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三鑑
-
2 # 公務員考試網
借鑑百度知道使用者低調_路過8763的回答:金聖嘆是清初著名文學評論家,也是中國水滸傳研究分水嶺式人物,他所刪改的七十回本水滸傳, 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歷來被文化界尤其是文學史界視為奇趣之一。 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比如魯迅先生就說金聖嘆將水滸斷為七十回是昏庸之舉,胡適先生也曾批評金聖嘆的刪改缺乏科學依據。 那麼,到底該如何評價金聖嘆的刪改本呢? 談這個問題前,應該交代一下水滸傳的版本。目前流傳下來的水滸傳,以三個版本為主,即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七十回本,這是三個水滸的主流版本。不那麼主流的版本,也有幾個,如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七十一回本,主要是前三個版本的變種。三個主流版本各有看點,一百二十回本,故事性最完整,適合初讀;一百回本一般認為是施耐庵的版本,即使改動也沒做太大的改變。除了接近原版外,李卓吾先生的評論也是一大看點;七十回本純是金聖嘆個人意志版本,主要是將後三十回徹底刪去,而增加了盧俊義的一個惡夢做結。 從名稱上看,一百二十回本名為《忠義水滸全書》,一百回本名《忠義水滸傳》,七十回本名為《水滸傳》,回數越來越少,名稱也越來越簡單。不管版本與名稱,隨著這本書在民間的流傳越來越廣泛,讀者也就不那麼關心是否忠義,而更多地關心好漢們的命運,忠義水滸全書逐漸地被統稱為“水滸”。(本博戲稱為“水壺”,言其小而能沸,全然不管壺外世界。) 那麼,金聖嘆為什麼非要腰斬水滸不可? 簡言之,因為喜歡,因為愛。愛越深,求越切。古往今來,多少男女好事,都與這個愛字,與這個求字分不開,但多少悲劇也與這個字有關。當然,這些都與本文無關。 金聖嘆之愛水滸,愛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愛到了不改動水滸食寢難安的程度。他曾經多次放言,古往今來最好的文學作品是水滸,古往今來最明事理的君子是施耐庵,其人對水滸的痴迷,由此可見一斑。但有一條,金聖嘆所說的古往今來第一書,是指將後三十回刪去;如果有了後三十回,則第一才子書之說斷不能成立。 應該說,在金聖嘆之前,對水滸的點評上,李摯(卓吾)做得是相當出色而極具神采的。不過,在金聖嘆看來,卓吾翁做的工作遠遠不夠。於是,金聖嘆在李卓吾的基礎上,加了眉批、夾註、尾批,有時候一條批往往上百言,誇張的甚至上千言。對於心儀的幾個大英雄,如林沖、魯智深、武松,金聖嘆更是從來不惜筆墨。也因此,中國文學的批評方式,到金聖嘆這裡至少在形式上得到發揚光大。說實話,後世很多人,是衝著金批的名聲過大看水滸的,畢竟,水滸故事長期在民間是有傳揚的。看來,創造歷史的方式確實有很多種啊。 寫了大量的評論還嫌不夠,金聖嘆最終還是按捺不住衝動,將水滸的後三十回生生給砍了。當然,有人認為,金聖嘆刪去後三十回,主要是從水滸傳播角度,因為水滸裡的造反與抗上情結過重,統治者是不願意其流傳的。對此說,本博不太認同,因為金聖嘆後來連“忠義”兩個字都去了,而又沒有刪除宋江口中的忠義,也未改動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可見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不讓統治者禁止水滸。 那金聖嘆先生所為何求?主要還是精益求精,戰勝三國演義,成為天下第一才子書。在當時,文人們有個天下十大才子書的評定,水滸被評為第五才子書。這在金聖嘆是個莫大的恥辱,他就是要透過自身的努力,幫助自己的偶像成就第一才子書,成就天下第一君子之人。這事兒,在金聖嘆是個挑戰,是個理想,是個夢想,因此,他要刪節水滸。