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月臘腸
-
2 # 宏小巫
當然首先先是狂歡了~offer就是一個里程碑嘛~
那接下來,有幾點建議給到題主。
1. 語言是否準備充分了?不要抱著到了當地現學的“理想”,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提前準備。
3. 需要帶的東西是否準備好了?不用大包小包的一大堆,精簡一些,日常常用的東西都準備好,保證自己到了的第一週如果不出門也可以生活的了的東西,比如,常用的藥物是否準備了,哪些藥物是當地違禁不許帶的要先了解好,你是否有備選的藥物準備?
4. 學習要用到的各種裝置,膝上型電腦,kindle,耳機等。
5. 需要修理的自己的身體,比如大家都傾向於出國前修修牙齒,比如減肥,比如理髮。
最後,跟各位好朋友多聚聚會,多陪陪父母家人。
-
3 # 修辭工廠廠牌康康
超級激動,終於有人問了這個問題。題主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一定是個對自己非常有規劃的人。
先簡要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我在美國念教育學碩士兩年,畢業後在美國某知名留學機構工作,辭職前為輔導部主管,負責美國地區160多名學生的學術表現。同時,由於工作的關係,我也接觸到了200多個留學生被開除、處分和勸退的案例,追究這些悲劇產生的源頭,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和家長在拿到offer後完全放鬆,對留學的準備僅僅限於買機票、租房子這些表面功夫,而沒有從心態、語言上去準備。
下面我結合美國的情況,來簡要說明一下準備工作。我認為其他國家也可以借鑑。
身份:瞭解學生簽證的優勢和劣勢,避免出現原則上錯誤。如果是美國留學生,最好要搞清楚:
i-20表格的使用規則(如放假回國需要學校國際辦公室工作人員簽字)
學習方面:英語是生存工具,不再是託福雅思分數;聽力和語法最好在出國前鞏固提高。根據我留學和輔導學生的經驗,聽說讀寫四個專案的重要性排列為:聽力=寫作>閱讀>口語。
聽力:託福24分以下可能會面臨聽不懂的狀況,出國前需要集中加強。
美國老師會對作業有非常細緻的要求,遇到複雜的作業(比如期中期末論文),老師甚至會用一節課的時間去自己說明自己的作業要求。所以,如果你聽不懂或者不認真聽,你寫出來的作業一定會有偏差,那麼分數一定不會高。根據我們的實際操作經驗,託福聽力高於或等於24分的寶寶們,一般在聽課方面就沒啥太大的問題了。24分以下的寶寶們,請做好自己經常性懵逼的準備,趁著還沒有出過,再趕緊用託福聽力、科學美華人和TED演講練一練吧。
寫作:語法是留學老司機的重災區,也是阻礙成績和語言進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礙
寫作的重要性就不必過多強調了,論文、小測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但是,大家在國內接受的寫作培訓非常得中式,學了再久可能都無法滿足美國學習的要求,因此,不如花精力在語法上。到了美國之後,教授們更注重意思的表達,不會過多的糾正你的語法,但是嚴厲的老師還是會給你扣分,因此,這個部分只能自己在國內搞定。另外一個原因是美國大學和高中會為外國學生和新生安排專門的寫作課程,大學裡面還有免費知道寫作的寫作中心,這些課程和設施都可以為我們所用。
3. 生活方面:家長轉換角色。
家長要轉變理念,探索如何遠距離地同孩子相處。美國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與很多主觀與客觀因素,家長切不可以金錢和成績為指揮棒。
學生一人要面臨生活瑣事、西方文化適應、同齡人交往、與老師相處等等巨大挑戰,這裡面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他們出國前沒有接觸過,家長需要給他們以精神和方法論指導。
此外,還有衣食住行方面的準備,如匯學費、買車、行李打包等。這些事物建議諮詢一些當地的朋友和校友,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安排。
-
4 # 我在美國等你來
拿到offer之後就是等開學,準備出國的手續啦~~
美國大學什麼時候開學?美國入學時間在秋季居多,故留學生們一般是秋季入學,8-9月報到。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情況:
春季入學:1-2月報到
夏季入學:6月報到
為什麼留學生們都選擇秋季入學?理由1:秋季為主學期,各專業在這個時候會放出大量招生名額。
理由2:獎學金的數量和金額都比春季和夏季的多。
所以我們也強烈建議你:秋季(8月底9月初)入學。
為什麼一般來說美國留學生入時間是秋季呢?這主要是由美國大學的學制決定的。美國大學也是按年為單位。不一樣的是美國有2種學制——學期制與學季制。不管是哪一種學制,一般都是秋季為第一個學年的開始。在學年的開始入學比較好融入生活與學習。
“學期制”與“學季制”有什麼不同?
