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天不論做什麼我都要說好多遍快點,孩子才會把事情做完,怎麼改善這種情況?
5
回覆列表
  • 1 # 思雨yp

    1.家長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父母要堅持從“我”做起,逐步退出“包辦代替”的角色,不要再對孩子溺愛。讓孩子瞭解並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進行選擇,從而不斷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做事的積極性,多鼓勵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2.給孩子制定規則。俗話說:五規矩不成方圓!透過一些口頭或者書面規範來合理約束孩子的行為,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學習如何進行自我約束。比如說,到吃飯的時間必須吃飯,吃飯不能拖拉,光顧著看電視,半個小時還沒吃完。;不喜歡的事情可以不做,但只要做就必須堅持做完,不能三心二意,不可有頭無尾。作為父母也要遵守“規則”,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表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3.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根據孩子的學習生活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告訴孩子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每件事情大約用多長時間就應該做完。對孩子進行合理的約束,從而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當然,這個時間表不能做的太“死”,要留給孩子一部分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太過嚴格也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跟工廠流水線一樣死板。

    4.孩子做事的時候家長也要留心觀察,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主動耐心教孩子做事的技巧,並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要多一些諒解與寬容。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任務或壓力,多給孩子一些指引與教導;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指責或埋怨;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與鼓勵。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效率。

    5.培養孩子的自信。父母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應注意用語,儘量少對孩子進行負面的評價,以免孩子“破罐子破摔”,認為自己天生就比別人差,從而做事越來越沒自信。父母應多鼓勵孩子,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進行表揚,對孩子進行認可和肯定,並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做到更好。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做事效率也會慢慢提升。

  • 2 # 雨後彩虹132227714

    我的女兒很聽話,從小她就知道這麼穿底搭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一直陪伴到初中畢業,她從來沒怒我生氣,但是到高一的時候他有的不聽話,我去開家長會女兒問我,媽媽,我考得班裡到數你不罵我,我的回答是隻要用心去讀和努力付出,成績高底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學校學會做一個文明和道德的人,要學會包容和體涼和寬度,這點很重要的,到高一下半期成績一下就到前十幾名。這可能是女孩子有關係,男孩可能不一樣。

  • 3 # 康恩媽媽111

    我覺得不是孩子拖拉,而是家長的步調太快了,孩子跟不上,而不同步的結果就是家長一連串的催促。

    孩子都是隨心所欲的,他們還沒有建立起時間觀念,做什麼也都不緊不慢的。

    我家孩子也拖拖拉拉的,上小學以後就和他一起制定了計劃,規定了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他的要求是上學不遲到,我的要求是晚飯前寫完作業。

    慢慢地孩子的節奏開始加快,偶爾拖拉的時候,只要適當地提醒,他就會很快地去完成。

  • 4 # 果果愛分享

    孩子太小,還沒有做事情的能力,確切的說是成功做事情,把握做事情的節奏的能力。他們需要在不斷的嘗試摸索當中找出自己的認識,而不像我們成人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經歷和經驗,所以有些事情我們感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他們卻需要很久的選擇,孩子自然成長的一個規律。想清楚了就可以放下催促孩子的態度了。

  • 5 # 悅雨育兒

    我看了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我覺得所以推薦給你看看。在書中介紹,我們如何還說,孩子才能挨著我睡,而不是我們說這孩子沒有感受不聽。

    還有就是,我們說了很多遍孩子才做,那我們考沒考慮過孩子是不是正在幹他的事情,而你卻要求他按你說的來,我們打亂了孩子的節奏,沒有按照孩子的節奏來,而是按我們的節奏來,所以孩子才沒有做到我們要求的事情,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作為家長就要反思了。

    還有就是我們的要求可能過高,孩子沒有能力達到我的要求,比如說讓孩子快點,趕緊穿衣服,可是孩子的本來注意力就不是那麼集中,不可能做到一直在穿衣服、褲子,可能她在穿一半的時候突然想起別的事情了,這是孩子的性格特點。

    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是耐心,二是放慢我們的步調。

  • 6 # 趣食life

    對於孩子的磨蹭的妙招。提出如下解決辦法: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並進行對比。

    (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學老師讓他 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在最多 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並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 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 鍾呢!”總之,很誇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現在穿衣服快多了!”“現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但千 萬不要說成“現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透過表揚,會激發孩子內在快的動力。

    第三招:節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佈置一些家族內部的作業,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家長會佈置什麼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題。等等。總之家長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閒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於老師的佈置的作業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的 過程中就玩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佈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麼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遊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

    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定時間,要求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麼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儘量地拖時間。

    對策:透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 先教孩子怎麼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 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第五招: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寫作業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週而復始,造成惡性迴圈。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後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 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後,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個是狠招,家長 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的量,有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總之,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

  • 7 # 西西小語

    很多家長都想得到一味特效藥,可以立竿見影,讓孩子不再磨蹭。但事實的真相是:死心吧,世界上沒有這樣神奇的藥方。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辦法。

    首先,我們來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磨蹭?

