-
5 # 焦慮老母之歌
金錢孩子是喜歡,但不應用作獎懲手段。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為了錢嗎?不是,是為了孩子自己!家長以錢取代了孩子優秀的原本目的,真是以自己的Low害了孩子。
我女兒專注力差,作業寫半個字、半道算術題也能停下筆神遊或問我問題。我為了她能專注於作業,快點完成,答應她作業完成了獎一顆巧克力。第一天拿了巧克力,第二天沒寫作業沒得到,第三天完成一半,她要求獎勵半顆巧克力。本應完成的作業,變成了不想要巧克力可以不完成的作業。
其他如刷牙、睡覺、吃飯,是否要用金錢獎勵去刺激?兒子在幼兒園認真吃完飯,老師獎勵小紅花。晚上在家吃完飯,問我"媽媽!我吃飯你就獎勵我!”我斷然拒絕,說"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可以不吃!"
作為家長,因為焦慮,總想直接控制或以獎懲手段隱形控制孩子的各種行為,這不利於孩子發展自我意識。引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被需要,自我滿足感,有成就感,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自尊自信,自然會繼續好的行為習慣。
再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獎學金,優秀的學生沒有獎學金也努力學習。混日子的學生,看別人拿再多獎學金也不會想著要努力學習。獎學金不是好學生的動力,也不是差生的動力。
-
6 # 祥雲瑞璟166
孩子是家庭的一員,隨著年齡的增長,為家裡做一些,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也是成長的過程。現在的家庭教育中,有這個過程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因為有些父母該做的都已經出錢找人做了,似乎孩子只要成績好就樣樣優秀了…………
學習是孩子在學習階段,必須要用心去做好的。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只不過是在這個過程中幫扶一把的人,孩子應該知道並學會,對父母及他人給予的幫助滿懷感激!!該他們做的事做好了,說明他們合格了。父母為他們高興,他們知道自己這個階段合格也高興而已。給錢!!!什麼邏輯?該他們做的事做好了就給錢,不屬於他們做的事也做好了呢,且不要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
錢能解決一切,錢照樣能毀掉一切。更何況錢並不能解決一切,但卻真的能毀掉一切。試想一下,當孩子有錢什麼都行,沒錢就什麼都不行時,他的人生是多麼可悲呀————你能確保你的孩子一直都能有錢嗎?如果確保不了,還是從小就讓他明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吧!錢有錢的好處,沒錢有沒有錢的樂趣,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是要靠勤勞與雙手,加上聰明睿智的大腦才會有的。學習就是在認知這個世界,鍛鍊大腦的方方面面,讓自己成為一個睿智的人 。
回覆列表
家庭教育中父母以錢作為獎罰,對平時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是否有幫助?
首先,家長必須明白獎懲機制為何會起效,以及它的侷限性。
01 “訓練物件”必須具有很強的動機 他必須有一個強烈的需求,能夠讓“獎勵生效”。
老鼠必須非常飢餓,才能學會如何穿過一個迷宮到達末端的食物那裡。
而父母常常試圖透過提供孩子當下不是很需求、很重要的獎勵來影響孩子,比如,承諾孩子如果她馬上上床,你就給她唱歌,結果發現她根本不買賬。
02 如果懲罰過於嚴厲,訓練物件會完全地避開這個情況
透過電擊可以讓老鼠學會不要進入迷宮的死胡,但若電擊過於強烈,它們就會“停止嘗試”,不再學習如何穿越迷宮。
同樣的,當你因為一個錯誤而非常嚴厲地懲罰了孩子,他可能會“學會”不再試著做某事。
03 必須在足夠短的時間內得到獎勵
在訓練老鼠推動正確的控制桿以獲得食物時,如果你在它們推了正確的控制桿後,延遲太長時間才讓它們得到食物,老鼠就學不會哪個是正確的控制桿。
同樣,若你告訴孩子,如果她今天做完功課,三個星期後就可以去動物園,你會發現,這個遙遠的獎勵缺乏刺激孩子立刻動手完成功課的動力。
04 必須總是保持很好的一致性
在對符合意願的行為進行獎勵或對不符合意願的行為進行懲罰時,必須總是保持很好的一致性,才會有效。
如果你在沒有客人的時候在飯桌下給狗食物,而在有客人時,當狗懇求食物時卻把它推開,狗就會迷惑而沮喪(除非它明白有客人和沒客人之間的區別)。
現實中,父母們在使用獎勵和懲罰時常常缺乏一致性。比如,有時允許孩子在正餐之間吃零食,但某一天,當晚餐有特殊的菜,媽媽不想讓她毀掉“她的晚餐”(或者我們最好把它稱作媽媽的晚餐)時,卻剝奪了她吃零食的權利。
05 複雜的行為,需要使用非常複雜而耗時的“強化方法”
的確,心理學家成功地教會了猴子打乒乓球,教會了鴿子為導彈導航,但是這些成就需要驚人的努力和耗時的訓練,並且要在最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
同樣,在教導孩子做出複雜的行為時,簡單的獎勵和懲罰很少生效,除非使用非常複雜而耗時的“強化”方法。
廣州青少年心理諮詢提醒:
獎勵和懲罰能夠有效地教會一個孩子避免觸控電插排,或不亂動餐桌上的食物,但父母們會發現,這種方法無法制造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讓孩子對某門困難的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法讓孩子誠實、善待其他孩子……
這些複雜的行為模式不是被教給孩子的,而是孩子在很多情況下透過他們自己的經驗學到的,而且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