美國大學的學年(Academic Year)時間範圍一般從一年的8月底8月初到次年8月。從學制上來說,比較常見的是分為“學期制”(Semester)和“學季制”(Quarter)。
(若看不清可戳大)
學期制
Semester System
美國約一半的高校採用2學期制。
大部分學校實行2學期制——秋季和春季學期,每學期教學週數為15周,4個月左右。8月~12月為秋季學期,次年的1月~5月為夏季學期。
不管是幾個學期制,一般都是在每年的秋季(8月底9月初)開學
學期制的優點是:春季學期結束後,通常有長3個月的暑假。如果錄取你的學校使用的是學期制,那可以提前想想這麼長的假期可以做點啥啦。比如旅行、暑期打工、提前修學分都可以,很靈活。
學季制
Quarter System
加州大學系統的高校大多采用學季制。也就是把一個學年的學習時間分成3個學季度——秋季、冬季、春季學期。
第一個學季一般是從9月中到12月上旬,稱為秋季(Fall Quarter);
第二個學季為次年1-3月,稱為冬季(Winter Quarter);
第三個學季為次年4-6月,稱為春季(Spring Quarter)。
另外,7-8月夏季(Summer Quarter)相對時間較短,學生可以選修。
學季制的優點是它為學生提供試修的機會。如果錄取你的學校是採用學季制,你的課程學習比學期制的小夥伴更自由。第1個學季度之後覺得課程不適合自己,可以選擇繼續學或者換課程。有試錯的機會。
學季制的缺點是學季制的安排比較密集,假期少,學習壓力大。
入學前需要準備什麼?需要準備這3件事兒:準備簽證和護照、準備錢和信用卡,出國行李
事項1:準備簽證和護照
如果秋季入學,最好在6月辦理簽證;春節入學的話建議在11、12月辦理簽證。
如何辦理簽證:公民辦理因私護照只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一份和家庭戶口本前往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即可辦理。直轄市居民就在市出入境管理中心辦理。(如:北京戶口的居民在北京市出入境管理中心辦理)
申請美國學生簽證的主要流程:
被美國學校錄取,收到I-20表格
支付SEVIS fee
填寫簽證申請表格,並附近期照片,支付申請費用
線上或電話預約面試
和大使館預約簽證申請面試
支付SEVIS fee:SEVIS fee至少要在面籤前三到五天支付即可,費用為200刀。需要注意的是,填寫的資訊要與I-20上的資訊完全一致。
簽證申請及支付申請費:申請之前,學生需要先在線上填寫DS-160表格。儲存好表格頂端的申請ID,方便後期檢索查詢。支付完畢後後把簽證費收據存好,面籤時可能會查。
預約面試及準備材料:透過線上或者電話最近的美國大使館預約面試。準備面試材料:4個包裹材料一個上交包裹,一個學習能力包裹,一個約束力包裹還有一個資金材料包裹。
面籤:如果面籤後第一個包裹被收走,只退回I-20表格和簽證費收據,其他包裹也沒有缺少任何資料,這種情況下基本就順利透過;如果收走了護照被和其他有疑點的材料,說明學生申請被check。如果所有的材料都被退回,那麼說明被被拒了。
事項2:準備錢和信用卡
準備押金及雙幣卡:雙幣卡分為雙幣信用卡和雙幣借記卡,雙幣信用卡就是具有人民幣和美元結算賬戶的信用卡,雙幣借記卡可以進行人民幣和美元的儲存,提現和消費。
準備生活費和學費:學費可以帶著信用卡到學校後直接刷卡,也可以到銀行購買付給學校的國際匯票帶到學校。生活費用可以隨身攜帶部分現金,其他消費都可以透過信用卡解決,既方便又快捷。
帶多少錢合適這個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這篇文章:美國留學,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事項3:準備留學行李
包括並不限於以下清單噢~
護照原件,offer原件,體檢,免疫證書(小紅本和小黃本),學歷畢業證書和成績單原件,出國考試成績單原件,駕照(若有),現金,雙幣信用卡,美國緊急聯絡方式,校園,學校地圖,服飾之類,個人用品等等。
詳細的行李清單可以參考三三老師的這篇文章《 留學行李大揭秘 》
其他注意事項:
準備應急聯絡方式
記好緊急聯絡人電話,可以單獨寫下來,收在箱子內層。
比如到美國之後對接的朋友/學校/房東的電話和聯絡方式
一般情況下遠水解不了近火,所以你還需要記好我們官方的聯絡電話,遇到意外時能保命。登陸外交部官網和中國領事服務網,可以查詢聯絡方式。
外交部官網聯絡電話:+8610-65961114
