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瘦龍健康
-
2 # dzgxszc
身體是否健康?首先,是要看自身的免疫系統是不是足夠強大,其次,要看是不是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後,要看身體的綜合條件是否都處於良好狀態。
增強免疫力無疑是讓身體更健康的關鍵因素。
-
3 # HealthCrew
細胞自噬是細胞將自身一些蛋白質和細胞器包裹在特定的膜結構中,送入溶酶體 (酵母的液泡 )降解,產生能量和小分子,如氨基酸等供細胞再次利用的過程。這對細胞耐受飢餓,清除胞內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和受損衰老的細胞器,維持內部穩態至關重要。這一過程在真核生物細胞中從單細胞酵母到多細胞的哺乳動物中廣泛存在。自噬通常分為3種: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細胞自噬廣泛的存在於人體細胞的正常生理過程中,主要功能包括 :(1)細胞自噬作為細胞內能量的來源, 在維持能量代謝及應對應激改變時起著重要的作用。 細胞在營養缺乏、應激狀態下,透過上調細胞自噬,分解更多蛋白質,來提供細胞存活需要的能量。實驗表明,新生的幼鼠在中斷胎盤營養供應後,就是透過上調細胞自噬水平維持生存的 。 (2) 細胞自噬在維細胞穩態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細胞自噬透過長壽蛋白、 細胞器的降解利用以及清除缺陷蛋白的積聚來參與細胞細胞質的重建和維持細胞穩態。 例如:細胞自噬負調控了細胞老化過程中部分蛋白質、細胞器等的積聚,這也提示了細胞自噬與生命長度的相關性。 (3) 細胞自噬引起的細胞程式性死亡,在體內清除無用或病理改變的細胞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自噬水平的破壞與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關係密切。運動以及限制能量供應是維持線粒體活性並延緩衰老的重要途徑.1935 年,McCay 等研究發現限制飲食的鼠比正常餵養鼠的壽命有所延長,研究發現當細胞內線粒體和細胞核之間通訊出現故障時,會加速衰老。隨著年齡增長,啟動這一通訊級聯反應的化學物質 NAD 水平會下降。目前發現,唯一減慢 NAD 下降的方法就是限制能量攝取和強化鍛鍊。
回覆列表
專家們說,吃肉不健康。
但是,國外這幾年竟然開始流行純肉飲食,而且踐行者都是一幫有知識,有科學素養的人。
有醫生、科學家、心理學家、健身教練等等。相關閱讀→純肉飲食,突然在國外火起來了,看完瑟瑟發抖….
純肉飲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改變,很多人反饋比生酮飲食更生猛了,力量水平上去了,肌肉量增加了,很多小毛病消失了,很多自體免疫性疾病改善了,腸道問題消失了。相關連結:國外悄悄流行的純肉飲食,這25個常見問答,可能顛覆你的營養認知….
但是,這種極端的飲食法,一直面臨非常大的爭議,也有很多人嘗試後反應,不適應,然後繼續其他低碳水飲食方式。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吃肉也會健康?可能短時間可以,但是長時間的話,可能會影響壽命吧?
動物蛋白、飽和脂肪和紅肉一直是營養學界最具爭議的3大話題,幾十年來,它們一直被營養主流學界認為是最糟糕的食物。
圖片來自sohu.com
而純肉飲食者認為:植物含有傷害動物的毒素,所以,它們不是人類健康的最佳選擇。
例如,堅果和豆類是防禦最強的植物性食品,它們所含的化合物會引起人體營養缺乏和強烈的抗免疫反應。
而肉不包含這些潛在的“有毒”化合物,並且肉具有高生物利用度的微量營養素、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質,也沒有多餘的碳水化合物。
圖片來自blog.daveasprey.com
根據很多純肉飲食者反映,純肉之後身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有一個很關係的問題,那麼它對壽命有什麼影響,或者說,它也可以引發自噬嗎?因為這個對於長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細胞自噬和長壽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自噬對人體是非常好的,自噬就像對細胞進行大掃除。
圖片來自sohu.com
在自噬過程中,你體內的老的細胞膜、細胞器、其他細胞碎片會被移除,重新換成全新的部件,你的細胞會變得更年輕,從而使身體更加高效的執行。
自噬可以幫助你更長壽、更年輕,恢復的更快。
而禁食是引發自噬最好的方法之一,通常禁食14小時以上,就可能觸發細胞自噬。
相信很多讀者朋友也都正在實行16:8的飲食方式,把空出來的16小時禁食時間來引發細胞自噬,來增強身體活力。
當然,除了禁食,像運動、咖啡、薑黃素、生酮飲食都可以觸發自噬。
而純肉飲食和生酮飲食差不多,它們都強調脂肪和蛋白質.
