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日,陳蘭彬、容閎率領第一批學生梁郭彥、詹天佑等30人啟程赴美學習,這是清王朝第一派遣留學生出洋。從此形成訂製,每年清政府派遣30人。晚清政府為什麼願意公費支援留洋?大致原因主要如下:

    一、中國政局發生巨大變化,新形勢下的舉措。

    1840年以來清政府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在國內內外交困,面對列強入侵和危機加重,各階層進行探討救過救民道路,太平天國和列強對清政府帶來巨大打擊,清政府開始轉變“天朝上國”的信念,對西方國家不再一味排斥,從鄙夷到開始學習西方,倡導西方的物質文化,洋務運動也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明確向西方進行學習,在這種大環境下,派遣留學生出洋也只是學習西方的一個方式方法罷了。

    二、部分開明之士的推動

    洋務運動支持者認為應當學習西方,在留學生方面曾國藩、李鴻章接受早年隨美國傳教士留美歸國的容閎提出的建議,奏準選派120名幼童分批赴美留學,以期培養高質量西學人才。幼童留美開創先例之後,1877年至1886,李鴻章、沈葆楨等又陸續奏派四批船政學生和北洋學生共80餘人分赴英、法、德等國,學習海陸軍事及船艦修造。張之洞代理兩江總督任上,奏請設立南京西學堂和陸軍學堂,奏派南京學堂40名學生赴歐洲留學。這些進步人士的推動,派遣留學生也成了一種風氣。

    三、為了培養外交人才,加強與列強溝通溝通。

    1840年後清政府與列強溝通不斷,歷次戰爭中清政府戰敗後屈辱談判,談判交流中深知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很多情況下受到西方籍翻譯的干擾和欺詐,苦不堪言。西方列強眾多條約和書籍信件中全是洋文,清政府外語人才大量缺乏,對外溝通極其不便;同時,為了走進西方,瞭解西方的世界、文化,為將來的外交人才進行儲備,派遣留洋生變成了一項緊迫的任務。

    最後,特殊人才培養需要。

    清政府自認為鴉片戰爭以來一直戰敗,很大程度上是器物不如洋人,面對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威脅,清政府急需創辦高水平的海軍。洋務派在國內積極創辦洋務學堂,聘請洋員但是洋務學堂培養的人才,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只能派遣留學生去德國、英國等海軍器物發達的國家。因此派遣學生“送赴泰西各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學,約計十餘年,業成而歸。使西人搜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

    參考文獻:

    [1]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 2 # 程式設計師說歷史

    滿清末年,百年來閉關鎖國的封建社會開始睜眼看世界,那些有眼光的知識分子都意識到,要富國強兵,振興國家,就必須深入的學習西方的科技文化。同治十一年,也就是1872年,滿清政府的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從上海

    容閎(hong)

    乘船去往美國,開啟了近代中國留學生運動的先河。這件事情的策劃者是容閎。

    下面我們來談談容閎,他可以是說畢業於美國的名牌的大學的第一個華人了。年少時親眼看到了清政府的貧窮落後與親身領略了美國的繁榮後,使他嚮往資本主義,為了拯救國家。當時還在上大學的他心中便有了一個偉大的計劃,那就是勸說清政府趕快派遣留學生到美國,讓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能像自己一樣接收到西方先進的教育。

    最後在曾國潘的努力下,清政府同意了派遣留學生。但是在中國的幾千年封建思想的中,人們都把去國外當做流放,還要籤生死狀,沒人願意冒這個風險。容閎在上海想盡了辦法,最後只能南下香港招生,很不容易湊滿了30名學生,大多數都是流浪的或者窮的養活不了的孩子。

    陳蘭彬

    經過了幾年的留學生活,留學生們慢慢接受了西方文化,有的偷偷剪掉了鞭子,也有脫掉了長袍在運動場上奔跑了起來。但是滿腦子封建思想的“留學監督”陳蘭彬"看不下去了,非常蠻橫的要求留學生每天早上要面朝東方向皇帝朝拜磕頭,不讓他們參加舞會等集體活動。容閎和他的意見不同,兩人發生了矛盾。國內的一些封建守舊的官員也從中作梗,清政府就撤回了全部留學生,留學幾哈就這樣半途而廢了。

    但是容閎的心血沒有白費,這些留學生大多數都有很大的成就。他們中間有“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第一批礦業工程師的鄺榮光等棟樑之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禮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