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圖帝

    本文介紹長平之戰後,趙國是如何兩連擊把燕國打垮的。一、燕國在趙國背後捅了三刀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後,秦國一方面兵臨邯鄲城下,一方面約燕國出兵趙國。燕武成王終於沉不住氣,他趁機策反趙國武垣令傅豹,並在武垣集結兵力,厲兵秣馬,大有與秦軍形成東西夾攻,滅亡趙國之勢。面對燕國趁火打劫的行動,趙國根本沒有兵力去收復武垣,況且一座城池的得失,相比長平之戰的損失,對趙國來說也算不上什麼,趙孝成王也就咬牙切齒忍了。公元前256年,邯鄲之戰結束後一年。秦國王齕率軍攻克趙國二十幾個縣,斬首九萬軍民!秦國的盟友燕國,又在背後捅了趙國一刀,攻佔趙國的昌城(今河北冀州西北)。此時的燕國,是新國君燕孝王即位的第二年。趙孝成王忍氣吞聲,壓住火氣,趙軍沒有實力雙線開戰。公元前251年,擔任趙國相國近四十年的平原君去世,趙國立刻少了一位棟樑之才。平原君死後,邯鄲來了一位來弔喪的不速之客,他就是燕國的相國慄腹。慄腹借弔喪之名來邯鄲,實際上是來刺探趙國的軍情。 慄腹與他的幕僚沿Tiguan察地形和人氣,他們發現趙國盡是婦孺,民間幾乎沒有成年男子,就連軍隊中也是老弱眾多。很快慄腹回到燕國,立即向燕王喜稟報:“趙國的青壯年都死在長平,現在他們的孤兒還沒有長大,大王可趁此機會大舉攻趙!” 燕王喜,是一位即位不到四年的年輕國君,他的父親燕孝王在位只有三年。燕王喜接手的燕國,是他的祖父燕武成王留下的大好基業。 過去幾十年,燕國出過兩位偉大的國君,燕昭王和燕武成王。燕昭王開闢上谷、漁陽等郡,將燕國領土大幅北擴,而且一度南下攻佔齊國大片領土。而燕武成王,則繼續向遼東擴張,向東胡拓地千里,將燕國的疆域定鼎為大國。 燕王喜接手的燕國,是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燕國,疆土之廣,兵鋒之盛,都是前所未有。 翻開燕國的歷史,其實除了五國伐齊這一次,其他時候幾乎從來不勝齊國、趙國,甚至中山國,這也是令燕國非常尷尬的事情。 燕王喜即位雖然只有三年多,但是他知道趙國在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元氣大傷,自然明白這是抖擻精神,改寫歷史,重振祖宗雄風的大好時機。燕王喜起傾國之兵,兵車兩千乘,兵力六十萬,雄赳赳氣昂昂開往趙國。大軍旌旗蔽野,殺氣騰空,人人決心踏平趙土,大拓燕疆。二、趙國第一擊,廉頗封侯 為了讓趙國顧此失彼,燕國大軍兵分兩路,其中相國慄腹領兵四十萬攻鄗,將軍卿秦領兵二十萬攻代。 這是燕國在長平之戰後第三次在趙國背後捅刀子,前兩次在秦國拖住趙國軍力的情況下,一次策反一座城池,一次攻克一座城池,收穫都不大。這一次燕王喜下了血本,大有滅亡趙國的志向。正如燕華人所料,趙國能夠出動的野戰軍,只有區區數萬人,以這樣的兵力是絕對無法抗衡六十萬燕軍的。趙孝成王下詔,全國範圍徵兵,成年男子凡是十五歲以上,都必須應徵入伍。 其實趙國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那幾年時間已經數次徵兵,因此這次再徵兵員仍然有限,加上那些身經百戰的將士,趙國一共募集了十三萬軍隊,其中不少人都是新兵。 趙軍的新兵來不及訓練,殘酷的戰爭就已經到來,他們只要到戰場上去錘鍊了。燕軍兵分兩路,氣勢洶洶開拔過來。 燕國相國慄腹,領兵四十萬,南下趙國,兵鋒直指邯鄲。將軍卿秦領兵二十萬,走趙國代郡,目標是趙國太原郡的晉陽。燕軍上下心氣很高,試圖將趙國新舊兩個都城一鍋端。 燕軍的這種戰術,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燕軍兵分兩路後,人數太多不利於統籌的弱點得到一定程度緩解,而趙軍人數少不能分兵兩路的弱點則暴露無遺。 慄腹本是齊華人,後輔佐燕王多年,包括燕國攻入齊國、破東胡等千秋功業,都有他幕後策劃的功勞,動兵之初的確能看出來他的過人之處。 