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古代,剩男剩女?基本和現在一樣,剩男多,因為古代重男輕女的現象比現在還要嚴重!如何解決?以便更好的達到一種平衡!其實很簡單!為什麼古代小農經濟下,老百姓安居樂業,為什麼還有農民軍起義,起義軍中大多沒有老婆,所以無牽無掛,才敢反對朝廷的?為什麼路上的很多乞丐都是男的?
在古代,重男輕女現象十分嚴重,可當五六個兒子都長大成人,都要娶妻生子啊!怎麼辦呢,一個比一個窮。乾脆去當兵,青壯年都去當兵了,要麼戰死沙場,要麼榮歸故里,猶如自然競爭法則,能留下的往往取決於自己的運氣,或者是足夠強大的人,優勝劣汰,自然而然最終能活著回來的少數人也就有了媳婦!至於沒有的呢?那乾脆去當個乞丐,加入一個丐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也正是,雖然古代重男輕女現象十分嚴重,可男的基本都能娶到老婆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女人社會地位低,那個時候的彩禮可沒這麼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人品,老實人是香餑餑,可如今老實單純善良的人,如果沒有金錢傍身,在女人面前可謂一文不值!
古代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因為女子沒有什麼大的學問,見識短淺,所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為婦綱,一切都有男人說了算!女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所以男的好討媳婦,女的也嫁的出去!自然而然,剩男剩女就沒這麼多了!可如今人心浮躁的社會里,女方和女方父母的的要求太高。不是大城市有房就是有車,要麼就是研究生,要麼公務員!而如今的男性,哪兒有那麼多優秀的?稍微差一點兒的看不上眼,因此成了剩女!對於男性而言,人家嫌自己窮,自己家裡又沒有什麼背景!怎麼辦,只能認命啊!
這個時代,老實人追單純女孩,單純女孩喜歡壞男人,壞男人喜歡賤女人,賤女人想要攀有錢的男人!有錢的男人喜歡單純的女孩!正因如此,很多所謂的平凡男性,追到女孩的機率可謂為零,第一,自己在女孩心目中不佔據優勢,第二,自己又沒有獲得女孩芳心的資本與才華!而女孩呢?被壞男人,有錢的男人傷害後,從此不再相信愛情!因此,有了剩男,也有了剩女!剩男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剩女更多的是自作自受!
-
3 # 淡墨淺白
現如今“剩男”和“剩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了,古代的的“剩男”“剩女”如何脫單呢?盤點一下古代的“剩男”“剩女”的脫單故事。
最老的“剩男”“剩女”組合——姜子牙和馬氏姜子牙在崑崙山學藝四十年,下山之時已經是七十二歲的老“剩男”了。姜子牙下山投靠朝歌的好兄弟宋異人,宋異人也是古道熱腸,見好兄弟這麼大年紀還單著,就急忙替姜子牙張羅婚事。天下之事無巧不巧馬家莊有個“剩女”,六十八歲的黃花大閨女馬氏。史上最老的“剩男”“剩女”結合到了一起。
最強的“剩男”“剩女”組合——劉邦、呂雉漢高祖劉邦是歷史著名的“剩男”,雖然劉邦年輕的不學無術,家貧人懶,根本沒有女人會看上他。人到中年三十歲仍然一事無成,好不容易混上了泗水亭長。劉邦自然不會浪費手中的權力,家裡雖然沒有娶老婆,但是外面卻養了情人曹氏,給他生了大兒子曹肥。劉邦身體上是脫單了,但是名義上依然是“剩男”。
劉邦的無恥,不僅讓他身體上脫單了,也幫助他名義上脫單了。傳言他給呂太公送禮故意寫一萬錢,其實一分沒有,混進大廳吃飯。呂太公覺得他真的臉皮厚,以後必能混。呂太公的大女兒呂雉也早過了嫁人的年紀(20歲左右),也屬於那個年代的“剩女”。呂太公就順勢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想來如果劉邦不答應,估計吃完那頓飯,能不能站著出去還是一個問題。
無恥的女婿和臉皮厚的老丈人,成就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夫妻組合。
最強“剩男”組合——劉備、關羽、張飛劉備雖然因為窮,所以剩了,但是人家就是牛皮“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從來都不愁女人,發達以後不斷有人給他送老婆,糜芳就把親妹妹送給劉備。劉關張這三兄弟雖然都剩了,但是人家直接啊。兵荒馬亂的年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了。關羽看上了秦宜祿的老婆,直接找曹操要人,雖然沒要到。張飛三十五歲的時候說是城外遇到夏侯淵的侄女,其實就是搶回去的。
從古至今男女脫單的方式無非就是這三種:年紀大了,湊活著過;花言巧語,愛情都是騙來的;事業成功,男人女人都不會缺,直來直去可以。
-
4 # 孤獨D時代
舊社會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屬於包辦婚姻,而且經常帶有欺騙性質,不到入洞房那一刻,你都不知道你嫁給了一個瘸子,或娶了個傻子!婚事禮畢便木已成舟,奈於禮俗和麵子,不能離婚,無法離婚,很多人因此飲恨一世!
