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爸爸去哪兒4》中的“蕾力父女”相處方式惹爭議。因為父女間的有愛告白,被網友組CP娛樂。 不少人說陌生男子董力當實習爸爸,與女童阿拉蕾同住,是對小朋友性別教育的錯誤示範。 另有不少網友認為“蕾力父女”單純有愛,錄製時有工作人員在場,擔心多餘。
12
回覆列表
  • 1 # 叫我隋大雲1

    我覺得小朋友是不懂得這些的,就像我們小時候總會說,長大要嫁給爸爸似的。但是!社會上有戀童癖!戀童癖!這些人心裡本身就變態,過度炒董力阿拉蕾cp會對這些人有影響,會加重他們的病態心理的!

  • 2 # 硪說硪只稀飯禰

    同住是沒事的,但最好不要說什麼男女朋友,因為孩子還小,她拿你當親人,才會和你無話不談,我們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也會說,我長大要娶媽媽什麼的,只要及時糾正就可以了!

  • 3 #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

    昨天晚上跟閨蜜家兩口子帶孩子們去吃飯!朋友的女兒才四歲!閨蜜鄰居家的女兒前幾天才結婚了!我們在聊說那女孩嫁的物件怎麼樣!閨蜜家女兒跟我說姨姨!以後我跟我物件結婚的時候你也要來喝喜酒啊!把我笑噴了!問她你物件是誰啊得先介紹我認識一下吧!她說還沒有呢!正在找!找到了就告訴你!我閨蜜說前一句的是鄰居家邀請吃喜酒時說的類似的話!後一句是他老公的表妹過年聚餐在被老人們催婚時說的話!她女兒都套用了!孩子的思維世界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阿拉蕾的童言無忌只是被媒體故意炒作惡意放大了而已!

  • 4 # 小崔不抑鬱

    《爸爸去哪4兒》再次引發爭議,但是這次的爭議著實讓人憂心。如果說節目之前引發的爭議還是在於“不同教育模式哪種更好”這類見仁見智的爭議,那麼這次的爭議卻直接涉及了可能對兒童造成的傷害。

    在這裡,筆者希望透過一個性教育工作者的視角,來解析《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的節目設定和持續發酵的社會輿論可能會對兒童造成的傷害。但希望宣告在前的是,本篇文章的分析並不針對任何個人,比如現在廣受爭議的董力和阿拉蕾。

    假想父女/子設定傳遞了怎樣的資訊?

    這幾年,假想類的綜藝節目似乎成了一種流行風。假想情侶、假想結婚……假想似乎滿足了人們對於戀愛、親密關係的種種幻想。而在《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中,總是走在流行風前端的芒果臺,又選擇了假想父女/子這樣的節目設定。

    這樣的設定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呢?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弱化了孩子們對於身體界限的意識以及和他人接觸時應該保持的警惕心。

    其實這不是《爸爸去哪兒》第一次讓孩子與非父親的其他人共同生活了。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就曾有過換爸爸的橋段。而這次,則直接是給孩子安排了一個假想爸爸,共同完成任務,同吃同住。

    面對這幾年多次曝光的兒童性侵事件,家長們都越來越關心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相信也有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講解什麼叫身體的隱私部位、如何拒絕對方、如何求助等保護自己免受性侵害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反覆的言傳不及一次清晰的身教。對於孩子來說,透過觀察和接收父母、學校和媒體上傳遞出的資訊,遠比一次次的講授影響要更大、更深。

    所以,當孩子們聽著老師、家長講解如何預防性侵的知識的同時,卻在一檔十分流行、老少皆宜的節目中,看到了孩子與陌生男性共同生活、親密接觸的活生生的畫面,這難道不會讓ta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警惕心和自我保護意識受到動搖嗎?

    也許有人會說,那不是陌生人啊,那是爸爸。但那畢竟是之前和孩子生活沒有任何交集的人,那是扮演的爸爸。如果孩子覺得一個對自己很好的陌生人和自己玩扮演爸爸角色的遊戲,就可以和自己有很多親密的接觸,那是不是把孩子置入一個危險的境地呢?

    也許又會有人說,那不是陌生人啊,對於孩子來說,那起碼是讓ta覺得親密的叔叔。但是,我們有很多調查研究顯示,對於孩子的性侵,更多發生在熟人身上。因為熟人會讓孩子的警惕心下降,也更容易接觸到孩子。

    在我們現如今的性教育中,讓孩子建立自己隱私部位的保護以及身體界限的意識,已經在家庭中就要做到了。換言之,就是孩子在成長中要慢慢了解,如果自己不願意,甚至連父母都不能夠去看或是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這是因為,防性侵的教育,絕不是簡單的講解就夠了。我們要讓孩子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去了解、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自己身上的一些部位是隱私的,非意願的接觸是要拒絕的。而這一切點點滴滴的努力,會不會因為這樣的節目而受到影響呢?