趙國方面,首席大將廉頗,自長平之戰被換將,後來一直沒有機會統領趙國大軍。這次廉頗老將軍臨危受命,他出人意表,將十三萬趙軍分為兩組,分頭迎戰燕軍。 十三萬趙軍,迎戰任何一個方向的燕軍,兵力都捉襟見肘,何況還要拆分為兩路,這不是要讓燕軍各個擊破嗎? 不過趙孝成王並不反對廉頗的決定,用人不疑,必須如此。廉頗的標籤是“以勇氣聞於諸侯”,在這個怎麼打都處於兵力劣勢的戰爭中,或許廉頗的勇氣,可以起到決定作用。 廉頗如此分配十三萬趙軍,自己統領八萬,北上迎擊慄腹的四十萬燕軍主力。將軍樂乘統兵五萬,從太原郡出發,到代郡迎戰卿秦的二十萬燕軍。燕、趙的四路大軍,很快就在邯鄲以北的鄗地,以及代郡遭遇,大戰一觸即發。在鄗地,燕、趙兩軍遭遇。廉頗八萬趙軍遭遇二十五萬燕軍,可以說瀕臨絕境。 在鄗地發生的這場戰爭,趙軍殺死主將慄腹,燕軍全面崩潰,趙軍追亡逐北。由於是在趙國境內,逃竄的燕軍如喪家之犬般四下逃亡,損失慘重。 兩天後,趙軍大勝的訊息傳到代郡,此時樂乘正高築營壘,準備與燕軍打持久戰,趙軍上下得知廉頗軍大勝,士氣暴增。 而燕軍主將卿秦惶恐不安,如果他不能速戰速決,不久之後廉頗的大軍肯定會趕來,他自愧不如廉頗,這個仗真沒法打下去。 卿秦膽戰心驚,他下令連夜拔營撤退,可是樂乘怎能讓燕軍安然撤退。 於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五萬趙軍尾隨二十萬燕軍,追著屁股打,卿秦運氣不好,被趙軍生擒。 廉頗與樂乘,十三萬破敵六十萬,斬殺對方主帥慄腹,生擒卿秦,可謂戰功赫赫。此戰廉頗居功至偉,趙孝成王封其為信平君,意思是篤信而平和。三、趙國第二擊,樂乘封侯公元前250年,趙國大破燕國後一年,秦國發生了件大事,安國君正式即位只有三天,就蹊蹺地一命嗚呼。那個曾經在趙國作為質子的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順勢登基,是為秦莊襄王。呂不韋雖然位極人臣,但是秦國朝堂之中,排擠他的人不少,特別是秦國軍中,像王齕這種宿將,根本不買呂不韋的面子。 趙國利用秦國出現的短暫內耗期,做出非常積極的應對,出兵燕國,以避免將來與秦國開戰之時,燕國又在背後捅上一刀。此次出兵的大將人選,並非信平君廉頗,而是趙軍的二號人物樂乘。趙孝成王為什麼選擇樂乘,因為樂乘提出一個天馬行空的計劃。按照樂乘的規劃,第一步,趙軍從太原郡出發,途經代郡,攻打燕國最西部的上谷郡。第二步,從邯鄲出發,沿著黃河而下,攻克武陽東面若干城邑,控制北易水。如果兩路趙軍都成功,便能將武陽孤立起來。 從地圖上看,如果趙軍按這個線路進軍,必須得發動兩場戰爭,而且深入燕國腹地。這一方案勞師襲遠、乘險抵巇[xī],如果不是前一年趙軍狂勝燕軍,恐怕誰都會認為這樣的進軍方案是天方夜譚。 正是由於趙軍十三萬大破燕軍六十萬,現在任何攻燕的方案,都可以擺上檯面,樂乘這個方案雖然激進,但趙孝成王也點頭同意了。 於是樂乘統領數萬大軍,從晉陽出發,風風火火開拔燕國。 燕國在上谷郡的部署,不出樂乘所料,兵力非常單薄。這個郡主要是抵禦匈奴入侵,匈奴人又不擅長攻城戰,因此上谷郡的城防與中原相比差距很大,兵員也捉襟見肘。燕國對於匈奴的態度,與趙國一樣,以關門自守為主,儘量節省兵力。 樂乘則是有備而來,投石車、床弩、雲梯等大型器械一樣不少,按照中原攻城戰的標準對付燕國守軍。 燕國在上谷郡的部署,只有靠近趙國的逐鹿城防尚可,像懷安、宣化這等要塞,各不過兩千人左右,其他城邑的守軍則更少,怎能抵擋數萬趙軍的狂攻。不到三個月,上谷郡全境便宣告易主。 樂乘拿下上谷郡,加固“10軍都陘”西側的防禦,防止燕軍反撲。“10軍都陘”是太行八陘最北邊的一條通道,燕國本來在“10軍都陘”中建有居庸關,布有重兵,防範山上的遊牧民族。後來燕國佔據上谷郡,這“10軍都陘”作為燕國內部一條通道,居庸關逐漸閒置。如今趙國控制上谷郡,“10軍都陘”勢必又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因此樂乘拿下上谷郡後,燕國也派重兵重修居庸關,打造防線。 上谷這邊戰事穩定下來,樂乘回師邯鄲補給,再統領數萬人出征。自長平之戰後,趙國的兵力便嚴重不足。