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唯愛者夏
-
2 # 達瓦里氏
就問題所給的角度,關於慈禧對清政權的功過,可以說是過大於功的。我對清朝歷史沒有深入瞭解過,但就對政權的影響還是可以說一說的。
其功,我認為她只是用她的絕對的權勢,使風雲變幻的晚清政界的高層出現了幾乎是絕對穩定的情況。執政理念的穩定對一個政權的延續是有利的。
其過,深似汪洋。首先,當時世界的政界都在發生巨大變革,遠東更是如此。而她為了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來利益,大肆消滅先進力量,使中國無法在政治制度上起根本性變革。
當時保皇立憲一派是主流,這對於清政權的延續顯然是有利的,但不利於大地主階級的掌權。所以慈禧持反對態度,也使得中國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
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政治權利的日益渴求,加上慈禧對資本主義政治方面渴求的壓迫,最終導致了辛亥革命。換句話說,如果慈禧能夠同意順利演變,或許現在還是清政權。
而加上慈禧對奢華生活的嚮往已經到了要竭國力以滿足的地步,導致中國軍隊中國海軍沒有足夠的軍餉補給,以至於對外戰爭的連連失利,這也是和慈禧脫不了干係。同樣也不利於清政權的延續。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慈禧的奢侈享受,最後也會反映在政府的各個階級中,以至於一層層的貪汙腐敗,民無飽腹之日,各個基礎設施,國家的各個方面都難以維持,同樣也是清政權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慈禧對清政權是過遠大於功的。加上清政權早已爛在骨子裡,覆滅也是必然的。
-
3 # 人生何處不相逢134245759
我不懂歷史,個人看法,慈禧太自私心狠手辣,連自己親兒子都盼死去,為了滿足自己私慾大權獨攬,太可恨太可恨,肯定過大於功,死的太遲了
有很多認為執掌晚清政權五十年的慈禧是大清最後穩定的基石,而在她死後三年,大清就立刻覆滅,由此得出,慈禧對於大清的貢獻。
其實不然,慈禧只能說做的不算太差。實際上大清能夠在外敵環伺之下繼續存在,得益於恭親王奕訢,是他的調和,才讓這艘破船緩慢的前行。而在恭親王死後,國家的政局立即風雲突變,首先是極速激進左轉,開始百日維新。隨後慈禧痛下殺手,打擊維新派,保守派上臺,國家政局立即右轉。大清這艘破船在來回折騰。終於,慈禧向全世界宣戰,更是把最後家底徹底敗光。
當政局又到了立憲的十字路口,原本是挽救大清最後的機會。幾乎整個精英界都認為國家必須走上立憲的道路。此時更為激進的共和制認可度還不是很高。然而慈禧沒有把握住這最後的機會,把難題就給了後人。而她死後權力交替的關鍵時期,國家是不可能實現平穩立憲。舊的權力中樞死去,新的中樞被立起來,卻沒有威信,所以必然要有一番權力的整合。在權力重新整合之前,立憲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後慈禧在接班人的問題上更是問題太大。光緒如果不死,大清旗幟仍在,是可以收攏人心,同時也可以壓住實權派的袁世凱。所以這裡光緒是否正常死亡就是一個疑問。其次,以小皇帝即位是最大的錯誤。而攝政王又經常侷限於皇太后的反對,再一次形成了同治年間的局面。國家在內耗中徹底完蛋。
第四點,慈禧在編練新軍上犯了錯誤,又一個把國家軍隊建成了私家軍隊。雖然死前讓袁世凱把軍隊交給了左良,但並沒有解決袁世凱獨大的問題,最後被袁世凱翻船。
其實慈禧和袁世凱是同樣的錯誤,他們都看到了時代發展的方向,卻又同時開了歷史的倒車。他們在權術上駕輕就熟,慈禧更勝於袁世凱,卻在大方向上迷失方向,最終把中國這艘巨輪帶進了死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