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倒翁的視野

    不做中間人,不給別人做擔保,一生不會有煩惱纏身。現實中很多人因為做中間人而引起的麻煩的事情比比皆是。

    做中間人,很多時候是秉持幫助朋友的想法,如果兩邊都好,那大家都好,如果有問題,往往最難受的是自己,甚至因此失去朋友,

    所以很多時候儘量避免做中間人!

  • 2 # 名字已線上

    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無煩惱。既是在說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也是說做人做事採用的方法和結果。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八個字“從心所欲,不著於物”。

    大家知道我們要想生存或者活的更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參與到人生的各項事物當中,從中獲取自己應得的那一部分勞動成果,用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雖然說不一定是參與的越多獲得的也越多,但是你若不參與其中基本上沒有任何收穫的機會,這顯然不符合我們人生的實際生活。

    人生中任何的事物,都具有其本身兩面性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將這一現象總結為“陰和陽”,並進而有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觀點。按照這一觀點,“陰和陽”是一切事物的兩個固有屬性,也是事物能發生發展的動因。“陰和陽”可以形容某個事物的一個點,也可以形容該事物的總體,甚至也可以是我們能想象到的“無窮大”。比如,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人群是區域性、國家一個整體,地球、宇宙都可用“陰陽”來解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事物的總體特點也是事物變化、陰陽之間相互轉換的必然結果。陰陽觀是我們看待人生中一切事物的道理和總體原則,也是一切事物的核心本質——陰陽一體共生,和諧發展。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時刻處在總體上的矛盾之中。比如,你做任何事務,不可避免的會給自己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這種影響既可以使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拿“中人來說”,“中人”就是“身處於事物中的人”,泛指我們人生中參與其中的一切事物。一方面我們透過參與這些事物獲得生存所需的必要之物。另一方面,在參與這些事物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也會有精神上的煩躁困苦、忐忑不安、心亂如麻、七上八下等等負面感受。從生存的角度講“不做生活難以生繼續,做了又可能會帶來不良感受”。因此,從某些方面講,這就是人生的真是寫照。我們總是處在生活的矛盾之中,甚至有時會過度陷入某個事物不能自拔,帶來無盡的煩惱。

    以上兩方面互相結合,就是我們對待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總體指導原則。事物的本質是陰陽、是“理”,我們的所做所為、所求即是“事”。我們常說人做事要合理,所以“理和事”是一,不是二。一是一體無差別,二就是不同、有差別。因此,按照道理去做事兒就是“一”,不按照道理去做事就是“二”。想清楚了這一點,也就理解了“陰陽一體共生,和諧發展”。也即“陰陽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共同作用於一個事物才能促其和諧發展”。

    再回到問題“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無煩惱”。此種生活態度的前提,必須是我們做到了心裡要“明瞭”。何謂“明瞭”?懂得了“人生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明瞭”,能按照“道理去做人做事”也是“明瞭”。所以,聖人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也因此,心即是理,理即是事。而後“從心所欲,不著於物”,物——事物也。若是明白道理,“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無煩惱”,乃是人生之大境界也。反之,三思而後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遊戲是剛開始玩沒那麼驚豔,後來越玩越上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