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買魚的時候賣魚老闆說要放點專用的海鹽才好養,有道理嗎,這可是淡水魚啊。
14
回覆列表
  • 1 # 山之行

    首先說,淡水魚,既然叫淡水魚,那就是說這類魚是生活在淡水環境的,鹽對於這類魚來說完全沒必要。再說說為什麼有時候養淡水魚也要加鹽,那就要先了解一下滲透壓,用鹽來醃黃瓜龜出大量的水,這就是滲透壓的作用,具體原理涉及到細胞,就不多說了。給水裡加鹽,就是要改變滲透壓,讓魚不再透過體表和器官吸收水分,從而避免水體中的細菌和有害物質進入魚體內。再說說要不要加鹽,魚沒有問題的時候,完全沒有必要加鹽,加鹽也毫無意義,只是當魚生病初期,作為保守輔助治療手段才會加鹽,目的是改變滲透壓,對魚有保護作用,但絕對不會有什麼殺菌作用,因為魚所承受的鹽的濃度是不足以殺菌的。最後說說怎麼下鹽,其實就是老三樣配合,即換水、下鹽、升溫,下鹽的濃度是3‰~5‰,只是在魚生病的初期使用,如果病情嚴重還是對症下藥吧,沒有病就不要往缸裡下鹽和藥物,否則真病了就不靈了。

  • 2 # 龍魚LeoBian

    下鹽存在的誤區最多,包括下鹽的理論及用量。很多人每次換水隨手撒一把鹽,治療魚病的時候不敢多下鹽,只是比平時多撒幾把鹽,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大多數人都認為鹽能殺菌,認為下鹽是為了殺菌,這更是一個錯誤理論。高濃度的鹽( 20 %)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由於鹽的滲透作用會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 鹹肉、醃魚就是根據這個原理醃製的。 實際上,食品含鹽濃度高,只能減緩或終止細菌的繁殖,但不能將其殺死。而我們在魚缸裡下鹽的最高濃度才 0.5 %,根本起不到任何殺菌作用。我們以一個 500L 水的魚缸算,下鹽濃度達到 0.5 %,需用鹽 2500 克、 2.5 公斤,這個用量對細菌都不會造成什麼威脅,更何況 隨手撒的那幾把鹽了。

    下鹽的原理

    要想了解下鹽的原理,必須要了解鹽的滲透作用。在黃瓜的表面撒一點鹽我們可以看到黃瓜的表面會“出水”這就是鹽的滲透作用。鹽離子在擴散作用下會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滲透,水分子在滲透作用下會由濃度低的一邊向濃度高的一邊流動。

    魚是透過滲透調節來控制體內的鹽和水的平衡。 淡水魚體液中的鹽濃度要高於環境中的鹽濃度,由於滲透壓的作用,水會透過魚的體表進入魚的體內,最終由腎臟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所以淡水魚從來不喝水,只是撒尿。如果看懂了這一段的內容,就好理解下鹽的目的了。 通常,生物體內鹽分濃度與體外的鹽分濃度有差異時,水就從濃度低的一方流進濃度高的一方,即體內鹽分濃度高水會滲進來,體內鹽分濃度低則水會從體內滲透流出,淡水魚屬於前者,海水魚屬於後者。

    錦鯉屬於淡水魚,體內鹽分高於體外,所以缸裡的水會滲入體內,所以吃魚時經常說有“泥腥味”,這樣,錦鯉會透過排尿的方式不斷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因此錦鯉的腎臟比較發達。如果魚生病了則排尿機能下降,腎臟等器官負擔就大。因此,將魚池的鹽分與錦鯉體內的鹽分接近(0.5%),則池內的水不滲透錦鯉體內,錦鯉不排尿,也就減輕了腎臟的負擔,對魚的健康有促進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嚴格按照0.5%的比例下鹽。所以,魚生病時要嚴格按照比例下鹽,加鹽的目的是調節水的滲透壓,降低水對魚體的滲透,防止水中的病毒在體內擴散,降低腎臟負擔,減輕滲透系統的壓力,提高免疫力。 下鹽可以降低升溫帶來的負面結果,雖然升溫可以使細菌繁殖加快,但是下鹽後水的滲透壓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擋細菌進入魚的體內,所以升溫和下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下鹽的正確的做法

