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舟0312
-
2 # 當代曹植
兩次世界大戰,讓英法元氣大傷。
二戰時,英國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援,放棄了與殖民地之間的最惠國待遇,間接地肢解了大英帝國的貿易地位。
二戰之中,英法被德日打得節節敗退,殖民地人民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原來英法也不過如此。
為了獲取殖民地的支援,英國做出了在戰後讓殖民地獨立建國的承諾。
二戰之後,美國提出的民族自決逐漸成為世界主流,美蘇兩國聯合打壓英法等國,支援殖民地獨立,於是,殖民地紛紛組織武裝力量,反抗殖民者,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湧。
英國被迫從殖民地撤軍,允許各殖民地獨立,以英聯邦的形式維繫與殖民地的聯絡。
但法國與英國不同,對殖民地的獨立採取壓制政策。 但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各殖民地的獨立力量已非法國所能應付,在法國付出極大犧牲之後,殖民地仍然獨立。
英法與前殖民地之間,關係較為密切,英法對前殖民地仍有較大影響力。前殖民地國家,有不少仍用英語或法語為官方語言,甚至還有用法郎作為貨幣的國家。
但是,英法已經淪為二流國家。今天的世界格局是美國一超獨大,中國奮起直追。
-
3 # 島主說事
所謂殖民地是帝國主義侵略弱小國家的產物。但隨著二戰的結束,這個產物卻意外地獲得了新生。
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獲得二戰勝利後,世界格局完全發生了根本改變。以布林森貨幣系統和聯合國的建立,使世界愛好和平的願望得到實現。大多數殖民地國家得到尊重獨立或者加入所在的國家聯盟,這一時期,以英法德意為主的老牌帝國變得沒落,失去殖民地不說,本身也從帝國降為二流國家,唯一把美國和蘇聯推到了世界兩極化的境地,尤其是美國成為二戰後獲利最大的國家,雖然它沒有殖民地,但卻成為世界強權的象徵。
但也有些殖民地國家地處貧窮和偏遠的國度,即使獨立,有的生活卻比殖民地時期更難。間接的仍然授受著原有附屬國的控制。
-
4 # 寰宇獵奇趣事
如果說美華人還曾在威爾遜的理想主義與西奧多·羅斯福的現實主義之間糾結過,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海洋商業帝國,在締造帝國的過程中,主導的思想就是赤裸裸的功利主義和冷酷的現實主義,時刻以英國的利益(尤其是長遠利益)為最高宗旨。
大英帝國曆史上所統治過的疆域,橫線為現存海外領地
環顧英帝國的殖民地,英華人差不多把大洋中臨近大陸的島嶼都了收入囊中,這個“島嶼的收藏家”依靠這些島嶼據點,編織了遍佈全球的商業殖民網路。
這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策略,帝國既可以利用這些島嶼與大陸建立起商業關係,如同吸血蟲一樣透過商業管道從大陸上汲取儘可能多的商業利益,但卻又不需要承擔因為殖民榨取導致大陸衰敗的任何道義或政治責任,更無需像羅馬帝國那樣,承擔繁重吃力不討好的治理大陸殖民地的責任。
An elaborate map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1886, marked in pink, the traditional colour for imperial British dominions on maps
從這個角度講,大英帝國毫無羅馬帝國之氣宇,沒有政治使命感,毫無創造偉大文明之抱負。和凱撒、屋大維這些肩負文明的羅馬帝國領袖相比,本傑明迪斯雷利、丘吉爾等帝國政治家們充其量也不過是精於打算、損人利己的小商人。難怪拿破崙曾譏諷英國是“小店主的國家”。大英帝國實是人類歷史上最缺乏道德感的可恥帝國。
本傑明·迪斯雷利
漫畫,本傑明迪斯雷利將印度獻給維多利亞女王
如果說建立帝國取決於時代之機緣,維持帝國長期統治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堅韌不拔的意志,那麼能讓帝國在榮耀中解體,無疑是一項高超的政治技藝。
二戰後,丘吉爾已意識到大英帝國風光不再,衰亡的命運不可逆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減緩這個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英國的利益。
戰後,丘吉爾的精明不是體現在壓制印度獨立、拒絕歸還香港,而是1946年的“鐵幕”演說,寥寥幾句就營造出冷戰氛圍,挑撥了蘇聯和美國從雅爾塔會議以來建立的合作關係,迫使新興的全球性大國美國與之結盟,乘著美蘇對抗的東風,壓制殖民地獨立浪潮,實則藉著美華人的力量維持著瀕臨崩潰的帝國。丘吉爾成功了。
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在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的合照
帝國二戰海報,1939
然而,1960年代到70年代的獨立浪潮畢竟不可阻擋,加之蘇聯意識形態的強力輸出,帝國開始走向崩潰。尤其是1956年英法在蘇伊士運河行動中的失敗,進一步證明了大英帝國的虛弱,因為蘇伊士運河曾是大英帝國維持整個遠東殖民地的重要的軍事和商業通道。
帝國進入了“去殖民地化時期”。英華人開始思考如何從殖民地撤退。
蘇伊士運河
