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育觀是多種多樣的,所以也談不上認同不認同。但說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有點體會。
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
或者說,教育是將一個人的內心引匯出來,從而幫助他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遺憾的是,大多數家長都是按自己的期望培養自己的孩子。
這樣,孩子很難達到家長的期望值,家長會很痛苦;同時,因為這也不是孩子的想要的,所以他也很痛苦。
在我們現在的教育機制下,學校很難做到真正有效的因材施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更多的承擔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因為只有自己的孩子,家長才會更加的清楚孩子想要什麼。透過和孩子大量的溝通,也才能更好地發現孩子的職業興趣所在。
實際上,孩子上中學時,基本上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當然不一定那麼清晰。那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專業的工具,對孩子的職業興趣進行測量。
比方說,透過霍蘭德六邊形,我們就可以大致的知道,孩子的職業興趣是屬於6種中的哪一種?簡單的說,也可以歸納為4個不同的方向:孩子是喜歡和“物”打交道,還是喜歡和“人”打交道?或者是喜歡和“概念”打交道,還是喜歡和“資料”打交道?這樣我們就能大致確定教育的方向。
比方說一個很喜歡和“物”打交道的人,我們非要讓他和“人“打交道,比如說,讓他做銷售員,或者是做培訓師,他就可能比較抗拒。
反之,如果讓他們從事工程師,或者是程式設計師,他們可能就會有更大的發展前途。
一個喜歡和“概念”打交道的人,你非要讓他從事大量“資料”整理性的工作,他也會感覺到很無趣,因為他是天馬行空的。所以這就像好多創意人員,他的文案並不一定很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興趣,也有自己的侷限。
當然這個霍蘭德六邊形有時候不一定能非常的準確,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其他的工具,比方說蓋洛普優勢分析,比方說8種職業錨定位,比方說MBTI性格分析等。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是王陽明先生提出來的八字箴言。
1、關於立志。
王陽明說:志不立無可成之事。
一個人的成才要從立志開始,不是簡單的立志,而是指立大志。
王陽明本人12歲時就認為天下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人,年紀輕輕就立志做聖人,可謂大志。後來王陽明先生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個半聖人中的一個,也就不足為奇了。
周恩來總理在上中學時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來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功勳,也就顯得水到渠成。
2、關於勤學。
勤學,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只有內因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去努力勤學。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難做到堅持勤學的。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效應叫瓦拉赫效應,是以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瓦拉赫的名字命名的。瓦拉赫在年輕時,父母想讓他成為一個作家,但是後來發現不是當作家的料,再後來想讓他成為一個畫家,發現他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更沒有這方面的興趣。終於,老師發現瓦拉赫非常喜歡嗯動手,對細節的管理非常的厲害,所以培養他做化學實驗,成為了偉大的化學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有了方向之後,就可以按以下步驟來學習。這也是中國的為學之道: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關於改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當孩子犯了錯,勇於認錯並勇於改錯,這是一個優良的品質。
如果孩子每次犯了錯都歸於客觀原因,家長髮現之後,要立即止住這種苗頭。比方說孩子每次考試成績不好,總是說粗心大意造成的,這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
孩子是否考高分並不重要,透過每次考試能反思自己,更好的認識自己才重要。
成人需要反求諸己,實際上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每次做錯事都喜歡找原因,就很容易養成習慣性歸因。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當然,改過還包括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比方說做事拖沓,對人沒禮貌等。
最終,家長是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根據三環理論,習慣是由“要做的事”,“能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三者的交集。
習慣的外延是行為,而習慣的內涵是思維。
所以,當一個孩子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的時候,我們要從他的思維上來幫他分析。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稻盛和夫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成功方程式=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思維方式是第1位的,思維方式不對,一切努力白費。
4、關於責善。
責善,看似是對朋友的監督提醒,實際上也可以反向觀自己。當我們出於善心對朋友盡到提醒義務的時候,我們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朋友成為更好的朋友,自己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家長和孩子一起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那麼孩子已經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總之:
作為家長,實際上,我們就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最可信任的朋友。
透過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並立下大志(立志);
這樣才能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勤奮學習(勤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幫他建立良好的習慣(改過);
同時做孩子的知己和朋友,幫他成為更好的自己(責善)。
現在的教育觀是多種多樣的,所以也談不上認同不認同。但說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有點體會。
