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
2 # 宸媽碎碎念
哈哈哈
寶貝好可愛!
孩子哭,是要向我們表達他對情緒,他的需要,他不舒服,需要改變。
而爸爸換了髮型,對於寶貝而言,就是一個陌生人了,而陌生人要來抱他,要來親他,當然害怕了!
其實這個是孩子的一個自我保護意識的爆發。太可愛了!
這種情況下,爸爸不要急於去接觸孩子,暫時的選擇離孩子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以寶寶不再害怕為界限。爸爸可以先和寶貝說話,同媽媽和其他家人互動,讓寶貝慢慢適應,把當前這個新發型的陌生人和記憶裡的那個爸爸相重合了再來和寶貝接觸。這個過程不會太久,讓寶寶適應一下。
寶寶的反應是很正常的,爸爸形象變化以後孩子見到就會哭鬧。網上有許多這樣的影片:爸爸們從寶寶出生時就是一幅大鬍子的形象,突然有一天把鬍子都剃掉,孩子見到爸爸呆住,然後就開始哭鬧。
一方面因為孩子在幼時視力發展不成熟,同樣的物體在幼兒的視野中是很模糊的,孩子只能看到大概的陰影明暗,邊緣也是模糊的,成年人在識別面孔的時候可能依賴於對方的眉形、眼睛、鼻子、唇形等細節線索,然而孩子的視覺系統還不足以支撐他們看到這種程度的細節,孩子的判斷依據就是大線索,如果孩子爸爸之前是比較長的頭髮,在孩子視野中,熟悉的爸爸形象的頭部上部應該是陰影部分,而變髮型以後,原本的陰影部分變成明亮部分,孩子自然無法識別這一個“新面孔”,將其歸類為陌生面孔。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孩子的推理能力發展相對初級,不能理解眼鏡、頭髮、鬍子等與面孔的關係,可能認為這些都是面孔的固有屬性,戴眼鏡是一個人,不戴眼鏡就是另外一個人,所以孩子的表現與直接見到陌生人的反映還是有差別的,見到“變樣”的爸爸,孩子的首先反應是困惑,這個人與爸爸十分相似,但是有不同的地方,那到底是誰?熟悉的人變陌生,所以孩子會哭鬧,表示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理解孩子以後就能更好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