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
2 # 鐵桿軍迷
F/A-18戰鬥攻擊機(英文:F/A-18 Strike Fighter,綽號:Hornet,譯文:大黃蜂,亦稱:Hornet Strike Fighter,譯文:大黃蜂攻擊戰鬥機,通稱:波音F-18“大黃蜂”,正式編號:F/A-18),是美國海軍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三代戰鬥機 。F/A-18戰鬥攻擊機採用單座/串列雙座後掠翼氣動佈局,安裝兩臺渦扇發動機,是一型多用途艦載戰鬥機 ,是美國軍方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 ,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作為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其用途廣泛,既可用於海上防空,也可進行對地攻擊 。F/A-18戰鬥攻擊機由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Boeing )研製,原型機1974年6月9日首飛,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戰鬥機退役後,成為美國航空母艦上唯一的艦載戰鬥機。 一架艦載F18有多大的戰鬥力
俗話說的好,世界還是沒有最先進的武器,只有最為適用的武器,而F18相對於美國來說就達到了這個要求,這款戰機在列裝期間和美國的戰略目標高度適合,與美國的各種戰術以及所執行的任務也是非常的配合的,可以說這就是專門為美海航研製的一款戰機。
由於其強大的對空對地對海打擊,可靠性和穩定性以及生存能力、飛行效能等方面的有點存在,除了美海軍的裝備,澳洲、加拿大等國家的空軍部隊也都採購了這款戰機。
F18作為一款艦載機並不是非常的出眾,但是其價效比是無話可說的,就從適用範圍來看,F18簡直是最佳選擇。這款戰機也是美海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調整海軍的戰列計劃時所研製的,因此在當時這款戰機的造價非常的符合美國的國情以及技術。在2002年這款戰機也進行了相應的升級,後來被稱為“超級大黃蜂”,這個升級後的版本可以說是煥然一新,整體機型的擴大,以及發動機推理的增加是這款戰機完成了非常華麗的變身。
這款戰機雖然只是一款三代機,但是即使到了現在F35B這款艦載機已經上艦,並且已經裝備開始投入作戰,但是最適用美國海軍的依舊是F18戰機,無論是在適用性、適用範圍還是價效比都比不上F18。F35B雖然比較先進,其主要特點就是隱身,但是在現在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不到隱身的,包括在彈藥的掛載能力上,F18仍然是優勢非常的明顯,在對付同為三代機甚至部分四代機上,都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到現在來看,隨著世界五代機的服役,比如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相對於F18來說,都已經將F18大大的的甩在了身後,為此美軍的F35B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也使其依然保持空中優勢,但是其相對於三代機四代機以及大部分艦載機來說,戰力以及各項效能還是非常的厲害的,因此戰機之間的比較還是有相對性的。
-
3 # 暢蕊花坊
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與中國的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不論是最大航程,最大航速,最大作戰半徑,最大載彈能力,那裡是"超級大黃蜂"可比?只有昔日的F-14D"雄貓"可以與殲-15"飛鯊"以爭高下。
-
4 # 東斯坦因
F/A-18戰鬥機,是美國海軍使用的一款單座/雙座雙發後掠翼超音速噴氣式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由麥道公司(現已被波音兼併)為美海軍研製,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可靠性和維護性好,生存能力強;大仰角飛行效能好。
