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N娛

    許多學校都有一句特別提神的勵志口號: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前些天高考出分,美女同事轉發母校高考捷報時,略帶遺憾地發帖說,畢業10多年,我一直還是以母校為榮。她其實不知道,世界上有比她更悲催的一群人——高分考生,“明天母校以我為榮”?不行,明天太久,等不及了,填報“清北”,再說拜拜。

    悲催的根源,出在那張“志願表”上。媒體新近披露,對於高分考生填志願這個老問題,一些中學也不甘袖手旁觀了。他們信奉一種新觀念:“我的高分考生,我做主”。

    報道稱,北京某重點大學負責招生工作的老師W說,某地一所中學的多名學生向他反映,他們的校長要求該校全部20多名高考分數超過660分的學生,不論他們自己心儀哪所大學,都必須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一名考生在拒絕學校要求後,竟在校長辦公室遭到副校長、教務長、班主任等人的“軟禁”,被輪番“勸說”長達6小時,然後次日再次被叫到校長辦公室“做工作”……

    這樣的情況,不只是一所學校、一個省,不只是這兩年有,前些年就有。為什麼這些中學會強迫學生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呢?因為“北京大學”四個字,因為一些地區制訂的極為明確的標準。

    據熟悉內情的同行透露,地方政府對一所中學的評判,最初以高考升學率為考評指標,後來細化到以北大、清華錄取的人數為指標,並會根據最終錄取人數的多少給中學“加分”,再根據加分情況給老師、學生髮放獎金。在一些地方,書記、縣長甚至直接對縣中校長下命令,要求保證多少多少的“清北”數,相應地,校長、班主任等也會一級級“守護”學生衝刺北大、清華。他們知道,考進北大、清華的學生數量,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績效”和評級,也就直接掛鉤教師的獎金,當然還有未來的生源、辦學資源等等一系列因素。於是,中學不惜侵犯學生的意願,也要強迫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尤其是分數線相對較低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簡而言之,這就是中學的“教育GDP”。

    本來,志願填報事關一群考生的未來生涯,涉及一個個家庭的前途命運,誰有權力橫加干涉?然而,為了“教育GDP”,填志願的權利屬於考生這個天經地義的常識,竟也遭到公然挑戰,甚至變得司空見慣。無可否認,以“關心”“指導”的名義行強迫之實,不過是虛名、私利在掙扎發力,但扭曲的現狀背後,恐怕不只是校方的“霸道”——更無法迴避的,是評價機制在背後起到的強大作用。

    人是環境的人,也是制度的人,什麼樣的環境和制度往往會造就什麼樣的人。揭開評價機制的核心,就會理順一些地方誌願填報以及種種教育亂象的內在邏輯。不客氣地說,這種評價機制的理論基礎,是一種強盜邏輯,即不惜以犧牲學生的個體權利,來換取學校的現實利益。

    這種強盜邏輯,不僅扭曲了高考和教育的意義,也可能導致一些招生名額被浪費、虛置——在“躺著中槍”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招生老師就不無擔心地表示,已經發現一些中學存在大量男性考生集中報考護理系以及護理英語等專業的異常情況。而這些“被填報”進而被錄取的學生,入校後會如何對待他們的學業,實在是你知我知。

    弔詭的是,一些學生家長似乎也早已習慣一所學校的“北大清華指數”,以其畢業生被北大、清華錄取的人數規模,來作為評價學校質量高低以及自己孩子擇校的首要依據。他們的功利,反過來會成為官員功利的託詞,成為他們“順應民意”的最大藉口。更荒誕的是,因為一些地方會給考上北大、清華的考生和相關中學頒發鉅額獎金,不少貧困地區便出現了一些“高考專業戶”,他們在拿到鉅額獎金後,並不會去大學報到,而是會選擇復讀,然後來年再衝刺北大、清華,然後再拿錢。教育資源如何被揮霍,社會誠信如何被扭曲,於此可見一斑。