與燕國的這場戰爭,本來要兵分兩路,但是趙國缺兵少將,因此同一支軍隊先取上谷郡,回師後取得補給再沿黃河而下。 燕國在燕趙邊界的兵力部署,是沿著南易水和北易水的立體防線,但是這兩條防線也有側重,越靠近武陽防禦越強。 樂乘軍沿著黃河而下,最大限度避開燕軍在兩條大河沿線的抵禦,順利抵達北易水東北岸,達到燕國的“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是荊軻刺秦王事件中,燕國向秦國獻上的土地,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是“督亢之地”與趙國並不接壤,又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防禦能力可想而知。 樂乘的進兵路線,自然考慮到了這些狀況,這才深入燕國,在“督亢之地”上奪取臨樂、龍兌等城邑。隨後樂乘趁勢轉身渡過唐河與北易水,將武陽以南的汾門城也拿下。完成以上這些兵無常勢的操作之後,樂乘才兵臨燕國下都武陽城下。 樂乘當然也不是要真的攻打武陽,趙軍也沒有這個實力攻克武陽,而是透過這種方式震懾燕國,在談判桌上撈足籌碼。回顧這次出兵,樂乘兩次出擊轉戰千里,對燕國各城邑防禦水平和守將能力瞭如指掌,精準攻擊燕國防線的薄弱環節,沒有浪費一兵一卒在那些精兵強將把守的城邑上。可見這些年樂乘在研究燕國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樂乘建此大功,趙孝成王封其為武襄君。四、趙國第三擊,燕趙易地 公元前249年,呂不韋派大將蒙驁攻打南韓,攻佔南韓的成皋、榮陽兩座大城,並連同原先周朝洛邑周邊的土地,合建成三川郡。 看到秦國大刀闊斧的行動,燕王喜又喜上眉梢。他派了一位叫蔡鳥的大臣去秦國,將北河間武垣及周邊十座城邑獻給秦相呂不韋,只求秦國出兵攻趙,燕國好再次背後捅刀。北河間是燕齊爭奪的緩衝區,五國伐齊時期,趙國從齊國取得北河間西南部的武垣。趙孝成王初期,田單代表趙國到武垣招募新兵,趁機攻克附近幾座燕國小邑。邯鄲之戰後,燕國策反趙國武垣令,佔據整個北河間。燕王喜將武垣送給呂不韋,用意是希望秦國重兵屯守,以阻止趙國進一步北犯燕國。趙孝成王怒火中燒,恨不得親自領兵攻入燕國。當然趙孝成王不可能親征,趙國將才濟濟,不用趙王親自上陣。 趙國的將軍當中,對付燕國最有辦法的,當屬老將廉頗。這一年趙、魏組成聯軍,趙軍由信平君廉頗統領,兩軍殺向燕國進行報復。 燕國以一國之力,根本不能抵抗趙國的強大火力,何況這次是趙魏聯軍,燕王喜怎麼也歡喜不起來。 公元前247年,如坐針氈的燕王喜與趙孝成王簽訂“易地和約”,雙方交換三座城池,趙魏退兵。 燕國提出用北河間的葛、平舒,交換燕國佔領的南易水與黃河以北的汾門、臨樂、龍兌,此方案比戰前燕國只丟了北河間。趙國提出用臨樂、龍兌,交換燕國的武陽和臨易,此方案比戰前多了唐河以南的武陽、汾門、臨易。 經過一番拉鋸談判,趙國將汾門、臨樂、龍兌三座城池割讓給燕國,燕國將燕以武陽、葛、平舒三座城池割讓給趙國。 三換三,看似平等,其實大有玄機。 燕國換回臨樂、龍兌,保住了督亢之地,保全了薊都之前這片緩衝地帶,否則趙軍渡過永定河便可直接威脅到燕國都城。 燕國有兩座都城,上都薊城,下都武陽。上都薊城是燕國舊都,當年燕昭王為了向中原發展,在上都薊城的西南方向擴建下都武陽。武陽是戰國時期最大的城池,齊國的臨淄、魏國的大梁、趙國的邯鄲、秦國的咸陽,都不如燕國下都武陽規模大。武陽像一頭昂首挺胸的雄獅,傲然屹立在易水北岸,俾睨中原。 武陽是燕國經略中原的指揮中心,也是燕國的經濟中心和軍事中心。武陽的興盛,正是當時燕國強盛的寫照。燕國連武陽都割讓,等於放棄進軍中原,從此告別強國時代。 對趙國而言,得到北河間的葛、平舒,就把呂不韋剛得到的武垣,等時機恰當就可以取之。趙國得到武陽後,可以從“10軍都陘”、武陽、北河間三個方向攻擊燕國,武陽居中指揮排程,地緣上對燕國形成壓迫之勢。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看地圖,地圖最醒目,打仗怎麼離得了地圖呢:

    春秋戰國時代,簡單粗暴!看那個國家的國力強盛與否,就看土地面積!農耕生產力水平嘛!

    戰國時代,絕對不會出現工業時代的“以色列”那種國家,憑著金融系統就可以積蓄力量,憑著科技先進就可以打勝仗。

    農耕時代,只有老老實實種地,認認真真練兵,才可以打勝仗,別無他途。

    戰國時代,有土才有糧,有糧才有人,有人才有軍,有軍國自強。

    如上圖所示,燕國和趙國比較起來,趙國怕不是比燕國要大上三倍?

    所謂戰國七雄“秦楚趙齊燕魏韓”,我們從地圖來研究,可以認定統一天下的要麼是秦,要麼是楚,其他五國是沒有可能統一天下的。

    秦國楚國之下就是趙國了,趙國很厲害的,有秦楚並列第一,沒有國家和趙國並列第二、

    戰國時代,趙國的國力屬於第二梯隊,唯一的第二梯隊。

    如果沒有秦國和楚國,統一天下的就是趙國了。

    燕國和齊國捆在一起也打不過趙國的。

    不要信什麼名將,什麼謀臣可以左右一切。國家間的戰爭打到最後,打的還是國力!

    諸葛亮那麼厲害,還是打不過魏國;希特勒的隆美爾德才兼備,德軍士兵也勇敢善戰還是打不過養了一群“少爺兵”的美國;日軍自將軍到士兵儘管也都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去戰鬥了,還是要死於鋼鐵洪流之下。

    沒辦法,工業時代,打仗打的是鋼鐵。

    回到題目本身——戰國時期長平戰爭後趙國傷害重大,為什麼燕國還是打不贏趙國?

    因為趙國的生產力還在,不就是打了一個敗仗嘛!不就是這次敗仗死計程車兵有點多嘛!

    可是,剩下來的依然還是要強過燕國,趙國的國力就算被打殘了一半,也還是強過燕國,趙國看著是燕國的三倍呢!

    其實,仔細排排,戰國七雄之間的戰爭,也就秦楚之間,秦趙之間打過像樣的戰爭,比如長平之戰,比如藍田之戰。

    燕國能做的只是派荊軻去刺殺秦始皇,可從來也沒有打過一場像樣子的戰爭;

    齊國是啥也沒做,傻等!直接最後投降,

    魏國和南韓也始終沒有打過什麼拿的護手的與秦國間的"大戰”呀!

    實力就是實力,不容小覷的,蘇聯被解體,一分一十五國,剩個俄羅斯,如今也三十年了呢!德國也罷,英國也罷,法國也罷,這些所謂的老牌子強國哪一個敢得罪普京呢?

    不是一個級別!