    1、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

    2、對將要做的事情不感興趣或者有畏難情緒

    3、不瞭解時間和個人行為後果之間的必然聯絡

    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可以對症下藥:

    1、經研究表明,不同年齡的孩子注意力的穩定性持續時間分別為:5―6歲,約10-15分鐘;7-10歲,約15-20分鐘;10-12歲,約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根據孩子專注時間特點,我們可以把孩子做事情的時間合理安排。

    2、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重視孩子的情緒,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展開活動。當這件事成為她的興趣所在時,自然就會爭分奪秒,興致盎然,而不是磨磨蹭蹭了。

    3、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思路,排除畏難情緒。首先我們不能用大人的速度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慢慢提高做事情的熟練度;其次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她就會逐漸地高效完成身邊各項事務了。

    4、適當讓孩子接受磨蹭所導致的後果和懲戒。作業磨蹭了,寫不完,到學校讓老師批評。她會從中汲取教訓,慢慢改正。

  • 8 # 三個老爸實驗室

    孩子做事情很磨蹭?試試做一些改變吧!

    孩子磨蹭可以說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之一,而且是排在最前面的問題。早起磨蹭,吃飯磨蹭,做作業磨蹭,睡覺磨蹭。幾乎每個小孩都有各種各樣的磨蹭行為。

    “快點!馬上要遲到了,你還磨蹭著沒出門呢!”

    “快點起床……”

    “快點寫作業……”

    “快點睡覺……”

    這樣的催促可以說是很多家長的日常寫照。

    家長已經急的不行,孩子還是一副淡定的樣子,悠哉悠哉的幹著自己的事情。讓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為什麼對於家長的催促,孩子越來越免疫,幾乎沒有什麼用呢?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催促的內容太過籠統,“快點”並不是一個準確的詞,什麼是快?小孩沒有正確的概念,而我們還沒有讓孩子學會分辨什麼是“快點”,什麼是“趕快”,什麼是“不著急”。所以你用的詞彙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概念。

    比如你要出門,孩子在玩玩具,你催促孩子快點,馬上要出門了。你本意是希望孩子放下手中的玩具,去換好鞋子。但是沒有明確說出來,孩子根本就沒有考慮自己出門之前要做什麼。覺得只要你喊我,我就走,不就可以了麼?這樣,你的催促對他是無效的。

    再比如孩子在看電視,你對他說“過一會”就關掉。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一會”是多長時間?我們成年人如果沉浸在電視劇,或者打遊戲的時候,都不會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一會”功夫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孩子也是一樣,你說的是“一會”關電視,但是怎麼我還沒回過味來呢,你的“一會”就到了?這個時候孩子不止是磨蹭,還可能跟你產生對抗。

    這是很多磨蹭產生的原因,因為家長想要的和孩子理解的不在一個點上。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有兩點建議。

    1:把籠統的催促改成可執行的具體步驟

    比如出門催促孩子,不要用“快點,我們馬上要出門。”而是明確的可執行的步驟。

    在葡萄小時候經常會有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會跟她說,一會要出門,所以現在請你把玩具收到玩具框裡,然後挑一雙出門要穿的鞋子穿上。

    這種時候因為步驟明確,她會很快就把玩具收好,並穿上衣服。然後變成她來催我們了:“我都準備好了,你們怎麼還不出門。”

    2:把籠統的時間變成實際看的見的時間。

    動畫片對小孩子是一個大殺器,在控制孩子看電視的事情上很容易失控。孩子在看電視時,一旦你說現在不能看了要關電視,就會變成一場大戰。就算他答應你再看一會就關電視,但是這個“一會”真的不好控制。如果沒到他認為的點,可能就是一頓哭鬧。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時間節點,我們最常用的辦法是跟葡萄約定好看幾集。經過一頓討價還價確定集數,比如約定了看三集小豬佩奇,只要她看完這三集,會主動去關電視。

    還有一些其他時間節點,比如後來她對數字有概念了,我們會跟他約定看20分鐘,然後我用手機設定一個20分鐘的鬧鐘,讓她看一下螢幕裡跳出來的20分鐘後鬧鐘響。這樣,等到鬧鐘一響,她會主動去關電視。

    與孩子約定,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比如出去旅行,第二天要趕9點鐘飛機的話,由於南京機場比較遠,可能要5點多就起床收拾東西,這時候作為一個小孩子是很難起床的。但是每次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在前一天與葡萄約定好,告訴她因為第二天要趕飛機,所以可能會天還黑著就起床。約定好了之後,第二天一早,只要我們喊葡萄起床,她會很快的清醒並配合我們穿衣服起床洗漱吃飯。

    教育孩子需要很有耐心 ,也很費心思,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各位家長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供暖期如何預防低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