中國領事館的聯絡電話:+8610-65963500,
此外,你還可以記錄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號碼+8610-12308或者+8610-59913991。
提前申請宿舍或者租房
宿舍申請:如果學校提供宿舍的話才可以申請,一般宿舍比較緊張,原則是先申請先分配,建議大家如果想要住宿舍的話就儘早申請。
-
5 # 包大人玩科學
拿到offer, 對於開啟國外大學之旅, 其實只是一個開始,在正式入學之前,其實還有很多工作事項:
1. 確定學校
2. 確定住宿方式
住宿方式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申請學校的宿舍,另一種是選擇租房。
在美國的大學中,宿舍一直都是比較搶手的,所以你首先需要迅速的確定,大學是否要求新生必需住在學校內的宿舍。申請校內宿舍有一系列的流程,比如,簽訂住宿合同,選擇residence hall或building,選戶型和樓層等,最後交住宿押金。如果你有特殊需要或喜好,都可以向學校提前提出申請,大學會滿足你的特殊需要。
如果你自己租房,要尋找房源,聯絡房東,確認租金。租金相較學校宿舍的費用其實並不是差距特別大,而在其他生活成本方面,住宿舍和租房的差距也並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學校的宿舍實在是十分的搶手,因此如果你想申請宿舍的話,一定要果斷的做出決定提前進行申請,否則一旦沒有位置,你就只能更加麻煩的去租房,會有更大的壓力。
3. 辦理簽證
辦理簽證去美國之前的重要步驟。留學生一般是F1簽證,對於簽證面試也要做好充分準備,爭取一次簽證成功。
在申請簽證填寫DS-160表格前,檢視自己護照是否有效,如護照過期,在辦理新護照後,舊護照被剪角,但千萬別扔掉,如果之前去過美國,你以後會用得到舊護照。
在簽證面談之前,必須充分準備好所有簽證材料,其中包括護照、身份證、簽證申請表及照片、以及英文成績等,注意,在學歷材料中,一定不要忽略了學歷學位原件及中英文證明原件、成績單中英文證明原件。
4. 辦理保險
美國對留學生買保險帶有強制性,法律規定留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否則將不能註冊入學,通常在學校發放的I20表格上有醫療保險的費用,說明保險費已經涵蓋在學校所收取的學費和生活費之中,也就是說留學生入學時就自動購買了醫療保險。需要注意的是這時所繳納的醫療保險有一定的範圍和額度,有的疾病是不在範圍之內,因此一些昂貴的醫療費用就會需要自己承擔。對於國際學生而言,一次嚴重的疾病,意外受傷甚至是災難性的緊急醫療,可能會危及學業,因此除了學校強制購買的保險,也可以向學校或者學長學姐諮詢購買其他的保險。
5. 體檢與疫苗
美國大學在錄取學生之後,會通知學生進行健康體檢。如果學校沒有通知你,請一定要問學校要體檢表格。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州)會有不同的疫苗要求,請學生務必在當地的(出入境檢疫中心),帶好學校的體檢表格,進行體檢和疫苗注射。並且把醫院填寫好的表格以及健康卡提交美國大學,否則,你需要在美國注射,那需要花費昂貴的疫苗費用。如果沒有體檢報告,學校有權利遣送回國,或者不讓你入住。
當然, 除了這些適應新的生活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外, 也應當在學術方面早早的準備起來。如有可能, 提前學習大學課程。要想方法找出要去的學校有什麼課程可供選擇,可以提前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甚至向意向課程教授索取書單,領先一步學習大學內容。這些準備都是為了在開學後更快的適應大學學習節奏,很多學生開始的時候都聽不懂課,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背誦。那麼,拿到OFFER到開學這段空餘時間,完全可以在高中期間就把大一知識學起來。同時, 要穩步提升英語應用能力,順利進入到美國大學階段學習。
最後,要在如前前準備期間密切注意每一個程式的時間節點,一旦錯過了某個時間點,不僅會對你的整個留學進度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也會給學校留下壞印象,這些可都是需要注意的哦!
