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想事成152944362
-
2 # 採訪本上的人生
講的是非攻。不可輕舉戰事。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吳國,就是孫子時期的吳國,正是最典型案例。中國古代有“數勝必亡”的道理,百戰百勝,就要滅亡,這怪不怪?這典故就是評價吳國的。
魏文侯問於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對曰:“數戰數勝。”文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魏文侯問李克:“吳國為什麼會滅亡呢?”
李克說:“因為數戰數勝。”
百戰百勝,不是國家之福嗎?怎麼反而會滅亡呢?
百戰,打仗太多,則百姓很疲於奔命;百勝,勝利太多,則國君驕傲自大。以驕傲自大的國君,去統治疲憊不堪的人民,那能不滅亡嗎?
-
3 # sdqst聖殿騎士團
《孫子兵法》是中國春秋末期的軍事理論家孫武所著,全書共7000餘字,共計13篇,分別為: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在這裡我就不敘述原文了。第一篇為“計”篇,共300餘字,原著由20多片竹簡編串而成。全篇圍繞“計”字展開,計算運籌,計謀詭詐,戰爭未起,“計”字先行,真是切中了戰爭的要害。孫武認為,在開戰之前,必須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較,認真地時行謀劃,以便制訂正確的作戰計劃。
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有五項,就是道、天、地、將、法“五事”。對這些條件比較清楚了,就可以判斷戰爭的勝負。在戰爭時行過程中,也必須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來時行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
4 # 贏富說
第一章三大經典:
1、打仗是大事,要充滿敬畏心。第一句話。
2、計算:“五事七計”。講基本面對比。
3、詭道:詭道十二法,講動敵。
-
5 # 舒頓123
孫子兵法計篇廟算第一段,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現在普遍的認為其本意是孫子強調戰爭的重要性,慎戰的思想,當然這種分析個人也認為是正確的,透過對計篇結構分析,也許就會發現這是廟算的原因或廟算的根本動機,正是因為戰爭關係國家人民的生死存亡,影響重大,所以在戰爭爆發之前不能不去謀算,認真的考察研究。從這些來看,以前的理解是否有些片面性,或也許多少有些誤讀。第二段道天地將法是廟算的基本原則,當然也可以多考慮一些其它因素,但這五個方面是最基本的,必須要首先考慮的。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就是要考察研究的原則。第三段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是廟算意義,這就是透過計五事廟算之後所起到的作用,聽取有利因素分析,就會形成有利的戰爭態勢,以有助於對外用兵。計五事就是為了形成有利的戰爭態勢,以掌握戰爭主動權。第四段詭道的用兵原則,個人認為此為戰術用兵原則,用兵作戰所使用的欺騙迷惑敵人手段,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打擊方法。第五段廟算勝者得算多,廟算不勝者得算少,多算勝少算不勝,講廟算對戰爭成敗的重要影響,強調廟算的重要性。
-
6 # 娛文娛視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春秋後期大軍事家孫武所撰。其十三篇分別為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孫子兵法》為後世兵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乃孫武遊歷征戰齊、魯、吳、楚、越等國,實地考察古戰場,承繼姜子牙、田穰苴等前人兵書,經過對戰爭中戰略、戰術、排兵、佈陣、用人等方面考量撰寫闡發而成。
其中的第一篇名為“始計”,論述了在開戰之前和戰爭中怎樣進行謀劃的問題,並論述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共424字。全文如下: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第一段開篇即從政治的角度來認識軍事的重要性,指出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
第二段從戰略學的高度,指出敵我雙方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是“五事”和“七計”。“五事”為道、天、地、將、法。“道”講政治問題;“天”講陰陽寒暑時制氣候等自然條件;“地”講地理條件;“將”講將領的素質;“法”講軍隊建設。其中政治問題最為重要,所以列為第一。“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孫武指出比較戰爭雙方的“五事” 和“七計”,誰佔優勢誰就將獲得戰爭的勝利。
第三段認為聽從了有利於克敵制勝的計策,還要創造一種勢態,作為協助我方軍事行動的外部條件。勢,就是按照我方建立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相應措施。在戰爭進行過程中,必須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來時行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末段孫武認為,謀劃周密就可能在戰爭中獲勝,謀劃不周難以獲勝,根本不進行謀劃肯定要失敗的。
最後要說一下,齊華人作戰講究鬥智不鬥力,故齊國才成為兵學發源地。自姜太公奠基之後,司馬穰苴、孫武薪火相傳,潤澤天下,但自從有了孫武,有了孫武十三篇,兵家才在當今亂世中自成一家,可以說,孫武十三篇乃千古兵家第一書。《孫子兵法》為後世兵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不無道理。
-
7 # 安安Anyway
《孫子兵法》第一章主要講“慎戰”。
慎戰就是審慎對待戰爭,就是戰前把影響戰爭勝負的一切因素查全查實查細,客觀全面地分析、判斷,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用好一切有利因素,動員一切力量,組織好每一個步驟,形成有效的戰鬥力。這一章的“五事、七術”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兵者,詭道也。”,以奇用兵是法寶,而真實情況往往是我方知道“兵者,詭道也”,敵方也知道,那麼我方需要查實敵方用了那些詭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周全謹慎地對待戰爭才是取得勝利法寶。
回覆列表
孫子兵法,第-章,始計,主要講戰前對形勢分析,謀劃佈局等共十三篇以424文字全面概括了對戰爭的,防禦,相持和全面進攻三階段的戰略構思始計開始的計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