此外可能還有其它想法,但最主要的目的,肯定是這個。 經過這一砍,不論從人物塑造上,還是寫作手法,水滸在中國文學殿堂裡,當得上是第一才子書了。就單個英雄說,除了燕青外,個個英雄人物都是完整且神采異常的。因此,本博個人的看法,金聖嘆心中是要把水滸傳打造成第一才子書,戰勝三國演義等,但這個事情又不能明確說,因為三國演義的名聲不是輕易能推翻得了的。但以金聖嘆的怪脾氣,他肯定要挑戰一下,於是就有了七十回本的水滸傳。本博以為,不論在結構上,還是在人物刻畫上,七十回本的水滸,確實遠在三國演義之上,甚至可能在紅樓夢之上。 不過,金聖嘆再算也沒法算出來,多少年後,中國又有個四大名著說,而一度水滸傳鬧得全華人民都在讀,漫說是中國第一才子書,說是世界第一才子書也不誇張。人算哪如天算呢,金先生地下有知,化做一笑吧。 順便提一句,金先生等人大力輯錄的十大才子書,後來都被人忘掉了。(第一《三國志演義》,(明)羅貫中著;第二《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未署撰人,題“名教中人編次”;第三《玉嬌梨》,一名《雙美奇緣》,荻岸散人著;第四《平山冷燕》(明)羅貫中著;第五《水滸全傳》,(明)施耐閹(羅貫中)著;第六《西廂記》,(元)王實甫著;第七《琵琶記》,(元)高明著;第八《白圭志(清)崔象川著;第九《平鬼傳》,(清)雲中道人著;第十《綠雲緣》,又名《駐春園小史》,未署撰人,題“吳航野客編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查到更多相關資料。
-
3 # 首席人才官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講英雄的,但是《三國演義》嘮叨的比較多的是英雄的道德規範,以關羽為代表人物;而《水滸傳》則講了很多的平民英雄們可讀性很高的故事,比如魯智深。尤其是從法制觀念的角度講,《水滸傳》更加無法無天,因為貪官、奸賊無法無天地腐敗,所以英雄也就無法無天地反了。閱讀這樣的文字,對於循很多規蹈無數矩的現代人來講,是一種精神的解放或是發洩。但《水滸傳》限於當時的遊戲規則,還不是解放到了極至,所以金聖嘆要腰斬它。
-
4 # 三餘讀書
其實細讀前七十和後五十就能發現文筆都不同,更別談什麼文風意義了。個人更喜歡百二回英雄人物一個個都有結局,比起七十回一場夢寐結束更顯得有血有肉。卻不能不承認後面五十回相比前面失彩太多
-
5 # 管家到
放在當代魯迅肯定是一位微博紅人,特別能噴。為何要刪,從時代背景和一個作家角度看,為了文章的魂更立體,整體七奇八怪,讀者會認為作者故意拖拉,擱現在說就是“大水貼”
-
6 # 邏輯文史游
先說最主觀最直接的一種結論,我們平時在讀小說時總會把自己也代入進去,有時甚至覺得結局不符合個人的胃口就自己動筆做修改,比如憨厚的浦島太郎偶然救了神龜,龍女贈送他一玉盒卻警告他不能開啟,但為什麼他回家後親人們都不在了,他自己開啟盒子也變成了老人?路飛為了救艾斯大鬧推進城,最後艾斯還是被赤犬殺了,太坑了啊。所以,大才子金聖嘆會不會也有此感受,不願意讓喜劇變悲劇,一幫義氣相投的人聚義之後過日子就好啦,招什麼安,受什麼罪呢?哈哈~
在金批水滸本前有一段金聖嘆自述的話,他也向讀者們很隱晦的解釋了為什麼要腰斬水滸:
夫身為庶人,無力以禁天下之人作書,而忽取牧豬奴手中之一編,條分而節解之,而反能令未作之書,不敢復作,已作之書,一旦盡廢,是則聖嘆廓清天下之功,為更奇於秦人之火,故於其首篇敘述古今經書興廢之大略如此。也就是說那個年代《水滸傳》和如今一樣是相當流行,但時值社會動盪,戰亂紛飛,朝廷為了鎮壓叛亂已是焦頭爛額,而《水滸傳》這本書恰恰極大的美化了盜賊間的綠林兄弟情,卻把朝廷寫成了無惡不作的地方,於是他可能覺得賊寇們配不上皇庭的恩澤,支配被斬盡殺絕,而梁山群盜們打出的替天行道口號也就變得惺惺作態了,於是在最後一章,金聖嘆大筆一揮,借盧俊義之夢設計了一出嵇康殺盡108人的橋段(也就是《蕩寇志》的第一章的前半部分)。
