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怎麼說呢,在加拿大,多元文化是基本國策,不容置疑,政府公開倡導的是各族裔保持自己文化特色,類似美國那樣“你必須融入主流社會”的理直氣壯,在加拿大是不存在的(確切說“在非華裔中不存在”,因為的確有不少港臺老僑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惟恐別人不高興)。

    總體上加拿大人比較包容,對大多數少數族裔也是較友好的,極端言論和行為有,但比美國好多了,而且這個叫“政治不正確”,前不久有人在大溫哥華地區散發反華傳單,結果三級政要都趕緊跑出來譴責,我們華裔組織了個靜默抗議,結果白人、原住民、印度人和南韓人都有來聲援的。

    但另一方面,“軟歧視”其實還是有的,比如著名的“玻璃天花板”現象,還有,這裡的中小學大部分年級打分比較主觀,求職面試也是一樣,這些都是“軟歧視”比較突出的領域。

    歷史上加拿大政府曾經推行種族歧視政策,比如把原住民的家庭拆散,孩子送進寄宿學校“改掉野蠻習慣”,造成文化斷絕和大批孩子營養不良死亡,持續了上百年;對華裔,推行過臭名昭著的“人頭稅”,甚至不許華裔女性入境(認為這樣可以消滅華裔的存在),直到二戰後因為華裔退伍兵的集體抗爭才取消,聯邦政府為此公開向華裔道歉,已是21世紀的事了,直到2009年第一個加拿大曾經排華的市政府(卑詩省新西敏市)才以政府名義公開向華人道歉(因為華裔社群被排擠消失,這個道歉提案的發起人都不是華裔)

  • 2 # 凌五崆

    發達國家地區為什麼會有種族歧視?道理很簡單,你去發達國家地區學習他們的文化,知識,技術,取經回去發展自己的國家地區,這樣對方不僅不會歧視你,還會敬重你。如果是單純的佔對方便宜,腆著臉,什麼低技術要求工作都願意幹,去跟著人家過日子,人家肯定要歧視你,即使嘴裡不說。

  • 3 # 加拿大紅領巾

    如果整體上來說:比法國、美國都強太多了。但是如果在個別窮人區,還是有人會語言上有攻擊,當然不僅攻擊外族裔,本族裔也罵罵咧咧。普遍在加拿大素質還是比較高的。

  • 4 # 加拿大教育生活地產

    肯定會有感覺,但是在學校單位這種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

    大部分加拿大人也都很好,但是也有一些種族歧視分子,就像中國北上廣某些人瞧不起其他地方人一樣。

  • 5 # 手機看北京

    說說感受,總體感覺,加拿大種族歧視比美國要好的多,美國種族歧視還是比較嚴重的。

    原因嘛,我的感受是美國黑人多,而黑人素質普遍較差,黑人是歧視亞裔人的主要人群。白人也會歧視亞裔人,但是相對比較文明,可能會看不起你,但很少言語、行動攻擊你。

    加拿大黑人集中在法語區,如蒙特利爾,其他地區相對少。沒看過統計,但是感覺族裔相對平衡,特別是亞洲人、華裔比較多,所以感覺上種族歧視不明顯。

    一點感受,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

  • 6 # 溫房網

    加拿大作為世界知名的移民國家,種族和文化都是十分多元的,你可以在加拿大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人,也可以在加拿大吃到來自世界各地豐富美味的食物,綜上所說,大部分加拿大人對外來民族都是十分友好有禮貌的,當然也有少數加拿大人排斥其他民族,但這些情況不單單是在加拿大,在其他國家也會存在,我們只能學會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在別人的國家就要尊重和遵守這個國家的基本規則和文化,做好自己,不給華人丟人。

  • 7 # 加拿大楓葉之路移民
    你以為加拿大是“友善”的國家?呵呵

    你印象中的加拿大是怎樣的?

    文化的熔爐?

    友好的夥伴?

    理想的地球村?

    是永遠微笑?

    永遠友善?

    永遠敞開懷抱?

    是明明是別人的錯卻永遠自己認錯?

    加拿大很美好,加拿大人很友善,這似乎是一個定論。

    然而世事無絕對啊……

    說到種族歧視、宗教歧視或是性別歧視等一系列仇恨犯罪,你可能很難和加拿大聯絡起來,畢竟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大國:

    僅2018年就接受了3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寬容的文化氛圍是許多人選擇移民加拿大的理由之一。

    但是,最近這陣子在加拿大多個省市地區發生的一系列涉嫌仇恨犯罪的事件,著實讓人費解。

    仇恨犯罪,在加拿大?

