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雲峰

    古代戰爭史上騎兵對陣步兵的時候勝率還是比較高的!雖然也有步兵結陣對抗騎兵勝利的情況,那也是需要區分將領、陣型、兵員素質等多重因素的。為什麼騎兵的勝率很高呢,這裡需要具體的說明一下。

    騎兵的優勢在於衝擊力強、速度快。騎兵是騎在戰馬上驅動戰馬高速的突擊,戰馬的重量加上速度造成個體步兵完全不具備抗衝擊能力。另外騎兵具有主動性。想打就打,想撤就撤。以當時的女真騎兵對戰明朝軍隊為例,女真騎兵都是呼嘯而至明軍陣前,距離幾十步是運用弓箭進行拋射,如果明軍軍陣不亂則持續的騷擾射箭,如果明軍軍陣打亂,軍士恐慌撤退時,則騎兵緊追不捨,兵敗如山倒的時候追殺一方騎兵基本處於絕對優勢,所以古代打仗時經常有追殺百里的情況發生,潰敗的一方經過長途逃散,十去八九,兵員損失巨大,從而喪失戰鬥力。

    歷史上精銳騎兵在高明的指揮下,創造出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比如唐朝戰神李靖率領兩千精騎千里奔襲消滅叛軍十五萬的輝煌戰績。蒙古鐵騎兩萬橫掃亞歐兩洲等等均證明了優秀騎兵戰鬥力。

  • 2 # 子夜羌笛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對陣步兵是擁有極其巨大優勢,甚至可以說是碾壓式優勢的,這些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騎兵的衝擊力速度。學過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成正比,且尤其取決於速度(1/2mv²,m為物體質量,v為物體質量)。因此,整體擁有更大質量和更快速度的騎兵擁有的動能可能是步兵的若干倍。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古代步兵在對陣騎兵時基本都會採用比較務實的步兵方陣而不會採用其它的運動戰術。以嚴絲合縫的堅固方陣行成騎兵衝鋒路上的巨大臨時堡壘進行阻擋。而這是需要有極高戰術指揮和執行素養的指揮官以及優秀訓練水平的步兵部隊才可以做到的。這就是為什麼採取這種戰術的部隊很多但成功的卻很少,也是為什麼斯巴達步兵方針能夠如此有名的原因。

    二,騎兵的機動性。在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化學能驅動的馬達以前,騎馬的速度是人類可以獲得的最快速度。在戰場上,兵力展開的速度就意味著機動性更強、節約更多用於部署的時間,從而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孫子·九地》中提到的“兵貴神速”就是這個意思。步兵叢集在進攻時只能緩慢整齊向前推進,而騎兵軍團卻可以採取遠距離迂迴、分割包抄等靈活機動的戰術。來無影、去無蹤,等到步兵反應過來,騎兵已遠去很久了。

    三,騎兵的運載能力。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尤其在肉食不足的古代,以穀物為主食的步兵很難負擔較重的兵器、糧食等載荷遠距離連續行軍。而騎兵則不同,戰士可以攜帶比步兵更多的糧食和更重、威力更大的武器裝備。一些遊牧民族的軍隊甚至可以一個騎士配備兩到三匹戰馬。這既解決了戰馬輪換休息問題,也解決了裝備和糧食的運送問題。

    所以,縱觀歷史,那些能夠最終奪取並坐穩了天下的武裝集團無一不是擁有較為強大的騎兵軍團。無論是西漢時漢武帝麾下的衛青、霍去病騎兵軍團,還是唐太宗麾下裝備精良的唐朝騎士,又或是明成祖朱棣的大明鐵騎,更不必說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蒙古騎兵以及清朝八旗勁旅。而丟失了燕雲十六州為養馬基地的宋朝,即便經濟發達、步兵裝備也不差,也只能在連年與契丹、西夏、金等北方遊牧政權的戰爭中處於下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迪迦奧特曼》裡最讓人感動的一集是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