F-18戰機,擁有9~11個外掛架(型號不同數量不同),最大外掛載荷8噸,可搭載AIM-7“麻雀”空空導彈、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AIM-120中程空空導彈、AGM-84反艦導彈,AGM-65空地導彈、AGM-88A導彈、寶石路”鐳射制導炸彈、聯合直接攻擊炸彈等美製武器彈藥。同時,得益於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F-18戰鬥機可以裝備各種先進的電子裝備。
比如,F/A-18的衍生型號EA-18G電子戰機。在2009年美國加州內利斯空軍基地舉行“紅旗2009軍演”中,一舉將美國空軍的當紅炸子雞F-22隱身戰鬥機斬落馬下。
機動性方面,F-18戰機,後掠角較小的機翼帶來了高速效能上的遺憾,但也加強了其低速段的效能,其可控迎角高達65度,在外掛6枚導彈的情況下還能做出來眼鏡蛇機動,在美軍內部的異型機對抗中,其他飛機就儘量避免和F-18進入低空低速時的狗鬥。
F/A-18“大黃蜂”戰鬥機裝備兩臺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F404-GE-400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推比一直備受詬病,嚴重影響了F/A-18的中高速段效能。在有掛載的情況下最大速度遠小於同樣掛載的F16;如果掛載的比較多的話,F/A-18戰鬥機甚至連超音速都飛不了。
到了F/A-18E/F“超級大黃蜂”改換更大推力的發動機F414-GE-400,最大推力增加了35%,推力加力達9986千克,動力不足的缺點得到了改進。
此外,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對抗,不再是單一武器之間的對抗,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在一個整體的作戰體系下進行。F-18在美軍體系下,能得到各種支援(如預警機提供的早期預警、指揮引導等)。在美軍強大的體系支援之下,F-18的戰力可謂更上一層樓。
不過,隨著中國殲-20和俄羅斯蘇-57等先進的五代戰鬥機的服役,F-18已經顯得捉襟見肘,為了應對新的形勢,美國海軍正在加快F-35C部隊的組建和部署工作,可以讓美國海軍可以繼續保持相當的空中優勢。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5 # 軍機處留級生
F/A-18大黃蜂
F/A-18“大黃蜂”是一種單座和雙座雙引擎多工戰鬥機/攻擊機,既可以在航空母艦上也可以在陸地基地上執行。F/A-18擔負著多種角色:空中優勢、戰鬥機護航、壓制敵人防空、偵察、前沿空中控制、近距離和縱深空中支援以及晝夜打擊任務。F/A-18大黃蜂取代了F-4Phantom二型戰鬥機和A-7海盜船二型輕型攻擊機,也取代了A-6入侵者,因為這些飛機在20世紀90年代退役。
F/A-18有一個數字線控飛行控制系統,它提供了極好的操縱品質,並允許飛行員相對容易地學會駕駛飛機。同時,該系統提供了卓越的機動性,並允許飛行員集中精力操作武器系統。堅實的推重比和優越的轉彎特性,加上能量的可持續性,使殲-18能夠與任何對手抗衡。保持躲避動作的能力是許多飛行員認為大黃蜂最大的特點。此外,F/A-18也是海軍第一架為整個系統的航空電子裝置套件整合數字多路複用匯流排架構的戰術噴氣式飛機。這一設計特點的好處是,在常規的、負擔得起的基礎上,F/A-18相對容易升級。
在15年的作戰經驗中,F/A-18已被證明是艦載機戰術航空方程的理想組成部分。戰鬥群指揮官、外部專家、甚至大黃蜂的飛行員發現,唯一不太合適的F/A-18特性是它在某些攻擊任務剖面上飛行時的射程。
F/A-18A/B大黃蜂
雖然保留了YF-17的總體佈局,但F-18成為了一架全新的飛機。為了滿足單機和攻擊任務的能力,數字計算機充分利用了新技術。結合用於駕駛艙顯示的陰極射線管和基於模擬器中飛行員全面評估的適當控制,一架飛機和兩項任務的子系統配置得以發展。
在開發過程中,增加了兩個位置的訓練器版本,作為TF/A-18進行有限數量的構建,與基本的TF/A相混合。對第二個駕駛艙做了最小的改動,兩座飛機保留了執行戰鬥任務的能力。
在1978年11月進行第一次飛行時,F/A-18和它的兩地衍生產品[隨後重新設計了F/A-18B]在新的單點測試概念下,在海軍航空測試中心進行了大部分開發測試。雖然很多注意力都集中在發展問題上,但這些問題在任何新專案中都很典型,解決這些問題是發展過程的一部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發生在基本的飛機硬體中,而不是數字電子系統中。