    首先要明確的是,何謂“仇恨犯罪”。

    仇恨是情緒,犯罪是行為,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通常情況下,仇恨犯罪施害人的目的是威脅受害者並向整個擁有其特質的群體發出仇恨資訊。

    作為這個群體的成員,可能會集體產生安全感的缺失和恐懼感的增長。最近,加拿大的幾條新聞彷彿重現了這種犯罪——

    先是發生在溫哥華公車上的排外事件讓人大跌眼鏡。

    一名當地女子在公車上將自己的揹包砸到一名巴西少女的臉上,原因竟是該少女在公車上和朋友交流用的是葡萄牙語而不是英語!?

    接著,蒙特利爾的大街上,一名白人男子與一位講阿拉伯語的女子和她兩歲的女兒發生了言語衝突,不僅辱罵該女子為“蕩婦” 還做出了帶有性暗示的手勢。

    這些事件讓大家不禁在想:加拿大這是怎麼了???

    在這裡,你要小心

    加拿大表示不背這鍋。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調查顯示,溫哥華和蒙特利爾雖然仇恨犯罪時有發生,但並不是高發區。

    不過總要有人“背鍋”——2018年,在安大略省的Hamilton,每十萬人中會有近17%的人向警方報案稱遭到仇恨言語或身體攻擊。

    相比之下,溫哥華這個資料的比例只有7.1%,蒙特利爾則是6.5%。

    Hamilton因此被評為仇恨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官方蓋戳了:Hamilton Centre for Civic Inclusion (HCCI)的經理也表示“嗯,我覺得在這個城市不太安全。”

    這些年Hamilton的仇恨犯罪率連年增高,直到2018年才有所下降(2017年警方接到報案136宗到2018年的125宗)。

    可是那又如何,因為針對黑人或是猶太人的種族歧視事件卻變得更多了。

    就在前不久,加拿大還表示因為許多正統猶太人因為聖會節的到來不能參加大選而可能會更改大選時間,這表示猶太群體在加拿大很重要嘛,怎麼還能總遇到種族歧視事件呢!

    可這就是現實,相關資料顯示,Hamilton市針對猶太人的歧視事件增長了25%,從2017年的24宗增加到2018年的30宗。

    許多當事人向HCCI致電表示,他們常在工作中遭受歧視並被要求“回到你來的地方去”,某些黑人也被用“N”開頭的詞語稱呼。

    注:上文所述的"N"開頭詞語Nigga是對黑人的蔑稱。

    McMaster大學研究種族主義的教授表示,在Hamilton,仇恨團體已經是存在了超過80年了,尤其是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在各個領導層中都十分常見。

    來自Hamilton 仇恨犯罪小組的探員指出,他發現人們都開始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憎惡,但不知道為什麼在Hamilton的這個機率如此之高,而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遭到侵犯時沒有報案!

    這樣的情況讓人“怒其不爭”,可是也悲哀地認識到:在一個歧視事件頻發的地方,真的是出個門都要小心謹慎,不知道什麼時候可能就會被別人歧視一下子。

    而“被歧視”對於華人群體來說恐怕更是不少。

    之前在多倫多一家華人超市,一位中國員工因為不會說英語而被白人顧客責罵,並表示該店員不會說英語應該回到中國去。

    還好當時有其他華人顧客出面解圍,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真是太扎心了!

    幾年前,筆者在剛來到加拿大時,在路上走著,一名當地人將一整杯咖啡扔出窗外,直接砸在筆者面前,該男子還將頭伸出窗外做鬼臉,讓人非常氣憤。

    可是我們能因此全盤否定加拿大嗎?

    似乎也不對。

    因為被友善對待的人也不在少數啊。

    總體來說,加拿大是個十分友好和睦的國家。

    不過萬一遇到歧視事件,要及時向警方報案,因為你的沉默可能助長了歧視者的氣焰。

    要知道勇於鬥爭可是贏得他人尊重的重要條件。

    同時,希望在仇恨犯罪率高的城市,市政府可以積極尋找對策解決問題,這樣來自不同國家、 不同種族、 不同膚色的人才可以安心地生活。

    以上,希望有幫助到題主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齒不好怎麼辦,牙齒不好會影響壽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