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棲鴻看紅樓

    俘虜是俘虜,怎樣對待俘虜,可不是由少數民族政權決定的,而要看漢政權的強弱。

    “優待俘虜”的只有八路軍,金人與蒙古人都不會那麼好心。但是,俘虜了宋徽宗父子的金國,實力可與宋朝相抗衡,甚至在軍事方面,金比宋還要強一點。強國捉了弱國的俘虜,可不是想怎麼虐待就怎麼虐待?想怎麼欺負就怎麼欺負?

    而蒙古人呢,自從元朝被滅之後,對漢族政權就沒有了優勢,不管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方面。也先的進攻,只是區域性進攻。除非明朝自亂陣腳,否則蒙古不可能動搖明朝的國家基礎。

    弱國捉了強國的俘虜,只有敲詐一點、撈一點好處。所以明英宗朱祁鎮,對於蒙古而言,是“奇貨可居”的。所以,蒙古人寧可能朱祁鎮客氣一點。在得到適當的好處以後,他們也願意禮送朱祁鎮回國。

    在國家利益面前,什麼血緣、什麼道義,都只是藉口。實力才是硬道理。

  • 2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太正常了,畢竟大明朝還在,而北宋已經變成了南宋,那結局自然就會有差別了。

    當年北宋被金國咔嚓一下給砍成了南宋,甚至就連宋高宗趙構自己也是經常跑路去海上,那南宋自然沒有精力去管徽欽二帝如何了啊。既然宋徽宗和宋欽宗對金國來說就是吃乾飯的,並且還沒有人管,也不可能交換銀子,那自然就不需要客氣了啊。

    而明英宗則不一樣啊,大明朝還好好的在那呢,也先如果攻破了北京城,那明英宗的命運就會與徽欽二帝差不多,但也先打敗了啊。既然這樣,那對也先來說,明朝就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欺負的物件,那明英宗就不能過的太差,畢竟養明英宗也就是多一副碗筷,但如果讓明朝感受到了羞辱,那可是就得打仗的,而打仗就是要做好死人的準備。

    況且蒙古部落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說不好聽的,除了牛羊不缺,其他各種生活必需品都缺,像鐵、鹽、茶等,這些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而蒙古人自己又不會生產,就指望能開啟互市進行交換啊。如果真把明英宗殺了,或者是虐待的太厲害了,明朝即使沒有實力復仇,但互市就真的別想了,這對也先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還有就是當時的蒙古各部與明朝雖然是時戰時和,但雙方還是有溝通的渠道的,如果也先做的太過分,那就是自己掐斷了以後的退路,自己這邊萬一有重要人物被俘,那這就完蛋求了啊。

    而金國就不存在這份顧慮,因為金國本就是起於東北,手上還有燕雲十六州,北方也是金國扶持的偽齊、偽楚政權,所以蒙古缺的,金國不缺,蒙古打不下的地方,金國已經打下了,既然如此,那金國自然不需要留情面了。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北宋末年出現了徽欽二帝被俘的靖康之變,而明朝初期出現了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變,這兩起皇帝被俘的事件看起來頗為類似,但是宋徽宗與明英宗二人最終的結局卻大相徑庭,宋徽宗被俘金國九年間受盡折磨,至死都沒能回到宋朝,而明英宗雖然被俘,但在瓦剌卻受到禮遇,後來不僅被瓦剌送還明朝而且還二度臨朝再為皇帝,兩人結局為何天壤之別,其實仔細分析,不難找出答案:

    二者被俘性質不同:宋徽宗因國破家亡而被俘,明英宗因親征兵敗而被俘:

    宋徽宗是在女真人大舉入侵併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情況下被俘的,與宋徽宗一同被俘的還有宋欽宗以及宗室后妃和文武大臣等一干人,可以說幾乎是除了當時還是康王的宋高宗趙構以外,北宋皇族大臣等被金人一網打盡,歷時一百六十餘年的北宋王朝在此刻也宣告滅亡,趙構雖然隨後在南方宣佈重建了宋朝,但是顯然金華人是將徽、欽二帝當做亡國之君對待的,同時,金國也沒有把宋徽宗當人質來要挾新成立的南宋政府,而是對宋徽宗極盡侮辱,宋徽宗被封為樂居有侮辱性的“昏德公”,金人還讓宋徽宗穿上羊皮、裸露上身,到阿骨打廟行“牽羊禮,這對於一國之君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相比宋徽宗的悲慘遭遇,明英宗似乎幸運的多,雖然被瓦剌抓獲,成為俘虜,但是也先等人對英宗皇帝始終充滿禮遇,同時土木堡之變中,明朝的幾十萬精銳大軍全軍覆沒,明朝六部九卿全部戰死,但是明朝的統治基礎並沒有動搖,根基尚且穩固,作為明朝都城的北京雖然一度陷於危機之中,但是很快回過神來的明朝政府就組織了有效的抵抗,成功戰勝了一度威脅北京的瓦剌大軍,不僅解除了北京的危機,同樣也避免了明朝的亡國,明朝內部,以于謙為代表的文武百官擁立了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這招狠棋,不僅把瓦剌的原先計劃完全打亂,還使英宗這位原本舉足輕重的人質成為了瓦剌手裡的累贅,失去了原有的利用價值。

    新任君主態度不同:宋高宗趙構不願二帝還朝,明代宗君臣接受英宗還朝:

    宋高宗趙構與大宋王朝的皇位原本挨不著邊,但是由於北宋皇族在靖康之變中被一網打盡,所以作為唯一漏網之魚的康王趙構才有機會成為新皇帝,徽欽二帝的被俘成為了趙構登基的先決條件,所以宋高宗在登基之後對於迎接徽欽二帝還朝的行為是非常牴觸的,因為一旦徽欽二帝還朝,宋高宗的地位將變得非常尷尬,即便高宗以徽宗年老為由拒不歸還皇位,但是同輩的欽宗尚且年輕,高宗沒有理由不將皇位讓與欽宗,而這確是宋高宗最不願意做的,並且因為徽宗欽宗在位時期政治腐敗統治腐朽,招致宋朝滅國,新朝被迫南遷,因此宋朝大臣對於徽欽二帝也是很有意見的,他們也不希望這樣的闇弱無能之主重新執掌朝政大權。相比宋高宗對待被俘虜的徽欽二帝的消極態度,明代宗君臣對於“北狩”的英宗還朝則顯得很積極了。明代宗起初對英宗還朝還心存牴觸,擔心英宗還朝後自己皇位不保,但是因於謙說出了一句“大位已定”而吃了定心丸,為了不使英宗長期留在滯留瓦剌生變,代宗等人在瓦剌一方明確表示送英宗還朝之後便積極斡旋了迎接太上皇帝英宗還朝了,代宗雖然寵信宦官王振導致明朝兵敗,但是明朝的大臣基並不認為此次責任全在英宗,而是先將所有的罪過怪到了王振身上,此時王振及其黨羽已死,朝臣心中惡氣已除,所以大臣們對待英宗還朝也持積極態度。

    宋明兩朝實力不同:宋朝國破家亡皇室皆被俘,明朝精銳喪失殆盡國未亡:

    宋徽宗被俘時,宋朝的軍隊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官方軍隊紛紛潰敗,各路藩鎮望風而逃,民間團練也持觀望態度,金人不僅滅亡了北宋朝廷,同時,女真士兵大舉南下,對於初建立足未穩的南宋王朝持續以沉重打擊,宋高宗不僅被追著南逃,甚至於從陸地逃到了海上,整個南宋初期,金人都對南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明朝雖然在土木之變中喪失了精銳,但是新成立的代宗朝廷很快便穩固了原本岌岌可危的局勢,隨著勤王之師的陸續趕到,明朝君臣上下一心,官員百姓團結一致,土木之變後原本沉悶頹廢的局面被一掃而光,明朝憑此最終大敗瓦剌南下軍隊,解除了亡國的威脅,也為迎英宗還朝而爭取了有利的條件。

    宋徽宗與明英宗二人的結局之所以不同,究其根源,實質上是雙方實力的不同,腐敗的宋朝當時明顯弱於新興的金國,而明朝的實力卻強於瓦剌數倍,雙方實力的不對等最終決定了兩位被俘皇帝不一樣的人生。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徽欽二帝和明英宗都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擄去了,為何明英宗能夠回來,徽欽二帝卻只能老死北疆呢?

