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ickyTube
-
2 # 不服輸的頹廢者
因人而異吧。。。負債生活要看這個負債是為了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被網貸所拖累,這樣的負債怎能幸福?但是房貸,車貸可能有時候壓的喘不過氣,但是說明你已慢慢成熟,慢慢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這樣的負債其實還是很幸福,因為這都是為了一個“家”字。
-
3 # 小得和小屁
這個問題基本不用考慮,絕對是先掙夠花,順序不能顛倒,就跟先有母親後有兒子是一個道理,如果反著來會出問題的。
-
4 # 北森林
答:我個人認為還是從頭做起的好,我也是一個負債者,先貨款起步生意失敗的話,在想起步太難,我個人生意失敗兩次,第一次用自己錚的錢去做生意,以失敗告別,第二次在貨款去做生意又失敗了,第三次起步太難了。
-
5 # 觀察員symon
每個人,因為身處的文化背景,接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消費的觀念自然不同。
有些人喜歡超前消費,今天花明天的錢,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心態比較好。
大多數華人的觀念比較傳統,認為還是要省吃儉用,才能攢出一筆錢,將來購房購車,成家立業,最後也不至於捉襟見肘。
負債生活,可能短期內能解決一個人,一個家庭目前生活上的需求,如果他能償還得起債務的話,理財有方,開支都有規劃,實際上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負債生活,就是因為收入不多,積蓄不多,又要滿足當下的時候不得已負債。當下是高興了,但是這種幸福是暫時的,最終要為以前的負債買單,如果經濟能力不夠,那麼,肩膀上就如同揹負著一座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必定會影響今後的生活質量。
-
6 # 知者如貓
有這樣的思考,證明你已經快摸到了花錢的真諦。
當然是一邊養卡增加信用額度,一邊用收入補齊還款的生活更好了。
第一,沒什麼壓力。
第二,操作也不復雜。
第三,真到了用錢的時候,你可以臨時擠出一大筆錢來做你想做的事情。
像我負債三十萬,現在一邊用智慧還款軟體頂著,一邊做點副業慢慢償還,不也過得挺開心麼?
-
7 # 娟兒食光
我由於貸款的原因,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先賺錢再花錢有多爽,畢竟錢在自己口袋裡,可控,先花錢再還錢,很容易超過自己的收入而不自知,到了還錢的時候就很絕望,長此以往反覆下去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最後真的是選擇極端手段的大有人在,所以我感覺還是先賺再花,安心
-
8 # 櫻桃花開123
我覺得還是車奴房奴的生活幸福,賺錢了把債還清以後還有房子車呢,賺錢也更有拼勁。住平房騎腳踏車的日子,跟現在社會已經脫軌了,沒有人會喜歡那樣的日子。每天簡單的生活,沒有任何奮鬥目標。最後也是攢不下錢來,沒房沒車沒存款。還不想辦法努力掙錢。日子太單調了。現在社會壓力都大。一輩子只住平房,沒有奮鬥目標的人,是沒辦法跟上時代進步的。如果每個人都是住平房的思想,社會也不會發展這麼快了。
-
9 # 鄭州二愣
文化背景造就生活方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錢過有錢的生活,沒錢過沒錢的生活,有錢有有錢的煩惱,沒錢有沒錢的快樂,
-
10 # 小宇兒暖風
個人認為還是先掙錢再花錢的生活幸福,因為本人討厭欠別人錢的負罪感,自我感覺有種不可饒恕的錯誤,心裡有些過不去,如果有些朋友每天都會催你還錢,不僅會影響你的生活還會影響你在工作中的決策和判斷。
-
11 # 奈奈姐
你好,我是奈奈,首先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負債的生活幸福還是先掙錢之後再花的生活幸福”對這個問題。
我覺得我們是要在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因為本身我也是負債的,也一直在努力掙錢還債,想過一個掙完錢之後再花的生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總不能把我所有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的幸福感都降到最低,只為還債而活。
我認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升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就像我所認知的那樣,自己掙的錢,一部分錢拿來生活,一部分拿來還債,一部分作為積蓄,為自己日後的東山再起做準備。
-
12 # 安安K
不同時期矛盾不同,譬如,你手裡2套房,但是手裡沒有多少錢,騎著電動車,但是你不慌對不對?
