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劉長林59

    很難得有人這麼關心農村老年人,但是提主是在問誰啊?是在問社會啊還是問政府還是問子女啊?我敢肯定的說,目前除了自己的子女是不會有任何人能讓農村老人安度晚年的,就算你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那也只不過是個“如果”而已。

  • 2 # 女媧補天造人

    把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降降,就夠農民兄弟的了。

    事情辦起來很簡單,但是就不辦,這個是問題!

  • 3 # 使用者3956457068518

    最好答案是問自己。人生路都是自己走的。沒有人能管了你。讀書時候你幹啥了?年輕時候你做什麼了?老了才想起來怎麼活。晚了。問天問地都沒用。最好問問你自己。

  • 4 # 使用者5795648393685

    養老這個問題,我認為理智來處理,根據自己條件和家庭環境來決定。也不能推託政府與子女。自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節約,節儉,勤勞,善良。主要靠自力來生存。

  • 5 # 樹下酒仙

    現在估計一億五千萬農民進入養老年齡啦,怎麼樣才能讓他安度晚年呢?

    中國是人口大國,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居住著14億人口;隨著國家城鎮化發展,目前農村人口仍然佔55%以上,近七八億人口;華人的平均壽命女性76歲,男73歲;而且城市老齡人口的醫療保障、養老金生活保障比農村老人條件要好許多;城市老齡人的平均壽命,比農村高一些,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果有一億五千萬,那麼老齡化率就達20%以上;這個數字我們不需要去理解可性度多少,但是農村60歲以上老人養老問題,就是當前國家、社會、家庭面臨的嚴重問題,怎麼去幫助解決這些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生活,無非就是,家庭子女首先要承擔贍養父母責任,國家給予“基礎養老金”增加,社會給予更多關愛,加上“老村老人”還要發揚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也能安康度過餘生老年生活。

    一:家庭兒女贍養

    華人“農村”傳統家庭觀念“養兒防老”,雖有點過時不切實際;但是大多數家庭的子女做的比較好,最起碼懂得“父母養我小,我長大後要贍養父母老”的好傳統;只要兒女們能盡到責任,生活在農村的60歲以上老人,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能做的幫把手,從承包土地中獲取一點收入,基本上能解決溫飽問題;家庭條件好的,絕對不比城市老人生活過的差!

    二:國家政策支援

    目前在農村生活的老人,每年基本上還有點收入,雖然不多,但是比一分沒有強百倍。

    ①:只要你以前每年哪怕交一百元養老保險費,60歲後國家發給你基礎養老金,根據你的交費情況多的每月有七八百元,最少的也發一百多元;如果每個人年輕時,每年投入2000元以上,交15年費老後至少每月也能領取三四百元養老金。當然了,國家如果每年按一定標準增加點“基礎養老金”更好,哪怕是每月每人增加10元,他們還有一個盼頭;錢雖然不多,但“黨的溫度”不低!不奢望“磚家”提議“洗腳上岸”每人每月發多少多少元養老金,滿足農村老人養老生活;農村老人並不呆,那是“紙上談兵”假大空,寡婦死兒子沒“子”望。

    ②:從承包土地中獲取點收入補貼生活,如果是農村農業戶口的“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父母,建議國家提高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獎勵金”,從每人每年1080元(有些省市執行960元/人/年、1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為什麼提這個建議?因為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時就提出過口號:倡議“一對夫婦”一生只生育一個孩子,然後老後有“國家來養老”!現在國家經濟國力強大了,而且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把這些響應“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戶父母,兌現承諾,政府財政適當提高一點“計劃生育獎勵金”,也符合國情,深得人心!

    三:社會資金投資

    人心齊,泰山移;沒有過不去的坎。

  • 6 # 雲開山夫

    這個問題近來見到多類似的,也回覆了幾個,按目前國家財政給每個老年農民發退休金似乎不大現實,也不公平。田權分散是目前中國農業發展瓶頸,嚴重製約了中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民田權置換退休是解決農民養老及解放農業生產力的兩全其美、一舉雙得的最佳辦法。

  • 7 # 阜新74683197

    小編你這個山炮,真他媽無聊,你所發表的這些毫無現實,有無意的垃圾影片,簡直就是在浪費網路資源,像你這種人就是在農村是個二流子一天好吃懶做。無所事事,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隱形乞丐,一天總夢想考白食吃,簡直就是卑鄙無恥,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國家給你們免費發放土地,耕種還白給補助錢,還白給一百多元錢的養老錢,絕大多數的善良農民都從內心感激國家好的政策。,小編就是你這樣的人渣就是把國庫搬到你家,你也不會知足。

  • 8 # abCd6666和天下

    現在估計一億五千萬農民進入養老年齡啦,怎麼樣才能讓他安度晚年呢?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就目前看國家還做不到大包大攬,只能向兒女們要去。作為做兒女的責無旁貸,他們才是法定贍養義務的責任人。

    在農村,以當下實際情況而論,養兒防老還得擔綱主角,不可或缺。老人們辛苦一輩多少總會存點積蓄;加上一點來自政府方面的生活補貼百十來元;承包地裡收穫點;自家菜園子資助餐桌一點,不說日子混得風生水起,基本的生活必需還是有保障的。

    其實農村老人也沒有太多的奢求,清清淡淡的生活,都是過來人,習慣了。家境殷實點的高就點,手頭不濟的低就點,身體健康,平安就好。

    大實話,農村老人的獲得感最是容易得到滿足的。每當逢發放農業補貼及生活補貼的當口,農村信用社各個視窗隊伍排得老長老長,一襲老年人。從他們一張張洋溢的笑臉就不難看出,他們是知足的。當你問他們如今政策如何時,他們一定會告訴你:現在的政策實在好,不僅作田免稅,還給發放種糧補貼及生活補貼。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其實他們心底裡壓根就沒有嫌少的非份之想。他們這些過來人是從心底裡感謝黨,感謝政府的。

    說農村老人“農鬧”,其實他們真不是“農鬧”。都是一些好事的“偽農民”,尤其是一些自媒體人,為蹭熱度而藉著農村老人名譽製造的輿論。誰都知道,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所謂訴求是絕對不會遂願的。但這些人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餘遺力這樣地鼓譟呢?其真實目的就是刻意挑起社會矛盾,唯恐天下不亂。

    在農村中還有一部分老人,這就是農村裡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俗稱五保戶)。這類老人的生活還真用不著我們操心,全覆蓋一律由政府兜底保障,集中供養在敬老院頤養天年。他(她)們並不孤獨,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侍候,不說歡聲笑語,倒也樂在其中。當你問起他們時,“託黨和政府的福"這句話便是他們的口頭禪。

    真實的農村老年人生活決非某些人口中所謂的艱難度日,悲慘人生。這輩人都是趟苦水過來人,他們是感恩知足的。

    <我是農民的兒子,以上文字均為現實中的農村老人生活境況轉播實況。如有質疑,不妨到農村多走走看看,你必定會了解到一個真實的農村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是買燃油車還是買電動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