    (徽欽二帝劇照)

    說起來,三人當時所處的情況,是差不多的。無論是金國,還是瓦剌,當時都沒有能力滅了中原的漢民族國家。在沒有能力滅掉中原國家的情況下,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金國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選擇把徽欽二帝留在國內。瓦剌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卻選擇把明英宗送回明朝。顯然,不管是金國,還是瓦剌,他們的做法都是正確的。那麼,既然都是正確的,為什麼表現方式,卻截然不同呢?

    我認為,徽欽二帝和明英宗雖然所面臨的情況差不多,但是,金國和瓦剌各自的訴求還是不一樣的。而正是因為這種不一樣,才造成了兩國對待俘虜皇帝不一樣的態度。

    金國的訴求是什麼呢?就是他們想守住佔領北宋的那一部分國土。

    確實,他們當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完全滅亡宋朝,能守住他們所佔領的那一部分北宋的國土,已經是不錯的了。但是,這一部分國土,當時的反抗異常強烈。金國如果想直接管理,勢必遭到宋朝軍民的各種打擊。他們害怕這種打擊,所以,便想到要立一個傀儡政權來緩衝一下。讓這個傀儡政權代為受過,宋朝軍民不能把矛頭直接指向他們。

    (趙構劇照)

    當時在立誰為傀儡皇帝的時候,他們是有過爭論的。當然了,不管怎麼爭論,有一點是態度堅決的,就是不能立趙家皇室的人為傀儡皇帝。因為立趙家皇室,其號召力是非常強的,很容易反戈一擊對抗金國。

    既然趙家皇室的人,不能立為傀儡皇帝,自然就不可能把徽欽二帝放回來了。

    不過,他們也不想徽欽二帝給殺掉。因為殺掉這兩個皇帝,必然引起宋朝更強烈的反抗。一旦宋朝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反抗,金國就守不住他佔領的土地了。

    而且,當趙構建立南宋以後,他們又發現了留著徽欽二帝的好處。就是可以用這兩個皇帝作為要挾,來和南宋議和。如果南宋不想議和,堅決反抗,那麼,金國就會把這兩個皇帝給送回宋朝。就算徽宗先死了,欽宗還在。把欽宗送回宋朝,也會讓趙構夠難受的。

    事實上,他們留著徽欽二帝,用他們和南宋議和,確實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南宋的戰爭處於攻勢的情況下,卻又是割地,又是賠款,還殺了堅決主戰的岳飛。可以說,金國實現了大贏。

    (明英宗劇照)

    我們再來看看,瓦剌的訴求是什麼?瓦剌是想從明朝那裡獲得更多的財物。

    當時和明朝開戰的,事實上並不是瓦剌整個國家,而只是瓦剌的太師也先。當時的瓦剌大汗脫脫不花是並沒有參與進來的。

    當時,因為明朝在給瓦剌歲賜的時候,本來是大汗有一份,太師也先也有一份的。後來,明朝覺得當了冤大頭,所以減少了給也先的一份,這讓也先很不滿,因此才提兵和明朝作戰。也先當時是權臣,他想提兵就提兵,脫脫不花大汗也把他沒辦法。但沒辦法,可以不支援。因此,就只有也先的軍隊在和明朝打。

    他們在土木堡打敗了明軍,俘獲了明朝的皇帝明英宗。但事實上,並沒有獲得什麼財物。於是,也先就以明英宗為要挾,嚮明朝索取財物。誰知道明朝卻不給,而且重新立了一個皇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這樣一來,明英宗就沒什麼價值的。也先也覺得很沒面子,因此提兵進攻北京。誰知道打北京又打敗了。財物沒撈到,又打敗了。這還不算嚴重,更嚴重的是,脫脫不花大汗因為他打敗了,暗中和明朝眉來眼去,想聯合明朝,夾攻也先,奪了也先的權力。