有人認為,在那個特定的年代,金聖嘆有向朝廷獻媚的意味,但你不得不承認讀過金批後,你會由衷的佩服金才子的思維,也從那開始你能發現《水滸傳》裡好漢間絕不僅僅是表面的兄弟情,那些陰謀和心機才是我們真正要理解的東西還有人認為,其實金聖嘆腰斬後的《水滸傳》才該是它最原始的樣子,用盧俊義的惡夢告訴大家梁山不可能被招安,他們的結局只有被抹殺罷了。
不過不管你金大才子如何評水滸,當時也沒有多少讀者們能真正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倒是書販子們都紛紛表示要拉黑金聖嘆,因為章回數被他砍少了,自然書的價格也低了~
有時間倒是建議大家看看金聖嘆關於水滸的批註~
-
7 # 幫我取名叫老李
我是從這麼一個故事知道了金聖嘆的: 1661年,清朝初年,順治皇帝剛剛駕崩。陰風烈烈的刑場,馬上就要行刑了。即將就戮的金聖嘆被背縛著雙手,叫劊子手附耳過來,低聲在他耳邊留下最後遺言:“ 五香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 ”刀起刀下,咔嚓一聲,人頭落地。從金聖嘆兩耳一邊滾出一個紙團。監斬官撿起展開看去,一個紙團上寫著“好”字,一個紙團上寫著“痛”字。
關於金聖嘆的死,還有一個版本這樣說:金聖嘆臨刑前請獄卒帶信給家人,獄卒以信呈官,官疑其必有謗語,啟緘視之,上書:“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吾無遺恨矣。”官大笑曰:“金先生死且侮人。”在刑場上,金聖嘆向監斬官索酒暢飲,且飲且言曰:“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如此人物端的不似酸腐文人,倒頗似一位 “一身能擘兩雕弧, 虜騎千重只似無”的武林高手。生死都能玩笑,何等氣魄。這讓我一下就愛上了他。
這幾日讀了金評本水滸,更是深覺得那句“不看金聖嘆版的水滸就等於沒看過水滸”說的真是太對了。老金同志對這部書的見解甚至讓我覺得,施耐庵寫的這部書,是寫給金聖嘆一個看的。
水滸傳這個故事自打忠義堂排了坐次之後就越發的不好看了。小時候看電視劇時看到徵方臘時都氣的直哭。之前梁山好漢何等英雄氣概,偏偏到了這裡死的窩窩囊囊。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金聖嘆當初的一件豐功偉績,那就是腰斬水滸——砍去了咱們從小就憎惡的那些章節。在他眼裡這些章節簡直就是龍頭接了狗尾巴。 老金同志對水滸傳愛的深切, 他不忍心一部曠世奇書被這後幾章拖了後腿。 所以金評版水滸只有七十回,寫到石碣出世梁山好漢排了坐次就算完了。他為了推廣自己的這個版本,對外宣稱:我這是貫華堂所藏古本。還偽撰施耐庵自序一篇。並且對外宣傳說其它版本皆是偽書,而七十回回本才是正統。他這一手瞬間打垮了一切流行於明代的各種版本水滸傳,竟讓後世幾百年不知道水滸傳還有百回和百二十回版本。 直到鄭振鐸將古本翻出,加毛主席說的“《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金本水滸的地位才一落千丈。
老金版本的水滸傳能蓋過其它版本流行幾百年,必然有它獨到的地方。腰斬或是其中之一,犀利的點評卻絕對是主要因素。一部大書寫一百零八英雄,一百零八人在老金的點評下更加豐滿。
他說: 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松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說: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
說: 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鹵處,他也有些粗鹵;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然不知何故,看來便有不及武松處。想魯達已是人中絕頂,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處。