只不過純肉飲食只能吃盡可能接近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生酮飲食允許從植物中攝取5%-10%的碳水化合物。
純肉飲食可以引發細胞自噬嗎?
首先來看看自噬與純肉飲食和關係。
自噬是由 mTOR 和 AMPK 等燃料訊號通路之間的平衡調節的,可以理解為新陳代謝的陰和陽。
圖片來自sohu.com
純肉飲食是否會激發自噬,取決於 mTOR 和 AMPK 這兩個因素之間的平衡,取決於你身體在24小時內的營養狀況和能量平衡。
→多種因素影響mTOR,抑制細胞自噬
mTOR(雷帕黴素的機械靶標)是一種重要的酶,具有調節細胞生長、細胞存活、蛋白質合成和自噬等功能,通常被葡萄糖、氨基酸和胰島素啟用。
圖片來自nature.com
由於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和胰島素的存在會提高mTOR,進而會抑制自噬。
而IGF-1在體內半衰期很高(約12小時),因此如果你想在純肉飲食中保持自噬的執行,就要透過間歇性禁食來降低IGF-1。
簡單來說,mTOR被激發的時候,就會抑制自噬,當mTOR休眠的時候,就可以引發自噬。
1、胰島素影響mTOR
1962年的時候,科學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做了一個有關老鼠的研究。
當他給老鼠肝臟細胞強行注入胰高血糖素後,發現了細胞自噬現象大量增加。
我們都知道,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是個死對頭,一個往左,另一個就往右。
當我們進食,我們的胰島素上升,胰高血糖素下降。當我們斷食,我們的胰島素下降,胰高血糖素上升。
胰高血糖素上升的過程,也會激發細胞自噬。
所以,要讓mTOR休眠觸發自噬,就要降低胰島素和IGF-1,升高胰高血糖素。
圖片來自sohu.com
2、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影響mTOR
如果你攝入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越多,mTOR 就越多,它的活躍時間也就越長,自噬就越難。
但是,如果你只是攝入一種,mTOR水平就會小很多,因為多重刺激才能大量提高mTOR。
比如:只吃蛋白質,保持特別低碳,或者零碳水,mTOR不會有太大增加。
同樣,很低的蛋白質,高碳水飲食,由於攝入氨基酸數量較少。
所以,也不會增加mTOR的含量。
但是,如果同時攝入高蛋白質和高碳水,就會同時增加胰島素,肌肉的合成峰值達到頂峰。
產生亮氨酸(leucine)啟用mTOR,葡萄糖會增加胰島素。
亮氨酸是一種氨基酸,它是 mTOR 和肌肉蛋白合成最有效的啟用劑之一。
它可以在不依賴於胰島素的情況下短暫地啟用mTOR(持續30分鐘到一兩個小時)。
攝入很少的亮氨酸(leucine)後,就會向身體發出增加mTOR的訊號,自噬自動停止。
有研究發現,超出人體需求的大量蛋白質,會抑制自噬。
因為氨基酸過多會增加mTOR,比如你吃大量的雞胸肉、蛋清、牛排和瘦肉,那麼自噬就與你說拜拜了,
讓我們來看另一個因素。
→AMPK和細胞自噬的關係
AMPK (AMP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種分解代謝感測器,它可以促進脂肪氧化、酮體生成和自噬活化。
通常在熱量不足、運動、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和禁食的情況下被啟用。
圖片來自zyxiao.com
想要從這條通道引發自噬,就要透過運動、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和禁食來增加AMP活化蛋白激酶。
那在進行純肉飲食時,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引發細胞自噬呢?