    一樣的道理,就是趙國被一分為二,燕國也不是個的。

  • 3 # 歷史風暴

    兩個原因:1,燕國太弱。2,趙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燕國太弱

    燕國是典型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一個國家。

    如果沒有子之之亂,燕國可能在整個戰國時期都不會有出彩的表現,

    是子之之亂將燕國一棒打醒。

    當時齊國軍隊在50天的時間內,就將燕國全境佔領,如果不是因為各國反對齊國對燕國的吞併,那麼可能戰國七雄要變成戰國六雄了。

    燕國居於北方,在春秋和戰國的大多數時間裡是沒有存在感的。他的南方是齊國、中山國和趙國組成的一道屏障,這三個國家實力都不弱,所以燕國根本就沒有爭奪中原的可能,大多數時間之內作為一個旁觀者!

    數百年的相對安定,讓燕國不被刀兵所傷,但是也讓他們失去了戰鬥能力。

    強大的軍隊是要透過戰爭來洗禮的。在樂毅伐秦的時候,佔據絕對優勢的齊國大軍被田單數千人打得大敗就可以看出燕軍的戰鬥力太次了!

    同時,燕國軍隊的作戰意志極低。以勇著稱的秦舞陽,在面對秦國的宮廷衛士時,竟然被嚇得臉色花白,導致沒有完成配合荊軻刺秦王的工作。

    以後勇著稱的秦舞陽都是這樣,那麼燕國的普通百姓,在戰場上面對屍山血海的時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肯定早已經嚇得雙腿發軟了!

    趙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長平一戰,讓趙國大傷元氣,幾乎一代人死去。但是,趙國仍然有一支軍隊存在,那就是防禦匈奴的17萬代地邊軍。

    這支軍隊常年和匈奴人作戰,而且因為沒有投入長平,而保證了軍隊建制的完整。當這支軍隊在廉頗的帶領下,與燕軍作戰的時候。足可以做到以一敵三,打敗燕國的50萬大軍還是沒問題的。

  • 4 # 看點兒歷史

    戰國後期,天下唯秦趙最強。兩隻老虎相鬥,即便是一隻老虎受傷了,但是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能挑戰權威的啊。

    趙國長平之戰,埋了四十多萬的人口。但是趙國仍然儲存有一定的實力,那種戰鬥的氣息仍在。

    另一方面,剛剛被秦國打敗了,心裡本來就是極度不爽了,偏偏這個時候,你燕國居然以為我式弱好欺負。這事兒擱誰誰能忍?強大了很久的趙國反正不能忍。所以燕國偷雞不成倒蝕把米。

  • 5 # 劉一千五

    趙國是慘,在同秦軍浴血奮戰的幾年裡,其他五國的救援可真是"不至"呀。

    魏國,要不是信陵君"竊符",這晉鄙的十萬大軍不曉得猴年馬月才到得了邯鄲城外。楚國,若不是毛遂提劍挾持楚王,春申君帶來的楚軍怕是沒訊息。齊國,這個國家的主政是秦國的應聲蟲,南韓,就別提了,要是他能保住上黨不失,就沒有以後的事了。南韓己臣服於秦,自然使不上勁。而燕國,小國是小了些,但上層會折騰,尤其是老糊塗燕王喜。秦趙打得熱火朝天,血肉橫飛的時期,燕國看熱鬧。本來,趙國使者到處求救,援兵遲遲不見。趙華人該怎麼恐慌和悲涼?同仇同悲同情同戰以保家衛國外,還得靠自己。魏,楚的兵來了,秦國將相不和白起與範睢爭權,秦兵幾年消耗過度,致使秦王收兵。邯鄲之圍被除。

    四十餘萬青壯死於國難。算是一代人整個兒地被滅而人口"斷層",沒個二十幾年的成長期,用什麼來抵禦外來侵略勢力?而趙國實在是慘透了。燕國的相國粟腹到趙國訪問,本來該支援趙國戰後重建,聯合兩家共同抗秦自救。不想這傢伙竟趁火打劫,落石下井,居然回去慫恿燕國出兵來搶劫危難中的鄰居。這鄰居一看這麼不仗義的燕王喜(太子丹的老爹)及其臣下,心頭悲憤,昂然奮力而起。打不過秦國,還怕打不過燕國?這一打,就把燕人打趴了。趙國讓老將廉頗將兵迎頭痛擊,擊破慄腹,大破卿秦樂間,窮追縱深五百里。圍其國都。燕王喜不得已而請和。要不這將渠大夫有臉面,趙國不會善罷干休的。