-
6 # 知留學
申請過一次master兩次phd了,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一直都想寫點啥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情況:
本科:985&211 學校 工商管理專業
第一次申請:2012 FALL MIS master
硬體:T:94/IELTS:7.0/GMAT/680+3.5/GPA:3.4
錄取結果:(記不太清了,時間長了,好些忘了)UPITTS, UT-DALLAS, CMU, UArizona, UW(最終選擇)
第二次申請:2014 Fall iSchool PhD
硬體:T:waive/ GRE: 315+3.0/GPA:3.75
申請學校:UMD ISCHOOL, UW ISCHOOL, UC BERKELEY ISCHOOL, UPITTS ISCHOOL, SYRACUSE ISCHOOL
錄取結果:全拒……
第三次申請:2015 Fall iSchool PhD
硬體:同上
申請學校:UW ISCHOOL, UMICHI ISCHOOL, SYRACUSE ISCHOOL
錄取結果:Syracuse iSchool
方向:sentiment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large scale social network data mining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出國?自己適合不適合出國?留學的意義?
我自己現在在這邊呆的是兩年半,時間不長, 但對這個問題也慢慢有了自己的認識。在出來之前,總覺得出來的理由很充分: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去世界頂尖的學府進行深造,去認識更多的朋友,瞭解不同的文化,等等等等。我當時出來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一直都把出國留學作為自己的一個夢想,國外那些個歷史悠久的大學讓我魂牽夢繞。終於有一天,我收到了一票offer,然後覺得,哇,夢想實現了,感覺非常的開心。於是2012年9月,一個人拖著兩個大行李箱,屁顛屁顛就來了美國。
可是真的在這邊呆了一些時間之後,就會發現,以前想出國的理由,確實不緊緊是“夢想”這麼簡單。除了所謂有夢想,還有一部分是別的因素:出國的人雖然很多,但相比國內那麼多的同齡人,畢竟是少數,有那麼些虛榮心在做怪;出國是個貼金的事情,感覺出國讀個書,自己就很牛了一樣;在國內考研也沒有考上的把握,自己數學一直學的不好,但是又想有高學歷,那出國理所當然成了一個選擇;大家都出國,那我也出去看看;或者最簡直粗暴的理由,出國可以學好英語……
也就是出來之後才開始去想這些問題,到底為什麼來?有一段時間我很迷茫。周圍各種各樣的同學都有,有奮發努力的,也有吊兒郎當的。就這樣迷茫了一段,有一天,在我努力終於找到一份實習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我出國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貼金,更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自己的人生會走得更好。我覺得對於我這種性格,在國內那種環境下,真的特別不痛快,以成績論,以名次論,以出身論,即便我的本科學校並不差,我也毫無樂趣。反而是到了這邊以後,自己感覺自己真的大變樣。本科的時候,也有些吊兒郎當的感覺,但是到了這邊以後,每當看到身邊那麼多的同學,都比自己努力,每天不管什麼時候都能看到圖書館裡那些刻苦的身影,我突然覺得,我如果不這麼做,會顯得很另類,於是我也變成了這其中的一員。
