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在曉得時候總是向我們灌輸勤勞節儉的價值觀,到了大學後,父母又總是叮囑不要太過虧待自己,但畢竟生活費有限,還靠家裡供給。大學生和剛出社會時,相對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該是怎樣的呢?
回覆列表
-
1 # 和風姑娘
-
2 # 新芽NewSeed
CBNData釋出的《2017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資料報告》顯示,中國閒置交易市場規模在2015年呈爆發式增長,2017年使用者規模預計接近4千萬人。其中,泛90後成為整個二手交易平臺的主力軍,整體發帖量超二手交易平臺總髮帖量的半成以上。
那麼問題來了,90後都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些啥?
二手手機:購買舊機型,划算又省事
根據轉轉《2017年中國分享經濟趨勢報告》,手機依然是二手交易最熱門的品類,佔比17.5%,服裝鞋帽佔比14.63%、數碼佔比10.7%,地位穩固。
他們表示,不論是國外品牌還是中國產品牌,都在加快技術升級的步伐。一部手機買回家,往往一年不到就已經過時,成了舊機,永遠都有更高階、更炫酷的新機型問世。去二手平臺購買舊機型,既划算又省事,節約了不少開銷。還可以將省下來的“換手機”費用花在旅行、學習、健身這些提升自我的活動中。
二手汽車:棄中國產愛豪華
據瓜子二手車2017年釋出的全國二手車消費大資料,中國二手車電商消費人群更趨向年輕化,90後群體作為新一代消費群體逐漸發力,購買者佔比提升幅度最大。
報告顯示,80後購買豪華品牌佔比最高為6.4%,而90後以5.17%緊隨其後,顯示了在二手車汽車金融的日益滲透下,其驚人的消費能力。而在購車品牌方面,同比去年,90後在豪華品牌車上增長率排名第一,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服飾箱包、珠寶首飾和房屋租賃同樣是心頭好
【和風觀點】用我的故事給你講述深刻哲理。
二十多歲尷尬的年紀,物質和精神無比匱乏,卻什麼都想要。但是很多人覺得應該努力學習,不應該談錢,可是談精神就高尚,談錢就是俗人?
01
談錢不俗,不談錢才是偽高尚
他在大學的時候,就在參加各種活動,做很多兼職。我們是在社團認識的,因為聊得來,所以經常一起談心。
看到他發的圖文,讓我回想起我和他曾經的一次對話。
他很苦惱,自己一直想賺錢創業,也沒有耽誤學習,這有錯嗎?為什麼迎來的都是反對票。
舍友每天說:“你真是掉錢眼裡了,俗不可耐!"媽媽的批評教育:“上學就好好學習,然後讀個研,家裡不缺那點錢,不要總想著錢錢錢的。”班助也經常找他聊:“二十來歲大好年紀,不要想著賺小錢,要堅持對精神境界的探求......”
我說沒毛病啊,得好好學習,不要想著賺小錢,好好上學賺大錢。
他立刻反問:“那什麼是小錢,什麼是大錢?什麼年齡談錢就是合適?”
當時的我啞口無言。我也是個俗人,和他一樣做著想暴富的夢。
我調侃他:“現在的目標還是賺錢?”他說:“是啊,二十多歲就得賺錢,不賺錢以後怎麼做幸福的俗人。”
比起那些嘲笑他的人,他真的敢於光明正大地證明自己"俗不可耐"。
我們從小到大學“君子不言利”“重義輕利”“淡泊名利”“視錢如糞土”等知識,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對金錢的態度。
在這個不得不需要錢的社會,我們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遊離在金錢與靈魂世界裡。
我們總羞於和別人談錢。和朋友談錢,就是世俗;和親人談錢,就是冷漠。
我們應該拋卻這種不必要的羞恥之心,將道德捆綁的外衣脫掉,坦坦蕩蕩面對內心,才是看待金錢的正確態度。
就像王爾德的坦誠心態:“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發現的確如此。”
其實談錢不俗,不敢談,才是真懦弱。
02
談錢賺錢,為了贏得更多選擇權
我還記得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一定要多做兼職,多嘗試,在賺錢的動力之下能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帶來無限可能。
他說完,我就突然想到讀研後認識的師姐,每天不僅能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而且堅持兼職,用自己賺的錢報了手繪班、游泳班、還在學跳舞。每次碰到她,總在“賺錢”的路上奔波。
賺來的錢確實給了她更多的可能性,也讓她過著充實的生活。
《安家》中的房似錦拼命賺錢,只要能成單,想盡辦法也要促成買房的契機。錢讓她離開了那個窮怕了的村子,過上能吃飽穿暖的生活,也成為店員佩服的房店長。
就像《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她最大的目標就是賺錢,不僅換來獨立的生活,還幫家裡解決了很多事。母親去世,父親買房,大哥失業,都是靠她伸手支援。
錢,雖然沒有辦法彌補曾經受過的傷,至少給了他們說“不”的勇氣和堅持活下去的底氣,也帶給了她們人生最大的安全感。
無論,讀書也好,工作也罷,談錢,不是因為多愛錢,而是不想因為錢卑微地活著。
世界上更多是普通人,相比不顧眼前困境,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我更敬佩,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認真工作賺錢的人,因為他們只想透過自己的能力,贏得尊重和踏實。
我們不是喜歡錢,而是錢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選擇權。就像電影《真情假愛》裡的一句話:我愛的不是錢,我喜歡的是錢帶來的那種獨立自由的生活。
03
只談錢,是真俗
馬雲曾在央視《面對面》的人物訪談中提到自己的金錢觀:“一個企業真正做大做強,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我看到的並不僅僅只有錢。今天為止,我大概20年沒拿工資過,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花錢,我身上都不帶錢。但是正因為我不愛錢,今天才有那麼多的資源,如果你愛錢,你的錢不會多。”
這段話引發眾議:“馬雲都那麼有錢了,他當然說自己不愛錢。”的確如此,但是如果他僅僅是愛錢,是不會將事業做到今天這個程度的。
金錢,是人類的玩法和規則,它流進流出我們的生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是一種真實而健康的生命迴圈。因為錢的流動流出,也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人生更鮮活。
但是“我擁有”並不等於“我是”。你用錢買的包包,你花錢去過的地方,你擁有的銀行賬戶永遠不等於你是誰。而這個等式之間有個洞,叫生命匱乏感,這個匱乏感是需要精神填補的。
二十幾歲的年紀,雖然有著對金錢的渴望和追名逐利的願望,但我們需要認識到自身物質的窘迫去努力賺取精神的富有。
讓金錢像水一樣流經我們的同時,用內在流淌的豐盛,去到靈魂想要追尋的目標,去做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這才是金錢最高階的玩法。
04
最後和風想說:
張愛玲曾說:“我喜歡錢,因為我從來沒吃過錢的苦,只知道錢的好處,不知道錢的壞處。”錢,的確是個好東西。
二十多歲的年紀,談錢並不羞恥,應該反思的是,不談錢是不是無為的藉口?
只希望我們能夠坦誠愛錢,真誠賺錢,虔誠的擁有錢換來的獨立與自由。
願我們,在這個世界,都能俗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