USS America (CV-66), an American aircraft carrier in the Suez Canal
大英帝國從殖民地的撤退經歷了被迫到主動的轉變。
在殖民地獨立運動初期,英華人當然不想輕易放棄,故採取暴力鎮壓,英華人與殖民地人之間暴力對抗導致帝國在此處徹底喪失了利益,不得不交出政權,印度、緬甸既是如此。
進入1960年代,蘇伊士運河行動的失敗讓帝國的政治家們意識到,帝國的瓦解不可避免,他們決心不能兵敗如山倒一樣倉皇逃離,而是冷靜下來思考以退為進的策略,透過主動撤退來最大限度地保證撤退後英國的利益。
印巴分治前英屬印度的版圖,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英屬緬甸
帝國開始有計劃有秩序的撤離。
地理的角度上,帝國首先是讓大陸或內陸實行自治,然後走向獨立,至於沿海或島嶼上的海港與商業中心,有可能的話,稍後撤退,帝國另有安排。這些安排不但保住了英國傳統的利益,同時也照顧了這些地方的本土&傳統利益,因為在殖民地化的過程中,這些商港已經形成了與內陸迥異的經濟、文化、政治結構。
在殖民地政權移交時,英華人絕不會突然把全部政權交出,而是採取逐漸交權,比如先把地方政權移交出去,或者先把經濟、勞工、教育、醫療等經濟社會事務交給當地人打理,或成立半獨立的自治政府,然後再逐漸移交政治、軍事和法律等方面的政權事務,從而保證英華人培養出來的政治和商業精英把持政權。這就是大英帝國撤退戰略的精髓所在:
培養地方精英的政治忠誠,實現幕後遙控; 培養民眾的獨立公民意識,實現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
正是在這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撤退過程中,帝國政治家們這種“間接統治”的價值和意義表露無疑。
香港
1965年的香港殖民地時期街景
英華人走了,可是英華人著重建立的憲政體制和法律制度基本上保留下來了,這套體系只有英華人培養起來的、會操作這套制度運作的政治精英玩得轉,他們接管了殖民地政權。與此同時,圍繞這種制度運作形成的文化價值觀也保留了下來,而這種文化價值觀反過來又會不斷強化這些政治精英對英國的文化認同和政治忠誠,維繫成為帝國與獨立之後的殖民地的紐帶。
由此“去殖民化”就包含了兩個似乎矛盾的過程:表面上,帝國採取民主化程序逐步放棄殖民統治權,另一方面,卻將自己長期培養的殖民地政治精英推向領導地位,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其經濟和戰略利益。
這種漸進撤退的“去殖民化”,成功的演變以退為進的“再殖民化”。
但是,這種撤退也給世界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問題,印巴分治、巴勒斯坦問題、土耳其問題、中東領土糾紛、南非種族問題、新馬問題、香港問題等等,上演了人類歷史上罕有的自相殘殺。連英國自己也長期忍受著愛爾蘭和蘇格蘭分離主義之困擾。
印巴分治,黃色箭頭代表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的遷出,綠色箭頭代表伊斯蘭教徒的遷出
印巴分治,載滿難民的列車
印巴戰爭
由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調查委員會和巴勒斯坦問題特設委員會(UN Ad Hoc committee)提出並交由聯合國大會表決的巴勒斯坦分割計劃
如果對英屬印度分治的歷史感興趣,可以看看電影《總督之屋》
回覆列表
二戰之後,人們的自由意識開始覺醒。於是,越來越多的殖民地人們開始站起來反抗。對於英法這些歷史比較長久的殖民國家就應付不過來了。剛剛經過二戰,英法正處於修復期,這個時期不宜再大動干戈,所以他們會選擇放棄殖民地。而俄羅斯則不同,二戰之後,蘇聯的實力依舊很強大。一個國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目的是把當地的資源收為己用。但是,當地人肯定不會輕易把這些資源拱手讓人,雙方就大打出手。當地土著失敗了,這裡就會淪落為該國的殖民地。在殖民者的高壓統治下,大量的資源被掠奪,當地人陷入赤貧,甚至還有被屠殺的風險。
俄羅斯同樣也是殖民國家,甚至是二戰佔領土地最多的國家。面對英法不斷歸還殖民地的國際形勢,俄羅斯當時也是有壓力的。但是,蘇聯擁有比英法更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對這些輿論壓力和國家形勢壓力有足夠的力量來應對。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這兩個國家任意一個都有平推歐洲的能力。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蘇聯不僅可以保住本國領土,也能夠向海外跟美華人搶地盤。
再者,蘇聯的土地上俄羅斯民族佔大多數。俄羅斯能夠保住領土的一個原因是俄羅斯族佔了本華人口的大多數。無論是繁華的東歐地區還是荒蕪的西伯利亞,當地土著很少能夠形成絕對人口優勢,也就沒能力脫離了。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的政治財產,卻失去了500萬平方公里土地。今天的俄羅斯和沙俄時期相比已經大為縮水,隨著蘇聯的倒塌,這個龐大的國家分成了15個小國家,俄羅斯只是其中之一,現在俄羅斯的面積比蘇聯時期少了500萬平方公里。所以,在二戰之後,俄羅斯同樣失去了很多土地。只是二戰之後,蘇聯作為戰勝國具有強大的實力,這樣蘇聯的土地面積的就推遲了縮減