    不只是女孩,男孩也同樣有被傷害的風險

    當針對《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的爭議出現時,人們的關注點還是在董力、阿拉蕾這對父女設定上。有無數的媽媽表態,我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參與這樣的活動或是收看這樣的節目。

    但是,筆者真的想提醒大家注意,針對孩子的性侵,絕不僅僅發生在女孩子身上。有很多研究顯示,男孩遭遇性侵的比例基本和女孩持平。

    所以,節目設定的問題不僅僅在於假想父女這樣的設定,其實,假想父子設定可能會帶來的問題,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男孩造成的性侵往往更難發現。一是人們想象不到,小男孩怎麼也會被性侵;二是因為,男孩子對於情緒的表達能力往往比女孩子弱,這是因為男孩們總是被教育“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當他們在生活中遭受到了這樣的傷害,他們更不懂得怎樣去求助和表達自己遭受的創傷。

    而在我們的心理諮詢工作中發現,遭遇性侵的男孩子,在性的方面遭受的傷害和帶來的問題並不比女孩少。但可悲的是,往往要等到他們成年以後,才慢慢有能力或是不得不開始面對這樣的既往經歷。而在這之前的若干年時間裡,他們遭受的是怎樣的痛苦和壓力呢?

    CP意淫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

    阿拉蕾對董力說:“等我長大了嫁給你!”孩子表達喜愛的方式是那麼單純。對於阿拉蕾這麼大的孩子來說,要和對方結婚,是ta們十分常用的表達喜歡的方式。這是因為,這麼大的孩子認為,我說要和你結婚,是表達我喜歡你,我想和你做朋友的一種特別好的表達方式。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見到孩子會跟父母說,我想和我們班上的XXX結婚。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ta們並不知道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ta們只知道,互相喜歡的人就可以結婚。

    但是,在性教育中造成很多問題的最大因素就是,成年人往往用自己的理解來判斷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只是因為探索自己身體的感覺而去觸控生殖器,大人就認為孩子是不是學壞了;再比如,孩子只是因為對於男女生身體差異感到好奇,而去偷看別的小朋友上廁所,大人就會認為孩子怎麼成了“小流氓”。

    而出於這樣的心理產生的對於阿拉蕾簡單情感表達的演繹,以及對於“萌父女終成CP”的“戀愛養成記”的意淫,會給阿拉蕾本來單純的心靈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她會不會從此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她會不會從此對異性產生了恐懼,對她的友誼關係乃至以後的親密關係的建立產生負面影響?

    不要覺得這樣的推測是危言聳聽,這是因為我們在諮詢中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哪怕是家長對於孩子小時候喜歡一個人的感受的批評和否定,都可能造成長大後戀愛、結婚的障礙,更別提現在網路上瘋狂傳播的訊息和無處不在的網路暴力了。

    所以,我們時常講,作為媒體人,真的要為自己傳播的資訊承擔責任,更何況如今是一個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芒果臺針對大眾批評釋出的宣告讓大家充滿了如此多的不滿。

    誠然,節目設定的初衷是為了展現親情溫暖、鍛鍊年輕爸爸。而《爸爸去哪兒》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歡樂、溫暖與思考。但正是因為節目如此受歡迎,對於節目設定可能會傳達給整個社會的資訊,就更要慎之又慎。如果我們溫暖彼此的美好初衷,卻最終變為了傷人之劍,那真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 5 # 小崔不抑鬱

    《爸爸去哪4兒》再次引發爭議,但是這次的爭議著實讓人憂心。如果說節目之前引發的爭議還是在於“不同教育模式哪種更好”這類見仁見智的爭議,那麼這次的爭議卻直接涉及了可能對兒童造成的傷害。

    在這裡,筆者希望透過一個性教育工作者的視角,來解析《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的節目設定和持續發酵的社會輿論可能會對兒童造成的傷害。但希望宣告在前的是,本篇文章的分析並不針對任何個人,比如現在廣受爭議的董力和阿拉蕾。筆者相信,節目設定的初衷是美好的。在節目拍攝的過程中,孩子和“爸爸”的相處也非真實的獨處,對於孩子的保護也是充分的。但筆者希望討論的是,這樣的節目設定和造成的社會輿論,傳遞給大眾和孩子的資訊,究竟具有怎樣的危險性。

    假想父女/子設定傳遞了怎樣的資訊?

