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初諸葛亮的戰略預判終點是魏蜀吳三足鼎立,但是對於三足鼎立之後局勢如何發展諸葛亮拿不出可行的戰略設想,他自始至終強調蜀國必須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一直不願跟東吳發生摩擦,劉備死後,諸葛亮寧可以蜀國的微薄之力六出祁山去攻打強大的曹魏,如同以卵擊石,最終以失敗告終……是否可以這樣設想:既然劉備佔據西蜀又借佔荊州不還,應該說當時劉備集團的實力是處在最佳狀態,何不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東進攻打孫吳,總比北進攻打曹魏勝算要大得多吧?一旦得手滅了東吳後實力暴增,那就可以決戰曹魏了……
13
回覆列表
  • 1 # jordan25

    無視國力和三國力量對比,正所謂既不知己,亦不知彼,安得不敗?當然,我不是說諸葛亮真的不知道,而是他的篤誠加上偏執,使他走向了窮兵黷武的末路。

  • 2 # 耿凱8

    隆中對中諸葛亮教劉備欲中興漢室要分五步走,首先佔據荊州為家,再取西川,再者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和孫權內修理政,四待天下有變,五則荊益兩州出兵北伐,誠然隆中對躊躇滿志,制定三分天下和北伐戰略,但這中間有其困難和侷限,跨有荊益和東和孫權存在極大矛盾,再者荊州失守後,北伐基礎發生變化,蜀魏兩國力量過於懸殊,強以一州之地攻打雄踞中原四州的曹魏,失去分進合擊的可能,失敗是必然的

  • 3 # 鎖話客

    我搞不懂這個先賢是怎麼和我扯上關係的。我對於國家戰略為立寸功。天天和類似城管的小編鬥嘴。而且最終常常一敗塗地,撤出戰場,回去喝我的咖啡,後來是抽我的煙。實在不知道我和孔明先生有任何相似之處。諸葛亮實在是在同時代的人中的佼佼者。況且天下大勢,瞬息萬變。即使贏家也多數是命運使然。諸葛亮一生風雲,流芳百世,沒什麼好批林批孔的。

  • 4 # 錢三6

    諸葛亮就是被神化了的人。歷史上比他有本事的人多如牛毛。有以少勝多的,有以弱勝強的,以弱小後來奪取天下,諸葛亮因為在位時沒有奪劉家的天下,後輩又無能,:才被後來的統治者立為傍樣!

  • 5 # 手機使用者55860877406

    你說諸葛亮的戰略思想錯了,他能協助劉備從幾千人的軍隊一步一步發展到三分天下,立下不朽功勳,如果用你的戰略思想,你能怎樣,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 6 # 嘯虎10

    三分天下是戰略思想最大錯誤造成近百年戰爭不斷,如果換一思路投曹操早日統一,對百姓,國家都好,寧可一國三制也不能三分天下

  • 7 # 手機使用者4751965276

    攻擊祁山命門方向是正確的,關鍵劉備的整體軍力沒有哪麼強大才造成屢次失敗。如果當時放棄祁山去就近攻打東吳也可能效果好一些。其實這都是次要的,關鍵劉備佔據的地盤除了成都平原就沒有多少既能耕種又能通行的好地方了,不是諸葛亮可能早就滅亡了。

  • 8 # 知常容

    那麼諸葛亮的隆中對最大的問題不是分兵。而是根本沒有把吳國考慮進去。他就簡簡單單的提了一點。我們不能跟吳國爭,可以把吳國的盟友。但是你得知道能夠結成盟友的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在。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的壓力不存在了,那麼劉備跟孫權之間有什麼共同利益?沒有任何共同利益。那麼吳國劉備的聯盟自然就不存在了。

    一旦沒有了共同的利益,而且也還有共同的爭執,那就是荊州。荊州對吳國很重要,控制荊州,那麼就代表著吳國的安全感增加了很多,那是長江中游天險,這個對以自保為立國之策的吳國特別需要。

    所以吳和蜀漢之間必有一戰,事實上,他們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劉備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血管造影需要住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