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遇到這樣的難題,我們想學習,可總是沒有時間,或者總是被其他事多幹擾,心理學告訴我們該怎麼辦?
11
回覆列表
  • 1 # 希樸羊

    在心理學中,高效的自主學習管理共分為四個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定角色。請你仔細思考自己在未來一週內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學習中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如:學生、兒子(女兒)、朋友、班幹部、哥哥等。在確定角色的過程中個體不必想得過於嚴肅,只要是自己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學習中願意傾心去扮演的角色即可,將這些角色寫下來。

    第二步:選擇目標。請你為自己的每一個角色都設定未來一週內想要達成的一兩個成果目標,將這些對應的目標列表寫下來。這些成果目標可以使自己想要達成的長期的理想、重大目標的分階段小目標,也可以是自己的每一個角色所必要完完成的角色任務。在選擇目標的過程中,尤其應當注意,要將重點放在那些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上,只有這樣,才能到為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三步:安排進度。根據第二步所列出的目標,安排自己未來一週內的日程。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有些內容是必須需要大段的時間,有些內容一些零零碎碎的時間久可以完成,根據目標的性質安排不同的時間。

    第四步:逐日調整。每天早晨起床後依據計劃進行個人一天的活動。在此過程中,按照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要求,實施活動。

    以上是根據個體的生活角色來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管理的四個步驟,原因在於不同的人生時期個體所需扮演的人生角色不同,依據人生角色進行自主學習管理,才能順利完成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發展任務。

  • 2 # 百曉生空空

      我們每個人都有學習(求知)的慾望和本能,只是很多時候這個“想學”的動機被一些因素給關閉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啟用或者啟動這個內在動機。下面是6個切實可行的方法、策略。

      1、訓練時間管理的能力

      我們先給自己(或孩子)準備一個喜歡的計時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體會時間的長短,例如:設定十分鐘“倒計時”,看在這段時間內能完成多少事;接著,先“預估”完成某項任務(讀書、作業、工作等)的所需時間,然後按下計時器的“正數計時”開始做任務,再和“實際”所需時間做比較分析,填入製作的表格。如此經常練習,就能幫助我們瞭解不同任務所需的時間長短,進而預留足夠的時間,完成各項任務。

      “每日作息表”也是一種訓練掌握時間的工具:制定確實可行的作息表,張貼在房間的顯眼處。如果接連幾天,都無法依照預定時間作息,應找出原因並做調整。制定作息表的關鍵在於: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時間規則,“自己做得來”的內在意識會比較樂意遵守。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我們的時間管理能力自然會提高。

      2、設定目標和計劃,排出優先順序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很多人都知道,但要去實際的用才能體會它的妙。將最重要且最緊急迫切的事列為“一”;重要但不迫切的事列為“二”;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列為“三”;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列為“四”。首先要學會判別哪些事需要先做、哪些事可以之後再做,根據有限的時間做出篩選。

      學習要以目標為導向,目標要具體可行,例如:“我要把第三、四章的英文單字全背起來”,而不是“我要學好英文”。接著,根據目標和所需時間,確定每日和每週計劃表,並且定期檢視計劃有沒有用?需不需要修正?擬計劃表的原則是,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做“該做的事”,以及“想做的事”。

      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就有信心去實現下一個目標,自然不斷的進步。

      3-1、有效的閱讀以及理解

      有效閱讀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所以最基本的要先“學會閱讀”。不是拿起書本從頭讀到尾就叫閱讀,如何在短時間內萃取一本書的精華,可以參考這6個步驟:第一步:快速閱讀封面、封底、推薦、序文等,即可知道全書重點。第二步:仔細研究目錄及第一章,讀完目錄就可知道全書邏輯和細節,第一章則會描述作者寫作動機。第三步:花10~20分鐘快速瀏覽全書,迅速找出各章節重點,尤其是核心概念、架構和有意義的圖表。第四步:深度閱讀重點章節,一邊思考、質疑、辯證,目的是徹底消化吸收,必要時還要背誦。第五步:延伸閱讀到非重點章節,並視重要性決定精讀或瀏覽,通常就能掌握全書。第六步:複習重要章節,並找出全書摘要,將重要章節整理成原則、詞條、圖表及案例,再轉化成自己的說法,才算真正融會貫通。