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則
只要你滿足一些條件,並在大多數時間獲得較低的胰島素,較高的胰高血糖素,就可以在食肉動物飲食上引發自噬。
→間歇性禁食
純肉飲食者一天不應吃超過2次,並且應該以OMAD(一日一餐)為目標,因為要保持至少16-20小時的禁食狀態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駭客Siim Land曾進食約2.0-2.5 g / kg的蛋白質,這是比普通人翻一倍的蛋白質攝入量。
但是,他的的血清IGF-1水平較低,為103 ng / ml(參考範圍為90-357 ng / ml),甚至比吃少量蛋白質的人,和不吃動物蛋白質的人都低。
Siim Land本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間歇性禁食。
他偶爾每隔24小時禁食、每季度一次3-5天禁食、每月一次48小時禁食。
這樣可以使你的身體處於更高的分解代謝模式,即更高的AMPK和胰高血糖素,更好的刺激細胞自噬。
從而可以清除大量的受損和危險的細胞,達到抗衰老,長壽的效果。
→做抗阻力訓練
我相信純肉的小夥伴都會有這個習慣。
有氧運動和負重鍛鍊都會促進自噬,使你對胰島素更加敏感,鍛鍊肌肉也可以幫助人體更快清除IGF-1。
做一些阻力訓練會對mTOR產生刺激,從而促進肌肉的生長,這可以減少衰老的肌肉,有助於延長壽命。
→吃適量的蛋白質
如果自噬是你的主要目標,那麼攝入適度的蛋白質,和更高的脂肪,會更合適,保證身體肌肉增長需要的蛋白質就ok。
所以,純肉的生酮模式,可能更容易激發自噬,而不是大量蛋白質的生酮飲食。
→補充丁酸的短鏈脂肪酸(SCFA)
在一項動物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全肉飲食容易導致SCFA缺乏。
如果只吃肉,身體就會容易缺少一種被稱為丁酸的短鏈脂肪酸(SCFA),而你的腸道細菌需要使用丁酸鹽,作為燃料來保持腸壁的堅固。
黃油中就含有一條普通的短鏈脂肪酸稱為丁酸。
圖片來自sogou.com
此外,在另一項動物研究中發現,獵豹能夠將骨骼和雞軟骨中的膠原蛋白髮酵成SCFA。
而與紅肉裡的氨基酸不同,膠原蛋白中的甘氨酸、脯氨酸和羥脯氨酸含量很高,它們可以平衡其他氨基酸,幫助腸道建立強健的腸壁。
因此,純肉飲食者可以多吃點骨頭湯,器官肉、其他軟骨或者補劑來補充膠原蛋白。
→吃有機草飼肉
如果決定純肉,應該吃高質量的草食肉(包括內臟)來避免接觸草甘膦。
圖片來自chunbo.com
因為有機的、本地的、草飼的、營養密集的肉類中含有正確比例的omega-3和omega-6脂肪。
→補鎂
鎂是體內300多種不同酶的重要輔助因子,主要負責DNA複製和修復、RNA合成以及線粒體修復和肌肉收縮等等,可以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
由於鎂位於葉綠素分子的中心,所以它非常容易從綠葉蔬菜中獲取,但很難在動物食品中找到。
所以,純肉飲食者應該儘量服用檸檬酸鎂等補充劑來補充鎂。
→吃魚
大多數純肉飲食者都將注意力集中在紅肉上,比如吃大量的牛肉、豬肉等,而雞肉、魚肉、海鮮等白肉的攝入量較少。
圖片來自ytower.com
→避免過度高溫烹飪
純肉飲食最大的風險就是高溫烹飪。
在高溫下烹製的肉,尤其是在150度以上的高溫下(例如在燒烤或煎鍋中),往往含有更多的雜環胺(HCA),HCA是誘變化合物,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換句話說,一份典型的食肉動物餐,烤牛排中就帶有高濃度的潛在有毒化合物。
圖片來自sohu.com
除了HCA,還有另一種誘變化合物,稱為多環芳烴(PAH),也粘附在牛排的表面,它在燒烤或熏製肉的過程中產生。
而把肉放在150ºF以下低溫慢煮,比如說100度左右12個小時,是更加健康,安全的烹飪法。
為了提升口感,也可以使用草藥和香料醃製,會大大減少這些毒素的產生。
比如使用迷迭香、百里香、薑黃、辣椒和黑胡椒等等香料調味,可以減少HCA的形成。
毫無疑問,很多人純肉後感覺很不錯,比如減肥、平衡血糖、增加飽腹感、治療偏頭痛、緩解炎症等等。
之前介紹過的著名心理學家約旦·彼得森(Jordan Peterson)的女兒米哈伊拉·彼得森(Mikhaila Peterson)在2015年改用全肉飲食。
解決了她一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腦霧、抑鬱、焦慮和疲勞。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2面性,每個人身體是不一樣的。
對有的人來說,進行純肉飲食後,吃回原來的食物後,出現了新食物過敏問題。
所以,對於一些想嘗試一段時間的純肉飲食的朋友們,可以邊嘗試邊看看自己的感受。
我們的祖先和有些食肉民族也不是100%純肉,他們也會攝入一些植物性食品。 例如:
蒙古的遊牧民族吃了很多肉和奶製品,同時也食用了野洋蔥和大蒜、塊莖、塊根、種子和漿果。
高喬巴西人主要食用牛肉,但還補充了馬黛茶,這是一種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素的茶。
圖片來自sohu.com
東非的馬賽族,倫迪爾族和桑布魯族主要消耗肉,奶和血,但偶爾也攝入草藥和樹皮、大量的水果、塊莖和蜂蜜。
南達科他州的蘇族吃了很多水牛,但也食用一些野果、堅果和種子。
因紐特人主要以海象、鯨魚肉、海豹和魚類為生,也攝入一些野生漿果和蔬菜,以及發酵植物性食品。
所以,你可以試試純肉飲食,看身體是否適應,或者作為針對特定疾病的長期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先實施純肉飲食1-3個月,如果感覺不太好,也可以慢慢過渡到以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健康脂肪以及優質肉和魚為特色的生酮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