    最值得關注的是,忽悠、逼迫乃至篡改考生志願,已涉嫌違法。但多年來,這樣的老師、校長得不到懲戒、警示,反而得到升遷、獎勵——如果不是此番有“深喉”爆料,這樣的亂象也許還會一直悄悄持續下去,其背後的痼疾,無疑需要追問再追問。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曾經一次語驚四座:“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詞流傳數年,也有來自高校的反對聲,但在現實面前,簡單的反對聲總顯得缺乏說服力。但今天更值得擔憂的,是一些基於強盜邏輯的功利性評價體系,正在批次生產“精緻的利己主義”的機構、組織和個人,這些“手把手”為學生填志願的學校,顯然就是代表。他們似乎也願意培養一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否成功未必,但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在填志願這件事上,他們“心愛”的學生已經成了徹徹底底的受害者。

  • 2 # 舊陌桑

    以前也聽說過這種事,可能學校只是為了學校的榮譽和利益,覺得多一個北大的考生,學校以後的發展會更好,招生人數增多。為學校打造更加誇張的外貌。

    而且多一個名牌大學的考生對校長來說只有好處,也許政府發放的獎金會更多,也許會有更多的社會人士投入更多的資金融入學校。反正無論如何,都是為了一己私慾,將自己的慾望強迫他人完成。

    我也不便說什麼,只是覺得原本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偏偏演變成了“綁架”。不僅和學校領導的私慾有關,而且也與社會的風氣脫不了關係。

    希望家長和學校溝通好,不要受到任何脅迫,堅持自我。

  • 3 # 坐京觀天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每個人都有選擇錯誤的時候,或許校長會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擁有私心的同時,也在為了該考生有個更好的前途,就事論事,如果該考生的家長有自己的一番考慮,那就原諒該校長吧…畢竟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該考生

  • 4 # 園藝仔

    學校這麼做純粹是為了名譽、利益,不值得提倡。

    每個高考生都有報考自己喜歡大學的權利,學校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們選志願,使其能更大程度上被錄取,但不能強迫學生報哪所大學、哪門專業。

    就如這所學校,強迫考生報考北大醫學部,每個人都知道,北大是國內知名大學,本校考生若能考入北大,會給學校帶來很大的榮譽,也會提高一定的知名度。但學校這麼做真的好嗎?當然不好,拿考生的前途、命運開玩笑,是很無恥的事。考生有自己喜歡的大學,也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你強迫他選了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又怎能安心的學習。

    所以,學校強迫考生報考北大醫學部是一件非常錯誤的做法。

  • 5 # 十二點而已

    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傲。可如果從勵志演變成綁架,那還談什麼榮和傲。

    志願是畢業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再結合成績填報的,成績的好壞是志願填報的重要因素。成績優異的同學往往被學校老師和各大高校關注,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被名校錄取,而成績優秀的同學也是每個高校都想擁有的。

    然而,志願填報是學生重要之事,學校老師可以給意見,可怎能因為學生不報領導中意的名校就將其“軟禁”呢,這是分明就是強迫,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也侵犯了學生自身權利。

    高中是每個人都願意銘記於心的時刻,在高中你和同學一起經歷過歡與樂,一起競爭,一起努力。你可能經常說學校的不好,說老師的嚴厲,但絕不容許他人對學校和老師的謾罵。你總能以母校為榮。

    學校努力培養每一位學子,希望每個人都能取得好成績。每個老師想盡辦法讓學生能提高成績,每天起早貪黑,監督學生能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學生的取得優異成績那是學校的驕傲。

