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要點兒臉

    東營中公教育為您解答:都在一個單位,為啥編外不如編內?

    準備報考事業單位的小夥伴,想必都抱著一種不入編不回頭的決心。但也有一部分人囿於學歷、專業等方面的限制,只能走編外這條路。但是當以編外的身份進入到事業單位後,又會心生感慨:我們都在一個單位,乾的同樣的活,甚至多做許多工作,但是到頭來為啥不如編內的?

    上岸菌想告訴大家的是,雖然同處一個單位,但是編內和編外在管理、工作穩定性、薪資、晉升前途等方面卻大不同。

    一、何為編內、編外

    所謂的編內(在編)指的是透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織部、人事局內有註冊的工作人員。

    編外(非在編)人員一般指的是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的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一般又可分為三方派遣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事業單位改革之後,又出現了控制總量這種新的管理形式,官方對於控制總量的定義:

    根據省裡部署要求,公立醫院、高校及部分中職院校、科研院所實行人員控制總量管理。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編辦、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山東省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魯人社發【2017】53號)規定:人員控制總量內的工作人員在公開招聘、職稱考評、崗位聘用、考核獎懲、薪酬分配、社會保險、管理使用等方面,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簡而言之,控制總量除了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編制外,其他方面跟在編基本相同。

    二、管理方式及待遇的差異

    在管理方式方面,編內人員的人事關係由當地人事局管理,編外用工的人事關係由事業單位本單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此外,編內和編外的工資待遇也是有一定區別的。編內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當地財政部門發放,其工資待遇都是按事業單位標準進行的,工資相比編外人員高。

    編外用工的工作人員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其工資是由事業單位本單位發放,因此工資待遇與正式職工有所區別,工資普遍較低

    三、穩定性及未來發展的差異

    對於編內用工人員來說,如果不犯太大錯誤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較穩定。至於編外用工事業單位會根據單位實際效益決定工資待遇和是否解聘。

    在編事業單位人員可以憑藉工作成績,申請升職,有機會評級和晉升更高一級的崗位。而編外人員工作時間再長也會基本保持原有崗位不變。

    所以準備考事業單位的小夥伴,向著編制衝鴨~

  • 2 # 手機使用者86085548506

    編內,一般是指單位的正式職員。編外,指的就是臨時工或臨時聘用人員。當然是編內好,有固定的薪金和待遇。而編外的一般沒有固定的財政來源,工資和待遇是面議的,需要時可以請你來,不需要時可以讓你回家休息。剛工作,要看學歷、專業能力和工作效率。學歷高、專業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的,工資就高。相反就低。護士的學歷大都分為:中專、大專、本科。剛工作的中專一般為3000左右,大專一般為4000左右,本科5000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接觸流浪貓,如何提供一些小幫助讓它不用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