首先,清楚何為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
或者說,教育是將一個人的內心引匯出來,從而幫助他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遺憾的是,大多數家長都是按自己的期望培養自己的孩子。
這樣,孩子很難達到家長的期望值,家長會很痛苦;同時,因為這也不是孩子的想要的,所以他也很痛苦。
在我們現在的教育機制下,學校很難做到真正有效的因材施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更多的承擔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因為只有自己的孩子,家長才會更加的清楚孩子想要什麼。透過和孩子大量的溝通,也才能更好地發現孩子的職業興趣所在。
其次,發現孩子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實際上,孩子上中學時,基本上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當然不一定那麼清晰。那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專業的工具,對孩子的職業興趣進行測量。
比方說,透過霍蘭德六邊形,我們就可以大致的知道,孩子的職業興趣是屬於6種中的哪一種?簡單的說,也可以歸納為4個不同的方向:孩子是喜歡和“物”打交道,還是喜歡和“人”打交道?或者是喜歡和“概念”打交道,還是喜歡和“資料”打交道?這樣我們就能大致確定教育的方向。
比方說一個很喜歡和“物”打交道的人,我們非要讓他和“人“打交道,比如說,讓他做銷售員,或者是做培訓師,他就可能比較抗拒。
反之,如果讓他們從事工程師,或者是程式設計師,他們可能就會有更大的發展前途。
一個喜歡和“概念”打交道的人,你非要讓他從事大量“資料”整理性的工作,他也會感覺到很無趣,因為他是天馬行空的。所以這就像好多創意人員,他的文案並不一定很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興趣,也有自己的侷限。
當然這個霍蘭德六邊形有時候不一定能非常的準確,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其他的工具,比方說蓋洛普優勢分析,比方說8種職業錨定位,比方說MBTI性格分析等。
第三,幫助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人。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是王陽明先生提出來的八字箴言。
1、關於立志。
王陽明說:志不立無可成之事。
一個人的成才要從立志開始,不是簡單的立志,而是指立大志。
王陽明本人12歲時就認為天下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人,年紀輕輕就立志做聖人,可謂大志。後來王陽明先生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個半聖人中的一個,也就不足為奇了。
周恩來總理在上中學時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來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功勳,也就顯得水到渠成。
2、關於勤學。
勤學,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只有內因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去努力勤學。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難做到堅持勤學的。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效應叫瓦拉赫效應,是以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瓦拉赫的名字命名的。瓦拉赫在年輕時,父母想讓他成為一個作家,但是後來發現不是當作家的料,再後來想讓他成為一個畫家,發現他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更沒有這方面的興趣。終於,老師發現瓦拉赫非常喜歡嗯動手,對細節的管理非常的厲害,所以培養他做化學實驗,成為了偉大的化學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有了方向之後,就可以按以下步驟來學習。這也是中國的為學之道: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關於改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當孩子犯了錯,勇於認錯並勇於改錯,這是一個優良的品質。
如果孩子每次犯了錯都歸於客觀原因,家長髮現之後,要立即止住這種苗頭。比方說孩子每次考試成績不好,總是說粗心大意造成的,這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
孩子是否考高分並不重要,透過每次考試能反思自己,更好的認識自己才重要。
成人需要反求諸己,實際上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每次做錯事都喜歡找原因,就很容易養成習慣性歸因。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當然,改過還包括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比方說做事拖沓,對人沒禮貌等。
最終,家長是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根據三環理論,習慣是由“要做的事”,“能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三者的交集。
習慣的外延是行為,而習慣的內涵是思維。
所以,當一個孩子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的時候,我們要從他的思維上來幫他分析。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稻盛和夫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成功方程式=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思維方式是第1位的,思維方式不對,一切努力白費。
4、關於責善。
責善,看似是對朋友的監督提醒,實際上也可以反向觀自己。當我們出於善心對朋友盡到提醒義務的時候,我們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朋友成為更好的朋友,自己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家長和孩子一起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那麼孩子已經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總之:
作為家長,實際上,我們就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最可信任的朋友。
透過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並立下大志(立志);
這樣才能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勤奮學習(勤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幫他建立良好的習慣(改過);
同時做孩子的知己和朋友,幫他成為更好的自己(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