    只有在魚得病需要治療的時候下鹽才是正確的時機 。每次換水都加鹽會降低魚的滲透調節能力,等真正魚病的時候效果就差了,平時不可為。用鹽最好使用粗鹽或者水族專用鹽,不可使用含新增劑的調味鹽,比如加碘鹽。鹽應事先溶解並粗濾一下再新增,應在 1-2 天內逐漸的增加鹽濃度,以免引起魚的滲透壓震盪。

    下鹽的濃度要達到 0.3 %- 0.5% 才能起到調節滲透壓的作用 ,這個濃度對絕大多數魚是非常安全的。有些魚,例如有些“軟水 ” 魚類和一些鯰魚,對氯化鈉非常敏感,用鹽要小心謹慎。另外,用鹽過量會造成過度滲透壓,這會進一步導致身體細胞的生理變化,會導致魚對疾病的抵禦能力下降。

  • 3 # 琦跡天下---淘淘

    我養了三十幾年的觀賞魚,魚有病時,也會經常下鹽。而且本人比較懶,從來不會去為魚單獨買什麼大粒鹽,就是家用的加碘鹽,如果讓我用大粒鹽,我就掌握不住用量了。從來也沒出現過魚因放加碘鹽而有什麼不適的症狀,也沒影響過熱帶觀賞魚的繁殖。所以說有些東西不一定都靠理論,還得靠經驗。新魚入缸,或者本身喜鹽的淡水魚也有不少的品種,比方說錦鯉,潛水艇等品種,加點鹽會生長的更好。其他的純淡水魚,沒病的話不需要放鹽。

  • 4 # 錦鯉入水

    向魚缸中加鹽也是有些許作用的,比如說以下一些: 1、可以消毒殺菌,不同的比例能治療和防治不同的魚病,主要是對魚體表的的細菌、車輪蟲、斜管蟲等進行消毒。 2、可以作為輔助藥物治療,治療魚兒的額一些疾病,如水黴病等等。因為鹽能促進魚面板對藥物的吸收,使之達到增強藥物的療效。 3、可以平衡滲透壓,我們都知道,魚體內外的含鹽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滲透壓,因此透過加鹽可以補充因傷口而流失的一部分鹽分,或因魚只新到一個地方後對水質的不適應進行緩解,也就是調節滲透壓。4、可以淨化水體,食鹽在其中的作用機理是增加水中的離子濃度,使懸浮的有機微粒及膠體成絮狀物而沉降到池底,既減少溶氧消耗,又淨化了水體。 最後、還可以更好的刺激魚兒的食慾,因為在魚類生理過程中,NaCL作為無機鹽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Na+對維持機體滲透壓、水體平衡以及酸鹼平衡等至關重要,Na+還能維持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而CL-是胃液中鹽酸的組成部分,鹽酸的作用在於它能啟用胃蛋白酶原,供給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環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有助於消化。

  • 5 # 幸運草143581677

    淡水魚按說是不用加鹽的 但是剛從魚市買回來的觀賞魚 基本上魚商為了讓魚不得病 都是加鹽飼養的!再加上由於水質和環境的改變 剛進的魚最好還是要加鹽的 千分之三的比例或者少一些也可以。隨著時間長了 可慢慢減少用鹽量 當然還是要加一些的。

  • 6 # 人生202海納百川

    需要放鹽,但前提是你養的什麼魚,更具自己的魚投放海鹽,我養的龍魚每月一次投放,因為時間常了以後水中會出現少量漂浮物,可有效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的一年有什麼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