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看風雲在際

    會出現,但出現的國家可能不止三個。

    一、袁紹是外強中乾之人,控住不大局。

    袁紹是庶子,但從小就喜歡學戰國時期的“君子”,即注重形式。有謀士拜訪,他盛宴款待但拒收建議;有能人自薦,他熱情招呼但拒不任用;有戰事吃緊,但他依舊帶著文玩字畫于軍旅途中。因為他品貌端正,行事“君子”,這種偽裝讓他很得人心,即想要投靠他的人數不勝數,但只要相處久了就會知道他就是一個小氣、自私、無才的草包。

    袁紹率領大部隊與曹操在官渡一戰,本來都快要迎接勝利了,但袁紹偏偏將身邊的謀士逼走,最終被曹操拿捏住弱點。即使袁紹能在官渡取勝,但人心也被磨滅殆盡,即周圍可能再無能人才子為其出謀劃策,一個沒了謀士的大將,就像沒了翅膀的雀鳥,還能再蹦躂幾天,最後還不是被另一個“曹操”給滅了。

    二、群雄逐鹿中原的氣焰更為強烈。

    看著沒有才能的袁紹都能收穫大量的土地和軍隊,那些有才之士能甘心嗎?凡是有點兵力和作戰才華的將領都會帶著僥倖心理去騷擾袁紹,從偌大的領土上劃一塊屬於自己的勢力。這掙強的人多了,土地分得的就少,為了保護來之不易的領土,自然會出現更多打著正義旗號的亂七八糟的政權,割據混戰程度不亞於秦亡前的七國混戰。

    三、新春秋戰國時代即將來臨。

    春秋戰國之所以經歷的時間很長,很大原因是政權太多,不好收拾。三國時代恐成多國時代,是戰國的又一次輪迴。司馬懿沒有秦始皇一般的雄才大略、氣度格局,晉朝的根基恐怕難以打下,即多國時代將持續更久,其實不利於華夏文明的流傳。

  • 2 # 尋料

    每個人看法不同,因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但官渡之戰若是袁紹擊敗了曹操,未來的歷史都將被徹底改寫,這是毫無疑問的。

    曹操與袁紹不同,無論是在軍事,亦或者在政治方面也是如此,所造成的影響自然不同,官渡之戰是曹操的身家性命之戰,贏了北方就基本上平了,輸了就徹底涼了。

    那麼我們現在依據題主的問題假設,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打贏了曹操,曹操在中國歷史中就是一個割據軍閥,漢獻帝被袁紹抓住廢掉,依照袁紹的政治主張,他很大可能會稱帝,等到徹底平定北方後,發出詔書討伐劉備與孫權。

    所謂三足鼎立的形成,在於赤壁一戰,曹操被火燒連舟,一戰而無力再下南方,只能收斂勢力,再做打算。

    赤壁之戰讓劉備與孫權有了地盤與時間去繼續發展,這才開始了三國時代。

    但這種情形交給袁紹會如何處理?

    和曹操一樣,水上連舟?還是能一戰打破僵局,徹底剿滅南方勢力。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我們不可能做出肯定的推斷,因為影響歷史發展的因素有很多。

    若是走了曹操的老路,那將被打的滾回北方,若是能擊敗劉備與東吳的聯軍,就能結束亂世,統一中國,為萬世開太平,他袁家的皇帝也算是做出了樣子,我們的王朝更替表,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至於晉朝尷尬的局面,也將不會出現,大一統的王朝,還是打出來的,社會的非議就會少很多,不會出現像晉朝那般士大夫不談國事談玄的荒誕事情,異族就難以入侵擁有完整防禦與攻擊體系的中國,或許不會有很多人死去。

    若是被打敗回到北方,也可能像曹魏政權那樣被人篡奪,畢竟袁紹的兩個兒子都不是善茬,可能會造成宮鬥,其他人乘虛而入,搞定袁氏政權,自己做皇帝。

    歷史實在是有太多的可能性,但要看關鍵性戰役的走向,基本上決定國家的走向。

  • 3 # 獨愛炸醬麵

    所謂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從赤壁之戰開始到蜀、吳兩國先後被滅,天下一統,從始至終一直是吳、蜀聯手對抗北方強大的曹魏。