最初的F/A-18A(單座)和F/A-18B(雙座)於1983年開始執行,取代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F-4和A-7。由於其能力、多功能性和可用性,它很快成為戰鬥群指揮官的中流砥柱。它的設計強調了可靠性和易維護性,而且與其他海軍戰術飛機相比,F/A-18飛機在沒有故障的情況下持續飛行3倍以上,同時需要一半的維護時間。
大黃蜂已經通過了戰鬥測試,並證明了自己正是它的設計者想要的:一架高度可靠和多功能的攻擊戰鬥機。18在1986年對利比亞的襲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F/A-18從珊瑚海號(CV 43)起飛,向利比亞防空雷達和導彈基地發射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s),在班加西設施遭到襲擊時有效地壓制了它們。
F/A-18C/D大黃蜂
在成功運行了400多架A型和B型飛機之後,美國海軍於1987年9月開始接收改進型F/A-18C(單座)和F/A-18D(雙座)飛機。這些大黃蜂攜帶先進的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和紅外成像小牛空對地導彈。兩年後,碳/碳模型帶來了改進的夜間攻擊能力。新元件包括導航前視紅外(NAVFLIR)吊艙、光柵平視顯示器、夜視鏡、與夜視裝置相容的特殊駕駛艙照明、數字彩色移動地圖和獨立的多用途彩色顯示器。
f/A-18C有合成孔徑地面測繪雷達,採用多普勒波束銳化模式生成地面地圖。這種地面測繪能力允許機組人員在惡劣天氣和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定位和攻擊目標,或者在進近過程中精確更新飛機相對於目標的位置,這種能力提高了轟炸精度。新生產的F/A-18C從1994年開始接收APG-73雷達升級雷達,提供更精確和清晰的雷達顯示。
這架F/A-18C夜襲大黃蜂有一個裝在吊艙上的休斯安/AAR-50熱成像導航裝置,一個勞拉安/AAS-38夜鷹飛行瞄準吊艙,以及GEC貓眼飛行員的夜視鏡。大約48架F/A-18D雙座大黃蜂被配置為F/A-18D(遙控)偵察版本,M61A1加農炮被托盤安裝的光電套件所取代,該套件包括一個泡罩安裝的紅外線路罐和兩個滾動穩定的感測器單元,所有這些單元都記錄在錄影帶上。
沙漠風暴行動的第一天,兩架F/A-18,每架載有4架2000磅重。炸彈,擊落兩架伊拉克米格飛機,然後開始向目標投放炸彈。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加拿大空軍18中隊晝夜不停地工作,每天都在可靠性、生存能力和運送的噸英里軍械方面創下記錄。
海軍於1998年5月18日宣佈,其東海岸F/A-18中隊將遷至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海灘的海軍航空站Oceana和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的海軍陸戰隊航空站博福特。噴氣式飛機將從傑克遜維爾的塞西爾菲爾德海軍航空站起飛,該站被1995年基地調整和關閉委員會下令關閉。九個作戰中隊和艦隊替換中隊——總共156架飛機——將轉移到大洋洲。總共24架飛機的兩個中隊將轉移到博福特。第一中隊將於1998年秋季開始行動,所有11個艦隊中隊和艦隊替換中隊將於1999年10月完成行動。
在整個服役過程中,每年升級到F/A-18武器系統、感測器等。繼續。最新的一批18C/D戰鬥機已經變得更有能力(夜間攻擊、精確打擊、低可見性技術等)。)比原來的F/A-18A/B多;然而,到1991年,航空電子裝置冷卻、電氣和空間限制將開始限制未來的發展,這一點變得越來越明顯。此外,另一個操作缺陷也開始出現。隨著殲-18C/殲-18C空重的增加,飛機返回母艦時,儲備的燃料和/或未使用的武器都不夠理想。額外的航程和“返航”對岸上作業來說並不重要。F/A-18A/B/C/D飛機將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八個國際客戶一起飛行多年:澳洲、加拿大、芬蘭、科威特、馬來西亞、西班牙、瑞士和泰國。雖然F/A-18C/D的未來增長現在有限,但它也將在未來許多年繼續在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將成為更大、射程更遠、能力更強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的絕佳補充。
