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好多人討論蜀漢北伐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當時的情況是不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北伐呢?如果不北伐死得更快?
12
回覆列表
  • 1 # 魯滕頑石

    是,因為四川乃天府之國,蜀道難走為諸多豪傑止步。若孔明不北伐,高呼復興大漢為目標,十年後老一輩先後死去,後者就會像歷史其它時期一樣產生偏安鬆懈的心理,鄧芝入川會提前到來。

  • 2 # 天下獨聞

    當然,但是那不一定就代表北伐必敗,我個人來看的話,諸葛亮在發掘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太欠缺了,像魏國,人才輩出,東吳人才後期出的就少多了,依我看來,陸遜並不是一個奇才,理由不想解釋,麻煩,總之,諸葛亮的備戰方面是相當有

  • 3 # 使用者154312419

    諸葛亮,後漢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後世稱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賢者。諸葛亮的一生留下了許許多多傳奇的故事。

    在西蜀皇帝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了西蜀真正的主事人,為了完成劉備的匡扶漢室的心願,諸葛亮五次北伐,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諸葛亮仍然鍥而不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以病死在五丈原為終點,結束了西蜀恢復漢室江山的願望。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留給後世的故事卻一個比一個經典,前後出師表、失街亭、揮淚斬馬謖、空城計、三十六計等等。

    諸葛亮作為一代軍事大家,經天緯地之才,明知道北伐不可能勝利,為何還要一意孤行,以短擊長,不自量力,六出祁山,勞民傷財呢?

    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西蜀之所以能夠在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牢牢佔據著一方土地,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夠佔據益州,益州包含著如今的四川、雲貴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

    從戰國時期開始,李冰父子修建了千古第一水利樞紐都江堰以後,四川地區就成為了富饒的魚米之鄉、天府之國。從古至今,川陝雲貴一代幾乎沒有遇到過大規模的刀兵戰爭,即使抗日戰爭時期這一代也是中國抗擊日本鬼子的大後方。

    但雖然益州這個地方適合割據,但是終就是偏安一隅,而且西蜀之所以能夠發展,還是得益於中原地區的戰亂導致的大規模的流民。

    可是當北方的曹魏一旦穩定了局勢,北方的經濟民生開始恢復,那麼南方即使聯合起來也是很難抵擋北方的強大。這不是諸葛能夠解決的,這種情況只有到了唐末才開始逐漸的改變。

    所以諸葛亮心裡非常的清楚,如果不在曹魏羽翼豐滿之前佔據有利局勢,那麼曹魏統一天下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後世很多的學者也說,諸葛亮北伐的重要原因就是要再次引起北方的戰亂,來延緩北方局勢的穩定。

    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挑起戰爭。

    除此之外,劉備入主益州,手下的大將們基本上分為北方的武將集團,像是關羽、張飛、趙雲等等,而文人多以荊州為主,例如諸葛亮。可想而知,有集團就存在利益矛盾。隨著劉備、關羽、張飛等老一輩人的死亡,北方武將集團的勢力明顯減弱,而能征善戰的武將也隨之凋零,所以才會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

    諸葛亮為了完成了劉備的心願,必須維持漢家正統,北伐則是他緩解西蜀利益集團的最好辦法,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練兵。五次北伐,困擾諸葛亮最大的就是人才的匱乏。

    所以,諸葛亮北伐並不是一意孤行,是多方的考量,即為了完成劉備的心願,以報天恩之外,也是為了維持沒有劉備的西蜀的穩定,同樣也是為了逐鹿中原鍛鍊、發掘可用之才。也是為了組織曹魏快速的發展而威脅西蜀的隱患。

    雖然北伐失敗,最後連諸葛也病死在北伐的路上,可是諸葛亮的做法還是高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微單是大勢所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