    也先意識到這一點,先下手為強,把明英宗放了回去,想以此獲取明朝的諒解。

    有人說,也先放明英宗回來,是為了擾亂明朝朝廷。我倒是覺得,這應該不是也先的想法。

    獲得明朝諒解的目的,也先應該是達到了的。後來他與大汗脫脫不花火併的時候,明朝並沒有插手,最終他當了大汗。

    (參考資料:《宋史》《明史》)

  • 5 # 讀史鑑往

      靖康之變時北宋的恥辱,土木堡之變時明朝的恥辱。這兩件事有著相似之處也有著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是宋明兩朝都是面對外族軍事失敗之後皇帝被俘。不同在於宋徽宗等人被俘虜之後受盡屈辱,最終悲慘的死在了五國城。而明英宗雖然是俘虜但受到了瓦剌的尊敬,之後更是被送了回去。同樣是俘虜為何兩者有著天壤之別的待遇呢?

     一、國力問題:宋朝沒有大量騎兵,一百多年無大的戰士導致武備廢弛。明朝開國以驅除韃虜的口號把元朝趕到了漠北,經過明成祖的五徵蒙古致使其分成瓦剌和韃靼。之後仁宣之治到明英宗手上時國力強盛。

      宋朝由於開國之時沒能收復幽雲十六州導致沒有養馬場和北方屏障,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只能依靠步兵去抵抗。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只圖享樂,導致國內政治腐敗。而且由於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兩國一百多年都沒有過大的戰事,導致宋朝武備廢弛。

      面對金國的崛起,宋朝君臣錯誤的選擇了聯金滅遼,結果自己卻被遼國潰兵打敗,把軟弱的一面徹底暴露了出來,致使金國撕毀條約滅亡了北宋。

      明朝開國驅除韃虜,到明成祖時五徵蒙古,之後經過仁宣之治傳到明英宗手上的時候任然國力強盛。土木堡之變和靖康之變不同的是明朝對瓦剌征討,雖然軍事失敗導致二十萬精銳毀於一旦。但明朝國本沒有收到影響,最終於謙阻止了北京保衛戰打敗了瓦剌。

     二、氣度問題:宋徽宗被俘後跪地求饒,明英宗被俘時鎮定自若。

      宋徽宗被俘後在寒冷的北方被要求脫掉衣服身披羊皮舉行經過的牽羊禮。之後匍匐在地被金國皇帝封了個“昏德公”的恥辱名號。面對自己的女兒後宮嬪妃被凌辱霸佔也毫無動作。

      反觀明英宗在二十萬大軍四處奔逃,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戰死之後任然能夠鎮定自若。明英宗待人寬厚,在被俘期間對待敵人有禮有節,甚至折服了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

     三、金國和瓦剌內部問題:金國內部統一,瓦剌內部分裂

      女真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之後滅亡遼國建立了金國,此時的金國已經是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

      在土木堡之變時的瓦剌早已不是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帝國了,雖然也先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也掌握著也先的軍事力量。但他並不是瓦剌的首領,他推舉了黃金家族的傳人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雖然脫脫不花是一個傀儡一樣的人物,但他並不想這樣一直受制於也先。在這種情況下瓦剌內部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土木堡勝利之後也先憑藉著軍事和威望可以控制整個瓦剌,但在北京保衛戰敗走之後他就需要考慮和明朝的關係了。

     四、金國和瓦剌訴求不同:金國為了滅亡北宋搶劫財務,瓦剌只是想利用 明英宗撈點好處。

      金國攻打北宋起初也是為了獲取財務,但發現北宋根本擋不住金軍的鐵騎的時候他們有了直接滅亡宋朝的想法。南宋建立後金兀朮更是搜山檢海抓趙構,目的就時徹底滅亡宋朝。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當然不會客氣,直到後來戰局發生變化岳飛等將領多次大敗金軍。金國有了和談的打算才對宋徽宗好點,而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有一個強大軍事國家的情況下。

      瓦剌一直都有襲擊明朝邊關的習慣,這樣做只是為了搶劫點財物糧食,而土木堡之變抓住了明英宗完全時一個意外之喜。他們認為一個皇帝奇貨可居可以利用他勒索更多的財務,自然不會太多為難於他。

      弱國無外交,在中國近代已經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宋徽宗和明英宗的不同遭遇其實也和這一個道理,只有你的拳頭足夠硬別人才會真正的尊敬你。

