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園主人

    現在各種學科細分化,成立了各種學科研究會!古代是沒有人研究這些東西的,現在是什麼都研究!天地之間的機密總想探討出來!

  • 2 # 中州正左

    偽命題

    《紅樓夢》在當時也並非僅僅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但如果你要說小說都是消遣,那我沒話說。

    以乾隆年間士人組成的知識分子群體形成了第一批紅學家,他們早就發現紅樓並非“導淫之書”,而深有玄機,極具文學價值。

    如果說因為書禁和嚴酷的文字獄,乾隆年間的紅學還不算髮達的話,到了道光咸豐年間,清人紅學就已達高潮,塗瀛、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話石主人、夢痴學人,再到清民交替,王國維。民國胡適開啟新紅學,魯迅、顧頡剛、林語堂、吳宓、矛盾、老舍、沈從文、余英時、張愛玲、周汝昌。

    哪一個拎出來不是大家?寧願相信現在幾篇網文和一年頂多讀十本書的人的判斷,不願意相信以上這些人物?這不是逗嗎?

    現在有個很有趣趨向,什麼都能罵兩句,譏諷幾下,翻所有案,推倒所有既定,可能也跟浮誇、浮躁的風氣有關。

    越是沒進去,越是張口就來,越是讀的少,越是想得多,越是無知,越是無畏。

    勸,多讀少想

    這裡的讀,是指書,不是上個網逛個論壇。

  • 3 # 燕歸來86

    網上一篇文章《紅樓夢》是大眾文學還是純文學 記不得在哪裡看到過對文學的這樣一種劃分:文學分兩種,大眾文學和純文學。前者靠情節取勝,後者靠韻味取勝。這種劃分若是放在紅樓夢,應當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從我的閱讀體驗來說。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買的是嶽麓出版社的通行本,便宜而且由於紙張薄所以書本不顯厚。之所以買來這本書閱讀,一方面是有位要好的同學手上也有這本書,而且貌似看得愛不釋手。另一方面,用現在的詞來說,想充當一下高大上。結果,硬是看不下去,書中那麼多人物,看得眼花繚亂的,分不清誰是誰。而且,那時候只看到文字最表層的意思,反而看不明白,用脂批的話來說:切勿做正筆看,被作者瞞過。印象最深的是前幾回中描寫寶玉的那首《西江月》: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當時就做正筆看,這寶玉好歹是主角,怎麼這麼窩囊。 當時很多地方看不懂,還去請教過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學,他讓我先把書前面的序言看一遍。雖然那個版本的書,無論從裝幀還是從較訂來看,都很一般,但是前面的序確實做的不錯,其中引用的魯迅對寶玉的一句評論猶記得:暱而敬之,愛博而心勞。這樣句評論,用在寶玉身上,也是絕了。之後雖然勉強把百二十回都嚼完了,但是卻味同嚼蠟,不知所云。這樣,這本書一直耽擱到大四。 由於大學期間課餘時間比較充足,當時也看了些文學書籍,可以說文學素養也提高了一些吧。加之還在圖書館看了些紅樓人物評論的書籍,更引發了我重讀紅樓夢的興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時工作都定了下來,心裡很是舒暢。寒假回家後,又重新找出來了高中買的那本紅樓夢,一旦閱讀起來,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對,就是愛不釋手,沒有哪個詞比這個成語形容那時的感受更恰當的了。當家人一起圍坐在火爐旁看電視的時候,我卻沉醉在書中的那個世界裡。家人都去睡覺了,我扔毫無睡意,等媽媽幾次催我之後,我才捨得放下書本。這種感受,一點也沒誇張。上面這次完美的閱讀體驗之後,寒假過後又回到了學校,當時最大的任務就是做畢業論文,閒暇時間更多了起來。我又去圖書館找了一些紅學評論書籍來看。 記得,我當時是喜歡襲人和寶釵這型別的人物的,賢惠端莊中規中矩,真的就應了書中女兒是水做的骨肉這句經典。相反,對黛玉晴雯這類性格的女孩,覺得太尖刺了,動不動就發飆。看過一些紅樓人物評論之後,襲人寶釵並沒有我想的那麼好,反倒是黛玉晴雯變得可敬起來。後來慢慢了解到,自紅書問世以來,釵黛之爭原本就不斷,甚而是為了爭論這個話題幾揮老拳的事也時有發生,光是從這點看,曹公的筆法,真是神乎其神! 到現在為止,畢業已經四年多了,我身邊就沒斷過紅樓書籍,考證索引脂評之類的也讀過一些,越看越覺得紅樓深似海、奧妙無窮。而同時,也出現了另一種情緒,總覺得書本的不完整是一種極大的缺憾,也怪不得張愛玲補全的人生三大恨事:三恨紅樓夢未完。“信手翻開一頁,讀上一段,一次都沒讓我失望過,沒有一頁使人興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傑作!”在我,能給上這樣一種評論的書籍,只有兩本,另一本是《挪威的森林》(上面這段評論也是《挪威的森林》中的原文,借來一用)。最後,任何一個喜愛紅樓夢的讀者,都一定會站好釵黛立場(兩者都喜愛怕是很難做到)。而我,經過長時間的沉澱,我是站在黛玉這邊的(不知道有沒有唐突寶釵),至於原因,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概括就是:人和人的情感勝過一切外在的東西,在這個只注重私利,只關注血緣的冷漠社會,一定要在人和人之間尋找這樣種情感:我一心一意為你,你一心一意為我,沒有利益沒有算計。

