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智慧q
-
2 # 廿希堂—方波
秦半兩鑄造粗糙些,漢半兩鑄造標準高的多。
1、秦半兩粗放原始,漢半兩秀氣精緻。
2、秦半兩厚實不圓,漢半兩平整成圓。
秦半兩錢璧厚薄不均,大小不一(曰半兩,即十二銖,相當於7.8克左右;直徑25mm——28mm,重5克左右),漢半兩相對要薄,做工規整的多。
3、秦半兩字型灑脫,漢半兩字型規正。
秦半兩用小篆,漢半兩隸書氣韻較濃。
-
3 # 杏武科
秦半兩:是指秦統一中國後全國流通的錢幣。鑄期為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據傳秦半兩錢文出自丞相李斯之手,玉箸體篆書、氣韻飛動、纖細有力、十分瀟灑。 漢半兩與秦半兩基本上是一脈相承,但是在秦半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區別是客觀存在的。相比較而言:秦半兩粗放原始,漢半兩秀氣精緻;秦半兩厚實不圓,漢半兩平整成園;秦半兩字型灑脫,漢半兩字型規正;等等。只要細心品味,還可以找出許多區別。
秦半兩
圖片來自(子凡藏泉)!
下面,我們具體地來看秦半兩和漢半兩的區分!
秦半兩標準程度不高,錢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總體上講,要比漢半兩為厚實,邊緣鑄口茬多不磨栩,錢體欠圓,穿不方者亦屬常見,是比較粗糙的錢幣。 秦半兩書體用小篆,筆劃寬長,方中有圓,文字較高挺;“半”字下橫與“兩”字上橫較短,“兩”字除“長人兩”外,更多的是“短人兩”。後期形小穿廣的秦半兩中,還出現“連山兩”。 目前已經認定的秦半兩型別有:原始型(戰國中期)、大型、直徑在三公分以上至五公分。大篆文、小篆文、大字、小字、傳形、有郭半兩、小型燈籠半兩、小型(秦後期)、直徑在二點五至二點八公分,以及在字型方面的差異而形成的型別。
漢半兩主要有:榆莢半兩(秦末至西漢初期,約漢王劉邦元年,前206年,錢體輕薄,重三銖上下、八銖半兩(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仿秦半兩書體,略淺,重八銖)、五分錢(呂后六年,前182年,薄小,孔大,重只為秦半兩的五分之一)、直徑在二點五公分以下,(西漢早期,字文平整)、四銖半兩(漢文帝五年,前175年,錢文平正,重四銖)、有郭半兩(建元五年,前136年,新鑄的四銖半兩,有外郭,亦有內外郭的,也有稱三分錢)、 本文主要從形體和字型等方面討論其特徵,以提供辨別的基本依據。
漢半兩圖片!
回覆列表
1、秦半兩粗放原始,漢半兩秀氣精緻。
2、秦半兩厚實不圓,漢半兩平整成圓。
秦半兩標準程度不高,錢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曰半兩,即十二銖,相當於現在的7.8克左右;一般的徑在25——28mm,重5克左右),總體上講,要比漢半兩為厚實,邊緣鑄口茬多不磨鑢,錢體欠圓,穿不方者亦屬常見,是比較粗糙的錢幣。
3、秦半兩字型灑脫,漢半兩字型規正。
秦半兩書體用小篆,筆劃寬長,方中有圓,文字較高挺;“半”字下橫與“兩”字上橫較短,“兩”字除“長人兩”外,更多的是“短人兩”。後期形小穿廣的秦半兩中,還出現“連山兩”。
秦半兩書體傳說是由著名的秦國丞相李斯題寫的。史稱“重如其文”,是因為每一枚“秦半兩”的實際重量正好是當時秦朝衡制中的半兩,所以稱做“半兩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