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標準的職業噴子
-
2 # 親媽學堂
每個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特質”,這些特質來源於父母的遺傳,愉快地接納孩子的特質,就是接納自己。這個世上本沒有什麼“成功標準”,各種“標準”的背後蘊含著不同的動機。比如學校教育認為“紀律好”、“聽話”是孩子的優點,背後的動機為了節約師資成本、方便管理;培訓機構鼓吹孩子應該“興趣廣泛”是希望家長為孩子購買培訓課程。在孩子形成完整自我認知體系之前,家長要幫孩子發現他自己本來的樣子,而不是被外界的理念綁架,強迫孩子成為一個他並不擅長的樣子,給家長造成困擾、給孩子帶來痛苦。
一切家庭教育問題歸根結底是親子關係問題,一切親子關係的難題都可以用“悅納”來解決。愉快地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不論他活潑好動還是安靜內向、不論機靈聰明還是自抑駑鈍,一時一刻的樣子並不是孩子一生的樣子。
“悅納”不是一味的寵溺和放任自流,而是用成年人相對豐富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點,找到和現實世界和平共處的方式。這個過程,需要家長極大的耐心,不武斷地“貼標籤”(說孩子笨、不聽話);也不事事代勞(自己出面幫孩子解決掉一切困難)。“悅納”孩子本該有的樣子需要極大的耐心——長時間細心觀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幫助孩子習得對自己成長負責的能力。
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有一個基本邏輯——希望她在離開我、脫離開我的照看後,仍然具備幸福生活的能力。要將這個理念變成現實,就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家長應該多“幫忙”——既不要立刻否定孩子也不要代勞,耐心幫孩子分析困難的難點究竟在哪兒,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和女兒有一句口頭禪——辦法總比困難多。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出門吃飯,女兒很想吃沙拉里面的小西紅柿。她爸爸說沙拉剛從冰箱裡拿出來太涼了、不要吃,女兒有點委屈。我幫孩子把西紅柿挑出來,要了杯熱水泡了一會兒,問題就解決了。女兒吃著西紅柿笑嘻嘻地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悅納”孩子,幫助孩子成長並不是什麼深奧的大道理,只要家長多一點點耐心、冷靜、持之以恆的毅力,孩子就可以愉快地將他自己本應有的樣子活到最好。
昨晚看到一個網友的問題,描述內容裡寫到,父母幼年時對他過於嚴苛,導致他一直都過得特別自卑,直到後來變得叛逆,其實從他的描述裡,可以看出父母是愛他的,只是方式不對。如果你是寶爸寶媽,說說你們平時怎麼教育孩子的,是富養還是窮養,如果你還沒有結婚,說說你的父母以前是怎麼要求你的,而你能感受到他們的關係嗎?
回覆列表
我感覺孩子既不要富養,也不要窮養,按步就般的往前走,有許多人說女孩子要富養,男孩要窮養,我感覺無論你們採取哪種方式都不要極端化,因為極端化容易害了孩子,我舉兩個例子,我們周圍一個女的是一個單位管財務的,老公是做生意的很有錢,她是一個閨女,他們就堅信女孩要富養的理論,所以從小女孩要啥給啥,大把花錢,周圍結交朋友,隨便跟異性朋友玩,時間長了,就感覺沒意思,就現在搞同性戀,30多女人還沒結婚,家人發愁,但是沒辦法,但他們就還是那樣富養著,沒有發現實質性問題,我感覺讓女孩富養沒有錯,但有個度,也要讓她有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追求,如果人一擔要什麼來什麼,什麼都太容易了,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思想走向極端化,認為這世界就是這麼回事。香港明星張國榮為何要自殺,我感覺就是他生活的太好了,太如意了,要錢有錢,要房有房,要女人有女人,女人玩夠了,玩膩了,換換口味,同性戀,反正人生都要什麼嘗試,等所有該享受的都享受完了,該得到的都得到了,就覺得人生就是那麼回事,太沒意思了,活著也太容易了,人家說死不容易,我就死死看,結果張國榮在愚人節那天自殺了。那些明星為何要吸毒,同性臉,玩弄幼童等一系列出格的違法犯罪事情,我感覺就是他失去了追求,他們生活條件太好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什麼都來的太容易,所以思想就朝不正歸的軌道發展,就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人生路。所以我覺得孩子還是象平常孩子那樣教養,既不要過分窮養,也不要過分的富養,平平淡淡才是真,按步就般往前走"不要太比他人落後,也不要拔苗助長,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父母可以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運動員,音樂家等等,但不要從小刻意往這方面引,要文化課,德智體同步進行,大了,他自己就有自己奮鬥目標,不用家長教,他自己自然就會努力,走向成功,如果刻意從小要讓他成為運動員,音樂家,並專門往這上引,其他的不顧,那最後不會有好結果,要綜合實力,全面發展。那樣沒準孩子會有一個理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