兩年碩士所下的苦,比大學四年加起來還要多得多的多。以前上課總是玩個手機打個遊戲,現在上課卻是認真聽講;以前課下就知道吃喝玩樂,現在課下多半時間都是在圖書館上自習中度過;以前一到假期放假回家就放羊了,現在快到假期就想辦法趕緊找個實習以保證假期不會虛度,等等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留學帶來的改變絕非一點半點,它讓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以前本科的專業,絕非我想學的,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想學什麼,到了這邊更是迷茫。但是就是在這種不斷的迷茫,不斷的摸索,我終於找清了自己的方向。我想,大概在這種自由的學術環境和校園環境中,更容易去摸清自己的定位,更容易去找準努力的方向。
因此,留學這件事情,讓很多人變得更好,更優秀,對自己未來的路也更加清晰。
至於其它方面的,比如生活上的,人際交往上的,不做評論,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有的人會做飯,有的人會去外面吃,有的人出了問題會自己解決,有的人會去找別人幫忙。但不可否認,在這麼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一定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也一定會鍛鍊一個人的獨立能力,至於能到什麼程度,尋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自己到底適合不適合留學,應該不應該留學,這個問題首先問問自己,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會想出國留學。如果就是覺得想跟風,或者就是單純的想貼金,或者是想炫耀,那還是不要出國了,在國外所需要犧牲的東西,遠比得到的這些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多的多。只有當留學的目的確實是想學東西,想提高自己,想去世界著名學府深造,想變成更好的自己,那就來吧,這裡一定是一個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好地方。
第二個問題:碩士還是博士?以後的路怎麼規劃?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幾個方向的考慮:
第一:自己的計劃是什麼?有的人對學術毫無興趣,只是想讀個碩士,亦或是透過留學,拿到碩士學位,然後找份工作,目標在工業界的,那麼還是建議讀碩士吧,畢竟美國的博士一般來講都非常的學術,儘管說以後畢業之後涉及學術的工作沒有工業界那樣多,但是博士專案還是以培養學術界人才為主,專案的設計,課程的安排,大部分也都是以培養學術人才為參考而設定的。比如說有很多學校都會在博士專案中加入博士生帶課的安排,讓博士生去為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上課,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教授。如果目標是工業界的話,這種安排會讓人感覺非常的無聊。而很多碩士專案就是以培養工業界人才為主,那些專案可能更加合適一些。因此,到底讀碩士還是讀博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計劃是什麼。
第二:自己的經濟情況。我身邊有很多人,出來讀博士,問其原因,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博士不用花錢,碩士很多都是自費,而博士一般都會cover tuition,並且提供stipend以及health insurance之類的。這當然也是一方面的考慮。但是如果以這條作為理由而選把讀博士,那麼就請一定要堅持到底,因為讀到一半quit是非常損害信譽的一件事情。前些日子網上流傳的關於密歇根大學教授給中國清華學生的拒信(no offense),且不論真假,但這種行為確實會對後來的申請者造成很大的障礙。倘若有朝一日中國學生真的失去了信譽,那就追悔莫及了。
第三:時間。我在申請博士的時候,跟很多人聊過,他們都不選擇申請博士而去申請碩士的原因是:Phd is a big commitment,五年時間,一定要想清楚了。碩士專案大部分只要一年兩年或者兩年半,少數是三年,相比之下時間比較短一些, 如果時間因素比較重要的話,也要考慮清楚。
總之一句話,如果選擇讀博士,請一定要堅持到底。
第三個問題:如何選校?主要看什麼?綜排?專排?地理位置?費用?