  • 6 # xsfloogrrt

    我覺得是因為當時的金國軍事實力比北宋強,而且北宋王朝重文輕武,金國皇帝與四太子金無術一點兒也不怕宋人軍隊反撲,前去救兩個皇帝。

    1127年,金國四太子帶兵攻打北宋,最後活捉了北宋的宋欽宗與宋徽宗,以及三千多的後宮女人,宮女及文武官員,北宋滅亡。

    此時,宋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京,才不被捉。後來,在杭州當了皇帝,建立南宋。

    而且,宋高宗根本不想岳飛把北宋二皇救回來,最後二皇死於金國的五國城。

    另外,明英宗朱祁鎮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被瓦剌太師也先捉住,後來又被明朝皇帝派楊善迎回來。

    是因為,也先知道自己的國家軍事實力與國力比不上明朝,而且捉了與殺了二十多萬的明軍也是意外之事。

    如果也先不放明英宗的話,明朝會與瓦剌死戰到底,明朝的國運還在,明朝還有一百多萬的軍隊。

    也先又在後來的北京保衛戰中敗給了明軍,所以才把明英宗還給明朝。之後,也先被殺,明朝也不再與瓦剌,韃靼兩國打仗了。

    同時,明英宗是個好人,人緣也好。對待任何人都好,不管是太監王振,還是瓦剌也先的弟弟等人,也一樣。

    不過,他不是一個好皇帝,殺了救國宰相於謙,讓他揹負了一生的罵名。

    所以,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大與不強大,才決定被捉皇帝的真正命運的。

  • 7 # 遙山清風明月

    表面上看,宋徽宗和明英宗都是國家元首,都是被外族侵略者俘虜,為什麼結局會有天壤之別呢?

    如果你深入瞭解這兩段歷史,你就會豁然開朗了,他們的結局所以會有天壤之別,是敵我雙方政治、軍事、政權基礎諸多因素決定的。

    澶淵之盟之後,宋、遼百年無戰事,“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到了宋徽宗年間,宋和遼兩國都像一棟搖搖欲墜的大廈。

    《紅樓夢》中,借用商人冷子興之口,說了這樣一段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及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僕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 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果用這段話來形容當時的宋、遼兩朝的處境,是再貼切不過了!

    宋徽宗接手的並不是一個爛攤子,經過神宗朝王安石改革積累累,加上宋哲宗的經營,宋徽宗趙佶登基時,國庫裡尚有5000多萬緡結餘,應該說這是一筆豐厚的遺產。

    但是,再厚的家底,也撐不住敗家子的折騰。在以蔡京為首的六賊推波助瀾之下,窮奢極欲的宋徽宗,短短几年時間,就弄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宋徽宗卻異想天開想建不世之功,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還未發兵,國內先亂了套,以方臘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忍受不了貪官汙吏的盤剝,更受不了花石崗的折騰,揭竿而起,一時如火如荼。

    後來好不容易平定了方臘,去攻打燕京,遼這時已像一個垂危的病人了,被金打得渾身是傷。就是這樣一個弱敵,宋軍十多萬人卻打不下來,而金兵僅幾天就打下了。

    也就是在這時候,金人看穿了這隻紙老虎的真面目,產生了滅宋的念頭。

    而此時的遼朝比宋更甚,天祚帝昏庸無能,民怨沸騰,君臣離心離德,就在外敵壓境時,內部還發生了政變。

    除了內鬥,遼廷只知不停的向各地索求貢品,魚肉百姓。

    女真人正是抓住了這一時機,一舉滅了遼朝,轉頭又滅了宋朝。

    在靖康之變中,宋朝不但兩位皇帝被俘,而且所有皇族、王公大臣,除了少數漏網之外,大部分被俘。而國庫以及民間財富也被金人搶掠一空。到此為止,北宋的政權已經徹底瓦解,經濟基礎完全被摧毀。

