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贏SMiLe育兒寶貝

    這個問題意義不大。因為每個人的喜歡陪養都是個性化的。

    誰對孩子習慣培養更重要,這得看孩子有什麼樣的父母,遇到什麼樣的老師。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習慣養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孩子的好的餐桌習慣和睡眠習慣的確是在幼兒園養成的。

    在家要追著餵飯,哄著睡覺,到了幼兒園全都能獨立做好。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說老師對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很重要,可班級裡的同學又是那麼參差不齊,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 2 # 思寶媽媽成長記

    父母培養孩子的習慣的第一任老師,老師是孩子習慣的檢查者。

    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大約有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是由父母陪伴的。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

    俗話說:"三歲看老。"我認為是父母給與孩子的習慣決定孩子的一輩子。

    而老師只是教授知識,至於培養孩子習慣只是必要任務。主要原因從古至今,我們的儒家大師給老師的定義為:"傳道,授業,解惑。"並沒有培養習慣這一條.

    所以父母才是應該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負責。

  • 3 # 韻傳服飾

    孩子的習慣是經過日長月久累積而來的,誰和孩子相處得最多誰就是培養孩子習慣最重要的人,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肯定是比老師的多,所以父母對孩子習慣的培養是更重要的,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指。孩子出生時是沒有思想的,他的思想是靠收集外界的資訊形成的,為什麼隔代培養出來的孩子思想都比較保守!這就是說明孩子在爺爺奶奶的培養中被灌入了他們的習慣。有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時如果重複做21次就會形成一個習慣,如果以後想改變這個習慣那是相當難的。

    接下來舉例說下父母怎樣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父母帶著孩子遇到親人和朋友父母一定要主動性向親人和朋友問好,如果你的孩子年齡達到用語言表達就要引導他向親人朋友問好,這將會對他以後禮貌待人斷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有句老話叫禮多人不怪,相信大家也知道禮儀的重要性,希望父母們多向孩子輸送正能量。

  • 4 # 歐陽展顏

    我覺得是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多習慣是在三歲之前就該培養的,而且,老師主要是負責孩子的學習,但是孩子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行為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所以,習慣培養和父母息息相關。

    幼年時期大多習慣基本就會養成,這時孩子都是模仿父母,我們什麼習慣,孩子就會有什麼習慣。

    待到學業有成參加工作了,他們除了和同事一起就是和我們父母交流最多了,一些習慣也是來自於父母。所以,孩子習慣的養成和我們是脫離不開的。

  • 5 # 教育永無止盡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同樣,孩子良好的習慣也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協助培養。

    老師教給孩子更多的是課本的知識,課本以外的,尤其是生活習慣,做人道理等等,還是需要父母來教導。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馮唐曾說,“成功沒有捷徑,但需要一些好習慣。”的確,如果將人的各種命運分解、揉碎,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規律的話,那麼良好的習慣,敢於抓住際遇的勇氣是比天賦更為重要的東西。而幼年是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這時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如果能在家長的引導下養成好習慣,就能在這張白紙上慢慢展現美妙的圖畫,而不是亂七八糟的筆劃。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第一步,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

    第二步,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第三步,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第四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第五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地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援力量。

  • 6 # 堂吉H德

    從個人的經歷來看二者誰的都不可或缺,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要硬是要分出個高下我則覺得在上小學之前父母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以後的生活中老師則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以前,父母與孩子的接觸較多,父母在孩子先天教育是重要的一方,這會決定孩子的性格,是堅強,是害羞,是外向,是勇敢……孩子在父母的照顧下如沐春風,久而久之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在小學以後,與孩子接觸最多的是老師,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與老師在一起,此時,老師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會給孩子一個好的嚮導,如果對孩子的引導稍有不當就回埋下一個邪惡的種子,隨時都可能發芽,壯大。

    總之,對孩子習慣的養成是取決與孩子的接觸的,老師和父母都可以使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當然也可以讓孩子養成壞的習慣。

  • 7 # 小王的快樂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習慣的培養都非常重要,方向不一樣,綜合來看,父母對孩子影響更大一些!孩子階段,模仿能力非常強,可以說跟什麼樣人變什麼樣人!

    ①首先,孩子上學以後,孩子和老師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和家長在一起的。很多孩子放學以後還有託班,畢竟現在家長非常的忙。在學校裡,小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小朋友,他們多少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習慣。老師除了教給孩子知識,還會教給孩子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中午吃飯,很多小朋友都會有挑食現象,但是老師又比父母更加陌生,所以,孩子很容易聽老師的話,那樣,就會盡可能減少不好的習慣!

