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寶珠珠

    孕婦感冒發燒一定不要硬扛,應儘快去醫院,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許多人以為懷孕了什麼藥都不能吃,事實並非如此。許多常用藥物是否對胎兒有害已經有比較充分的研究,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慎重選藥給孕婦服用的。如果孕婦受到細菌病毒感染生病,胎兒同樣也會受到傷害,特別是發燒甚至高燒,胚胎細胞對溫度敏感,一定要及時退燒。如果孕婦硬扛有可能造成病情會加重,胎兒不但受到病情本身的損害,醫生用藥也會因為病情嚴重加大用量和療程。

    我當時剛懷孕時扁桃體化膿發燒,醫生開的青黴素。後來孕期很順利,寶寶也很健康聰明。青黴素在以下妊娠用藥危險等級中為B類,根據醫生的經驗,妊娠期使用是比較安全的,當時主治醫生讓我儘可以放心。

    美國藥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 )頒佈的對妊娠的危險性等級標準為:

    A 類: 對照研究顯示無害。已證實此類藥物對人胎兒無不良影響,是最安全的。

    B 類: 對人類無危害證據。動物實驗對胎畜有害,但在人類未證實對胎兒有害,或動物實驗對胎畜無害,但在人類尚無充分研究。

    C 類: 不能除外危害性。動物實驗可能對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類尚缺乏有關研究,但對孕婦的益處大於對胎兒的危害。

    D 類: 對胎兒有危害。市場調查或研究證實對胎兒有害,但對孕婦的益處超過對胎兒的危害。

    X 類: 妊娠期禁用。在人類或動物研究,或市場調查均顯示對胎兒危害程度超過了對孕婦的益處,屬妊娠期禁用藥。

    常用藥物的等級標準:  一、 抗組胺藥:

    撲爾敏( B )、西米替丁( B )、苯海拉明( B )、異丙嗪( C )

      二、抗感染藥: 1 .驅腸蟲藥:龍膽紫( C ) 2 .抗瘧藥:氯喹( D ) 3 .抗滴蟲藥:甲硝唑( 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黴素( C )、慶大黴素( C )、卡那黴素( D )、新黴素( D )、頭孢菌素類( B )、鏈黴素( D )、青黴素類( B )、四環素( D )、土黴素( D )、金黴素( D )、桿菌肽( C )、氯黴素( C )、紅黴素( B )、林可黴素( B )、多粘菌素 B ( B )、萬古黴素( C ) 5 .其他抗生素:複方新諾明( B/C )、甲氧苄胺嘧啶( C )、呋喃唑酮( C )、呋喃妥因( B )6 .抗結核病藥:乙胺丁醇( B )、異煙肼( C )、利福平( C )、對氨水楊酸( C ) 7 .抗真菌藥:克黴唑( C )、咪康唑( C )、制黴菌素( B ) 8 .抗病毒藥:金剛烷胺( C )、阿糖腺苷( C )、病毒唑( X )、疊氮胸苷( C )、無環烏苷( C )

      三、抗腫瘤藥:   博來黴素( D )、環磷醯胺( D )、瘤可寧( D )、順鉑( D )、阿糖胞苷( D )、更生黴素( D )、噻替哌( D )、柔紅黴素( D )、阿黴素( D )、氟尿嘧啶( D )、氮芥( D )、馬法蘭( D )、氨甲蝶呤( D )、長春新鹼( D )

      四、植物神經系統藥:   1 .擬膽鹼藥:乙醯膽鹼( C )、新斯的明( C ) 2 .抗膽鹼藥:阿托品( C )、顛茄( C )、普魯苯辛( C ) 3 .擬腎上腺素藥:腎上腺素( C )、去甲腎上腺素( D )、麻黃鹼( C )、異丙腎上腺素( C )、間羥胺( D )、多巴胺( C )、多巴酚丁胺( C )、間羥舒喘寧( B )、羥卞羥麻黃鹼( B )

      五、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  1 .中樞興奮藥:咖啡因( B ) 2 .解熱鎮痛藥:乙醯水楊酸( C/D )、非那西丁( B )、水楊酸鈉( C/D ) 3 .非甾體抗炎藥:吲哚美辛( B/D ) 4 .鎮痛藥:可待因( B/D )、嗎啡( B/D )、阿片( B/D )、哌替啶( B/D )、納洛酮( C ) 5 .鎮靜,催眠藥:異戊巴比妥( C )、戊巴比妥( C )、苯巴比妥( B )、水合氯醛( C )、乙醇( D/X )、安定( D )、硝基安定( C ) 6 .安定藥:氟哌啶( C )、氯丙嗪類( C ) 7 .抗抑鬱藥:多慮平( C )

      六、心血管系統藥物 :  1 .強心甙:洋地黃( B )、地高辛( B )、洋地黃毒甙( B )、奎尼丁( C ) 2 .降壓藥:可樂寧( C )、甲基多巴( C )、肼苯達嗪( B )、硝普鈉( D )、哌唑嗪( C ) 3 .血管擴張藥:亞硝酸異戊酯( C )、潘生丁( C )、二硝酸異山梨醇( C )、硝酸甘油( C )

      七、利尿藥 雙氫克尿噻( D )、利尿酸( D )、速尿( C )、甘露醇( C )、氨苯蝶啶( D )

      八、消化系統藥: 複方樟腦酊( B/D )

      九、激素類:   1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的松( D )、倍他米松( C )、地塞米松( C )、氫化潑尼松( B )2 .雌激素:已烯雌酚( X )、雌二醇( D )、口服避孕藥( D ) 3 .孕激素:孕激素類( D ) 4 .降糖藥:胰島素( B )、氯磺丙脲( D )、甲磺丁脲( D ) 5 .抗甲狀腺藥物:丙基硫氧嘧啶( D )、他巴唑( D )

    另外,因為中藥研究的侷限性,許多人認為重要沒有副作用,這也是錯誤的觀點。中藥當中成分複雜,單一種中藥中有些成分可以治病,但有些成分可能有毒副作用,其中具體的科學研究還非常有限,所以妊娠期使用中藥同樣要非常謹慎,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藥。

    建議您儘快就醫,早日康復,寶寶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個月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