    而明英宗被俘卻是另外一回事。

    先說瓦刺,明代前期,經過朱元璋、朱棣,以及朱瞻基祖孫三代打擊,北元早已不是當年的蒙古鐵騎了。

    瓦刺與韃靼、兀良哈,皆為北元分裂出來的漠北三大遊牧集團之一。與北宋時滅遼統一北方的金朝不可同日而語。

    瓦刺人入侵明朝,也不像金朝那樣,有明確的吞併目標,僅僅是為了搶掠財物,打打秋風而已。

    而土木堡之變,也是瞎貓逮到了死老鼠,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逮到年幼無知的明英宗朱祁鎮。

    俘虜朱祁鎮只是一個意外,而得到朱祁鎮之後,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像土匪綁票那樣,拿朱祁鎮換取更多的財寶。

    再說當時的明朝政府,朱祁鎮上位時,永樂盛世以及仁宣之治剛剛過去,國庫充實,國力強盛,雖然皇帝被俘,但明政府的班子並沒有垮。

    朱祁鎮出征前,留有弟弟朱祁鈺監國,土木堡之變之後,在於謙等人力主之下,太后立朱祁鈺為新皇帝,遙封朱祁鎮為太上皇。

    朱祁鈺上位之後,立即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統率天下兵馬保衛京城,最終贏得了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而此時瓦刺人手中的朱祁鎮,只是一個掛名的太上皇,既換不來財寶,對明朝也沒有什麼震懾的作用。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外交官楊善,不費一兵一卒,不用一錢一帛,就把朱祁鎮給忽悠回來了。

    除了以上諸多因素之外,于謙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土木堡之變後,朝野一片慌亂,以徐有貞為首的一夥人力主遷都南京,而於謙臨危受命,力排眾議,堅決保衛京城。

    也正是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把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從危難中挽救回來。沒有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楊善再能說,也接不回朱祁鎮。

    回過頭來再看看看北宋,金人徹底地端了北宋百年老巢首都開封,新舊二帝被俘,雖然漏網之魚趙構在南京(商丘)建立政權,還沒容他喘過一口氣,就被金兵追的屁滾尿流。

    大臣中,李綱、宗澤是僅存的碩果,雖有復國的壯志,卻得不到趙構的支援,後起之秀岳飛,雖然打出了新的局面,偏偏遇上了秦檜奸賊,趙構只想偏安一偶苟延殘喘,更不想接回徽、欽二帝。

    在金人眼裡,趙構只是一個兒皇帝,哪裡還會把他的父兄放在眼裡呢?

    綜上所述,徽、欽二帝是亡國之君,而明英宗雖然被俘,但是國家未滅;趙構雖然建立了南宋,但國土已經支離破碎,他本人不但毫無復國的雄心壯志,而且支援秦檜打壓岳飛;和趙構相比,朱祁鈺上位之後勵精圖治,支援于謙保衛京城。

    與此同時,瓦刺人只是三大遊牧集團之一,除了應付明朝,還要提防其他集團侵擾,無論軍事、政治等方面,都無法和仍然有強大國力的明朝抗衡;而金朝則剛剛滅遼統一了北方,勢頭正盛,滅宋是志在必得,而南宋從一開始就顯得先天不足。

    有了以上種種主客觀因素,徽、欽二帝和明英宗的結局有天壤之別也就不足為奇了。

  • 8 # 重熙累洽

    1、北宋皇帝被俘後,南宋沒有那麼剛,退守江南,一心求和,殺死武將,一心偏安,被俘皇帝待遇能好嗎?

    2、明英宗被俘,明朝馬上換了能力更強的皇帝,而且和蒙古人死磕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蒙古人知道不優待英宗,明朝遲早要對蒙古下死手。即使朱祁鈺不想哥哥回來。

    3、推而廣之,背後國家強大了,國民出去才有尊嚴,古今道理一也。

  • 9 # 理科生講人文

    這還用問嗎?取決於國力呀,當時北宋都亡國了,徽欽二宗是亡國之君,金人怕個啥呀。也先想要羞辱朱祁鎮最少得打下北京吧,而且當時明朝剛經歷了仁宣之治,國力正強,要不是戰神一頓騷操作,還不定誰贏呢。明朝北京之戰勝利後羞辱小朱的意義在哪呀,還不如放回去換點銀子呢!而金人就是不放二宗,song人的錢兩也不會少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皇帝的廟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