這個是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以我個人的觀點,還是分階段分情況來說:
第一,如果是讀碩士,而且目標是畢業之後在美國找工作,那麼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其次是專業,學校,費用的話因為面異,能承擔的起就好。為什麼地理位置排第一位呢?我本人的專業是IT相關的,我人是在西雅圖,眾所周知,西雅圖是美國除了灣區以外第二個高科技中心,眾多高科技公司雲集,像微軟,亞馬遜,Expedia, 之類之類的。那麼這裡對於學IT的學生,是非常非常有利的,舉個例子來講,我們班的大部分同學,在第二年的時候,都是一邊上課一邊在企業做兼職,有些是在amazon,microsoft這種大公司,有些是在一些local startup的小公司裡,但無論如何,西雅圖有很久多很多的機會,提供給有志於進入IT領域的人。暑期的時候,也可以就在本地做實習,然後找工作的時候,遵循地理優勢的原則,來參加校招的企業也會非常多,去on site面試也相對容易的多。因些在這個階段,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倘若對比一下我即將要去的Syracuse,在小地方就沒有這麼多平時做part time的機會了。
第二,如果是讀博士,我個人覺得還是專業和導師更重要一些。畢竟博士期間還是以學術為主,學校一般也會提供RA, TA之類的機會,那麼相對對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會弱一些。而專業和導師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以後的去向,所以專業和導師在這個時候會重要一些。
第三,如果以後有計劃回國,那麼很顯然學校的名氣是第一位。國內很多人到現在都會覺得加州理工是野雞大學,而TAMU更是名氣連藍翔都比不上(again, no offense)。如果要回國,一定要選那種國內人一聽就如雷貫耳的學校,此時專業反而顯得不是太重要了。
第四,考慮考慮自己的承擔能力。學校好地理位置也好的學校,大家都想去,但為什麼有人不去呢?錢。說白了就是錢的問題。在紐約一個one bedroom一個月得2000塊吧?(經驗,非統計資料,如有出入請指正)在Syracuse有500-600塊就足夠了,相當的生活上其它費用也會增加。所以這個就根據自身情況來定了。
最後說說排名的問題。排名永遠都是華人樂此不疲的話題,說永遠都是大家心中的痛。“我一定要去前50的學校”,“非前20學校不上”等等類似的話聽的太多了。我最開始的時候也是這麼認為的,排名好的學校一定會好。但是來了這邊之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我個人感覺美國的學校是分檔次的,比如前10名是一個檔,11-50是一個檔,50-100是一個檔,大概是這樣子,同一個檔次學校差距並不會太明顯,但也不是說不同檔就差距那麼明顯,10名和20名的學校其實也差不太多,只是感覺上的差距而已。我在實習的時候,有一個uw cse的實習生,說到學校問題上的時候我就跟他講,我說要是cmu把我錄了,我肯定就不來uw了,他問為啥,我說cmu的計算機比uw好啊,他就很不解的問我,why do you think so?然後他跟我講了原因,他覺得在西雅圖這邊,平時接觸到公司的機會要比匹茲堡多得多,不見得uw的cse一定比cmu的差,要是他他會選擇留在西雅圖。這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全美國有這麼這麼多的人在從事計算機行業,也有那麼多的成功人,並不都是cmu畢業的(again, no offense),但是大家一樣做得很好。也就是說排名這種東西,其實很多時間並不是那麼重要,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30名的學校不一定比50名的好。更深層講,每套排名都有自己的系統,都有自己的演算法,參差不齊,怎麼確定相信哪個不相信哪個?換個角度講,排名是給需要的人看的,你若覺得有需要,那就去相信,如果覺得不需要,那看看就行了,因為有比排名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你在學校的表現,你的GPA,你對於學習的態度,以及你在面試時能夠展示給面試官的東西。
第四個問題:如何安排時間?