現在很多人不是在呼喚包辦婚姻嗎?好的,等著吧,有你們好瞧的。
華人需要面對的週期律不單單是國家的興衰,也有很多精神層面的領悟與荒蕪的不斷交替,所謂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疼!
-
5 # 泰山124453211
好像漢代的法律就規定過,單身男女要受處罰。那時:傳宗接代的觀念很強,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所以單身剰男剰女很少,漢文帝時,戎邊的將士實行軍墾,剩女們就要發配到邊疆成家屯田。
-
6 # 23826529481龍巖城市
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社會沒有這麼複雜,簡單的多,民風比較淳樸,找物件其實沒有那麼難,封建社會,一些方面也比較相對自由一些,女人不嫁,地方衙門就要干預,而且,家庭壓力,女人必須嫁,一些估計還比較人性化,沒有那麼保守,如中國唐朝,就非常開明與自由的,男女關係比較隨意,還有,就是沒有老婆,一些人可以光顧古老的行業,即青樓,怡紅院,解決男人的生理需要問題。明朝那些事就林林立立的妓女院,還有大量的黃色小說,清朝同樣如此。導致民國時期娼妓合法化,來自傳統的慣性觀念。
現在是女人沒有多少壓力,隨心所欲的多,剩女時代,多了,男多女少意味著剩男更多才是真正的問題,剩女炒作多,本來就不是問題,好像怪物一樣。一些女人選擇不婚,男人更難找到老婆了。來自傳統的與現代的混合體,形形色色的情況比較多,也比較複雜,社會誠信體系崩塌,男人找物件顧忌多,因為,騙婚現象不少,在於女人其實優勢的,都是花錢的總是男人,所以,婚戀交友女人反而比男人多,為什麼,不是明明男多女少嗎?原來,女人可以到處找,挑三揀四,男人敢嗎?老早破財了。所以,一邊男多女少,另一邊女多男少,現實如此的 。感覺還是做女人更好,安逸的多,男人壓力山大,娶老婆困難,代價不菲。壽命女人比男人長五歲,比男人提早五年退休,不少女人五十歲就退休了,廣場舞都是一些大媽,男人非常少的原因。
-
7 # 冰荷666
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的事情,不太清楚,從以前看過的古代書籍猜想:
剩男剩女估計名聲不大好,要麼就此了卻半生,要麼出家脫離塵世,也不是非嫁娶不可的吧。
回覆列表
古人壽命不長,所以結婚都早,很多人都聽說過:古人十四五歲就結婚了。果真如此嗎?這一篇我們來考察一下古人的結婚年齡。
古人結婚的年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局勢、道德觀念、官方政策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我們考察古人的結婚年齡,應該分時間段來看。
先秦時期,對男女的最晚結婚年齡有規定。比如《禮記》就規定:“男三十、女二十而無夫家者,皆過時不嫁娶者,媒氏會而合之。”意思是說:男子到了30歲、女子到了20歲的,如果還不結婚,政府就要用強制力幫你結婚,一般是派一個官方媒人給你強制介紹物件,必須去見。因此,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居然還有強制相親!
