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式早教老師說育兒

    我是早教老師Cherry ,5年經驗,授課超過3000節,教授超過1000個小朋友。

    我很反對,“一切為了孩子” “要給孩子最好的”“再苦不能苦孩子”這類語錄。

    為什麼?

    因為這兩句話,都在宣傳一個理念:孩子和成人是不平等的,孩子凌駕於成人之上。

    說這類話的父母,多少都在寵溺自己孩子。

    過去我們不斷宣傳,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不能凌架於孩子之上,不可以隨意打罵孩子。

    而由於新一代多獨生子女,四個老人,兩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作為早教老師,我見過一個3歲男孩來上課,他由媽媽抱著,爸爸拿包,奶奶拿水壺,爺爺拿小車,大姨拿著他的外套。一行人總是浩浩蕩蕩。他說渴了,奶奶立刻喂水。他說玩車,爺爺立刻奉上,他出門,大姨立刻把外套穿上,傘打起來。

    作為早教老師,我還見過,父母本身經濟普通,吃穿都是普通的品牌,平時生活挺節約。但是孩子的衣服,玩具,尿不溼,零食全部都是進口貴牌,普通品牌都不敢用。某玩具1000一個,咬牙買!某嬰兒推車2000,咬牙買!孩子的東西必須是最好的,最貴的,我們可以吃糠咽菜,但是孩子必須頓頓燕窩。

    我還在網路平臺,看到年薪7萬的普通人家庭,他媽媽要給孩子報一年5萬的私立幼兒園。

    這類孩子的成長中,眼裡是沒有別人的。

    他們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會變得自私不體諒他人。

    他們在小時候,習慣了,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他們會伴隨著攀比和虛榮長大,認為自己消費的層級=出身階層。一旦發現,和自己同消費水平的同學,家裡條件都很好,可能海外旅遊,遊學,各種豪車。而自己竟然沒有。 就會怨恨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更好的條件。

    自己沒錢,想花錢,於是產生了一大批為了買化妝品,奢侈品而裸貸的女大學生。

    他們小時候,習慣了,家人都是犧牲自己利益,成全他們。他們長大容易成為巨嬰,以為學校社會中的其他人,也應該犧牲自己利益,成全自己。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也需要付出。

    我一個朋友,他父母說不寵他,實際上,他三十多歲了,從沒吃過剩飯(加入鍋中重新蒸過),沒掃過地,洗過碗。因為他家中,孩子是不可以吃剩飯的,剩飯專屬他爸媽吃,勞動屬於他媽他爸,他負責玩。

    他媽生病了,坐骨神經痛,站著很痛,依舊不會讓他去做飯,而是坐在凳子上切菜炒菜。他玩自己的遊戲玩的飛起。

    真的愛孩子,請平等對待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

    0到1歲,嬰兒期,我們要給到無條件的愛。

    但是越長大,孩子越要理解,平等和尊重。

    我們愛孩子,但是愛是有界限的有規則的。

    大人不可以隨便打孩子,同樣,孩子出現打罵大人,吐口水等行為,同樣要嚴厲批評教育。

    大人穿200塊衣服,就別給孩子硬買1000的衣服。

    大人平時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別給孩子硬買各種高階食材。

    大人用品普通,就別給孩子硬買幾千的玩具。玩不了多久,玩壞了,大人又心疼。

    大人沒有錢旅遊,就別硬給孩子搞各種國內外遊。

    因為總有一天

    孩子總歸會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這個世界中

    我就是一個普通孩子

    我的家庭就是普通家庭

    我變不了王思聰

    我的父母已經很努力的儘量給我好的生活

    如果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要靠我自己的雙手

    去奮鬥

  • 2 # 蛋疼小怪獸

    “窮養男,富養女。”

    這是以前,為了讓男孩子長大後有擔當,女孩不會輕易相信花言巧語。

    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要好很多,孩子也沒以前那麼多,基本都是獨生子,雖然放開二胎政策了,但敢生二胎的還是少數。種種原因,導致現在很少出現“窮養”。

    那難道給孩子好的,長大就成不了才嗎?我認為不會。社會在進步,教育同樣在進步。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正確指導,同樣能夠達到所謂“窮養”的目的。

    物質上,量力而為;教育上,傾囊相助!

  • 3 # 小蘿蔔2526298

    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可以給他好的,但是視情況而定,穿衣服,鞋子,生活用品,能用就行,不一定要名牌,即使他要求了,我買不起,或者我要存錢買房子,我也不會買的,但是吃的東西,我會買貴的,上培訓班,我捨得花錢,還有我會給他最多時間的陪伴 給他最多的愛,這些都是錢買不到的最好的最珍貴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進行農藥的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