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幹實事

    汽車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製造水平。它是一個系統工業,有很多行業組合而成。所以它的質檢工程師是各司其責。一般要勤學專研二三年基礎的一般的工作完全勝任,更高階的不但要能質檢(有工藝標準)還要提出整改方案,那就要不斷更新理論知識,充分的實踐積累。所以有初、中、高階質檢工程師之分。

  • 2 # 汽車發展報

    題主是不是有點小看汽車行業從業者的技術門檻了,我們拋開能力卓越的人不談,通常要想在汽車行業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質量工程師我認為需要三年時間,依據不同型別的質量工程師時間會有明顯差異。

    根據題目描述,帶你的師傅至少在培訓上面還是比較到位的,如果讓我來帶你基本上也是從產品和過程入手,熟悉各種關鍵過程控制點和失效模式,編檔案,改檔案,如此往復,讓你對你負責的過程及產品特性如數家珍,在瞭解了這些之後再學習質量工作的相關流程,一些常見質量工具的運用等等(注意以實用為主,工作中要用得到)。很多應屆生的特點就是看不起現場作業,喜歡上來就啃五大工具,七大手法,8D甚至體系相關內容,這些只會使他們愈加迷惑,我之前帶的一個本科生就是,連產品名稱都叫不對就嚷嚷著要獨立解決現場問題,結果可想而知。

    質量的工作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剛畢業師傅帶著,是一個從點到面積累的過程;如果沒有師傅帶,那就是一個自己徒增煩惱的過程,會每天感覺很忙又不知道應該做點什麼。

    這個過程是任何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但是區別差異在於大局觀和整體性的考量,同時個人悟性,情商,積極,熱情什麼都不可或缺,一個好的品質質量人沒有10年是成不了的。

    話題有點久遠,切題而入,多久熟悉汽車行業質量工程師,說句廢話,這真的是看個人造化。但是一般人,1年之上估計可以摸到門路,皮毛可以了;2~3年我覺得可以成為普通的工程師,就是可以獨立帶case,但是帶重要客戶的案子,還得3~4年,歷練到5年開始熟悉了質量工程師帶案子的事宜,開始轉入關注系統體系和稽核,就是從產品抽離出來,關注架構,大局觀強~~~~這才是真正的開始。

    總而言之,你覺得進步慢,工作重複性強,工作成就感低,這都很正常,慢慢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上發現的,有誰知道叫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