    假設在官渡之戰時時袁紹擊敗曹操,那麼將不會再出現強大的曹魏政權。但是曹操絕對是漢末時期的梟雄,就算袁紹在官渡之戰擊敗曹操,以袁紹好大而喜功,看似謹慎實則悠遊寡斷的性格,再加上其手下重要武將顏良文丑已被曹操設計誅殺,真正能算得上是能征善戰的也就大將張郃一人,手下謀士之間多有不和,個人之間勾心鬥角。必定不能一口氣將曹操趕盡殺絕,會留給曹操有喘氣之機。

    一旦曹操被袁紹打敗,袁紹必然會取代曹操獨佔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短時間內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勢力。

    曹操在戰敗後必然無法在北方中原地帶與袁紹抗衡,以曹操的決斷自然而然的會重走劉備立國的道路,聯手東吳來一次孫、曹抗袁。以曹操的雄才大志都在赤壁吃癟,何況志大才疏的袁紹。

    之後曹操亦會效仿劉備佔領蜀地,以曹操的名望實力,荊楚,蜀兩地士族必定拱手相迎,曹操徹底佔據蜀地後,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三國鼎立了,到那時天下最後的歸屬就不好說了。

    而這一變化最大的損失方也就是我們得大漢皇叔劉備劉玄德了,劉備將再不會有機會立國蜀漢,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再次入贅東吳,看看有沒有機會取而代之了。

  • 4 # 尋根拜祖

    三國史,個人認為,講得最精彩的當屬易中天先生。易老師認為,一部三國史,實際就是士族階層追求自身利益的歷史。三國的形成,是寒門士族打敗豪門世族;三國歸晉,則是豪門士族與寒門士族的妥協融合。

    那麼按這個理論來分析,袁紹敗於曹操,不是因為軍事,而是敗於政治。即便袁紹能贏得官渡之戰,政治層面上,決定了他早晚會敗亡。

    三國的形成,也不是單純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歷史發展的選擇。三家歸晉,不是司馬家族的勝利,而是歷史賦予的使命!

    東漢的滅亡,源於豪門士族的腐朽墮落

    東漢官員選拔,沿用的是西漢的察舉制。這個制度,到了東漢末年,完全變味,豪門士族階級徹底壟斷了察舉。

    這就導致,高門大戶壟斷官場,寒門出生計程車子,失去了晉身官場的機會。出仕,是古代讀書人唯一的出路,察舉制阻斷了寒門的仕途。

    這種不公平帶來兩個後果,一是豪門士族出產的人才,越來越接近“柴”,卻佔據國家神器;二是寒門士族高才,被束之高閣,社會的不公平,早晚會迸發危機。

    東漢就是這麼滅亡的,被圈養的豪門士族,把國家代入萬劫不復,寒門士族乘機拆臺!

    魏蜀吳三家崛起,代表的是寒門士族

    曹操的出身一直被人看不起,宦官之後,讓袁紹等笑掉大牙。劉備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拿不出手,硬是往老祖宗身上靠。孫權更不用說了,父兄靠給袁術打工,半紅半黑,靠武力佔據了江東。

    也就是說,魏蜀吳三家之主,竟然都是寒門士族出身!僅僅是巧合嗎?肯定不是!看看曹操、劉備和孫權手下,雲集了大批寒門仕子,比如賈詡、郭嘉、鄧艾、呂蒙、徐庶、龐統,如果算上諸葛亮這樣非豪門家族,三國幾乎就是寒門士族的天下。

    有兩個問題:其一,寒門仕子為何集體爆發?其二,寒門仕子為何集中於魏蜀吳?