但是如果你媳婦懷孕了,需找保姆,你花錢照顧她,別人羨慕這會就是幸福,反過來手裡留著錢買房,讓她自己來,就是不幸福
-
13 # 使用者1776713418963
負債生活太難了 ,也許你覺得現在有能力可以超前消費,你覺得能每月還上欠款,可是生活總有意外,就好比這次的疫情,多少人因此信用破產,深陷催收的泥潭中,每天承受的煎熬,有時候真想一死了之我想這是很多負債人都出現過想法,
-
14 # 我在後面看看
關鍵不在於欠債,在於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穩穩的提升自己的吸金能力。如果自己能夠不斷的收入上來,提前一點消費肯定更幸福,至少對自己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
15 # 三米姐學攝影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看當事人的性格、能力、眼界和格局、如果這個人性格保守懦弱又沒能力和遠見、那負債生活無疑是噩夢、負的債會像山一樣壓著你、每天為還錢愁生活還會幸福麼?相反的、如果這個人有能力、有魄力、有遠見和格局、負債的生活會讓他看到一個可預期的遠景,不久的將來會讓他再上一個平臺、負債成了動力,為一個目標去努力的生活是幸福的!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結果、認清自己再考慮要不要負債
-
16 # mm溫暖同行
說明一個問題,他能負債就有能還債的能力,在經濟基礎差的情況下,只有負債投資才能闖出一方事業,這是成功者的膽量和勇氣,堅持努力捨得付出的結果,是自己敢闖敢幹,善於工作,發揮能量和智慧的結果。
有夢想,為實現夢想而奔忙,不怕苦不怕累,有頂天立地的心態去奮鬥,克服艱難困苦的困擾,勇有向前而堅持,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爭取時間,只有實現夢想,才會有成功,有成功才會有幸福。
成功是闖出來,來之不易的,不是所有人完全能做到得,等閒等不來成功,沒有夢想也沒有成功之路,在夢想中,敢想敢幹闖出來的,困難面前不低頭,苦累面前不彎腰,硬拼而來的成功,得到的幸福。因此這就是不怕負債,付出的成果。
-
17 # 二二開心時刻
我現在是陷入了一種過著這個月,花著下下月的錢,我現在個人感覺真的是勸大家有一分錢花一分錢,不要透支未來,作為過來人,我說一句話欠錢真的非常非常難受
-
18 # 不忘初心預見未來
個人認為手中有存款是最幸福的(^o^)o
就拿這次的疫情來說吧,疫情期間工廠停工,各個旅遊行業、服務行業、娛樂行業等全部關閉。每天只能呆在家裡,如果你有房貸、車貸請問你急不急,慌不慌?如果你有存款我相信,你雖然著急但也不會感覺活不下去吧?所以,我認為手中有錢才是硬道理。再看看中國抗疫的效果,我認為可以用完美來形容。為什麼我們華人可以2-3個月不復工不上班都可以熬下去,別的有一些國家一個月都熬不下去就喊著自由復工。就是因為我們國家大部分人有著存錢的這種習慣。
-
19 # 梅州細妹客家人在臺灣
房債車債是正常的負債,人生總是要有點追求吧~一直原地踏步不會進步,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幸福不幸福是一家人有共同目標,一起奮鬥,和睦相處,這樣就幸福快樂了
-
20 # 傅0212
現在社會,什麼是幸福?有人覺得,沒有負債就是幸福,有人覺得有房子和家庭,負債百萬也是幸福,有人覺得必須成為有錢人才是幸福。也有人覺得,人生雖然有起有伏,但是這才是人生的意義,哪怕很苦很累,都是人間滋味。
回覆列表
首先,我想題主恐怕是對美國有太多的誤解。
美國一萬元的花銷,您一定指的是換算過的人民幣(美國年家庭平均收入是五萬美元),也就是大概1400美元左右。按照當地的物價,1400美元在美國可以買什麼,我作為一個生活在美國三年多的人,來給您算算。看看如果按照大多數華人的生活習慣來類比在美國的年輕人的月花銷是多少。
早餐中餐在外面吃,晚餐回家吃。
早餐:一個麵包加上一杯咖啡,麵包2.5美元,咖啡3美元,加上稅和小費,大約7美元。
中餐,隨便外面吃點,13美元,加上小費和稅,15.5美元。
晚餐,自己回家做,按照每週購買一次生活食品,平均到7天,大概每餐花費是8刀左右。
每月給自己兩餐的機會出去和朋友吃飯,AA制,隨隨便便,按照低標準35刀,加上稅加上小費,40刀。
飲食版塊花費
工作日算四周,每週5天:(7+15.5+8)x5x4=410美元
週末也算四周,每週2天,早餐不吃,一共6餐在家,2餐在外面:6x8+40x2=128美元
所以一個月的用餐費是:410+128=538美元
衣服,按照每個月平均購買一件,按照一般般的算。50美元,不過分。
交通費,大多數美華人是開車上班,每個月加兩次油,大概70美元。
車輛算三個月保養一次,每次保養大概120刀,每個月就是40刀。
車輛保險,每個月100刀,中等保險。
車輛折舊費暫時忽略,所有的計算都往非常一般的標準計算。交通費一個月大概:70+40+100=210美元。
住房上,題主談到的應該是沒有買房的情況。我就直接去掉房租不算,就算水電網路
水電網,每個月大概30+80+120=230美元。
上述花銷版塊算下來:538+50+210+230=1028美元。
美華人平均的家庭年收入是5萬元,稅前。稅後大概算4萬5,每個月收入是3750美元。
大多數的中產家庭的孩子是要還自己上大學的貸款的,奧巴馬還清自己學生時期的貸款只到當選為總統前幾年。就拿一個月還300刀吧。
也就是一個美國的年輕人,每個月的花銷在不算房租的情況下是1328美元左右。
那麼,您覺得美華人欠債過得很幸福嗎?您可能沒看到美國的年輕人背的書包經常有粘膠粘在上面,您也可能在地鐵上看到穿著西服的男子的皮包早就已經磨破了。當然我不是刻意這麼形容,因為這種情況,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在我眼中,很多美華人只是活的比較灑脫,心很大而已。按照華人的標準,他們過得一點也不幸福。但這不妨礙他們有好的心態,活得很幸福。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