    這幾年,假想類的綜藝節目似乎成了一種流行風。假想情侶、假想結婚……假想似乎滿足了人們對於戀愛、親密關係的種種幻想。而在《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中,總是走在流行風前端的芒果臺,又選擇了假想父女/子這樣的節目設定。

    這樣的設定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呢?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弱化了孩子們對於身體界限的意識以及和他人接觸時應該保持的警惕心。

    其實這不是《爸爸去哪兒》第一次讓孩子與非父親的其他人共同生活了。在《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就曾有過換爸爸的橋段。而這次,則直接是給孩子安排了一個假想爸爸,共同完成任務,同吃同住。

    面對這幾年多次曝光的兒童性侵事件,家長們都越來越關心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相信也有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講解什麼叫身體的隱私部位、如何拒絕對方、如何求助等保護自己免受性侵害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反覆的言傳不及一次清晰的身教。對於孩子來說,透過觀察和接收父母、學校和媒體上傳遞出的資訊,遠比一次次的講授影響要更大、更深。

    所以,當孩子們聽著老師、家長講解如何預防性侵的知識的同時,卻在一檔十分流行、老少皆宜的節目中,看到了孩子與陌生男性共同生活、親密接觸的活生生的畫面,這難道不會讓ta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警惕心和自我保護意識受到動搖嗎?

    也許有人會說,那不是陌生人啊,那是爸爸。但那畢竟是之前和孩子生活沒有任何交集的人,那是扮演的爸爸。如果孩子覺得一個對自己很好的陌生人和自己玩扮演爸爸角色的遊戲,就可以和自己有很多親密的接觸,那是不是把孩子置入一個危險的境地呢?

    也許又會有人說,那不是陌生人啊,對於孩子來說,那起碼是讓ta覺得親密的叔叔。但是,我們有很多調查研究顯示,對於孩子的性侵,更多發生在熟人身上。因為熟人會讓孩子的警惕心下降,也更容易接觸到孩子。

    在我們現如今的性教育中,讓孩子建立自己隱私部位的保護以及身體界限的意識,已經在家庭中就要做到了。換言之,就是孩子在成長中要慢慢了解,如果自己不願意,甚至連父母都不能夠去看或是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這是因為,防性侵的教育,絕不是簡單的講解就夠了。我們要讓孩子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去了解、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自己身上的一些部位是隱私的,非意願的接觸是要拒絕的。而這一切點點滴滴的努力,會不會因為這樣的節目而受到影響呢?

    CP意淫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

    阿拉蕾對董力說:“等我長大了嫁給你!”孩子表達喜愛的方式是那麼單純。對於阿拉蕾這麼大的孩子來說,要和對方結婚,是ta們十分常用的表達喜歡的方式。這是因為,這麼大的孩子認為,我說要和你結婚,是表達我喜歡你,我想和你做朋友的一種特別好的表達方式。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見到孩子會跟父母說,我想和我們班上的XXX結婚。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ta們並不知道結婚到底意味著什麼,ta們只知道,互相喜歡的人就可以結婚。

    但是,在性教育中造成很多問題的最大因素就是,成年人往往用自己的理解來判斷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只是因為探索自己身體的感覺而去觸控生殖器,大人就認為孩子是不是學壞了;再比如,孩子只是因為對於男女生身體差異感到好奇,而去偷看別的小朋友上廁所,大人就會認為孩子怎麼成了“小流氓”。

    而出於這樣的心理產生的對於阿拉蕾簡單情感表達的演繹,以及對於“萌父女終成CP”的“戀愛養成記”的意淫,會給阿拉蕾本來單純的心靈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她會不會從此對自己產生懷疑,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她會不會從此對異性產生了恐懼,對她的友誼關係乃至以後的親密關係的建立產生負面影響?

    不要覺得這樣的推測是危言聳聽,這是因為我們在諮詢中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哪怕是家長對於孩子小時候喜歡一個人的感受的批評和否定,都可能造成長大後戀愛、結婚的障礙,更別提現在網路上瘋狂傳播的訊息和無處不在的網路暴力了。

    所以,我們時常講,作為媒體人,真的要為自己傳播的資訊承擔責任,更何況如今是一個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芒果臺針對大眾批評釋出的宣告讓大家充滿了如此多的不滿。

    誠然,節目設定的初衷是為了展現親情溫暖、鍛鍊年輕爸爸。而《爸爸去哪兒》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歡樂、溫暖與思考。但正是因為節目如此受歡迎,對於節目設定可能會傳達給整個社會的資訊,就更要慎之又慎。如果我們溫暖彼此的美好初衷,卻最終變為了傷人之劍,那真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飲血劍新增一個主動效果,如狂暴:4秒內100%吸血,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