這部分在一些別的日誌裡一定是有更加詳細的描述。這裡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第一次和第三次申請的成功的時間表以及第二次申請失敗的時間表。
成功經歷:
第一次申請:MASTER. 8月份開始寫文書,9月份就開始選擇學校,9月30號寄出第一個材料,剩下的我在一週之內全部寄出,最後一個是upitts,10月8號,然後10月10號收到了他們家的offer,之後陸陸續續來了別的。
第三次申請:PHD. 由於推薦信數量的原因,只能申請三個學校,於是第一個學校理所當然的選自己學習,從1月開始,就開始陸陸續續跟教授做專案,到8月申請時,手上有三個專案在跟做,同時手上握有本校博士錄取委員會兩們老師的推薦個。在這個時候,我瞭解到,學校一般不偏向於收本學院的畢業生,為了diversity,再三考量後決定還是申請,結果出乎意料面試都沒拿到,原因就是因為不收自己學生。第二個選擇是Syracuse。syr是8月份開始找老師套磁。結果很幸運的,第一封套磁信發到了dean那裡, dean將我引薦給了phd program director,然後director又把我介紹給了學院5個我這個方向的老師,於是就順理成章的skype,email,phone各種交流,等到10月的時候,已經得到了dean的邀請,去做一次campus visit以及參加syracuse在西雅圖舉辦的校友會,跟dean以及若干教授碰面。10月11月準備申請材料,12月交材料,1月20號拿到interview,1月30號skype interview,2月5號拿offer。
失敗經歷:
第二次申請:PHD。當時由於是一邊上課一邊申請,而且由於phd截止日期一般在12月1日左右,剛剛跟我們final時間衝突,因此準備相當不充分。11月才開始寫文書,寫各種材料,然後11月底匆匆忙忙的把申請都交了。結果不出意料,全軍覆沒。
總結一下以前成功以及失敗的經驗,得出的結論是:申請準備要趁早。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最後。考試要趕早,套磁要趁早,文書要趁早,推薦信要趁早聯絡,反正趕早不趕晚。由於有些學校的master申請還有round這一說,因此趕早的話,會佔很大便宜。而且如果一旦有意外情況發生,早點發生總比晚點好。
第五個問題:關於套磁、面試
關於套磁:上面也share了一點點我套磁的經歷。我覺得最成功的就屬於這次跟syracuse的套磁。很幸運的由dean引薦,到director,再到各種professor,最後在申請前已經跟老師打過好多次電話,也見過面,跟dean面對面聊過。套磁這點對於申請博士尤其重要,當然也有人不套磁就拿到offer的,這種情況也很多,但是做為咱們來講,套磁不會有什麼壞處,多跟老師套套近乎,增加一下自己的知名度,總是有好處的。套磁一定要看好人,先研究明白這個教授的背景,看看跟自己適合不適合,再去套。有回覆的時候,如果自己拿捏不準應該怎麼回,可以發個帖子到寄託上,讓大家幫忙看看,大家共同參謀。套磁郵件一定一定要寫得非常的出彩,要能夠闡述至少一個自己的專案成果,然後儘量往老師的研究方向上靠,要能在第一時間吸引老師的興趣,否則就沒戲了。一個老師每年在申請季的時候會收到很多的這種郵件,除非你很出彩,否則連回復都得不到。一般教授對於套磁的回覆,都是謹慎態度,因為第一,他們說了大多數情況是不算數的,第二,就算他們想要,美國大部分學校都是admisstion committee 說了算,教授自己沒有權利決定。但是還是要進行,提高自己的曝光度。
關於面試:碩士一般沒有面試,少數有的我也不是特別瞭解,還是不要誤人子弟了,這裡說說博士面試。
面試這種東西,隨機性很大,每個人也不盡相同,每個學校也各有特點,這裡我就說說我的經驗。今年我在面試前(phd),跟我的一個教授講,他是uw 錄取委員會的,他跟我說你要不要做一次mock interview(模擬面試)?我可以幫你做一次,然後幫你提點意見,讓你更好的準備。我說好啊好啊,於是就跟這個教授做了一個半小時的mock interview,也就是正常面試的長度。面試的流程基本是,有幾個老師,還有個學生做紀錄,老師那裡都會準備幾個問題,流程性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麼要讀博士,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你的研究興趣是什麼,之類的。接下來,根據你的回答,面試官們會問很多follow up question,這裡的原則是在據實回答的基礎上,可以稍作修飾,然後儘量把自己的研究興趣方向往面試官身上靠。這是因為這些面試官,要麼是你在文書中指定的person of interest,要麼是他們對你有興趣,主動要求參加面試。這種情況下,你的研究跟他們越貼近,成功的機率越大。
以下這段話是我當時在面syracuse前syracuse的一個admission committee 成員給我的關於面試的tips(套磁的時候聊的特別嗨皮,於是他自己給的我這些tips),原文貼上:
Write back to the Phd student and ask who will be on call. Then do some research on them and when you answer their questions try to gear your answers towards them. You want as many folks as possible to want to take you on as their student. You want more than one of us to fight for you. Because in a way, that is what it is going to come down too.