    在察舉制壓制下,寒門仕子往往只能做依附權貴的門客,很難有出頭之日。正是隨著東漢政權的破碎,新生勢力的角逐,必然催生對真才實學之士的需求暴增。比如,曹操就明確提出“唯才是舉”,甚至認為只要有才,哪怕道德有虧缺也可以用。

    劉備和孫權也一樣,因出身寒門,寒門子弟就是最初的交際圈。在真刀真槍的角鬥場,寒門仕子的能力,自然脫穎而出,也更容易被曹劉孫所接納。

    所以,不是寒門仕子喜歡魏蜀吳,其實是曹劉孫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人才態度,正好切合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袁紹是個沒落的豪門士族代表

    相對於曹操等,袁紹是個典型的豪門士族子弟。袁家四世三公,往來無白丁,袁紹袁術兄弟,年紀輕輕就位居廟堂,這份榮耀,背後就是門閥勢力。

    三國史中,袁紹是第一個豪門軍閥,地方割據也始於袁紹。可以這麼說,袁紹就是那個開啟潘多拉盒子的人。

    豪門士族,起點高,資源豐富,所以,他成了東漢第一大軍閥,董卓死後,無以爭鋒。可是蹊蹺的是,偏偏擁兵十萬,佔有河北大片土地的袁紹,竟然被淘汰出局了,與他一同被淘汰的還有他的弟弟袁術,當然,還有後來的劉表、劉章、張魯。這些被淘汰者,跟袁紹都有一張共同的標籤:豪門士族!

    這隻能說明,這些人的失敗,恐怕不僅僅是能力、德行等問題,而是這個群體被歷史遺棄了!

    一般認為,曹操不稱帝,是因為他曾經有過承諾,只做周公,不能違背諾言;也有的說曹操從來就沒想過稱帝。其實都不對,曹操不是善男信女,承諾不頂用,他比誰都想稱帝,只是他做不到!

    為什麼說他做不到呢?因為他受到豪門士族的抵制!曹操是寒門士族,豪門士族看不起他,他也看不起豪門士族。所以他搞了個“唯才是舉”,想以此絕了豪門士族的特權。結果,正因為此舉,曹操稱為豪門士族的眼中釘。

    曹操殺孔融、殺楊修、殺彌衡、殺邊讓、逼死荀彧,背後都是他與豪門士族之間的角逐。即便這樣,他也不能殺盡門閥,更不可能讓他們低頭,察舉制,是豪門士族的生命線!

    在這種情況下,豪門士族守護著最後一道底線:阻止曹操登基!曹操一旦登基,察舉制必然被廢,這才是他們的滅頂之災!

    曹操呢,他不可能放棄他的唯才是舉,所以,他只能以放棄登基的方式,與他們媾和。直到曹丕,採取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雙方各退一步,豪門士族才成為曹魏政權的忠實擁躉!

    司馬家族肩負的歷史使命

    那麼,司馬家族又代表什麼勢力呢?豪門士族!既然如此,三國歸晉,豈非開了歷史倒車?

    其實不是,司馬家族雖然是豪門士族的代表,但司馬家族實行的政策卻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說,司馬家族既照顧了豪門士族的利益,同時也兼顧了寒門士族的利益,將曹魏時期開始的政策,真正落實到位了。

    三國由豪門士族的沒落為開端,寒門士族在波瀾壯闊的大變革中,終於走向歷史舞臺。但作為封建王朝主角的豪門士族,他們不可能完全被歷史淘汰,歷史應該有他們的地位。司馬家族的使命就是,融合兩大士族群體的利益,構建新的社會秩序!

    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回到題幹,題乾的意思應該是說,假如袁紹打敗曹操,三國失去了一條腿,以袁紹的實力,恐怕劉備和孫權也沒什麼機會,自然三國曆史就要改寫了。

    其實,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從政治上講,代表過期勢力的袁紹,是不可能戰勝代表新生勢力的曹操的。即便勝利,也是暫時的,他奪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也就是說,官渡之戰對袁紹來說就是生死戰,對曹操來說就是一場練級,輸贏都是積累經驗值,亡是亡不了的,三國局面還需要他來開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的你,本地5000的月薪,外地一萬的月薪,你會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