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BMW3 Series上的隔音降噪。噪音控制有3種控制方法,一是從噪聲源就消除或減少噪聲,二是控制傳播途徑,例如增加密閉措施、消聲裝置等,三是對接受者有一定保護。首先,BMW3 Series採用的是B48TU發動機,即為改進後的B48發動機。整個發動機比改進前減重了8公斤,採用更高效更緊湊的設計,降低了發動機內部的摩擦,減少振動,這是首先從噪聲源進行了噪音控制。
其次,如果你不僅僅開啟過全新3系的前機蓋,而是把發動機的軟蓋板也揭開的話,你會發現這層軟蓋板上覆蓋著厚厚一層隔音泡沫,這就是寶馬SynTAK協同熱聲艙技術的一部分,從噪音源頭的發動機開始就降低噪音傳出的可能,所謂是對噪音源頭的包裹性越好,被動降噪的效果就越好。除了發動機以外,整個傳動裝置也被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隔音棉,只不過因為緊湊的發動機艙設計,普通人開啟機蓋也看不到罷了。這裡真想替寶馬設計師鳴不平,你們總把狠料用在普通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當然會被不明就裡的人拿來“發揮”啦!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在傳播途徑上隔絕噪音,BMW3 Series的前風擋玻璃採用雙層降噪玻璃,並且在A柱內填充了泡沫材料,在門板內也集成了一體成型的隔音板,不僅從前部減少噪音傳入車內,從兩側、後部同樣減少尾排和氣流透過時的噪音進入車內。
圖片為海外版G20,國內長軸版G28同樣採用降噪玻璃
以往3系總在內飾用料,座艙NVH上被消費者和媒體吐槽,這次寶馬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在隔音降噪上“狠”下功夫,勢要讓3系的座艙噪音水平和5系比肩!如果你真的去4S店感受過,你會發現BMW3 Series在怠速情況下,基本沒有聲音,而大力踩下加油踏板,發動機拉高轉速之後,座艙噪音相比F35/F30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能唯一有遺憾的,是那群依舊沉迷發動機聲音的寶馬鐵粉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在高精尖技術的時代,“眼見”已經不一定“為實”了。SynTak協同熱聲艙技術、降噪靜音玻璃、A柱的隔音泡沫材料以及一體成型隔音板,每一個都需要花點力氣拆開才能發現,如果僅從區域性裝置和所謂“傳統思維”去解釋整體進步的技術,說好聽點可能是“保留傳統觀點”,說不好聽那就是守舊和無知了。
謝謝邀請:BMW3 Series上的隔音降噪。噪音控制有3種控制方法,一是從噪聲源就消除或減少噪聲,二是控制傳播途徑,例如增加密閉措施、消聲裝置等,三是對接受者有一定保護。首先,BMW3 Series採用的是B48TU發動機,即為改進後的B48發動機。整個發動機比改進前減重了8公斤,採用更高效更緊湊的設計,降低了發動機內部的摩擦,減少振動,這是首先從噪聲源進行了噪音控制。
其次,如果你不僅僅開啟過全新3系的前機蓋,而是把發動機的軟蓋板也揭開的話,你會發現這層軟蓋板上覆蓋著厚厚一層隔音泡沫,這就是寶馬SynTAK協同熱聲艙技術的一部分,從噪音源頭的發動機開始就降低噪音傳出的可能,所謂是對噪音源頭的包裹性越好,被動降噪的效果就越好。除了發動機以外,整個傳動裝置也被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隔音棉,只不過因為緊湊的發動機艙設計,普通人開啟機蓋也看不到罷了。這裡真想替寶馬設計師鳴不平,你們總把狠料用在普通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當然會被不明就裡的人拿來“發揮”啦!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在傳播途徑上隔絕噪音,BMW3 Series的前風擋玻璃採用雙層降噪玻璃,並且在A柱內填充了泡沫材料,在門板內也集成了一體成型的隔音板,不僅從前部減少噪音傳入車內,從兩側、後部同樣減少尾排和氣流透過時的噪音進入車內。
圖片為海外版G20,國內長軸版G28同樣採用降噪玻璃
以往3系總在內飾用料,座艙NVH上被消費者和媒體吐槽,這次寶馬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在隔音降噪上“狠”下功夫,勢要讓3系的座艙噪音水平和5系比肩!如果你真的去4S店感受過,你會發現BMW3 Series在怠速情況下,基本沒有聲音,而大力踩下加油踏板,發動機拉高轉速之後,座艙噪音相比F35/F30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能唯一有遺憾的,是那群依舊沉迷發動機聲音的寶馬鐵粉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在高精尖技術的時代,“眼見”已經不一定“為實”了。SynTak協同熱聲艙技術、降噪靜音玻璃、A柱的隔音泡沫材料以及一體成型隔音板,每一個都需要花點力氣拆開才能發現,如果僅從區域性裝置和所謂“傳統思維”去解釋整體進步的技術,說好聽點可能是“保留傳統觀點”,說不好聽那就是守舊和無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