大家體會下。還有一點,當時給我做mock interview的教授跟我講,有一個問題一定要注意,就是當問到:“what"s your plan for the next 10 years?” or “what is your long term career goal?” 等這類問題的時候,這看上去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有很多答案,實際上這是一個trap,這個問題,在面試官那裡是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就是四個字:tenure track faculty member。這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因為前面說過,博士專案是以培養未來的教授為標準,不管以後真的想幹什麼,想進工業界也好,想留學術界也罷,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是:我要當faculty。
第六個問題:應該不應該找中介?
這個問題,同樣因為而異。有人的實力比較強,diy沒有問題,那最好就是diy。但是diy不是適合所有人,我身邊的朋友同學,有80%都是找的中介,也一樣來到了uw。但是隻有一定,選中介,一定一定要擦亮眼,不要去當小白鼠,儘量去選一些相對比較有名氣的,或者身邊人用過的覺得不錯的。我有一個朋友,她的中介是她媽媽在健身房遇到的一個人,然後是做中介的,於是就相當於,她是第一個客戶,於是可想而知,就悲劇了……
回覆列表
十二月份就有一批學生會受到錄取通知書啦,趕上美國提前申請的小夥伴們還在焦灼的等待中,今天就跟同學們說說拿到通知書之後需要做那些事情,等到通知書一到手就行動起來吧。
一、掌握應急聯絡方式
行前請登入外交部網站 連結 www.fmprc.gov.cn/) 和中國領事服務網連結
二、檢查護照有效期
護照剩餘有效期一般應在一年以上,否則可能影響您申請他國簽證,或影響您在國外期間的行程安排。
三、辦妥目的地國簽證
確保已取得目的地國的入境簽證和經停國家的過境簽證,簽證種類與出國目的相符,簽證的有效期和停留期與出行計劃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慣例,即使您已取得一國簽證,該國也有權拒絕您入境且無需說明理由。
四、核對機(車、船)票
仔細核對票面上所顯示的登機(車、船)時間、地點以及聯程票的前後銜接是否正確。
五、瞭解目的地資訊
全面收集目的地風俗禁忌、氣候條件、治安狀況、流行疫病、法律法規等資訊,並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六、購買必要保險
國外醫藥等費用普遍較高,建議您根據自身經濟條件,購買人身安全和醫療等方面的必要險種,以防萬一。
七、體檢和防疫
行前最好進行全面體檢。並根據目的地國要求和情況,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並隨身攜帶接種證明(俗稱 “黃皮書”)。
八、慎重攜帶個人藥品
許多國家對藥品入境有嚴格規定,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出國前應瞭解有關國家的海關規定,在允許的範圍內選擇所攜藥品的品種和數量。如因治療自身疾病必須攜帶某些藥品時,應請醫生開具處方,並備齊藥品的外文說明書和購藥發票。
九、避免攜帶違禁物品
注意目的地國海關在食品、動植物製品、外匯等方面的入境限制。請勿攜帶毒品、國際禁運物品、受保護動植物製品及前往國禁止攜帶的其他物品等出入境。切勿為陌生人攜帶行李或物品。如攜帶大額現金,必須按規定向海關申報。
十、留下應急聯絡方式
出國前應給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計劃日程,約定好聯絡方式。建議您在護照“應急資料”頁內詳細寫明家人或朋友的地址、電話號碼,以備緊急情況下有關部門能夠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絡。護照、簽證、身份證應影印,一份留在家中,一份隨身攜帶,還要準備幾張護照相片,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