    ②其次,孩子從小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很多東西老師給不了,更無法去教授!比如,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比如孩子遇到困難時候,該怎麼辦,比如孩子的一些日常行為,洗手啊,洗澡啊。這些都是學校裡面無法教授的。除此以外,孩子與父母更像是朋友,沒有隔閡,啥都會講,啥都會說。舉個例子,孔融讓梨或許更適合家長傳授,為啥呢,因為在學校裡面,很難有孔融讓梨的情況發生,相反更多的發生在與父母相處的日常生活中,家長的謙讓會讓孩子覺得應該這麼做!

    ●綜上,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孩子,學校裡面有學校裡面的習慣,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習慣,只是不一樣而已。但是,總體而言,孩子與父母更加親近,更加容易去接受一些思想,而老師則多少有些陌生的去接受。

  • 8 # 成長風景線

    孩子習慣的培養對於父母和老師來說,我認為沒有哪個更重要,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只是側重點不一樣。父母更多關注課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習慣,生活習慣;老師的重點則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紀律等各方面的學習習慣上。

    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同等重要,並且這些習慣並非涇渭分明、沒有聯絡。觀察身邊的人我們會發現,一個人有好的生活習慣,對學習習慣也很有影響。我曾經問過兒子他們班裡學習好的幾個人課桌整理情況,他認真回憶了一下,回答:經常考前幾名的同學課桌上大多很整潔。我也看到過女兒的那位學霸同學參展的美術作品畫面,清晰乾淨,沒有其他同學在處理畫面時的髒亂。

    這樣的習慣有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但很大一部分孩子,還是需要依靠早期家長與老師共同的精心培養,比如在老師佈置作業的情況下,家長要緊密配合老師的工作,習慣沒有養成之前,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而老師在學校也要強調任務完成的重要性,讓孩子心理上對制定的規則有敬畏之心,儘快的養成良好的習慣。畢竟孩子更好的成長是老師與家長共同的心願。

    對於習慣的培養,家長不能以自己工作太忙為理由逃避責任,老師也不能因為班裡孩子太多而推卸責任,如果家長、老師相互推諉,對於沒有自制能力的孩子就是最大的成長災難。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就走過這樣的彎路。兒子的字型我一直強調讓他寫好,但因為在他小時候,老師沒有佈置相應的練字作業,我也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堅持做到每天督促他把字寫好,所以到現在為止,他的字型一直是我心頭最大的痛。到今天高三的學生了,還在抽出時間去練字班練字,因為辛苦得到的分數很可能因為一筆糟糕的字型輕易地丟失。

    同學說她兒子小學時的語文老師,要求家長督促學生每天練一張字,這就需要孩子認真地寫,不能敷衍,因為有老師每天堅持批改,孩子心裡就有了一把尺子,知道寫成什麼樣子才是合格的字型,漸漸的,他們就養成了寫好字的習慣。

    父母與老師對孩子學習的態度如果不明確,沒有一致性,孩子就很容易因為一方的鬆懈而鑽了空子,這樣很不利於習慣養成敏感期的孩子的成長。所以我認為,家長和老師需要一起來關注孩子各方面的習慣養成。

  • 9 # 魚兒老師愛育兒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習慣培養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還是更強調父母對孩子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1、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跟父母在一起,父母在無形之中就已經培養了孩子的很多習慣。

    2、孩子對父母有天然的靠近慾望,父母對孩子的習慣培養更有效率也更有溫情。

    4、老師對孩子的習慣培養,做不到那麼細緻,很多習慣都是針對大多數孩子的,單個孩子的習慣培養還是靠家長。

    5、很多習慣,只有家長才能培養,老師無從培養。比如日常的衛生習慣,作息習慣等,都是在家庭中培養的,老師很難發揮作用。

    綜上,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方面,家長要承擔起主要的責任,不能對老師寄予太高期望。

  • 10 # 親子陪伴蘭怡C

    我覺得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兩方面都重要,在學校裡面老師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習慣,但是在家裡父母也要對孩子的習慣加以監督和執行,比如說閱讀的習慣,整理東西的習慣,有的孩子在學校裡的時候能夠很有規律的把玩具書本放在指定的位置上,到了家裡的時候沒有這個習慣。

    主要是因為家裡沒有規定的秩序讓孩子按照這秩序去執行,比如說家裡的玩具放在哪裡書本放在哪裡,最好的方式像學校一樣,指定一個位置讓孩子把孩子自己的東西。

    所以我認為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習慣的培養起到相互性的作用,相輔相成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天吃什麼對寶寶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