    3-2:學習快速閱讀。閱讀是學習的主要途徑,也是最方便的途徑,一定要重視,提高效率。成熟的讀者會遊刃有餘地調整不同的閱讀速度:從很快地瀏覽文章,到研讀、精讀,成熟的讀者知道什麼時候加快一點、什麼時候放慢一點。這往往意味著我們需要訓練大腦進行更快地閱讀和處理資訊。

    一個讓你閱讀更快的簡單方法是用手指指著讀,加快手指移動的速度直到它促使你的眼睛比平時讀得更快。但要想真正的掌握速讀,首先我們要知道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①眼睛視幅、焦點移動速度、閱讀中的回視、音讀默讀;②閱讀者的閱讀基礎(文字敏感度、知識儲備、閱讀思維);③文章的難易程度。第一點要靠我們實際的去訓練提高,具體的訓練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第二點的解決辦法就是多讀,然後是思考總結。第三點我們沒辦法控制,但是在前面兩點的基礎上,再難的文章我們也可以相較之前大大提升。

    由於每個人的基礎、能力不同,能學習掌握速讀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就總體而言,認真練習的話,掌握到三千字左右基本是都可以實現的,更高的七八千、一萬字雖然相對有難度,但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你想學習、讀書更快,就趕緊試試吧。

      4、自我監控與自我評價

      ①自我監控:觀察自己的學習過程,藉著不斷確認目標、選擇方法,有意識的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督及修正。引導自我提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我這樣做對嗎?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好?

      ②自我評價:最基本的是檢視學習成果,其次是總結經驗和教訓。定期做紀錄並檢視,寫下自己想要改善的問題、列出錯誤的地方、檢討學習心得:“我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什麼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在解題中有沒有什麼遺漏或錯誤?將來如何避免?在日後的學習中要怎樣做比較好?”這些自我評價的過程,會使我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優、弱點,找到出現具體問題的具體原因原因。

      6、適度自我獎勵,激發學習動機

      適度的自我獎勵,可激發自己內在的學習動機,幫助他有效達成目標。例如:每天讀書一小時之後,讓自己有五至十分鐘的自由時間可以做點喜歡的事;或者當學習告一段落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獎賞自己,例如:吃點心、聽音樂等。

  • 3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題主你好,最近在學習英語也在讀心理學的書籍,發現很多心理學著作裡提到了一些能夠讓我們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管理的方法,這裡選幾條我覺得最有用的跟題主分享一下。

    首先,在開始學習之前,最重要的是明確我們的學習目標。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好好讀書、上個好大學就能找好工作,但是這種教育無形中剝奪了我們心理裡天然存在的好奇心,在成年後的學習中,反而讓我們很少問自己學習目標是什麼。其實,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在腦海裡你能夠越清楚的再現你的學習目標、學成後的目標場景,你的學習效果就越好,因為你的學習動力會強大很多。

    其次,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難以堅持下去的情況,這時候就要提前學會利用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比如說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學習某門課程,或者約定一起考某個資格證書,這樣不但不會輕易放棄,而且還能夠透過交流心得、互相鼓勵、暗自競爭的方式幫助提升學習的效果。這也是很多線上課程會要求你結伴一起學習的原因。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聽課、記筆記、小組討論、閱讀等等學習方式中,最有效率的是“自己嘗試把學到的內容講給別人聽”,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特別徹底地梳理和反省自己的思路,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檢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的一種好方法。平時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本書、一個理念看起來好像我們懂了,大概就是什麼什麼意思,但真正需要跟別人解釋的時候,發現其實自己根本講不清。其實這個原理物理學家費曼也專門提到過,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我覺得這幾種都很有用,目前也正在實踐過程當中,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編內和編外的護士到底差哪裡了?編內好還是編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