F/A-18E/F“超級大黃蜂”
多工F/A-18E/F“超級大黃蜂”攻擊戰鬥機是戰鬥經驗證的夜間攻擊F/A-18C/D的升級版。超級大黃蜂將為戰鬥群指揮官提供一個平臺,該平臺具有與退役的A-6相當的射程、耐力和軍械運載能力。F/A-18E/F飛機比早期的大黃蜂長4.2英尺,機翼面積大25%,內部燃料增加33%,這將有效地增加41%的飛行距離和50%的耐力。超級大黃蜂還增加了兩個武器站。這使得透過混合和匹配空對空和/或空對地軍械能夠增加有效載荷的靈活性。飛機還可以攜帶“智慧”武器的完整補充,包括最新的聯合武器,如JDAM和JSOW。
超級大黃蜂可以在11個站點上承載大約17,750磅(8,032千克)的外部負載。它有全天候空對空雷達和控制系統,用於精確運載常規或制導武器。有兩個翼尖站,四個用於油箱或空對地武器的內側翼站,兩個用於麻雀或感測器吊艙的吊艙機身站,以及一個用於燃油或空對地武器的中心線站。前端裝有一門20毫米M61A1火神炮。
利用兩臺通用電氣F414渦輪風扇發動機,運載器回收有效載荷增加到9000磅,發動機推力從36000磅增加到44000磅。雖然最近的殲-18C/D飛機採用了少量低可見性技術,但殲-18E/F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用來最佳化這種和其他生存能力的增強。
休斯先進瞄準前視紅外系統(ATFLIR)是F/A-18 E/F的基線紅外系統,也將部署在早期型號的F/A-18s上。休斯吊艙具有導航和紅外瞄準系統,結合了第三代中波紅外(MWIR)凝視焦平面技術。
雖然41%的攔截任務範圍的增加可能是最顯著的F/A-18E/F改進,但是用最佳儲備燃料和一批精確打擊武器在船上恢復的能力對戰鬥群指揮官來說同樣重要。F/A-18E/F的增長潛力對於未來幾年靈活的就業戰略更為重要。如果電子掃描陣列天線或其他安裝敏感的感測器或武器系統可用,F/A-18E/F有空間、電力和冷卻來容納它。雖然最近的殲-18C/D飛機採用了少量低可見性技術,但殲-18E/F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用來最佳化這種和其他生存能力的增強。同時確保了未來幾年利用技術進步的潛力。
F/A-18 E/F超級大黃蜂的特點:
90%通用F/A-18C/D航空電子裝置:航空電子裝置和軟體與當前的F/A-18C/Ds有90%的通用性。然而,殲-18E/F駕駛艙有一個觸敏的前端控制顯示器;更大的液晶多用途彩色顯示器;和新的發動機燃料顯示器。
另外兩個多工武器站:超級大黃蜂又增加了兩個武器站,使總數達到11個。對於航空母艦操作來說,大約三倍多的有效載荷可以被帶回船上。
機翼大25%;超級大黃蜂比其前身大整整25%,零件數量幾乎是它的一半。
35%高推力發動機:增加的發動機功率來自F414-GE-400,這是大黃蜂當前F404發動機系列的高階衍生產品。F414產生35%以上的推力,並提高整體任務效能。加大的進氣口增加了發動機的氣流。
33%附加內部燃料:機身結構的改變增加了3600磅的內部燃油容量,約為33%。這將大黃蜂的任務半徑擴大了40%。
第一隻超級大黃蜂於1995年9月推出,並於1995年11月首次飛行,提前起飛,在規定重量下飛行了近1000磅。1997年1月,“超級大黃蜂”在海軍最新的航空母艦“約翰·斯坦尼斯”號(CVN 74號)上成功進行了首次海上試驗。
海軍計劃採購至少548只超級大黃蜂,可能多達1000只。這些數字可能因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的進展而異。作為四年一度的國防審查(QDR)的一部分,超級大黃蜂的產量從1000臺減少到548臺。飛機的生產始於1997財政年度,2001財政年度,隨著VFA-115成為第一個過渡到超級大黃蜂的單位,它達到了初始作戰能力。1997財政年度資助了12架飛機;採購數量在1998財政年度增加到20個,在1999財政年度增加到30個,在2001財政年度達到每年48個的最終最高比率。
F/A-18G“咆哮者”
EA-6B將在2010年開始退役,此前它在美國海軍、USMC和美國空軍打擊部隊服役超過40年。截至2000年初,國防部計劃更換EA-6B巡邏機,其中包括一項計劃,根據該計劃,海軍將購買一架F/A-18G“咆哮者”——一架為護航和近距離干擾而改裝的F/A-18E/F。空軍將使用改進的EB-52s或EB-1s進行遠距離干擾,並使用無人飛行器如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全球鷹或通用原子捕食者進行近距離干擾。
-
6 # 航空之家