  • 4 # 飛走的豬豬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費了十年心血鑄就的一部文學鉅著。它展現了廣闊的社會背景,透過對400多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畫,描繪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風情世俗。這部文學名著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在中國家喻戶曉。

    它出現於清朝“乾隆盛世”年間,這個時期的社會表面好像太平無事,其實各種矛盾正在加劇發展,透過對整個王朝盛極而衰的過程的精心描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特徵。

    故事情節以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玉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為主線。但是,小說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並沒有孤立地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此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過程,從而折射出社會的變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作品能把愛情悲劇寫得像《紅樓夢》這樣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小說的標題,以及穿插其間的詩詞曲賦,乃至人名,似乎都各有深意,引發讀者的無限回思索。

    意 義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還是研究中國古代官制、哲學思想、文化形態、民俗現象,甚至鐵器、瓷器等手工業製造的重要史料,所以歷來備受各界人士關注,研究者眾多,由此形成了“紅學”這一大綜合性人文學科。

  • 5 # 松楠莊主

    一切的文學作品,都是人學,並不在於他是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還是尋常百姓;不在於它寫得是文韜武略,還是衣食住行,可謂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好就好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

    首先是思想精深。曹雪芹經歷了家族從極盛到極衰的過程,寫《紅樓夢》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作和修訂過程中,對當時的社會生活做過全景式的觀察和顯微鏡式的剖析,全書400多人,有帝王之家、有才子佳人,有販夫走卒,透過這麼多人物的寫作,全面構建和反映了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各個方面,這才成就了《紅樓夢》這種百科全書式鉅著的寫作,它是中國文化的“天鵝之歌”和巔峰之作,更是中國文化到第十八世紀的一個結晶。

    第二是藝術精湛。《紅樓夢》架構之寬闊、大氣,視野高超、深刻,世界文學史都難以望其項背。《紅樓夢》用神話架構太虛幻境,跟寫實的架構大觀園,互相對照,有無比豐富的象徵意象。太虛幻境裡面12支《紅樓夢》曲子,對應著大觀園12金釵的人物命運。華人的價值觀中儒、道家、佛三種哲學相互交融。看似是寫穿的、吃的、用的等尋常小事,卻把十八世紀的貴族生活寫得鉅細靡遺,曹雪芹可以說無所不能,他詩、書、畫全能,懂醫理,風箏他也會製作,所以只有他,才能也寫盡了華人的人情世故。

    第三是製作精良。一本書要寫好400多個人物,其實是非常難得,曹工在人物構造方面疊層構屋、豐富精準得真是空前絕後,這麼多人物,沒有一個相同,真可謂千人千面,寶釵是寶釵、黛玉是黛玉,即使性格相近的晴雯跟黛玉,主是主僕是僕。《紅樓夢》的對話尤其精彩,每個人的講話,依著他的身份語氣,完全個人化。寶玉是寶玉,焦大是焦大,平兒是平兒,鶯兒是鶯兒,連那些只偶爾出現一兩次的小丫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每個人所使用的語言,每個人合乎自己的身份。同是寫大觀園,黛玉是黛玉的視角和語言,賈政和清客們是代表其身份的視角和語言,劉姥姥是劉姥姥的視角和語言,甚至劉姥姥第一次和第二次視角和語言完全不同,一個大觀園,真是上看下看,東看西看,各有不同。海棠詩社、菊花詩社,各人吟唱,各有各的不同,詩詞歌賦各種不同的文體融合,非常自然而順暢。《紅樓夢》還有非常厲害的伏筆和假音喻義,真可謂是草蛇灰線,伏筆千里。既有木石之緣,也有金玉良言;既有甄士(真事)隱,也有賈雨(假語)村;前有焦大的“爬灰的爬灰”,後有秦可卿的淫喪天香樓。

    因此說,《紅樓夢》是一部迄今無人能出其右的偉大作品。

  • 6 # 慕容談冰

    這是人們對文學的態度不同。以前的人們是小說為通俗讀物,地位遠低於詩歌的地位。現在文學界是小說是老大地位,自然會更看重紅樓夢的文學意義。將來一旦解讀出真正的紅樓,我相信完全會顛覆人們對現有小說的寫作理論,正如魯迅說的,紅樓夢完全顛覆了前人的寫作方法。

  • 7 # 明月山脈

    魯迅先生評價:蓋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別求深義,揣測之說,久而遂多。

    最後這三句就是紅學的真實寫照!

  • 8 # 久卓子

    首先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也可以偉大,文學作品總歸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品”,即使西方的小說、詩歌在西方的精英階層,也一樣,它和是否偉大並不衝突。人類世界中,尤其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非“茶餘飯後的消遣品”實在不多,甚至網際網路都不能說是可以和茶飯相提並論的剛需、不是底層需求、更不是生存必須的;其次,據我所知《紅樓夢》在一百多年前評價就很高,並非現在才成為偉大的文學作品,何況人認識任何東西都需要過程,一部《紅樓夢》這樣龐大的敘事作品,要完全認識到它的各種價值,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何況它剛出來時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它的偉大,它初版是清朝乾隆時期,皇帝自大而封閉,整個中國還處於嚴重的閉關鎖國狀態,而事實上民眾大多數人還不識字,真正能夠閱讀這部書的人肯定不多,《紅樓夢》裡的才子佳人故事當然更容易吸引人,以此噱頭要譁眾取寵的人自然成天就賣力宣講它的愛情故事和豪門興衰,能夠在乎它的藝術價值的人當然少之又少,如此,當時它確實很難偉大的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勺型打野賈克斯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