    六國,秦國。能不屈不撓抗擊秦國的只有趙國的君臣民眾,雖然趙王及其左右的決策使趙國蒙受了巨大損失。

    其餘五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禍不及身,得過且過。

    正是這種散沙樣的結構,才讓秦國各個擊破。南韓一臣服,秦兵踏上這塊"跳板",首先與硬骨頭趙國惡戰,趙國破亡。秦兵的鐵蹄所到之處,無不殘破。太子丹窮途末路,使荊軻刺秦王。不果,燕國加速滅亡。這就是鄰里操戈,各自為政的慘痛代價。

  • 6 # 君山話史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燕趙衝突的起因,是燕國覬覦趙國的土地。

    在戰國時代,燕、趙兩國長期以前關係很好,衝突甚少。當年樂毅受讒,從燕國投奔趙國後,致力於兩國的和平,他的兒子樂間則留在燕國,被封為“昌國君”。公元前251年,趙孝成王辦大壽,燕王喜派宰相慄腹帶了五百金作為壽禮,前往邯鄲城為趙王祝壽。此時趙國剛剛經歷長平之戰與邯鄲之圍,國力已是大不如前,壯丁多戰死沙場,國內人口比例以老少居多,嚴重失衡。燕相慄腹考察趙國後,得出一個結論:趙國已經不堪一擊了,這正是燕國出兵搶地盤的良機。

    回到國內後,慄腹向燕王喜報告說:“趙國的壯丁基本上都在長平之役中戰死,留下的孤兒們還沒長大,這是伐趙的最佳時機。”這個報告受到了燕王的重視。自從燕昭王死後,燕國在軍事上乏善可陳。只是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僻處北方,鄰國不多,外患也不多,所以沒有很強的危機感。如今鄰國趙國倒了黴運,燕華人想乘機撈一把,可謂是投機心理作祟。

    燕國臣僚中最熟悉趙國事務的人,莫過於樂毅的兒子樂間,燕王喜召他前來,把慄腹的建議說了一下。樂間反對道:“趙國地處四戰之地,全民都熟悉戰事,斷然不可伐。”燕王不以為然地說:“我出動兩倍於趙國的兵力討伐,這樣還不行嗎?”樂間沒有遲疑地答說:“不行。”燕王還不服氣,又說:“那我出動五倍的兵力,這樣總行了吧。”樂間仍然堅持說:“不行。”

    燕王喜不再理會樂間,轉而徵求其他大臣的意見。其他人都紛紛說:這是伐趙的良機,以多打少,必定可大獲全勝。燕王下定決心:伐趙。

    燕國的實力不容小視,為了確保兵力上的優勢,燕王出動了六十萬大軍。燕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宰相慄腹率領,共有四十萬人,進攻鄗邑; 另一路由大將慶秦統領,率二十萬軍隊進攻代地。

    燕國以舉國之兵伐趙,震動趙國。在與秦軍的慘烈交鋒中,趙國精銳盡失,如今面對六十萬的燕軍,如何應敵呢?關鍵時刻,趙孝成王總算有自知之明,起用了在長平戰役中被撤職的老將軍廉頗為大將,率領八萬大軍奔赴鄗邑,迎戰慄腹的四十萬燕軍;同時,另一名大將樂乘率五萬人馬,在代地迎戰慶秦的二十萬燕軍。

    在兩個戰場上,趙軍的兵力上都居劣勢,只有敵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廉頗與樂乘卻捍衛了趙國軍團的榮譽。鄗之戰與代之戰的結果出人意料,趙軍以寡勝眾,不僅大破燕師,還擊斃燕師主帥慄腹,俘虜了另一員敵將慶秦。樂毅的兒子樂間乘機脫離燕軍,投奔趙國。

    這兩場戰役證明人多並不一定能打勝戰,燕軍的戰鬥力與趙國不是同一級別。這下子燕王喜慌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結局。他領著殘兵敗將逃回燕國。趙華人卻不肯善罷甘休,不狠狠教訓一下怎麼行呢?廉頗不愧是趙國第一名將,在重創燕國兵團的入侵後,他乘勝追擊五百里,反客為主,殺入燕國境內,包圍燕都。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燕王喜現在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是有點太遲了。如今趙軍反倒兵臨城下,燕王手忙腳亂,趕緊派人前去向廉頗請和。令人奇怪的是,這麼一場偉大的勝利,史書卻輕描淡寫。這是因為戰國已進入晚期,此期的六國史料,後來多數被秦始皇給毀了,因此戰爭的細節便不得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牌鎮麻塘湖的鯽魚為何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