F/A-18大黃蜂屬於專門針對航母設計的對空/對地、全天候多功能艦載機,其擁有1門20毫米M61火神式六管旋轉機炮,載彈量578發。此外F18還擁有9個武器掛點,其中2個在翼端、4個在翼下、3個在機腹,最多可以攜帶6.215噸各種彈藥、副油箱和莢艙。
F-18在空對空模式下可以攜帶8枚AIM-120型先進中程空空導彈;
6枚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和2枚AIM-9響尾蛇導彈。
空對地模式可攜帶2枚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2枚AIM-9響尾蛇導彈和2枚GBU-24鋪路三型鐳射制導炸彈;
或4枚4枚CBU-87/89集束炸彈;
或2枚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
或6枚Mk 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
或B-61核彈。
F-18除了能夠攜帶以上炸彈,還能攜帶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導彈、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AGM-84H增程型距外陸攻導彈、AGM-65小牛(Maverick)式空對地導彈、AGM-154聯合距外武器、AGM-84魚叉(Harpoon)式反艦導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Mk20石眼二式(Rockeye Ⅱ)集束炸彈等。
F-18還是美國海軍中的“多面手”,它是美軍中首架同時具備戰鬥和攻擊身份的戰鬥機,從1983年1月7日服役以來,逐漸成為艦載機中最依賴的機型。F-18搭載2具通用電氣F404渦輪風扇發動機(A/B/C/D型)或2具通用電氣F414渦輪風扇發動機(E/F/G型)。這能保障F-18最高速度達1.8馬赫,巡航速度達到0.95馬赫。其爬升率為254米/秒,最大升限達15000米。
F-18在衍生出EA-18“咆哮者”電子戰機,其主要利用掛載於機翼和機腹中線下的ALQ-99干擾莢艙和機身內的電子裝置,可能對包括雷達、通訊系統在內的裝置進行干擾和壓制。
回覆列表
F/A-18F是一種多功能艦載戰鬥機,能夠為美國海陸空部隊提供支援。它在中速時比高速時具有更好的機動性,在空襲中非常有效。現在服役的是大黃蜂的改進型“超級大黃蜂”E/F型。 無論是空對空還是空對地,這種艦載戰鬥機都能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這是一種易於操縱的飛機,以在任何速度下都具有穩定的機動性。
配備遠端攻擊武器,非常適合先發制人的攻擊。 F/A-18在保持近乎完美的穩定性的同時實現了出色的操控。空對地和空對空速度武器和導彈的總有效載荷能力有望提高作戰效能。F/A-18具有快速適應幾乎任何戰場條件的能力,是一架真正的多功能飛機。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下令審查五角大樓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做了一項對F-35C和F/A-18E/F作戰能力進行比較的審查,並評估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改程序度,以便提供一種具有競爭力、成本效益高的戰鬥機替代品。海軍對F-35C的總需求為260架飛機。
第一個F/A-18 E/F超級大黃蜂中隊成立於2001年6月,並於2002年7月部署到亞伯拉罕·林肯號(CVN 72號)上作戰。2005年4月,波音公司交付了首架第二批次超級大黃蜂,配備了世界上首款戰術多模式AESA雷達,並於2007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2013年8月,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對一款先進的超級大黃蜂原型機進行了飛行測試,該原型機配有保形油箱、封閉式武器艙和標誌性增強部件。高階超級大黃蜂與包括增強引擎、內部紅外搜尋和跟蹤以及新一代駕駛艙在內的其他高階功能相結合,為國內和國際客戶提供了新一代功能選單,使超級大黃蜂能夠在2030年以上的反區域拒止(A2/AD)環境中以可承受的價格應對威脅,證明了超級大黃蜂能夠應對2040年的戰場環境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