文獻只記載了法律規定的最大結婚年齡,那現實中的一般結婚年齡是多少呢?先秦時期相關的文獻記載太少了,我們只能透過對《左傳》記載的幾位魯國國君結婚時的年齡,側面看一下當時普通人的情況。根據統計,他們的婚齡如下:魯隱公30歲之前、魯桓公大約18歲、魯莊公37歲、魯僖公25歲前、魯文公23歲前、魯宣公14或15歲、魯成公25歲前。可以看出,魯國國君的結婚年齡大部分在18~30歲之間,大都符合30歲之前結婚的規定。唯獨魯莊公例外,37歲結婚,不知道國君大齡未婚,是不是也應該由政府強制相親?
戰國末期的統一戰爭對社會的破壞力極大,加之秦朝暴政的影響,人口數量大幅下降。漢朝初年,為了加快人口繁育,漢朝政府修改了男子30歲、女子20歲的最晚法定結婚年齡,將其大大降低,特別是將女子的最晚結婚年齡降低到了15歲。
與先秦政府強制相親的辦法不同,漢朝政府是用稅收槓桿來鼓勵結婚。漢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漢朝的“算”是政府徵稅時的一個計數單位,1算為120錢。也就是說,如果女子15歲了還不嫁人,要加倍徵稅,最高加徵5倍,一直徵到你30歲。如果30歲還嫁不出去,政府就“棄療”了。那漢朝男女的一般結婚年齡是多少呢?根據學者楊樹達的《漢代婚喪禮俗考》記載,漢代普遍的結婚年齡是男子十五六歲,女子十三四歲。也就是說,今天的高中男生和初中女生,穿越回漢朝就是普遍的結婚群體。
唐朝政府也對最低結婚年齡作了規定,玄宗開元二十二年赦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嫁”。也就是說,唐朝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子15歲以上、女子13歲以上。那當時一般人的結婚年齡又是怎樣的呢?有學者對《唐代墓誌彙編》中記載的344名上層女性的初婚年齡進行了統計,其中最小的11歲,最大的27歲,13歲以下和20歲以上的均為少數,14~19歲嫁者居多,其中又以14、15歲的更多。拿到今天,女生初中畢業基本就都結婚了,而男子的結婚年齡要略高兩三歲。總體來看,唐朝的婚配年齡比漢朝略晚一兩歲的樣子。
宋朝的法定結婚年齡沿襲了唐朝的規定,但實際結婚年齡卻比前朝高了不少。有學者對宋朝墓誌銘記載的60名女性進行了統計,平均結婚年齡為17.67歲,大部分在17~19歲之間結婚。男子的結婚年齡就更大了,根據統計,士人階層的平均結婚年齡在24.15歲,大部分在20~25歲之間結婚。士人階層結婚晚,可能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如果是普通民眾則要更早一些,男子20歲結婚應是普遍現象。為何宋朝人結婚這麼晚呢?一是宋代城市文明發達,不結婚也有事做,從這點來看,宋代還真是近代的前夜;二是宋代結婚費用高,彩禮和嫁妝都非常昂貴,這可能也是導致結婚晚的原因。
明清兩朝,男女的結婚年齡和宋朝差不多。明朝人黃佐在《泰泉鄉禮》中記載:“凡男女婚嫁以時,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謂之先時。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謂之過時。”也就是說,明朝男子的結婚年齡大多在16~25歲,女子的結婚年齡大多在14~20歲。有學者根據《明史》中的資料統計,明朝女子的結婚年齡在17歲左右,與黃佐的記載吻合。清朝也延續了明朝的傳統,17~20歲之間是大多數男女的結婚年齡範圍。
有的人可能要質疑了:不對啊!我們看電視劇裡清朝的皇帝和嬪妃結婚時大多是十三四歲啊,康熙13歲的時候就已經生孩子了!不錯,清朝皇室的結婚年齡是小,但那繼承的是滿族人的傳統,漢族人結婚沒那麼早。
綜上所述,古人的結婚年齡呈現越往後就越晚的趨勢。拿今天的年齡作類比,漢朝人初中就結婚了,唐朝人高中結婚,而在宋、明、清三朝,想結婚就得高中畢業了。如果你是宋朝的讀書人,想結婚就得大學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