他的點評亦如他的人,放浪不羈灑脫超然。不敢對大師的點評再做過多點評。這部金評版水滸,推薦大家有空看上一看。至少讀了不至會生氣上火,或許還能讓你對這個草寇造反的故事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回覆列表
金聖嘆對傳播《水滸傳》的巨大影響,不僅表現在其評點以及理論貢獻上,還在於他實際上“改寫”了《水滸傳》,形成了一個新的版本——“金聖嘆批評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它於明崇禎十四年由貫華堂刊刻,所以也稱“貫華堂本”。有清近三百年間,市面上流行的《水滸傳》大多是此本,誇張一點講就是“此本一出,他本盡廢”。
金批《水滸傳》,在現代研究者中最引起爭議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所謂“腰斬水滸”,一個是“獨惡宋江”。這裡單說所謂“腰斬”的問題。
金聖嘆不承認他對文字做了手腳,自稱他得到了施耐庵原作的“古本”。按他自己的說法是:“施耐庵《水滸》正傳七十卷,又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而真實情況是,金聖嘆所做的工作除批點與文字潤飾外,一項重大改動就是把全書終止於梁山泊英雄聚義,而將招安及以後情節一概刪卻。由於所刪近半,只餘七十回,故有金聖嘆“腰斬”《水滸》之說。
另外,金批《水滸》改動了聚義的誓詞。兩相比較,金氏所作高眄四海,肝膽相照,“準星辰”“指天地”“面面崢嶸”“心心皎潔”,表現出原詞所未有之豪俠氣派。還有一處改動是撰寫了一個“驚噩夢”的尾巴。他寫盧俊義與眾人聚義後,大醉歸帳,夜得一夢,夢見一個自稱嵇康的人,“手挽寶弓”,前來剿捕。盧在夢中掙扎不得,被打傷捉去。宋江等用苦肉計救他,一齊自縛投案,請求招安,被嵇康斥罵一通,全部處斬。盧魂不附體,見堂上懸一匾,上書“天下太平”。金聖嘆自述如此結尾的動機道:“聚一百八人於水泊,而其書以終,不可以訓矣。忽然幻出盧俊義一夢,意蓋引張叔夜收討之一案,以為卒篇也。”
從實際效果看,金本在流傳中淘汰了其他版本,主要原因正在情節結構的優長——刪除冗弱,僅存精華。至於“驚噩夢”的意義,則當由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噩夢”的內容,一方面是以“夢”結束全篇所產生的意味。金聖嘆講:“晁蓋七人以夢始,宋江、盧俊義一百八人以夢終,皆極大章法。”他認為,人生既已如夢,寫人生的文學作品自當如夢,作品乃虛構成文,尤應突出夢幻的意味。這一思路在金氏的文學批評中屢見不鮮,可謂“思維定式”。如《西廂記·驚夢》的批語,以近兩千字的篇幅來論夢,大意是說文學世界乃“無端而來,無端而去”的虛構,而現實世界亦如夢幻,故同屬“因緣所生法”,不必執著求實。
當然,噩夢的內容也是不容迴避的。不過其效果也非盡屬消極,因為這一筆確有“保護色”的作用。金氏對此是有清醒認識的,他在描寫噩夢之處批道:“嗚呼!古之君子,未有不小心恭慎而後其書得傳者也。吾觀《水滸》洋洋數十萬言,而必以‘天下太平’四字終之,其意可以見矣。”肆意橫口、狂放無忌的金聖嘆,忽然大講“小心恭慎”之道,這不能不使我們考慮到背後的真實想法。其實,他的意思很清楚,若不以“天下太平”之噩夢終結,其書將不得傳也。
金聖嘆的文字改動不完全是思想觀念所驅使,他透過改寫表達自己的小說觀念、藝術見解,有些十分高明、超前。實際上,明代“四大奇書”都是在“接力棒”式的過程中臻於“雅化”的。今天讀到的《三國演義》,就是經過毛綸毛宗崗父子整理改寫的本子。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們正不妨把金聖嘆的本子重新刊刻出版,使之與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