    學生因成績優異被名校錄取,給母校爭光,母校也能得到政府和社會的肯定,也給學校帶了很多榮譽和利益。可是因為這樣就強迫學生填報名校,甚至將其軟禁,這也太不人道了點。

    雖然母校是培育我們成長成才的重要地方,名校也可能更好。可學生不喜歡,老師也不能強迫啊。老師你認為好的學校,可是學生不喜歡,認為不合適自己呢。

    如果學生因為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學校,學不了自己想學的專業,而無心向學,這學校領導老師你能負得起這責任嗎?你們不能。你們會因為學生被名校錄取而開心,可你們有想過學生的想法和以後嗎?不是誰都能為你犯的錯買單。

    並不是只有從名校畢業的才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能強迫別人做出改變呢?更何況是填報志願如此大的事。

  • 6 # 妞小凡

    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句話很多時候感覺就是為了這一場考試而存在的。“考生拒報北大遭副校長‘軟禁’”看到這個題目突然嚇了一跳。然而仔細想想,似乎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先來說說去年,其實類似這種事--校方“勸”考生報考北大清華的事,早有先例。

    北京某重點大學招生辦的w老師所言如下:

    去年,Y省一所中學的一名考生,在拒絕按照學校要求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後,竟在校長辦公室遭到副校長、教務長、班主任等人的“軟禁”,被輪番“勸說”長達6小時,然後次日再次被叫到校長辦公室“做工作”……

    最終,在距離報考系統關閉僅剩1小時的時候,這名學生無奈在校領導的“監視”下填報了北大醫學部,才獲得人身自由。好在,這名考生的父親很快趕到了學校,在與校領導爆發了正面衝突後,才在報考系統關閉前5分鐘為孩子討來了“報考自己心儀大學的自由”。

    今年更是離奇。

    據瞭解,這種強迫學生報志願的情況並不只存在於Y省,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省份和中部省份,今年就有學生反映他們被校領導要求報考他們並不想去的大學。

    這件事發生在H省的某所中學,一名高分考生想報考自己心儀的一所大學,可校長卻要求他必須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甚至擁有考生志願填報系統賬號和密碼的校長,還未經考生同意就給他填寫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志願。

    在作者獲得的一份電話錄音中,這位校長語氣強硬地表示,“北大的平臺對學校非常重要”,而如果考生不報考北大醫學部就是辜負了學校的對他的大力栽培。

    “上北大清華就是你的責任!” 這位校長表示。

    但他否認篡改學生高考志願的指控,“如果我真要逼你去,我早就在填報時給你再修改兩次,徹底不讓你改志願了…我這是在勸你”。

    更為諷刺的是,這句話提醒了這名學生,在通話結束後,他遲遲沒睡,一直等到了凌晨,然後在趁校長已經睡覺的情況下兩次修改了自己的志願,封死了校方再篡改他志願,或是再糾纏他去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可能性。

    是什麼導致學校這麼功利性,教育怎麼功利性?

    原來,中國的一些地方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些功利性的獎勵。清華北大上線的人數直接影響到被錄取考生所在中學社會評估成績的高低。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還會給考上北大清華的考生和相關中學頒發鉅額獎金,這還在不少貧困地區催生出了許多來自農村的“高考專業戶”。他們在拿了這筆遠超農村家庭收入的獎金後,並不會去大學報到,而是會選擇復讀,然後來年再考上北大清華,然後再拿錢…

    教育是為了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柏拉圖說:“教育是為了以後的生活所進行的訓練,它能使人變善,從而高尚的行動... ...教育乃是‘心靈的轉向’。”

    別把教育變得太過功利化,別為了所思所想而變得不擇手段。教育應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而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其文明形成的根本。

  • 7 # pingping55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原來只是私下替學生改志願,如果升學率北清率等對學校考核指標不取消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 8 # 使用者53365857031

    首先 學校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及其家長的意見,和他們探討探討,結合實際情況去談談,畢竟學校老師們的視野開闊。其次 學生及其家長要考慮家庭情況和孩子以後的發展方向。第三 學校好不一定就是看上幾個北大、幾個清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怎樣遮蓋臉上的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